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松下坪学校信息技术2.0实施方案(2)
-1-和龙市松下坪学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实施方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新时代高素质教师的核心素养。为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教师【2019】1号)和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文件精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做好我校校本研修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提升学校管理团队信息素养,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真正达成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与创新,破解教学难点问题,根据我校信息化教学条件及教师的实际情况,采取集中分散的学习方式,制定《和龙市松下坪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以下简称“提升工程2.0”)(2020--2022)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学校信息化的一个重要领域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尽管课堂教学存在着一些与生俱来的不足与缺陷。但是,就目前而言,课堂教学,或者说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仍然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要方式,学生通过学校的正规课程的学习获得必要的知识和能力是学生发展的主渠道,因此我们将积极探索学校正规课程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的作用,同时也将研究学生活动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新领域。二、组织机构-2-序号维度1网络条件2硬件环境3软件平台4教师队伍配备平板等学生终端教室教师配备办公电脑比例VR教室3d打印机教学平台阅卷平台教研平台办公平台学校45岁以下教师比例教师达到本科学历大多数领导对现有教学方式的态度对信息化教学的态度无100%有无有无无无50%以上90%以上5办学理念改变认可成立松下坪学校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2.0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鹿钦星副组长:徐玉香周玉琴王雪莹组员:马凤霞张玉奎王烁明矫成军孟繁香刘召灵李双双王玉芳李晶代璐瑶刘春梅聂延华李玉杰秦绪华三、信息化条件诊断内容学校互联网情况接通评价未接通WIFI覆盖情况100%学校多媒体(白板)教室100%基于以上分析,我校选择的信息化教学环境是(多媒体环境混合环境)-3-学校优势:教师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基础,学校已经开始尝试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学校劣势:教师队伍年龄偏大,比较难以接受新鲜的事物,但教师教学经验丰富;学校生源整体质量较低,可以尝试应用信息技术的方式作为突破。信息化发展机会:新型教学模式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在探索的过程中会有很多困难;信息技术应用可能与现有的教学环境不匹配。存在风险:缺乏督导检查与评估,规划没有落实到位。四、学校信息技术发展愿景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团队信息化领导能力,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创新发展。为学生打造个性发展的平台,着力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到2022年,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采用整校推进混合式研修新模式,对全校62名教师开展不少于50学时(其中,实践应用学时不少于50%)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全员培训,基本实现“三提升一全面”的总体发展目标。校长信息化领导能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显著提升,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分年度、分层次组织,整校推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服务教育教学改革。2020——2022-4-年分别完成62名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和考核。建立校级提升工程2.0领导小组,形成一套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新模式、新工具,促进提升工程2.0有效落地。全方位升级支持服务体系,保障融合创新发展。顺应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与分层分类培训需求,采用吉林省研制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及《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应用考核规范》构建标准引领的培训体系,探索适合于松下坪学校发展的信息化教学校本应用测评规范,优化培训团队建设,创新培训方式方法,提高研修资源适用性,做好教学指导与服务。初步建立学校教学资源库,用好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吉林省教师研修网、101教育、希沃等多个教育资源平台,强化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不断改善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意识。1.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使学校网站形成较为丰富,具有自身特色的资源库。2.教师由被动到主动学习信息化技术,发挥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加快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开展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研究,提高学生的数字化技能。3.信息技术的运用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第一年:1.完善已有的校本教学资源库,学校利用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以及希沃电子白板等教学软件将教师的听、评、备、讲、研-5-网络研修一体化,形成本校教学资源库。2.利用好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以及区域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3.强化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不断改善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要求教师在“一师一技”的基础上能够“一师多技”。4.开展信息技术校内比赛,营造应用技术的氛围。