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苏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检测试题
2005—2006学年度富平县上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检测试题题号一二三四总分(一)(二)(一)(二)分数亲爱的同学们,转眼之间已到了期中,语文课本中美的文章、美的情感、美的语言是否让你如痴如醉。该掌握的知识掌握了吗?用下面试题检查一下自己,祝你取得优异的成绩。知识展示平台一、积累及运用(24分)1.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汉字或拼音。(3分)①(tuān)急②(mò)然③茅(sè)顿开④肇祸⑤浩淼⑥履历2.下面的的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找出来填入表中,并加以改正。(2分)潜移默化威言耸听摇摇欲坠走头无路眼花潦乱群星荟萃陈词烂调无动于衷错别字改正3.名句点击(4分)(1)王湾《次北国山下》一诗中暗示时光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句子是:,。(2)杜牧《赤壁》中包含“偶然的机遇对历史变迁的重大影响”哲理的诗句是:,。(3)苏轼《水调歌头》中表达天下离人美好心愿的诗句是:,。(4)写出一句你收集到的古诗词中咏月的千古名句(本册课文除外),。4.了解家乡的民俗风情,说出除课文中所写而外的两种传统节日及习俗。(2分)①。②。5.请根据所学的“对联”知识,试结合《社戏》一文拟写对联。(只补全下联)(2分)上联:月夜行船观社戏下联:6.走近文学名著(1)《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国著名作家。(2分)(2)请从你了解的中外名著中写出一部包括书名、作者及自己熟悉的一个故事情节和阅读感受。(5分)书名作者故事情节阅读感受7.“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亲快要过40岁生日了,请你打电话给电视台为母亲点播一首歌,祝贺母亲的生日,以表儿女的一片孝心。电话已接通,你说:。二、现代文阅读(30分)(一)阅读《社戏》一文的有关段落回答文后问题。(16分)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地吹来;月色便朦胧在乡镇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得分评卷人得分评卷人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是戏,但或者也是渔火。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1.《社戏》出自写的小说集《》。(2分)2.从文段中找出“发散”一词的同义词(1分)发散——()3.“月色便月蒙胧在这水气里”中“朦胧”一词词性属于词,意思是4.“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之香的夜气里”中“他”指代。(1分)5.这段景物描写很有特色,说说作者是从哪些不同的感觉角度描写的,写出例句并说说这样具体描写的作用是什么?(1)从觉方面描写的景物有:(1分)(2)从觉方面描写的景物有(1分)(3)从觉方面描写的景物有(1分)(4)作用是(3分)6.第二段文字中,“我”的心情是变化的,请在下面的空格内分别用一个词写出变化过程。(2分)→沉静→7.结合文段景物描写,练习试从嗅觉的角度写一句描写景物的句子来。(2分)(二)阅读下面文章,回答文后问题:(13分)忽略夕斜照在玻璃窗上,再反射在阳台上的瓷砖上,幻出一片红红亮亮的光芒,很美,很好。孩子跪坐在椅子里,痴痴地望着阳台上淋浴着夕阳的花盆,无限美好的夕阳毫不吝啬地把光芒洒向花盆中的紫罗兰,使得本来就很美的紫罗兰更添几分美好。但孩子的心思全不在这里,他只顾痴痴地看着花盆中紫罗兰叶下的几根嫩嫩绿绿的小瓜苗。这是孩子几天前吃西瓜时随意吐进花盆中的,没想到竟会长出瓜苗来。孩子满心欢喜地看着,不禁叫出了声:“要是瓜苗慢慢地长出小西瓜来,那该多好啊!”接着孩子咯咯地笑了,满眼憧憬。孩子的母亲见了,走过来,“看什么呢?”孩子忙把母亲拉到花盆前,开心地说:“妈妈,看,花盆里长了好多小苗苗!以后它们会长成大苗苗,结小西瓜给我吃的。”母亲皱了皱眉头,笑了笑,“傻瓜,那些瓜苗不要过几天就会死的,根本长不出来西瓜。”孩子咬了嘴唇,接着笑了,睁大着眼睛,“会的,小瓜苗会长成西瓜的,我会天天照顾它们的。”母亲笑着摇了摇头,转身就到厨房去了,身后是孩子表现出的坚定和信心。一天下午,孩子从学前班回来后,照例跑向阳台,奔向花盆。顿时,孩子傻了眼,花盆中只有那株紫罗兰在夕阳下耀武扬威地炫耀着。孩子揉了揉眼睛,怀疑自己看错了,但事实如此,嫩嫩绿绿的小瓜苗不见了。孩子“哇”的一声哭了。之后,孩子哽咽着问母亲:“妈妈,小瓜苗怎么没了?”“被我拔了,这有什么哭的,那些瓜苗长在花盆里,影响紫罗兰的生长,那些个小东西,别管了。你也是,就知道哭。乖,别哭了。”母亲笑着责备孩子的淘气,拿出手帕擦擦孩子的眼睛。此后,孩子的眼睛总爱往花盆里瞟,并且想把那株讨厌的紫罗兰给拔了,孩子也几次用手捏住它,但终究没拔。这也是个生命呀,孩子想。几天后,孩子画了一张画,画中是一个大大的花盆,花盆中有一枝小小的瓜苗,嫩嫩的,绿绿的,旁边写了一行小字:我虽小,但我也是个生命。老师惊讶于他的想法,给了他满分。孩子把画拿给母亲看,母亲看了看分数,笑道:“不错啊,真厉害,得了个满分。妈妈待会儿带你上街,给你买冰淇淋。”夕阳斜照在玻璃窗上,再反射到阳台的瓷砖上,幻出一片红红亮亮的光芒,很美,很好。(1)其(2)为孩子呆呆地望着花,觉得心里空空的。1.母亲和孩子对小瓜苗的态度有什么不同?(2分)2.文中哪些句写出了母亲对孩子的“忽略”?