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百年复兴梦,科技强中华》国旗下的讲话稿范例
《百年复兴梦,科技强中华》国旗下的讲话稿范例《百年复兴梦,科技强中华》国旗下的讲话范文老师们、同学们:近日,神舟十三号第二批航天员正式进驻中国空间站。我们仰望星空,举世瞩目着中国科技的高速发展。百年风雨路,峥嵘千万里。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2021年建党百年华诞,弹指一挥间,今天的我们实现了“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伟大梦想,征途漫漫,中国人始终坚持以科技为刃,破未来之路。纵观中国科技的发展历史,这一路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建国初期,中国的科技水平相当落后,但一穷二白的中国有一群“以吾辈之青春,耀中华之青春”甘愿奉献和奋斗的有志青年。《诗》是电影《我和我的父辈》中的第二章节,故事原型来自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六研究院,以1969年我国研制“长征一号”火箭末级发动机、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为背景,讲述了一个航天之家在戈壁深处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不畏艰难,坚守航天一线的故事。演员黄轩饰演的“父亲”是一位性情温和的火箭专家,朴素的衣着、土气的发型遮掩不住满身儒雅与书卷气息。航天工作需要对家人绝对保密,所以他对儿子说,自己是“诗人”,“在天上写诗”。当试射屡屡失败,“父亲”不惜冒着极大危险去亲身观测,记录下了最准确的观测数据,却也因此牺牲。演员章子怡饰演的“母亲”一边向孩子隐瞒“父亲”去世的消息,从此代入“父亲”的角色,每天为孩子写一首启航梦想的小诗,另一边继续从事一项我们可能从来没有听说过的职业————火药雕刻师。目前,火箭发射时需要的助推火药,仍是世界范围内的一项技术难题,暂时还无法用机器代替,就是靠着像“母亲”那样的“火药雕刻师”用人工雕刻出来的。这项工作极其危险,稍有不慎就可能蹭出火星,火药就会瞬间引燃甚至发生爆炸,很多科研人员就这样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终于,在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开启了中国人探索太空的新纪元。漫天黄沙,茫茫戈壁,破敝陋室,一年到头难得吃到一回肉食,谁曾想到,就是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这些许许多多将青春年华乃至毕生岁月,都奉献给祖国国防科技事业的无名英雄们,在党的领导下,凭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建成了我们的“两弹一星”,为祖国铸就倚天长剑,让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当代世界民族之林。然而我们的奋斗之路不止于此。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代代中国人初心如磐,矢志不渝,我们手持科技的利刃,为建成现代化强国开创未来之路。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蓬勃发展,为国家安全和战略科技任务做出巨大贡献;从自主研制第一台计算机,到单精度千万亿次超级计算系统,在我国计算机自主创新中发挥了骨干作用;从陆相成油理论,到海相成油的探索,为我国全面脱贫、大规模开发油气田提供了科学理论支持;从在世界上首次完成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到首次证明诱导多能细胞、人类基因测序,我们在生命科学领域取得重要原创成果;从暗物质卫星“悟空”发射成功,到我国首颗X射线天文卫星“慧眼”遨游太空,推动了我国空间科学研究走向世界前沿......回眸历史,中国科技这一项项成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人民的不懈奋斗下创造的一个又一个奇迹。科技创新精神、科技奋斗精神、科技强国精神,历久弥新、历久弥坚、历久弥深。百年复兴梦,科技强中华。今天的我们,看着祖国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但请不要忘记前辈们在最艰苦的年代扎根大漠深处,用青春成就祖国的繁荣昌盛。少年强,则国强。强国有我,请党放心。我们将以科技之刃,破未来之路。最后,我介绍一下由物理组和信息组联合举办的第11届科技活动周的具体安排,本周一、周二在操场进行物理校本课程展示,周三中午在体育馆旁边开展有趣的物理猜谜活动,周五中午在篮球场开展机器人社团展示活动,下午在体育馆开设无人机讲座和表演。希望同学们踊跃参加!
本文标题:《百年复兴梦,科技强中华》国旗下的讲话稿范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7504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