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综合 >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毕业模拟题
六年级语文毕业模拟班级姓名一、基础部分(33分)1、看拼音写词语(3分)xīxiézhuàng()灭威()()击()牲()作一()2、选择题(8分)(1)下列各组词中,音、形、义全对的一组是:()A、聆听(lín)喝问(hè)无辜百感交集(一齐)B、膝盖(xī)蛤蟆(ma)石凳莫衷一是(判断)C、咒语(zòu)哺育(bǔ)承诺举世闻名(全)D、树冠(guàn)魔爪(zhuǎ)妄图有教无类(分类)(2)下列句中加点词与“秋冬时节许多树的叶子都凋落了,广玉兰却披着一身绿叶,与松柏为伍,装点着自然。”“自然”含义相同的一组是:()A、对孩子来说,一年中最高兴的时节,自然..要数除夕了。B、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C、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D、死海的海水密度大于人体密度,人一到海里,就会自然..漂起来。(3)下列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有一首歌叫《太湖美》,歌中唱道:“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B彭德怀向着斜倒下去的大黑骡子,缓缓地摘下军帽……C《广玉兰》这篇文章介绍了什么?你读懂了吗?老师问我。D那个人说,他爱月夜,但他也爱星天。(4)下列语句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春种一粒粟”中,“种”对应的农具是“锄头”。B、季羡林所写的《记金华的双龙洞》是按游览顺序记叙的。C、《马诗》的作者是我国宋代著名诗人李贺。D、《最大的麦穗》《山谷中的谜底》都是借事说理的散文。(5)“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首诗的朝代和作者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唐)卢纶B、(唐)王昌龄C、(南宋)范成大D、(南宋)林升(6)选择下列句子中引号的正确用法,请将序号填在括号里。A、表示直接引用B、表示着重论述或特定称谓C、表示讽刺或否定D、表示特殊含义①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②“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至今已经两千多年了。()③读书有“三到”,所谓“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3分)(1)“水、,从无,它好像有志向。,必能,它好像……(3分)(2),流水不腐。,快走踏清秋。从善如流,。欲知山中事,。(2分)(3)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似乎,我又感觉要是,准会,。这段话主要写了,体现了孔隙的特点。(4.5分)(4)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最后,以一个、的弹跳,再以一个、的优美姿势入了水,向人们。(3.5分)4、综合改错(错标点2个,错别字2个,病句2处)(6分)署假里,我们班许多同学去祖国各地游玩,有的来到南京天文展览馆,看到了张衡发现的地球仪;有的来到莫高窟,欣赏了惟妙惟肖的彩塑和内容丰富多采的壁画;有的来到了北京故宫,看到了规模宏伟的故宫建筑群。旅游使我们增长了见识和眼界,这真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啊!5、语文与生活:(3分)据称《墨西哥报》曾经别出心裁,把每天的天气预报写成诗,登在报纸固定的栏目上,很受读者欢迎。一天,报纸上又登了这么一则天气预报:“东风吹开飘动的乌云,树叶沙沙作响,城市迎来了金黄的黎明。黄昏的细雨叮嘱人们披上长袖单衣,在寂静的街道悠闲散步。”请根据这首诗把墨西哥当天的天气(天气变化、风向风速、气温范围等)简练地概括出来:二、短文阅读(27分)(一)成全善良(14分)那是三月里的一天,我去医院看望一个生病的朋友。因为是双休日,等公交车的人很多,在我旁边站着一个老人和他的女儿,听他们的对话,是陪老人去医院看病的,正好跟我同路。那个女儿为了不让人群碰撞到父亲,()在前面挡着人群,()搀着父亲的胳膊上车。车上早就人满为患。这时一个姑娘站了起来微笑着对那位老人说大爷您来这里坐吧谢谢了姑娘老人却说我站站没关系你坐吧那女儿也说父亲身体硬朗着,站站就到了!那个姑娘似乎没想到会这样,有些尴尬,再次说:“您坐吧,大爷!”那个女儿似乎还想说什么,只见老人拉了拉她的手,说:“好好,那就太谢谢你了!”说完,慢慢走到座位前微笑着坐下,那位姑娘流露出笑意。但我发现那个女儿明显不高兴,好像责怪父亲似的。让我看得很疑惑。公交车开始加速,突然一下子急刹车,我注意到,那位老人紧皱着眉头,好像在强忍着身体某处的不适。我不禁替他暗自庆幸:亏他坐下了,如果一直站着,不知要遭多少罪。医院很快就到了。那位老人下车时,不忘向那位姑娘表示感谢。