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女性主义与社会工作壹、前言女性主义协助我们了解社会结构中因性别所产生的权力关系,虽然社会工作中关切女性议题并不等同于女性主义(Sands&Nuccio,1992;Simon,1988.etc),但是透过女性主义对社会文化的解释与批判,有助于社会工作实务上,权力、资源的分配关系探讨,打破主流价值的运作,协助案主由其自身经验获得自觉与解放,并结合受压迫个人或团体,试图再建构社会中的两性关系与权力分配。贰、女性主义发展历程(RebccaMorrisonvanvoorhis,p351-358)女性主义具有不同的流派,每一流派对妇女处境及压迫根源有不同的解释,因此所提出的策略亦有所不同,以下就自由女性主义、基进女性主义、文化女性主义、社会主义女性主义(RebccaMorrisonvanvoorhis,p351-358)分别说明之。(一)自由主义(Liberal)女性主义最普遍为大家熟悉的女性主义观点为自由主义女性主义,该理论强调男女两性应是相同的,而性别的分工为社会上不平等的根源,因而形成资源与机会分配的不平等。因此,该理论强调同工同酬,并消除社会之歧视与或不公平的待遇,主张透过任何形式以使男女平权。此外,还倡议包括合法堕胎、反歧视、性骚扰、争取法案改革及职业训练方案(使女性亦可有机会与男性竞争,从事如建筑工、消防员等工作)。自由主义可分为古典自由主义与福利自由主义,前者强调政府责任在于(1)保障公民自由(2)提供全民均等机会,后者则强调政府角色在规制市场,提供人民最起码的经济正义(economicjustice)。社会工作者常运用福利自由主义观点,提出满足妇女经济上需求的(尤其抚育子女者)政策,主张政府应提供必要的经济扶助方案。(二)基进(Radical)女性主义基进女性主义认为妇女面对的男性优势的压迫,源自最古老2的压制—父权制度,由于父权制度是由男性操纵,因此,性别不平等的问题实际为政治问题,如只谋求在法律层面改革,并不能解决女性最根本的压迫问题,因此女性应自我组织对抗男性的控制。强调透过革命的方式,方能让女性由被宰制与心灵的控制中走出来,因此认为挑战男性性别中心的激进社会变迁是必须的,例如主张女性走出婚姻与家中承担生育与育儿的宿命责任。社会工作主张发展受虐妇女中心及法案,杜绝并隔离男性暴力的侵犯。(三)文化(cultural)女性主义该流派认为性别的差异来自社会建构,文化女性主义强调应透过理解女性经验(包括倾听女性案主自身的故事、经验及其女性自我诠释的真实世界)。同时,创造女性特有的文化,在音乐、艺术、文学等面向重新建构、认知并创造女性特有的文化。主张使女性获得对自我认知、思考逻辑的了解。在社会工作中Wellesley’sStoneCenter即运用此方式帮助忧郁、焦虑、厌食或性创伤女性。发展对自我认知及同理关系处预治疗。(四)社会主义(socialist)女性主义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关注于阶级与生产模式上,强调「性别分工」立于父权制度欲资本主义结合的利益上,使女性为资本主义生产体系的一个阶级。性别主义所区分性别分工,使女性的责任在成就家庭(无偿的工作),而有酬工作与无偿工作差异,在于后者因女性担任育儿与家务责任的传统分工,强化了女人在家中的照顾者与经济依赖者角因此社会主义的女性主义所倡导社会政策,反对任何形式的压迫,挑战既有的传统性别分工,视育儿与家务为公众及两性的责任而非女性单独承担。参、基本的假设与概念RebccaMorrisonvanvoorhis指出,上述四项女性主义派别提供社会工作的基本假设包括:3社会的结构中男性为特权群体,女人为受压制的群体。知识与价值为合一无法分割的。知识为一体、全形与全球化而分线性或双元。认知方式多元,包括非客体性与资讯的直观资源。心理社会的发展主要为依附与关连性。性别差异不等同于女性即是弱势个人问题与社会政治状况连结激励为个人与社会的变迁其共同的起点,皆在强调父权的社会结构,使男性拥有优势地位并压制女性成为另一群体。