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初高中化学衔接教案设计
实用标准文案大全初高中化学知识点衔接初中化学主要是从生产、生活实际出发,对日常遇到的一些化学现象进行学习与探究,通过化学实验手段对学生进行化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因此初中化学的知识体系不是很系统和完善的。教材着重于从感性认识到总结归纳到理性认识这一条构建初中化学知识体系。高中化学则以实验为基础,以基础化学理论为指导,加强对化学知识体系的构建,探究化学的基本规律与方法,加强了化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同时,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寻求解决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化学问题的方法。教材着重于从“生活实际→化学实验→化学原理→问题探究方法→化学规律”来构建高中化学知识体系。初高中化学教材的盲点区与延伸点的衔接(一)物质分类方法的初高中盲点区与延伸点的衔接初中概念单质: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H+)的化合物酸的通性(1)酸溶液能与酸碱指示剂作用(石蕊遇酸变红,酚酞遇酸不变色。)(2)酸+活泼金属→盐+氢气HSO+Zn=ZnSO+H↑2442(3)酸+碱性氧化物→盐+水6HCl+FeO=2FeCl+3HO2332(4)酸+碱→盐+水HSO+Cu(OH)=CuSO+HO24242(5)酸+盐→新盐+新酸2HCl+CaCO=CaCl+CO↑+HO3222(浓盐酸——有挥发性、有刺激性气味、在空气中能形成酸雾。浓硫酸——无挥发性。粘稠的油状液体。有很强的吸水性(和脱水性),溶水时能放出大量的热。)实用标准文案大全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OH—)的化合物碱的通性(1)碱溶液能与酸碱指示剂作用(石蕊遇碱变蓝,酚酞遇碱变红)(2)碱+酸性氧化物→盐+水2NaOH+CO=NaCO+HO2232(3)碱+酸→盐+水Ba(OH)+HSO=BaSO↓+2HO22442(4)碱(可溶)+盐(可溶)→新盐+新碱Ca(OH)2+NaCO23=CaCO↓+2NaOH3(另:不溶性的碱受热易分解,生成对应的碱性氧化物和水Cu(OH)2△CuO+HO)2(Al(OH)3叫氢氧化铝.当金属有两种价态,把低价的金属形成碱命名为“氢氧化亚某”.例如:Fe(OH)叫氢氧化亚铁.。2NaOH俗名火碱、烧碱、苛性钠。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溶解时放热,有吸水性,易潮解(作干燥剂)有强腐蚀性。Ca(OH)俗名熟石灰、消石灰,白色固体,微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有强2腐蚀性。)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或铵根)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a.正盐:电离时不生成H+和OH-的盐,可看成酸、碱完全中和时的产物,如,NaCO、NaSO等。2324b.酸式盐:电离时生成H+的盐.可看成酸碱中和时,酸过量、碱不足,酸中的氢部分被中和,还剩余部分氢。如:NaHCO、Ca(HCO)、Ca(HPO)、CaHPO等等。3332424盐的通性(1)盐+活泼金属→新盐+新金属CuSO4+Fe=FeSO4+Cu(2)盐+酸→新盐+新酸BaCl+HSO=BaSO↓+2HCl2244(3)盐(可溶)+碱(可溶)→新盐+新碱FeCl3+3NaOH=Fe(OH)↓+3NaCl3(4)盐(可溶)+盐(可溶)→新盐+新盐NaCl+AgNO3=NaNO3+AgCl↓(1、硫酸铜———白色粉末、溶于水后得蓝色溶液(从该溶液中析出的蓝色晶体为五水合硫酸铜CuSO·5HO)。422、碳酸钠在工业上叫纯碱,白色粉末,水溶液为碱性溶液(从溶液中析出的白色晶体为碳酸钠晶体NaCO·10HO)232另外,大理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明矾含硫酸铝,小苏打是碳酸氢钠,化肥如硫酸铵、碳酸铵等都是盐。)