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七年级语文教学质量分析
吴忠二中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教学质量分析学科:语文年级:七年级分析人:韩玉梅时间:2019-1-15一、成绩统计:项目应考人数实考人数平均分合格人数合格率优秀人数优秀率人数1080108080.0282176.02585.37各分数段人数统计分数段0—39分40—49分50—59分60—69分70—79分80—89分90—100分100分以上人数31236111024628523292二、质量分析(二)对本次试卷的评价:本次试卷分为三大板块:分值分布为积累运用34分,阅读42分,作文40分,卷面4分,全卷共120分。试题模式和历年来宁夏的中考试题的模式大体相同,本卷有几个突出的特点:(1)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注重考查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课外阅读能力。(3)注重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考查全面。本次期末试题与教材及中考衔接自然,紧扣课标。从试卷卷面上看出:知识题分布面广,难易度适中,重点考察学生实际能力。考试卷面出题重视对学生的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核,题型灵活,凸显学生个性,贴近学生生活。考试更加注重了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效果、回答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和课外积累、运用学过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对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是一个全面的较好的测试,考试出题符合语文课标的要求,为我们语文老师今后的教学指明了一个很重要的方向,对指导今后教学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二)学生答题质量分析1、试卷综合评述:这次七年级期末试卷,从整体上看,大多数学生建立了能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基础的体系,掌握了语文运用的方法与技巧,形成了概括与分析的能力。试卷书写工整、语言表达流畅优美,思想健康积极,一些学生的创造力很强。2、答题情况分析(1)积累与运用此板块整体得分情况和以往相比较得分率较低,大部分学生得分在27分以下。本题中学生答题最好的是古诗词默写,由于这一板块是老师们平时教学中反复强调的,因而满分率比较高,但就整个大题没有的满分的。第一小题考查学生根据拼音写汉字和给汉字注音的能力,这道题得满分的几乎没有,都错在了“羽翮”上,第二、第三小题是选择题,对于学生来说,也有一定的难度,得分率不是很高。第四小题.学生满分答案较少,大多数学生的得分在0-2分,第一问答案为(庸医害人),部分学生能答出(庸医害死人)(庸医治病)等相近答案。大多数学生的答案为(我为父亲治病)(陈开药)(我为父亲买药)等;第二问40%的学生能答出(弃医从文)(当医生救国)等。第五小题.学生满分答案不多,但大部分学生都能拿到2-5分,第一问从材料中得出结论,在总结自己的观点,学生的答案不固定,但大部分学生未明确区分“结论”和“观点”,有的只写了观点,有的只写了结论,有的将这两者混淆,而且学生在答题时答题格式不规范,未分点答题。第二问,学生答案整体写的较好,能做到观点明确,但大部分学生未认真审题,没有运用比喻句来阐述自己的观点。还有部分学生只是引用了名言“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等,不符合题中所要求的比喻句。六、七小题默写、文学常识题。存在三个问题:第一,学生整体掌握情况是不错的,错误不多,在直接性默写上没有多大问题,只是错别字较多,如:“晴空一鹤排云上”的“鹤”字,“影入平羌江水流”的“影”。说明学生是背会了,但字没写会;第二,出现问题较多的是理解性默写。同学们对古诗内容和情感的把握方面还存在很大问题。第三,文学常识题还是存在掌握不牢固的问题,背会了的学生能很准确的写出答案,而很多同学因为记忆模糊而写错答案。(2)阅读题阅读题部分包括三个方面:课内文言文阅读、古诗词阅读及课外现代文阅读。着重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解题能力、语言感悟能力、理解鉴赏能力,以及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阅读(一)阅读(一)共12分,包括8、9、10三道题,总体得分情况良好,约80%学生得分在7-11分。第8题第①③④小题绝大部分学生能答对,丢分点主要在第②小题“舍然大喜”“舍”的解释上,很多学生答错,大部分学生只写出了其含义“解除,消除”,没有答出通假字通“释”这一点。第9题第①小题大部分学生没有将“闻之于宋君”中的使动用法答出,或答成了被动用法,丢分较多。第②小题90%的学生都能够翻译正确,但有60%的学生都在“放纵懈怠”、“振奋精神”、“轻薄浮躁”这几个词语中出现了错别字。第③小题95%学生能正确划分标点,但有极个别学生使用逗号进行划分,或划分了停顿。第10题得分率约为50%,很多学生没有仔细读题,题目要求选出一章关于“交友之道”的并谈谈自己的认识,学生理解为选出任意一章,因此失分较严重。在答题时,还有部分学生没有写出自己的认识。阅读(二)11、12本题共两小题,每题两分,共四分,学生平均分在2分左右。