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漏》名师公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两课时)
《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里屋、莫非、滴答”等词语。2.指导学生默读课文,复述课文。3.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到民间故事的趣味性。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趣味。教学难点:借助示意图复述故事。教学准备:教师:搜集图片,制作课件。学生:预习故事。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引发兴趣。1.导言: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读过民间故事,像脍炙人口的《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徐文长的故事》等,每个民间故事或有趣,或抒发了人间的真情,或培养我们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精神。今天我们就来读读“漏”这个有趣的民间故事吧!2.教师板书课题:漏。学生齐读课题。3.师生交流关于民间故事的资料。民间故事,包含着丰富的想象成分,充满着浪漫的色彩。故事往往赞美正直、勤劳、善良、智慧的人;批评懒惰、自私、愚蠢的人;也讽刺剥削者和压迫者。许多生活故事反映雇农与地主、工匠与作坊老板、人民与官府的巧妙斗争。有的以动物为主人公,故事里的动物常被拟人化,这类故事有的借动物之间的纠葛表现某种社会现象、人与人的关系;有的着重解释动物的习性;也有的寄寓着比较明显的教训、意义。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读流利课件出示生字词,指名读、齐读。(1)重点词语:里屋莫非厉害发抖松手粘胶跟前甘心滴答(2)正音:“脊”读jǐ,“莫”读mò,“颠”读diān,“旋风”中的“旋”读xuàn.3.指名读课文,标出不懂的词语。4.学生提出不懂的词语,用查字典、讨论的方式明确词语的意思。翻山越岭:翻越不少山头。课文中指老虎走过了很多山路,见识了许多东西。走南闯北:走过南方北方不少地方。课文中指的是贼见过世面,生活经验丰富。甘心:指情愿,愿意。安安稳稳:形容十分安定稳当。三、再读课文,归纳内容。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分几部分来叙述这个故事的?说“漏”、听“漏”、甩“漏”、再说“漏”。2.指名读每部分,归纳部分内容。注意引导学生“抓主去次”,说得简要一些。第一部分:老婆婆说不怕虎、狼,只怕“漏”。第二部分:老虎和贼听到“漏”,都想跑掉。第三部分:又返回来的老虎和贼感觉自己遇上了漏”,想甩掉“漏”。第四部分:老婆婆说她怕屋顶漏水。3.学生总结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4.引导学生总结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将以上四个方面连起来就是课文的内容了。四、熟读课文,复述故事1.教师提示复述故事的要领。2.学生按提示复述故事。出示复述示意图:①老爷爷老婆婆说“漏”,吓跑了虎和贼。②虎驮着贼,贼骑着虎。③虎蹭贼,贼上树。虎和贼树下相遇,滚下山坡。④贼和虎以为对方就是“漏”,都吓昏了过去。⑤老爷爷和老婆婆再说“漏”。第二课时一、复述故事,迁移过渡1.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则民间故事。请同学们轻声齐读课题。2.回顾全文: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了解,请大家回想一下,这则民间故事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二、品读课文,进行评价。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简要说一说故事的内容。2.学生默读课文后,先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最后课堂汇报故事的内容。3.结合课件,深入探究故事。课件出示: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各是什么?4.小组内进行交流。5.课堂汇报。(1)老婆婆和老爷爷谈论“漏”时,老虎和贼有怎样的表现?从中体会到什么?老虎吓得浑身发抖,贼听得腿脚发软。这两个动物是故事的反面人物,它们想偷这户人家的驴,却被“漏”吓坏了。它们就是徒有外表,胆小怕事的那类人。(2)各以为甩掉了“漏”的老虎和贼为什么又回来了?老虎被雨一淋,清醒了许多,想想不甘心,还是要回去吃驴,就转身往回走。贼被雨一淋,清醒了许多,想想不甘心,还是要回去偷驴,就下树准备往回走。他们两个贼心不死,这样的做法也推动了故事的进一步发展。(3)课文的结果是什么?你懂得了什么?老虎和贼一起滚下山坡……然后都吓昏了过去。而老爷爷和老婆婆说的“漏”其实是“漏雨”。三、进行朗读,感受趣味。布置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1.采用小组读,并推选同学在课堂上读。2.注意把握不同人物的语气。3.读后再谈收获。四、拓展延伸,激发阅读兴趣。1.同学们,在本则民间故事中,我们懂得了“恶有恶报”的道理,也感受到了民间故事的趣味性。2.请同学们再分别从不同的方面谈一谈自己读后的收获。
本文标题:《漏》名师公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两课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7422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