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双重预防机制指导手册(样稿)
xxx市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指导手册xxx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017年9月目录一、双重预防机制基础知识.....................................1(一)基础概念............................................1(二)双重预防机制的基本概念..............................4(三)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分级管控的逻辑关系................7(四)安全风险辨识和评估的方法............................7二、企业推进双重预防机制方法.................................9(一)实施流程............................................9(二)风险分级管控程序...................................10(三)隐患排查治理程序...................................19(四)信息平台运行.......................................23三、政府文件...............................................24一、双重预防机制基础知识(一)基本概念1.危险源危险源是指生产及其相关活动过程中可能导致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2.危险有害因素危险有害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或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包括:人的因素(在生产活动中,来自人员自身或人为性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物的因素(机械、设备、设施、材料等方面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环境因素(生产作业环境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管理因素(管理和管理责任缺失所导致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引自GB/T13861-2009《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3.危险因素辨识危险因素辨识就是找出可能引发事故、导致不良后果的材料、系统、生产过程或场所、人的行为特征等危险、有害因素。14.安全风险安全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风险有两个主要特性,即可能性和严重性。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严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5.安全生产事故的类型一般可以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安全生产事故分为20类。(1)物体打击(2)车辆伤害(3)机械伤害(4)起重伤害(5)触电(6)淹溺(7)灼烫(8)火灾(9)高处坠落(10)坍塌(11)冒顶片帮(12)透水(13)放炮(14)瓦斯爆炸(15)火药爆炸(16)锅炉爆炸(17)容器爆炸(18)其他爆炸(19)中毒和窒息(20)其他伤害。6.安全生产风险点安全生产风险点是指伴随安全生产风险的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以及在特定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安全生产风险的作业过程,或以上两者的组合。例如,危险化学品罐区、液氨站、煤气炉、木材仓库、制冷装置是风险点;在罐区进行的倒罐作业、防火区域内进行动火作业、高温液态金属的运输过程等也是安全生产风险点。2图1事故发生过程示意图7.安全风险辨识安全风险辨识是识别企业整个范围内所有存在的安全生产风险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引自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8.安全风险评估安全风险评估是对危险源导致的安全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分级、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安全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引自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9.安全风险分级安全风险分级是指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划分等级,进而实现分级管理。对安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并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对采用5级分级的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可建立级别对应关系(例如,将安全风险最低的两级(5级、4级风险)都定为“低风险”级别),以适应评估和管理的要求。3(二)双重预防机制的基本概念10.什么是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就是构筑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两道防火墙。第一道是管风险,以安全风险辨识和管控为基础,从源头上系统辨识风险、分级管控风险,努力把各类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杜绝和减少事故隐患;第二道是治隐患,以隐患排查和治理为手段,认真排查风险管控过程中出现的缺失、漏洞和风险控制失效环节,坚决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发生之前。可以说,安全风险管控到位就不会形成事故隐患,隐患一经发现及时治理就不可能酿成事故,要通过双重预防的工作机制,切实把每一类风险都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把每一个隐患都治理在形成之初,把每一起事故都消灭在萌芽状态。图2危险源-事故演变图11.什么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指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412.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是什么?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是: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必须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低风险(蓝色风险):由公司的基层工段、班组、岗位负责控制管理。一般风险(黄色风险):公司、部室(车间上级单位)关注并负责控制管理,由所属车间、科室具体落实。较大风险(橙色风险):公司重点控制管理,由安全主管部门和各职能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具体落实。