主要问题存在于:第一题得分点是两点,一是以乐景反衬哀景,二是表达的思想感情,后者80%同学能答出来,前者多半同学答承上启下,失分多。第二题得分点是两点,一是寓情于景或情景交融的写法,二是表达的思想感情,第二点90%同学能答出来,第一点很多同学都是描绘性语言,失分多。阅读(三)课外写景的现代文。13题,该题为选择题。大部分学生能过选对,少部分学生选C。14题,该题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得分,但是得满分的学生较少。由此可见,以后应多让学生练习概括类型的的题。15题,学生都能在该题中得到分。大部分学生能过理解题目并且能够在文中找到答案,获得满分的学生较多。16题,多数学生能准确判断句子用到了哪种修辞手法。但是不能作准确的分析。语言表达能力欠缺。对答题格式不清楚。如第一句答题格式应该是:句子用到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__比作__生动形象的写出了__的___特点,表达了__。第二句用到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__人格化了,生动形象的写出了__的__特点,表现了__。多数学生只能写出一半的答案。少部分学生不清楚什么修辞手法,用到了哪种修辞手法不会判断,或审题不清不能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去赏析。17题,百分之八十的学生都能答出等待的是一场雪,但是没有一个学生能答出深层的含义。能正确作答第一个要点的学生多半是抄文章原文,不能用自己的话直接作答。且进行了不必要的分析,答非所问。阅读(四)18—20题,最高6分,最低0分,大部分学生分数在3-5分。18题,19题学生答题较好,18题个别学生存在不做的情况,20题拿满分较少,大部分学生会拿到1分,主要问题是找不到关键词。21-23题答题较好,得分率也较高。(3)作文第三部分为写作,属于半命题作文,即:——真好。要求学生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我觉得这个题目,切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内容可写,有感情可发,比较好写,若能精心选材,巧妙组织,工于语言,主题突出,是可以得高分的。但实际情况不是太好,高分段不多,究期原因,主要有:1、题材不新颖,如写“有父母真好”,的人特别多,千篇一律,除此之外就是朋友、老师等,话题略显俗套也无新意;2、语言不够优美生动;3、叙述不清,主旨不鲜明,不怎么感动人心。看来学生在选材、组织、表达方面还需进一步训练,教师进行专题指导;4、有明显套作文现象。把自己以前写过的文章或别处看的文章套进去,不管合适的程度;5、标点符号不能正确运用。有个别学生一逗到底,有的一点到底,甚至还有的学生连标点符号都没有。(三)今后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分析以往的考试试题,突出课文中的重点,如文言文、古诗词的复习,力求贴近中考;同时又注重面的拓展,使学生明确题在课本外,能力在课本内的道理,正确指导自己的复习。2、有效进行专题训练。本着广与透的原则,不让学生吃夹生饭。对每个考点,老师先给学生以理论上的指导,然后精选部分习题,老师先做,以确保题目的典型性与规范性,最后择取典型试题进行检测,力争使每个学生对每个知识点都能有较大的收获。3、进行深广阅读训练。针对我们学校学生基础差,无学习习惯等实际情况,给学生提供一种既有时代性,又能突现语文特色,人人都有收获的语文阅读材料,让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有不同程度的提升。4、重视方法的指导与能力的培养。现代文阅读,重在研读材料,审清题意,按点答题。对理解性阅读、评价性阅读、创造性阅读三个层次,应培养学生准确抓住问题要害,并能用简要的语言表达思想的能力。5、重视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沟通课堂内外、课本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有计划的指导学生阅读文学名著、报刊,做好一些摘抄,背诵有关课内外诗句、名言警句。6、作文加强平时的练笔,重视作文指导、作文评改、作后评析等几个重要环节,要让学生参与到这几个重要环节中,可采用个人自改、小组互改、全班评改、重写一次的流程,让他们发扬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引导学生写真事,抒真情,关注生活,感悟生活,力争每次作文训练不跑题,注意细节,努力摒弃内容假、大、空的现象,提高写作水平。7、关注语文积累与运用,进一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要继续加强汉字书写的规范化教育,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真正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古诗文默写要加强对词句的理解,避免错别字。三、对今后命题的建议1、建议今后出题再精细些,避免试卷中出现抄大纲的试题。如这次试卷中的第一小题中的“羽翮”就超纲了。2、七年级的试卷应与本册书联系再紧密写,让学生成绩再高一点,这样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会高,否则,一上初中语文成绩一落千丈,以后哪有信心学习呢。3、希望出题分值与中考尽量保持一致。
本文标题:七年级语文教学质量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7690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