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1)酸性氧化物(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如:SO、SO、CO、MnO)23227①酸性氧化物都能跟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②大多数酸性氧化物能跟水化合生成酸(SiO2除外)实用标准文案大全氢气③大多数酸性氧化物都可由非金属与O2化合生成2NaOH+CO===NaCO+HOCO+HO===HCOC+OCO点燃2232222322(2)碱性氧化物(大多数金属氧化物,如:CaO、MgO、CuO、FeO)23①碱性氧化物都能跟强酸反应,生成盐和水②极少数碱性氧化物能跟水化合生成碱(NaO、BaO、CaO等)2③大多数碱性氧化物都可由金属与O2化合生成CaO+2HCl===CaCl+HONaO+HO===2NaOH2Mg+O点燃2MgO22222(不成盐氧化物:与酸和碱都不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CO、NO)(教师提及两性氧化物,AlO,其性质新课中再讲)23思考:判断正误①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②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③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④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的转化关系金属→碱性氧化物→碱→盐如:Ca→CaO→Ca(OH)→CaCO23非金属→酸性氧化物→酸→盐如:C→CO→HCO→CaCO2233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相互关系图实用标准文案大全0(二)物质的反应类型初高中盲点区与延伸点的衔接(回忆初三所学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概念,再完成下题)1、对于如下反应:FeO+3CO2Fe+3CO232(1)从初中学习过的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分析此反应属于其中哪个吗?(2)从初中得氧与失氧分析,FeO→Fe属于反应,CO→CO属于232反应,整个反应FeO+3CO2Fe+3CO属于反应。2322、从上述反应:FeO+3CO2Fe+3CO。232(1)从FeO→Fe变化来看,Fe元素化合价从价降低到价,发生23反应,从CO→CO2变化来看,C元素化合价从价升高到价,发生反应,因此在化学反应中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属于反应。(2)从电子得失来看,F3eO23Fe,化合价降低,(得到、失去)电子,在反应中电子的反应,叫反应;C2OC2O2,化合价升高,(得到、失去)电子,在反应中电子的反应,叫反应,因此在化学反应中有电子得失的反应属于反应。(根据得失电子相等,让学生初步学会配平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的具体知识点将在新课中讲)实用标准文案大全(三)物质结构知识的继承与延伸点的衔接回忆初三知识1、公式:电子数=质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在数值上与相对原子质量(几乎)可看成相等2、化合价化合价口诀一价钾钠银铵氢,二价钙镁钡铅锌;1111122222KNaAgNH4HCaMgBaPbZn三五价有磷和氮,四价硅锰还有碳;3535444PPNNSiMnC一二铜汞二三铁,铝是三价要记得;1212233CuCuHgHgFeFeAl四六负二硫出现,氧是负二经常见。4622SSSO最高正化合价=最外层电子数(氟、氧元素例外)最低负化合价=-(8-最外层电子数)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之和为8实用标准文案大全一些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元素和元素和根的名称根的符号常见的化合价元素和元素和根的名称根的符号常见的化合价钾K+1钠Na+1银Ag+1氯Cl溴Br氧O–1、+1、+5、+7–1–2钙Ca+2硫S–2、+4、+6镁Mg+2碳C+2、+4钡Ba+2Si+4铜Cu+1、+2氮N–3、+2、+4、+5铁Fe+2、+3磷P–3、+3、+5铝Al+3氢H+1锰Mn+2、+4、+6、+7氟F–1锌Zn+23、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带电原子团:碳酸根离子CO2-、碳酸氢根离子HCO-、硫酸根离子SO2-、亚硫酸根离子SO23343-、高锰酸根离子MnO-、硝酸根离子NO-、磷酸根离子PO3-、氢氧根离子OH434-、铵根离子NH+44、电离方程式(1)电离与溶液的电性物质溶解于水(或受热熔化时即熔融状态)产生了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叫做电离。电离过程是不需要通电的,电离生成的阴离子和阳离子所带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即“电荷守恒”),因此溶液不显电性。