5.充分利用好录播室,发挥其作用。第二年:1.完善已有的备课制度、上课制度、听评课制度等进行修订,使之符合信息化教学要求。2.继续加强教师信息应用能力。包括:提高技术在学情分析中的应用能力;提高教师数字资源的检索、判断能力;提高教师演示课件的制作与应用水平;提高数字资源的管理能力;提高教师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能力等。3.完善已有的班级信息化教学设施。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手段辅助学习的各种能力。第三年:1.尝试开展跨学科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各学科都能在学校信息化应用能力总体规划要求借助网络平台、使用信息化手段开展适合本学科的网络教研活动。同时,学生能够熟练操作-6-信息化手段助力自我能力提升。2.学校全面落实信息应用能力提升2.0。第一年:重点在学学的任务:线上25学时,线下25学时,教师在今年完成一个微能力点的学习。学的过程:在集中研修中学,在实践应用中学。学的成果:研修计划、选点解读、研修案例、成果作品、教学案例。第二年:学的任务线上线下混合式研修,并完成剩余线下学时。重点在研,教师需研修完成剩下的两个微能力点。第三年:重点在用经过前两年的学习,全校教师基本具备熟练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五、主要任务及绩效目标1.初步建立校本教学资源库,建立一个学校的教育资源平台,把现网站的教育、教学、科研资源重建整理,逐步充实教学资源。2.用好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以及区域教育资源平台。3.加强集体备课,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提高备课质量。4.强化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不断改善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育教学的研究,探索信息-7-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创建学习环境和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学习方式。5.对已有的备课制度、上课制度、听评课制度等进修订,使之符合信息化教学要求,完善学校现有信息技术设备管理等管理办法和制度,形成学校齐全、规范的信息化实验规章制度。7.提高师机比例;加大WIFI覆盖范围。进一步改善校园信息化环境,采用适用的网络管理软硬件,逐步提升校园信息化环境。8.不断改进探究教学的设计,提高探究在教学中的比例;加强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使信息技术融入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六、学校信息化团队期待学校教师能够达到的能力1.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2..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3.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4.技术支持的课堂课堂讲授5.技术支持的课堂总结提升6.评价量规设计与应用7.技术支持的测验与练习8.微课程设计与制作9.探究型学习活动设计10.学习小组组织与管理七、教师专业发展项目-8-模式选择: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加大探究教学的探索,提高探究活动的质量。完善性项目:开展信息技术应用培训,并且已经形成了制度;开展了信息技术优化课堂。突破性项目:开展信息技术优化课堂。(一)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主题: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培训内容和目的:一是通过研修,使教师养成思考的习惯。运用科学规范的方法进行学情分析,克服学情分析泛化和手段单一的问题,保证对学习者的评定真实有效,将学情分析与教学内容的重新筛选、组织编排和优化设计相结合,学情分析兼顾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与差异。二是掌握学情分析的途径和方法。从“认知状况”和“学习准备”两个维度,针对学生“已有知识与技能”、“生活经验”、“学习兴趣”、“学习需要”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学情分析。例如,为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教师在新课讲授前可运用“问卷星、问卷网、QQ问卷”等工具设计调查问卷,通过QQ、微信、等方式组织学生填写问卷,通过快速分析在线收集的问卷结果,教师能有效了解学生学情,从而改进教学设计。单元复习课前,教师可通过思维导图(如MindMap)提供结构化的思维支持框架,帮助学生梳理学习内容、形成知识结构,清晰捕捉学生系统知识框架中存在的漏洞并进行针对性教学。三是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技-9-能水平、生活经验、学习动机、发展需要、技术条件等因素,从而找到教学的适切目标;为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教学策略的选择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具体学情调整和修改教学内容。(二)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主题:提高教师数字资源的检索、判断能力培训内容和目的:一是对教学素材、多媒体课件、主题学习资源包、电子书、专题网站的应用,如利用百度、谷歌、微信、知网等搜索引擎获得更多媒体材料,利用全景网、素材中国、昵图网等专业图片网站获取图片资源,在公开课、网易云课堂、TED等视频资源平台获取视频课程资源,利用期刊网、百度文库、豆瓣读书获取文献、书籍类资源等。二是判断资源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在教育教学中引用资源时需要评估数字资源的可用性,可从资源发布机构的权威性和可信度、资源发布的主要目的、内容的科学性、时效性、教育意义等方面进行研修。(三)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主题:提高教师微课程设计与制作的能力内容及目标:一是掌握微课程的概念及特点。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选用成熟的微课程,也可以动手设计、制作或修改微课程。如需自主开发,教师应掌握拍摄、录屏、PPT合成等微课程制作方法和相应的技术工具,根据内容特点及应用目的选择开发不同的微课程。-10-二是掌握微课程的制作方法和工具。制作微课程时,教师需要考虑微课程的用途是什么,该知识点适合何种媒体表达方式,通过该微课程能否将知识点讲清楚。同时,应把握几个微课程设计与制作要点,如微视频时间一般不超过10分钟;一个微视频中只讲一个知识点或实用策略;不要轻易跳过任何一个教学步骤,提供完整的讲解或文字;选择合适的内容结构序列;用标注给学习者提示性信息、放大关键点、拉近拉远、镜头快慢、字幕等;注重过程中与学习者的交互;结束的时候要有简短的回顾和总结;课程教学情景要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三是掌握微课程应用的方法和策略。在应用微课程时,还需要结合学习任务单,以支持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八、学校信息化机制创新修改备课制度、上课制度、听评课制度,将信息技术融入日常教研。和龙市松下坪学校2020年11月3日
本文标题:松下坪学校信息技术2.0实施方案(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7423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