应此受压迫的个人应提出社会结构变迁的思考面向。肆、理解女性差异的其他观点基本上女性主义皆关注于提供两性不平等的议题,如「自由女性主义」强调劳动及教育机会均等,「激进女性主义」重视将与女性由育儿与家务中解放,此外,另有女同志女性主义(lesbianfeminism)流派,关注于异性恋取向制度对于女同性恋的压迫议题,与妇女主义(womanism)关心到有色人种妇女遭受的压迫,前者批判文化中的异性恋取向及性别主义对同性恋视其为原有秩序的挑战,助人专业中,对于同性恋取向易强调对同性恋者个人问题的改变而非社会结构的变迁。后者则重视对有色人种妇女议题,社会工作者应体查与知觉社会脉络中的殖民主义,协住并增进其自发性的自尊与自我支配性。伍、后现代女性主义从1850年开始,人类迈入所谓的「现代主义」(MODERNISM)时代,现代主义主要是由三大思潮所领导:马克思主义、胡塞尔的现象学以及沙特的存在主义。现象学提出了人的意识具有无比的创造性,它将我们从自然科学的领域带入到人生哲学的领域,而产生了所谓的「存在主义」。存在主义以人为主体,强调个人可以自由地去设计自己的未来,个人的存在成了一切的重心。然而到了1960年,存在主义却被所谓的「结构主义」所取代。结构主义主张以结构取代个人,以知命知足取代对自由的追求,以中4庸取代斗争。结构主义主要是由索绪尔的语言学、李维史陀的人类学,以及拉冈的情神分析所组成,它将人类带进了所谓的「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时代。1966年罗兰巴特提出了对结构主义的质疑,他认为结构本身不是最重要的,而是它的过程,于是结构主义得以以脱胎不换骨的方式,转化成所谓的「后结构主义」(DECONSTRUCTION)。它经傅柯及德立达的努力,而形成了当代的人类思潮。此思潮可称之为「解构的后现代主义」(DECONSTRUCTIVEPOSTMODERNISM)。解构的后现代主义反映了西方人以理智为思想的中心是有偏离的;加上世界距离的缩短,西方人的思想不再是世界思想的中心,因此所谓的「新纪元运动」(NewAgeMovement)就顺应着这个时代而崛起。后现代主义提出批判的重点,强调对事情呈现之论述对立性逻辑方法寻求真理的怀疑,同时对「他体性」(otherness)的排斥等,Cixons、Irigaray、Kristeva等女性主义学者结合后现代主义此观点提出女性处境的诠释,强调女性相对于男性成为「他体」,女人可从而批判主体文化的价值观、主导风俗习惯,导致形成男权意识下的压迫与荒谬性。后现代女性注意是他体问题主张由建构的模式着手,认为人类所谓的理性的逻辑认知并非「真理」,人类对社会事务的理解是经由一套诠释与论述方式,而将该事物呈现出来。而社会事物的呈现已有一套既有的秩序,透过语言将之建构出来,因此不难发现社会事务常呈现二元对立的局面,例如性别与性方面、男性与女性、男性理性及女性感性性、同性恋及异性恋等,因此要理解男性为中心的性象征秩序即应加以解构。以女性的观点、女性的语言去反抗父权社会充斥给女性的形象,此涉及谁拥有建构的权力,女性真相需由女性来诠释。针对三大女性主义,后现代女性主义Freeman(1990)批判社会工作主流价值与自由女性主义较接近,而后现代女性主义别于自由女性主义强调两性间一切的相同与平等,主张尊重差异(celerbrationofdifference),因此Davis(1985)强调非评断的接纳,主张定义社会工作中两性的声音,因此,亦有Malesocialwork。至于「法国女性主义」(FrenchFemilism)亦反对双元对立论述及标签化,主张应了解女性间的差异,对特定女性之社会建构意义,应寻求不同而多元的妇女的声音及其间的差异。5对社会工作的影响:1后现代女性主义强调对案主人口群独特性及差异性的关注,其对社会工作的挑战包括(1)社会工作强调普遍性/特殊性、微视/巨视、研究/实务及政策/运作等分野,同样采意识型态的二元对立类别观点,因此主张社会工作应学习后现代主义的兼容并蓄,在方法论上质化与量化并重。2.