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THNTI 011-2019 湘西黄金茶 红茶加工技术规范
湘西黄金茶红茶加工技术规范XiangxiHuangjinTeaTechnicalRegulationforProcessingofBlackTea湖南省茶叶学会团体标准T/HNTIT/HNTI011-2019湖南省茶叶学会发布2019-09-01实施ICS67.140.10X552019-08-23发布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HNTI011—2019I目次前言………………………………………………………………………………………………………Ⅱ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基本要求………………………………………………………………………………………………15加工工艺………………………………………………………………………………………………26质量管理………………………………………………………………………………………………47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4附录A(资料性附录)鲜叶采(收)购记录表……………………………………………………5附录B(资料性附录)加工记录表…………………………………………………………………6附录C(资料性附录)加工产品入库记录表………………………………………………………7附录D(资料性附录)加工产品出库记录表………………………………………………………8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HNTI011—2019II前言本标准依据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编制。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起草和发布机构不承担相关责任。本标准由吉首市茶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湖南省茶叶学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吉首市茶业协会、湖南省茶叶研究所、吉首市茶叶产业发展指导小组办公室。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润龙、涂洪强、谢念祠、刘文武、包强、余海云、王蝶、贾德翠、牛丽。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HNTI011—20191湘西黄金茶红茶加工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湘西黄金茶红茶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加工工艺、质量管理、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湘西州所辖的8个县市内使用“湘西黄金茶”商标的红茶加工。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订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91包装贮运图示标志GB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77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1488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T30375茶叶贮存GB/T31748茶鲜叶处理要求GH/T1070茶叶包装通则GH/T1077茶叶加工技术规程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修改《食品标识管理规定》的决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9〕123号)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湘西黄金茶红茶XiangxiHuangjinTeaBlackTea湘西州所辖的8个县市内使用“湘西黄金茶”商标以黄金茶系列茶树品种鲜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工艺加工而成的具有黄金茶红茶品质的工夫红茶。4基本要求4.1加工场所环境条件、厂区布局、加工车间、仓库和卫生设施应符合GH/T1077的规定。4.2加工设备和用具材料、清洁、维护和燃煤、燃油和燃气设备应符合GH/T1077的规定。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HNTI011—201924.3加工人员培训和卫生应符合GH/T1077的规定。4.4鲜叶4.4.1鲜叶质量要求芽、叶、嫩茎新鲜、匀净,无污染和无其他非茶类夹杂物。4.4.2采摘标准根据加工产品等级要求而定,以单芽、一芽一叶、一芽二三叶或同等嫩度对夹叶为宜。4.4.3鲜叶运输应符合GB/T31748的规定。5加工工艺5.1工艺流程5.1.1以单芽、一芽一叶初展、一芽一叶及一芽二叶初展为主的鲜叶原料的加工工艺流程:萎凋—揉捻—解块—发酵—初烘—摊凉—做形—足干。5.1.2以一芽二三叶及同等嫩度的对夹叶为主的鲜叶原料的加工工艺流程:萎凋—揉捻—解块—发酵—干燥。5.2加工技术要求5.2.1以单芽、一芽一叶初展、一芽一叶及一芽二叶初展为主的鲜叶原料的加工技术要求。5.2.1.1萎凋分为室内萎凋、萎凋槽萎凋、复式萎凋等方法,将鲜叶摊放在篾盘中,嫩叶、雨水叶和露水叶薄摊,老叶厚摊,摊叶时要抖散摊平使鲜叶呈蓬松状态。(1)室内萎凋:摊叶厚度为2cm~3cm,摊放时间控制在8h~18h,室温宜在22℃~28℃,中途轻翻2次~3次。低温阴雨、空气潮湿时开启空调或抽湿器;(2)萎凋槽萎凋:摊叶厚度为3cm~8cm;间歇式鼓风,春茶鼓热风,温度宜在28℃~32℃,在下叶前30min停止鼓风,夏秋茶鲜叶只鼓自然风;(3)复式萎凋:即日光萎凋+室内萎凋,结合室内萎凋,在晴天的10点之前或15点之后在晒场进行日光萎凋,将鲜叶薄摊在篾盘,摊放厚度2cm~3cm,一次日光萎凋时间宜在15min~30min。