(2)电离与导电的关系溶质先发生电离,溶液才能够导电;溶液若能够导电,说明溶质发生了电离。在能导电的溶液里,溶质是由离子形式存在的,在不能导电的溶液里,溶质是由分子形式存在的。(3)电离方程式的书写(须同时满足“质量守恒”与“电荷守恒”)例:HCl=H++Cl-Ca(OH)2=Ca2++2OH-NaCl=Na++Cl-★请书写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HNONHNO343KOHNaCOCaCl23Fe(NO)Al(SO)232243实用标准文案大全酸碱盐溶解性口诀:钾钠铵盐硝酸盐,完全溶解不困难;盐酸盐中氯化银,水中溶解不得行;硫酸钡铅不溶外,微溶只有银和钙;碳酸盐溶钾钠铵,余下沉淀记心间。5、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由阳离子和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1)活泼金属与活泼的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但也不全是,比如AlCl3就是共价化合物),(2)金属元素与酸根离子之间形成的化合物,(3)铵根离子(NH+)和酸根离子之间,或铵根离子与非4金属元素之间,例如NHCl、NHNO。443写出NaCl的形成过程共价化合物是通过共用电子构成的共价键结合而成的化合物,共价键是化学键的一种,两个或多个原子共同使用它们的外层电子,在理想情况下达到电子饱和的状态。同种或不同种非金属元素化合时,它们的原子之间都能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写出H2与HCl的形成过程。(五)化学实验方法的继承与延伸点的衔接实用标准文案大全一、认识常用仪器常用仪器的使用及注意事项仪器主要用途1、少量试剂的反应器,可加热,试便于操作和观察。管2、收集少量气体的容器。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1、可直接用火加热,但外壁应为干燥。2、加热后不能骤冷,否则容易破裂。3、反应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2,加热时不超过1/3。蒸用于溶液蒸发、浓缩和结晶。1、瓷质仪器,加直接加热,耐高温,但不能骤冷。发2、蒸发溶液时,液体量不超过容量的2/3。皿燃用于检验物质可燃性或进行少量烧固体与气体的燃烧反应。匙1、伸入集气瓶时,应由上而下慢慢放入,不能触及瓶壁。2、用毕应即洗净并干燥。用于高温灼烧固体物质。1、放在泥三角上直接灼烧。坩2、加热或反应完毕后,要用坩埚钳取下坩埚,并放在石棉网上,防止埚骤冷破裂。烧1、作反应容器,反应物易混和均杯匀,可加热。2、配制、浓缩或稀释溶液。锥1、作反应容器,可加热;振荡方形便,适用于滴定反应。瓶2、盛放试剂。平1、用作反应物多且需长时间加热底的反应器。烧2、装配气体发生器。瓶圆1、用作反应物多且需长时间加热底的反应器。烧2、装配气体发生器。瓶蒸1、蒸馏烧瓶用于液体蒸馏。馏2、装配气体发生器。烧瓶1、加热时要用间接加热法,即垫上石棉网用酒精灯加热或用水浴加热。2、所盛液体不得超过烧杯容量的2/3。1、加热时要用间接加热法。2、滴定时,盛液不宜太多,以免振荡时溅出。加热时要用间接加热法。加热时要用间接加热法。1、加热时要用间接加热法。2、蒸馏时,要加碎瓷片防暴沸。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1、应竖起放置或持直,读数时视线应和液面水平,读取弯月面最下点量刻度。筒2、不可加热,不可用做实验容器,不可量取热的液体。容用于精确配制一定体积和一定浓量度的溶液。瓶1、不能加热。2、磨口瓶塞是配套的,一般不能互换,用前要检漏。3、不能用来贮存溶液。实用标准文案大全二、常见化学仪器的用途和使用方法类别名称可直试管容器接加蒸发皿与反热燃烧匙应器隔网烧杯加热烧瓶锥形瓶集气瓶不能试剂瓶加热滴瓶水槽量筒主要用途进行少量物质间的反应溶液的蒸发、浓缩、结晶固体或液体物质燃烧仪器溶解、配液、反应器等反应器反应器等收集气体广口盛固体、细口盛液体盛少量液体药品盛水容器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加热前外壁无水滴,最大盛液小1/3盛液不超过容器的1/3一般是铜或铁制容器加热外壁无水滴加热外壁无水滴加热外壁无水滴瓶口有磨砂不能用作反应器,平视读数度量仪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固体)的质量普通漏斗与滤纸配合分离固体、向小左物右码,药物不能直接置于盘中过滤时下端靠在烧杯内壁分离仪器口容器添加液体长颈漏斗装配反应器中添加液体末端插入反应器的液
本文标题:初高中化学衔接教案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7522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