对存在易燃易爆或高温融熔金属且现场作业人员10人以下的场所应定为存在较大风险。重大风险(红色风险):由公司具体组织落实控制管理。对构成重大危险源、存在易燃易爆或高温融熔金属且现场作业人员10人以上的场所应定为存在重大风险。13.什么是安全风险控制措施?安全风险控制措施是指为将安全生产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企业针对安全风险而采取的相应控制方法和手段。包括:⑴工程技术措施;⑵管理措施;⑶培训教育措施;⑷个体防护措施;(5)应急处置措施等。5个体防护个体防护管理控制工程技术控制局限控制(如分散危险)降低危险隔离人员或危害变更工艺减小危害性改用危害性低的物质消除危险停止使用有害物质或以无害物代替图3风险控制措施采取顺序14.安全风险分布图如何绘制?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将生产设施、作业场所等区域存在的不同等级风险,使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在总平面布置图或地理坐标图中,实施风险分级管控。图4XX公司安全风险四色分布图(示例)6(三)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分级管控的逻辑关系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隐患排查治理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强化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从源头上消除、降低或控制相关风险,进而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性。隐患排查治理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强化与深入,通过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查找风险管控措施的失效、缺陷或不足,采取措施予以整改,同时,分析、验证各类危险有害因素辨识评估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进而完善风险分级管控措施,减少或杜绝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共同构建起预防事故发生的双重机制,构成两道保护屏障,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图5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逻辑关系(四)安全风险辨识和评估的方法风险辨识和评估的方法有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风险矩阵分析法(LS)、风险程度分析法(MES)等方法,各企业应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选择使用。以下介绍企业常用的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D=L×E×C其中:D-作业条件的危险性7L-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C-危险严重程度表1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取值参考表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10完全可以预料6相当可能3可能,但不经常1可能性小,完全意外0.5很不可能,可以设想0.2极不可能0.1实际不可能表2E(人体暴露在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参考取值表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10连续暴露6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3每周一次,或偶尔暴露2每月一次暴露1每年几次暴露0.5非常罕见地暴露表3C(发生事故后危险严重程度)取值参考表分数值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100大灾难,许多人死亡40灾难,数人死亡15非常严重,一人死亡7严重,重伤3重大,致残1引人注目,需要救护表4D(危险性分值)取值参考表D值危险程度风险等级>320极其危险重大红色160-320高度危险较大橙色70-160显著危险一般黄色20-70一般危险低风险蓝色<20稍有危险8二、企业推进双重预防机制方法(一)实施流程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培训动员风险辨识风险等级评估持事公续故示改或制定风险管控措施教进变育更运行风险分级管控机制运行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图6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实施流程图9(二)风险分级管控程序企业应制定实施具有实用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较强的风险分级管控程序(技术路线),抓好风险分级的过程管理,按照程序有序组织实施,才能确保识别出的危险源(风险点)、风险大小的判定以及风险控制措施的策划的真实性和科学性。1.排查风险点以分厂为单位,分厂按照车间或者班组为单位进行排查,对排查出的风险点里所涉及的工作任务(作业活动)进行确认。表5XXXX公司风险点排查清单序号车间/班组风险点名称XX分厂12…酿造车间投料间进料、投料行车管理…作业活动设备设施工作任务名称备注2.作业步骤确认对每项工作任务所需要的作业步骤进行划分,作业步骤的划分要合理,每个作业步骤均应有明确的作业目的进行界定,以防作业步骤划分的过粗或过细,一般限定在3-10步为宜。表6XXXX公司作业步骤确认清单序号车间/班组风险点名称工作任务名称作业步骤(场所/环节/部位)作业目的XX分厂1酿造车间投料间进料、投料1.原料送货车辆进出车间2.原料卸货原料投放2酿造车间3.原料划袋子1.主要零部件2.主要防护装置投料间行车管理3.吊索具4.行车操作行车的使用103.危险因素辨识针对每个作业步骤可能伴随的危险有害因素(围绕人、机、物、环境、管理等)进行分析,并对每个危险因素可能导致的潜在事故类型进行确认。表7XXXX公司危险因素辨识清单酿造车间或班组投料间风险点序工作任务号作业步骤(场所/环节/部位)1.原料送货车辆进出车间1进料、投料2.原料卸货3.原料划袋子危险因素导致事故类型车辆伤害物体打击其他伤害备注机动车撞伤卸货时原料袋子滑落砸伤用刀具划袋子时手部划2伤主梁塑性变形、制动器失效、吊钩和滑轮组破损、1.主要零部件钢丝绳断裂等,导致物体坠落。起升高度限位器、起重量限制器、力矩限制器等失2.主要防护装置效,导致冲行车管理顶、超载,或起重机倾翻。吊索具选配不当,或变3.吊索具形、破断,导致吊物高处坠落。起吊载荷质量不确定,系4.行车操作挂位置不当,导致被吊物体失稳坠落。起重伤害起重伤害起重伤害起重伤害4.风险等级评估应用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LEC)或其他方法对每个作业步骤危险因素的风险大小进行评价。11表8XXXX公司危险因素风险评价信息表酿造车间/班组投料间风险点序工作号任务作业步骤(场所/环节/部位)1.原料送货车辆进出车间1进料、投料2.原料卸货3.原料划袋子危险因素可能导致事故类型车辆伤害物体打击其他伤害作业条件风险评价L331E666C773D风险等级机动车撞伤卸货时原料袋子滑落砸伤用刀具划袋子126三级126三级18四级2时手部划伤主梁塑性变形、制动器失效、吊钩和滑1.主要零部件轮组破损、钢丝绳断裂等,导
本文标题:双重预防机制指导手册(样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7407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