萎凋程度根据鲜叶品种、采摘季节的不同等因素确定,以叶面失去光泽,叶色暗绿,叶质柔软,折梗不断,青草气减退,有清香,含水率62%左右为适度。5.2.1.2揉捻选用中小型揉捻机,装叶量以自然装满揉筒为宜。揉捻时间60min~90min,不加压揉捻10min~15min,轻压揉捻20min~30min,中压揉捻25min~35min,最后松压揉捻5min~10min,揉捻加压应掌握轻、重、轻的原则,加压和松压宜逐步增减。揉捻以细胞组织破损率80%以上,紧卷成条,茶汁溢出,局部叶变红为宜。5.2.1.3解块采用解块机解块。5.2.1.4发酵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HNTI011—20193在发酵室或发酵机中进行,摊叶厚度8cm~10cm,发酵室或发酵机室温控制在28℃~30℃,叶温不超过35℃,相对湿度保持在90%以上,保持发酵场所空气新鲜、流通。春茶发酵时间控制在3h~6h。夏秋季发酵时间为2.5h~5h。待叶色红变,春季时叶色为红泛青,夏秋季叶色呈铜红色即为发酵适度。5.2.1.5初烘采用自动链板式烘干机进行。温度宜在110℃~130℃,摊叶厚度2cm左右,时间5min~8min,烘至茶坯不粘手,略有刺手感,手握成团,松开即散,含水量40%左右即为适度。5.2.1.6摊凉将初烘的茶叶及时均匀薄摊在篾盘或摊凉平台等设备中,厚度2cm~3cm,待茶条冷却,将茶坯均匀厚摊,厚度3cm~5cm,总时间20min~60min。5.2.1.7做形、提毫将茶坯投入五斗烘焙机做形,温度控制在80℃~90℃,茶条受热变软时开始做形,双手抓茶,向同一个方向顺时针搓揉,边紧边抖散茶条,时间5min~6min。提高温度到90℃~100℃,双手抓茶,使茶与茶之间相互摩擦,茶从手心之间落下,时间30s~60s,待金毫充分显露时下机摊凉。5.2.1.8足干分为五斗烘焙机、提香机、自动链板式烘干机等设备足干。(1)使用五斗烘焙机足干,一般分两次干燥,其中第一次温度控制在80℃~90℃,时间20min~30min,第二次温度控制在70℃~80℃,时间40min~60min,中间摊凉20min,厚度2cm左右。(2)使用提香机足干,将提香机提前预热至80℃,温度控制在80℃~90℃,时间40min~60min。(3)使用自动链板式烘干机足干,分两次干燥,温度控制在95℃~105℃,摊叶厚度2cm~3cm,一次时间6min~10min。足干程度以折梗即断、手捏茶条成粉末、含水量在6%以下为适度,下机摊凉至室温,归堆包装后储藏。5.2.2以一芽二三叶及同等嫩度的对夹叶为主的鲜叶原料的加工技术要求。5.2.2.1萎凋同5.2.1.1。5.2.2.2揉捻选用大中型揉捻机,揉捻时间75min~95min,不加压揉10min~15min,轻压25min~30min,中压揉捻30min~40min,最后松压揉捻10min,揉捻细胞组织破损率达到80%以上。5.2.2.3解块采用解块机解块。5.2.2.4发酵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HNTI011—20194同5.2.1.4。5.2.2.5干燥采用自动链板式烘干机进行,分初干和足干。初干温度宜在120℃~130℃,摊叶厚度2cm左右,时间5min~8min。足干,可分两次干燥,温度宜在95℃~105℃,摊叶厚度2cm~3cm,一次时间6min~10min。干燥程度以折梗即断、手捏茶条成粉末、含水量在6%以下为适度,下机摊凉至室温,归堆包装后储藏。6质量管理6.1加工过程的卫生管理、质量安全应符合GB14881的规定,加工过程不能添加任何非茶类物质。6.2鲜叶、在制品应按批次经检验符合要求后方可进入下一生产工序,并做好检验记录,建立原料采购、加工、入库、出库的完整档案记录见附录A、附录B、附录C及附录D。6.3企业应对出厂的产品逐批进行检验,出厂检验项目包括感官品质、净含量、水分、碎茶和粉末。6.4产品污染物限量应符合GB2762的规定,产品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应符合GB2763的规定。7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7.1标志、标签毛茶和在制品应有标签,标签应包含产地、加工日期、等级、数量等内容。成品标签应符合GB7718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9〕123号令的规定,运输包装箱的图示标志应符合GB/T191的规定。7.2包装产品包装应符合GH/T1070的规定。7.3运输运输工具应清洁、干净、无异味、无污染。运输时应防雨、防潮、防曝晒。不得与其他物品混装、混运。7.4贮存贮存应符合GB/T30375的规定。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HNTI011—20195附录A(资料性附录)鲜叶采(收)购记录表日期产地(种植户)品种等级重量/kg收购人备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HNTI011—20196附录B(资料性附录)加工记录表日期鲜叶批次号鲜叶等级鲜叶重量/kg加工记录(含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记录)成品茶等级成品茶重量/kg工艺说明质量检测说明备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HNTI011—20197附录C(资料性附录)加工产品入库记录表日期加工批次数量/kg等级包装形式保管员备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HNTI011—20198附录D(资料性附录)加工产品出库记录表出库日期入库日期加工批次包装形式等级数量/kg保管员备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本文标题:THNTI 011-2019 湘西黄金茶 红茶加工技术规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7570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