我也下了车,拿出手机准备给朋友打电话,问清他在哪个病室。也正因为我这样停了一停,我才听到了下面这段对话:“爸,伤口痛了吧?”“一点点吧!”“你也真是的,明明知道自己臀部有伤口,不能坐,还要坐!”“人家小姑娘一片好意!我硬是拒绝她,也许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她就会有顾虑了……”我终于明白了,老人和他女儿的拒绝,原来()客套,()另有隐情。我不禁又想起车上的老人紧皱眉头的表情,在那颠簸的公交车上,老人硬是强忍着原本可以避免的痛楚,成全那个姑娘的善良。成全别人的善良,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1、给划线部分加标点。(3分)2、在文中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关联词。(2分)3、在给老人让做的过程中,姑娘的神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这些变化中,你体会到姑娘的特点。(4分)4、“我终于明白了,老人和他女儿的拒绝,原来并非客套,而是另有隐情。”这句话中的“隐情”是指,老人没有拒绝的原因是。(2分)5、(1)成全别人的善良,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改成不用问号的句子)(1分)(2)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分)(二)蚂蚁的世界不堵车(13分)蚂蚁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昆虫之一,人们到处都可以看到它们忙忙碌碌的景象。蚂蚁的视力很差,只能【分辨分辩】出十几厘米以内物体的简单形状。它们在自己的领地上生活,并不会阅读《交通指南》之类的书籍,却从来不会发生交通堵塞的状况,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提出问题)科学家通过实验,终于找到了答案。原来,蚂蚁拥有一种令人惊叹的特殊本领,它们非常善于【交换交流】路况信息,从而保证同伴随时都知道周围道路的具体情况,使它们选择最佳的行走路线。研究人员首先在蚁巢附近摆放了一些蚂蚁喜欢吃的食物,然后在蚁巢和食物之间建立了一宽一窄两条通道。不一会儿,食物吸引了大批蚂蚁赶来搬运。一开始,蚂蚁随机地选择行走路线,较窄的那条通道很快就变得拥挤起来。没过多久,怪事发生了。一只从拥挤的窄路上返回蚁巢的蚂蚁,途中遇到了另一只迎面而来的同伴,前者会尽力将后者“顶”向另一条宽敞的通道。如果路上没有遇到拥挤的麻烦,它就不会这么做。后来,研究人员又在食物和蚁巢之间建立了多条纵横交错的通道。不久,其中路途最短、最宽敞的那条通道必然成为蚂蚁们的首选。不过,只要这里即将发生拥堵,它们就开始用身体相互“顶”起来。许多蚂蚁立刻转身选择另外的道路,这样每条道路都能够【保持坚持】畅通无阻。//()人们很难解释蚂蚁这么做究竟是出于自私还是无私。从某一只蚂蚁来看,它似乎没有什么高深的想法。但是从蚂蚁整体来看,它们使用这种看起来似乎并不复杂的小动作以后,却使整个群体运行得相当有秩序。蚂蚁的世界“不堵车”现象,为人们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现在,人们利用发达的通讯技术,让所有的车辆都能及时地了解周围道路的交通状况,选择合适的行走路线,这样一来,交通【拥堵拥挤】的现象就大大缓解了。//()1、用“√”在文中【】里选择合适的词。(2分)2、缩句:蚂蚁的世界“不堵车”现象,为人们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1分)3、联系上下文理解带点字词的意思。(1)……前者会尽力将后者“顶”向另一条宽敞的通道。这里“前者”指的是,后者指的是。(2分)(2)但是从蚂蚁整体来看,它们使用这种看起来似乎并不复杂的小动作以后,却使整个群体运行得相当有秩序。“这种看起来似乎并不复杂的小动作”指的是。(1分)(3)为了寻找蚂蚁世界“不堵车”的答案,科学家做了两次实验:一次实验是,另一次实验是。两次实验都有一个共同的发现。(3分)4、文中已用“//”符号把短文分成了三部分,请仿照第一部分的小标题,概括第二、三部分的主要内容,用几个字拟写小标题。(2分)5、人们从蚂蚁的世界“不堵车”现象中得到的启示是什么?(2分)三、习作与生活(40分)白驹过隙,已经临近小学毕业,蓦然回首,内心充满了无数的回忆与不舍,请你选择在自己成长过程中最感谢的人、事、物,把《感谢》这个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习作,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挚,文中不出现真实人名、校名。感谢100200300400500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本文标题:苏教版六年级语文毕业模拟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7704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