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研究
龙源期刊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研究作者:王琳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9年第47期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道德修养与法治素养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两者在理念内容与目标指向的共通性,应注重从契合时代要求与学生发展的角度加强有机融入,通过提升教师课程驾驭水平、推动课程内容有机整合、优化课程实践外部环境增强融入实效。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思政课;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指�:要“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作用。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紧密结合,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一步丰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升教学效果”①。党的十九大报告指�,“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②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要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之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份宝贵资源,将其融入思政课教学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进一步转化、传承和发展。其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以下简称“基础”课)是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为主要内容,帮助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伟大的爱国精神,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行为修养和法律素养。“基础课”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方面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联系紧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华人文精神融入课程教学,有助于丰富课程的文化内涵,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个体认同,促进大学生正确“三观”的形成,有利于提升教学的实效性与亲和力,为学生道德修養与法律素养提升奠定坚实基础。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共通性(一)理念内容具有共通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历史源头与重要内容,透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可以发现道德观、法治观等观点知识,都可以在优秀传统文化中发现契合点,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以礼待人、讲究诚信等良好道德规范都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渗透的课程重点。结合当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要求,着眼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内涵与时代价值,加强深入挖掘与不断探索,并依据相应的教学主题
本文标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7514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