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部编四年级语文教材分析讲稿
部编四年级语文教材分析各位老师,大家好!很荣幸能有这个机会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对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材的学习体会。四年级下册一共八个单元,七个阅读单元,一个习作单元。其中安排了四次口语交际,快乐读书吧编排在第二单元后面。语文园地中的各个栏目、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是固定栏目,识字加油站和书写提示是交叉编排的。今天,我主要想和大家交流一下四年级习作的学习体会。曾经有这样的研究:把学生分为阅读组和写作组。写作组的学生每周写两篇作文;而阅读组的学生不做任何写作练习,每周用两节课在课上进行阅读。结果是阅读组在写作上更有突出的表现。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一直强调要兼顾读写。说到读写结合,我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写作方法方面的结合,但是其维度可以更加的丰富多样。一、写作能力上的结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我和某某过一天》。这篇习作是让学生创编某个神话或童话人物过一天的故事。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我的奇思妙想》,这篇习作是想让学生写自己想发明的神奇的东西。如会飞的木屋、水上行走鞋、时空穿梭机、会变大变小的书包等。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中《故事新编》,是想让学生对故事进行重新的编写。这些习作的共同点就是需要学生具备创造性的想象力。在读的方面,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语文要素是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安排的语文要素是感受神话的奇妙。虽然是让学生把语言文字转换成画面去感受,有着极强的创造力想象的特点,这些课文有助于激发学生创造性的想象力。二、写作内容上的结合在《周恩来为什么而读书》这篇课文后的习题让学生写写自己为什么而读书,这就是在写作内容上的结合。三、写作方法上的结合统编版四年级教材的习作单元的构成与功能与其他单元不一样。首先是两篇精读课文,要求学生从阅读中学习写作方法,不对字词、内容理解方面做过高、过细的要求。后面的交流平台是梳理总结从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初试身手是让学生尝试用学到的方法进行练习。除此之外,老师还可以从中发现学生存在什么样的问题,从而知道接下来要着重从哪些方面进行巩固。两篇习作例文能够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所有的板块都是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进行写作,帮助学生提高习作能力。下面,我们具体看一下四年级下册的习作单元,这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一是移步换景时,按浏览的顺序写景物。二是移步的过程中,在某个位置上观察时,要按顺序写观察到的景物。其中包含两种情况:一是景物是静止的,怎么按顺序写;二是景物如果是变化的,怎么按顺序写。三是重点写印象深刻的景物,写出景物的特点。单元课文《海上日出》和《记金华的双龙洞》的课后习题,都从顺序、特点等方面提出了学习要求。学习完四年级教材的习作编排后,我也有一点思考想与大家分享。1.过程的可视化。教学不能以“布置任务”为代替,而应让学生明白一篇文章是怎么写成的,让学生清楚感受到自己的思想是如何一步步实现到文字的转变,其中到底经历了哪些过程。教材中的例文,表格,绘制结构图表等,这些让思维清晰可见的“样子”,要更多让学生观看,体察。“可视化”是写作构思的有效保障。2.创生的操作性。各种创意在文字中的呈现,都可以提供可借鉴的模板,都可以给予可建构的框架。即便是写想象作文,也可以通过支架的搭建,让学生明白这些想象的世界是如何一步步建构起来的。同时,建构过程的模型,还可鼓励学生在同类或相关习作练习中复制。例如,会写《我的“自画像”》,也可以以此为蓝本,学习写《爸爸的“漫画像”》《老师的“群生像”》等。3.结果的可预性。基于前两条要领的落实,文章能够写成什么样,结果是可以预约的,精彩是可以预测的。教学注重了全程陪伴,重视了支架的搭建,就能解决过往习作教学中的无助状态,最大限度地去除对学生原有水平的依赖,对习作优等生的仰仗,让每个学生都能迈向习作的最近发展区。学生向着预约的精彩努力前行,精心构思,努力创意,合理布局,规范表达。学生不再随意写,凭感觉写,靠经验写,在陈旧的舒适区里写,而是每一次的写都是向着发展之路的不断推进。4.读写的结合性。写作教学不要脱离阅读教学,特别是教材习作教学,更要依托教材,从读学写,因读会写,在“写”的实践中,实现与“读”的联姻。因此,在实施阅读教学时,也不要只顾着“读”,还要兼顾着“写”,在阅读的同时,引导学生去探秘作者的写作运思,去学得作者的写作方法,同时鼓励学生在写作实践时运用这些方法。特别是统编教材的“习作单元”,整个单元的阅读材料的编撰,都是为了写,是典型的“为写而读”,这更是实现二者联姻的最佳契机。5.教材研读的持续性。加强学习和研究是用好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的关键,教科书汲取了非常前言的研究成果,我们必须学习相关的理论,研究教学内容和方法,才能用好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
本文标题:部编四年级语文教材分析讲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7687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