在社会工作常经由类别的区分,界定性别、种族、及阶级等极端的分类以决定案主的服务方案及完成对抗压制的专业使命,然而此为透过「问题化」这些类别,形成政治上的两难,在区分「边际人口群」以作为专业主要的关注核心,以决定所发展的方案及倡导的政策。此诊断也是在此类别的区分标签下进行,让透过行政的需求,专业决定其问题的重或轻。3.后现代主义特别挑战女性主义是用统一界定名词「女人」来界定女人不同的类求及需求,因此所发展的方案如女性中心的受虐扶助方案,然而是否一体适用?是否忽略男性的需求。陆、作为家庭、群体与组织与社区组织之成员理解其影响性一、家庭:女性主义最初仅在公领域检视性别的不平等,而整合基进与文化女性主义,以关切家庭此私领域的议题。在家庭关系中,鼓励女性表达需求、挑战原有压迫他的家庭关系。二、群体:强调透过妇女团体增进女性自觉,所谓的女性自觉团体的目的依据Land(1995),为强调经由激力导向的自助团体,并经支持团体经验分享、创造对外界有别于之前的观点,有助于妇女形成对事件的重新检视,以女性角度诠释事物,达到意识自觉。社会工作中,针对家庭暴力受虐妇女常经由团体过程,使团体成员停止自责不再以男性立场看待问题。二、社区组织:6法发展其他女性连带关系,发展社群意义,而理解性别间的不平等与压制,有别于文化女性主义企图创造女性特有文化,大部分的女性社群组织强调在既存的社区中,营造女性自我空间,因此应采政治及社会行动以减除性别不平等,并组织起来,全面减轻性别不平等、落实每个社群间的社会正义。柒、理论的运用:实务的干预女性主义社会工作强调以价值中立的态度面对案主,并随时体察社会工作者本身个人价值,会影响对案主之看法与处预,同时强调以运用自我揭露减轻治疗过程中的权力关系,与案主之间发展比平等更适切的的伙伴关系,VanDenBergh(1995)主张消除人为及虚伪的按二对立与分化,除新建构渠练与价值,专业关系应可提供参与,同时建立助人者欲案主间平等的伙伴关系。针对四方面了解女性经验的多元差异:知晓、连结关系、差异,其社会工作的运用方法,阔认知行为、心理动力、心理社会、问题界定、家庭系统、建构、人际途经同时主张以倡导力量改变其家庭、群体与社区处境。争取其权益与机会。激力过程帮住案主就其处境采取行动并作自己生活的主宰,因此鼓励其以自己的语言叙述其自己的故事,经由自身的经验,确认自己的知觉、需要与感觉,最后以行动解决问题。同时协助女性确认其愤怒,并清楚而直接表达出来,愤怒与勇气是对案主健康的表达途径,因为文化中学习来的好淑女形象导致女性压抑无法表达主张。女性主义社会工作倡导社会政策,主张结合社会的力量,使视育儿与家务为公众及两性的责任而非女性单独承担。女性主义运作方针承认助人关系中的权力问题了解社会工作者个人其价值会影响处预,运用自我揭露来帮助案主学习分享女性的伙伴关系说出人不为人知的女性经验协助女性知觉生活中的男性宰制体认女性求生存行为有时是病态、错误的反应7了解传统界定的所男性特质,如独立、自主为一种优越,对女性特质,如母性与养育是一病里压制的社会状况之心理影响协助女性确认其愤怒,并清楚而直接表达出来从政治的面向,评估在结构中受压迫女性经验,尤其是女性受压迫的相同经验表达种不同源于种族、阶级、性别、能力另等不同社会不公平对待经由个人及集体激励女性,以促成个人与外在环境变迁案例:苏珊的故事(女性主义原则的社工评估与处遇)捌、女性主义理论与社会工作批判观点:1988年组成女性社会工作的妇女社区学院(女性学院),逐渐发展,然而CarolT.Tully认为就女性主义只提供理论建构缺乏在真实世界的运作。其根源在期待寻求决定及理解性别不平等的因素,同时希望创造一个改变的机会。但在实务运作上,实务的理论建构为花费时间的,国家社会工作协会社会工作月刊索引中,一七七篇中与妇女议题相关只占七篇(百分之三点九),从1991年,女性
本文标题:女性主义与社会工作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7690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