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教材全解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检测题及答案解析
七年级语文(下)(配套江苏版教材)第三单元建筑艺术检测题(90分钟100分)第一部分(共25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把文段中拼音所代表的汉字依次写在横线上。(6分)在hào荡的大江之滨,zuò落着我国著名的古都——南京。在中国漫长而辉煌的历史长河中,有十个朝代和政权先后在此建都。许多chìzhà风云的著名人物长眠在这里,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líng墓——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山陵园,就位于南京东郊的钟山南lù。(刘叙杰《巍巍中山陵》)2.下列各项中词语的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上溯天堑眩耀异曲同工B.马厩挑衅摒弃心旷神怡C.碧窈加冕轶事草莽棉连D.逾越静谧浮雕风起云捅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老师提议寒假期间去敬老院义务劳动,大家随波逐流....,纷纷表示赞同。B.繁华的王府井商业大街上,旅游购物的人济济一堂....,笑容满面。C.巍峨的埃菲尔铁塔、雄伟的凯旋门、富丽堂皇的卢浮宫、庄严的巴黎圣母院……这些名胜古迹令人流连忘返....。D.他响应国家号召,见异思迁....,毅然放弃都市的优越条件,扎根西部建功立业。4.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3分)A.《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作者是周定舫,新华社记者,文中提到了10幅浮雕、8个历史事件。B.《巍巍中山陵》采用了由南至北的空间顺序。C.《凡尔赛宫》在叙述的过程中插入了关于路易十四的历史事件。D.《短文两篇》所选的两篇文章的作者阎伯理和张岱都是明末清初人。5.下面这则寻物启事有四处毛病,请找出并分析。(4分)寻物启事本人乘2路公共汽车时,不慎将一个从上海买回的黑色提包遗失在车上,内有学生证、身份证和现金若干。有拾到者请与××学校七年级(3)班×××联系。启事人:×××联系电话:××××年×月×日(1);(2);(3);(4)。6.结合《黄鹤楼》,设置情境,用最合适、最生动、能以情感人的话编写导游词。注意揣摩游客的心理,找有关黄鹤楼的奇闻趣事,组织语言。(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部分(共3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2分)于园在瓜洲步五里铺,富人于五所园也。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葆生叔同知瓜洲,携余往,主人处处款之。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数棵,缘坡植牡丹、芍药,人不得上,以实奇。后厅临大池,池中奇峰绝壑,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以空奇。卧房槛外,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再后一水阁,长如艇子,跨小河,四围灌木蒙丛,禽鸟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颓然碧窈。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至于园可无憾矣。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1)富人于五所园.也()(2)主人处处款.之()(3)缘.坡植牡丹、芍药()(4)颓然..碧窈()8.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第二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得超过10个字)(2分)9.本文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于园假山堆砌的奇特的?神游其间,你有何感受?(4分)1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1)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2分)(2)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2分)(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3分)驰名世界的凡尔赛宫坐落在巴黎西南的凡尔赛市,它是人类艺术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凡尔赛宫建于路易十四时代,1661年动土,1756年竣工,至今已有222年的历史。全宫占地111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为11万平方米,园林面积100万平方米。宫殿建筑气势磅礴,布局严密、协调。正宫东西走向,两端与南宫和北宫相衔接,形成对称的几何图案。宫顶建筑摒弃了巴罗克的圆顶和法国传统的尖顶建筑风格,采用了平顶形式,显得端正而雄浑。宫殿外壁上端,林立着大理石人物雕像,造型优美,栩栩如生。凡尔赛宫宏伟、壮观,它的内部陈设和装潢富于艺术魅力。宫内500多间大殿小厅,处处金碧辉煌,豪华非凡。内部装饰,以雕刻、巨幅油画及挂毯为主,配有17、18世纪造型超绝、工艺精湛的家具。宫内陈放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珍贵艺术品,其中还有远涉重洋的中国古代瓷器。由皇家大画家、装潢家勒勃兰和大建筑师孟沙尔合作建造的镜廊是凡尔赛宫内的一大名胜。它全长72米,宽10米,高13米,联结两个大厅。长廊的一面是17扇朝花园开的巨大的拱形窗门,另一面镶嵌着与拱形窗对称的17面镜子,这些镜子由400多块镜片组成。