(3分)3.揣摩下边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或短语,说说它们有什么表达作用。(2分)①孩子咯咯..地笑了,满.眼憧憬...。②孩子咬了咬嘴唇,接着笑了,睁大着眼睛.....……4.老师为什么要给孩子满分?母亲又是怎样看待孩子的满分的?她们的区别在哪里?(2分)5.文章最后一句话表现了孩子怎样的心情?(2分)6.联系全文的内容说说标题“忽略”有什么含义?(2分)三、文言文阅读。(一)(10分)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1.所选语段写了两件趣事,第一段写的是,第二段写的是。(2分)2.联系上下文理解“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一句。“庞然大物”是指,这是相对而言的。“拔山倒树”中的“山”是指,“树”是指。(2分)3.比较并辨析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和含义。(4分)必细察其.纹理()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以丛草为.林()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4.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神游其中,怡然自得。(2)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5.你认为作者“时有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什么?(2分)(二)(7分)今者臣来,见人于太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1.解释加点的字。(2分)(1)我欲之.楚:(2)此数者愈善.:2.翻译“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一句。(2分)3.概括出这则寓言的寓意或给你的启示。(3分)得分评卷人四、作文。(50分)节日里,我们可以和家人团聚;节日里,我们可以放松身心出去游玩;……请以“过节”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体裁不限,题目自拟;2.不少于500字。得分评卷人100200300400500600700七年级语文期中试题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3分)①湍②蓦③塞④zhào⑤miǎo⑥lǚ2.(2分)威—危头—投潦—缭烂—滥3.(4分)(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4)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只要课文外即可)4.(2分)①重阳节——登高,外婆家给出嫁的女儿家送糕、柿子等,②元霄节——赏灯吃元宵。(只要是除春节、端午节而外的其他传统节日即可)5.(2分)品豆赏景忆乡情(只要符合对联的要求即可)6.(1)(2分)美马克·吐温(2)(5分)(只要符合要求即可)7.(4分)(只要符合口语交际,用语文明意思表达简明即可)二、现代文阅读(一)(16分)1.(2分)鲁迅呐喊2.(1分)弥散3.(2分)动朦朦胧胧融为一体4.(1分)笛声5.(6分)(1)视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2)嗅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吹来。(3)听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4)表现了“我”对江南农村自然美景的热爱,烘托了我急于看戏的兴奋愉快的心情。6.(2分)兴奋自失7.(2分)言之有理即可(二)(13分)1.(2分)母亲认为瓜苗过几天就会死的,孩子则认为它们会长成大苗苗结小西瓜。2.(3分)①母亲笑着摇了摇头,转身就到厨房去了;②被我拔了,这有什么哭的;③母亲看了看分数,笑道……3.(2分)①“咯咯”表现出孩子笑声的纯真;“满眼憧憬”写活了孩子充满幻想的神态和心理。②“睁大眼睛”表现出孩子的坚定和信心,透出一咱惹人喜爱的稚气。4.(2分)老师惊讶于孩子的想法,而母亲只关注“分数”,却忽略了孩子内心的想法。她们的区别在于如何对待孩子的想法。5.(2分)表现了孩子失望的心情。6.(2分)忽略了孩子纯真的童心;忽略了孩子对生命关爱的爱心。三、文言文阅读:(17分)(一)(10分)1.(2分)神游山林鞭打哈蟆2.(2分)蛤蟆小虫子土砾杂草3.(4分)(1)代词指藐小微物代词指蚊子(2)动词当作介词被4.(4分)(1)我在土著人墙丛草当中,出神地游玩,心情舒畅极了。(2)突然有一个庞大的家伙掀倒“山”,压倒“树”而来。5.(2分)因作者留心观察细致,且有一颗善于联想和想像的童心。(二)(7分)1.(2分)(1)之:到……去(2)善:好2.(2分)即使你的马很好,但这不是到楚国去的路啊。3.(3分)这则寓言告诉人们办事情要选择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只要方向道路对头,就能充分发挥有利条件。相反地,如果方向道路错了,那么有利的条件就会转变为不利因素,起到相反的作用。四、作文。(50分)略
本文标题:苏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检测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7624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