镜廊拱形天花板上是勒勃兰的巨幅油画,挥洒淋漓,气势横溢,展现出一幅幅风起云涌的历史画面。漫步在镜廊内,碧澄的天空、静谧的园景映照在镜墙上,满目苍翠,仿佛置身在芳草如茵、佳木葱茏的园林中。11.第一段交代了凡尔赛宫的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来突出凡尔赛宫的艺术价值?(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第二段交代了凡尔赛宫的修建和竣工时间,接着运用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介绍了凡尔赛宫的__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凡尔赛宫分为_______和_______两大部分。(4分)13.第二段中哪些语句具体说明了凡尔赛宫的建筑布局严密、协调的特点?(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举例说明第三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第三段中画线句子具体说明了凡尔赛宫的什么特点?(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会呼吸的建筑①当你穿行于城市的钢筋混凝土森林时,当你远途旅行却发现“千城一面”时,越来越多的建筑正在以其优雅的造型、丰富的空间感受和人性化的使用方式努力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其中仿照生物的功能、组织、形象构成来修建的建筑物,就是“仿生建筑”。②仿生建筑的类型十分丰富,有些仿生建筑不仅拥有与生物相仿的优美外形,而且还像自然界的生物一样“呼吸”着,拥有无与伦比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大大缩短了人与自然的距离。它们中有的能够像向日葵花盘一样旋转,有的能够像仙人掌一样开花,有的能够像盛开的马蹄莲一样迎风招展。③众所周知,向日葵从发芽到花盘盛开这一段时间,其叶子和花盘会一直追随着太阳的位置以获得最充足的阳光。向日葵式的仿生建筑也能够随时跟踪太阳的方向进行旋转,太阳落山以后,控制程序会让房屋自动恢复初始位置。其旋转的动力全都来自自身的“光合作用”,即由屋顶的太阳能光电板和小型的太阳能电动机提供动力,十分节能。加上其外表面安装了大量的太阳能光电板,它每天生产的电能远远大于旋转所消耗的,于是住户便将多余的电能存入社区电网,冬天或者阴天时再拿出使用,剩余的还能卖钱。“向日葵建筑”中还拥有众多“葵花子...”,比如客厅电灯、浴室加热器等,它们的能量都.来自屋顶的太阳能光电板。阳光下,“向日葵”就像璀璨的宝石一样闪闪发光,周围植物的影子由玻璃透到室内去,光影纵横,仿佛置身于树荫之下;黑夜里,“葵花子”们熠熠生辉,五彩斑斓,十分动人。④仙人掌一般生长在干旱的沙漠里,每次降雨,仙人掌都会竭尽全力吸收、储存水分。城市“仙人掌建筑”也是如此,住户们将各种植物种植在自己大面积的户外阳台上,整个建筑就像一座小型的光合作用工厂,能够吸收城市中的有害气体,并且释放新鲜的氧气,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为住户提供清新、优雅的居住环境。每当花朵盛开的时候,红、黄、蓝、绿等色彩交相辉映,在白色建筑表面的映衬下,犹如一幅美丽的百花图,加上天光云影的点缀和追逐嬉戏的飞鸟,其中的住户宛如身处森林之中,十分惬意。⑤花梗是马蹄莲的中轴部分,除了作为结构主体,还作为整株植物的主要能量传送带,可以将水分、养分及时地在根、花、果实之间运输。“马蹄莲建筑”的塔楼作为整支“马蹄莲”的花梗,在其底部设有集热棚,利用温室效应加热空气,将热量通过中心烟囱的内部气流,源源不断输送给整座建筑。此外,塔楼主体的外表面并不平整,像折过的纸张一样,这样能够保证经过气流的最大化,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风能。而且,为了提高顶部风力发电机组的效率,“花”被设计成双弧形截面,将风速提高到环境风速的4倍之多。风儿吹过,“马蹄莲建筑”迎风招展,散发着蓬勃的生机。⑥其实大自然还有很多神秘之处,蕴藏着无限可能,启发着建筑师的设计灵感。16.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A.仿生建筑就是“会呼吸的建筑”。B.“向日葵建筑”能够随时跟踪太阳的方向进行旋转。C.“仙人掌建筑”可以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D.塔楼是“马蹄莲建筑”的结合主体。17.第③④⑤段的顺序为什么不能颠倒?(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简要说明第③段加点文字的语言特点。(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第⑤段画线句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未来或许会出现怎样的仿生建筑?试举一例。(文中例子除外)(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部分(共40分)21.作文。(40分)写一篇介绍建筑物的说明文,仔细观察并准确描写出该建筑物的特点。题目自拟。七年级语文(下)(配套江苏版教材)第三单元建筑艺术检测题参考答案1.浩坐叱咤陵麓(注意不要误用形近字及同音字,尤其注意“坐”不要写成“座”,“麓”字笔画较多,要牢记。)2.B(A项中“眩”应为“炫”;C项中“棉”应为“绵”;D项中“捅”应为“涌”。)3.C(A.“随波逐流”比喻自己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是贬义词,与全句的语境不符;B.“济济一堂”形容许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不合语境;D.“见异思迁”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是贬义词,不合语境。)4.D(“阎伯理”是唐代人。)5.(1)未写明丢失的准确时间;(2)“从上海买回的”与启事无关,应删去;(3)“学生证、身份证和现金若干”应改为“一本学生证、一张身份证和若干现金”;(4)最后应表达谢意。(本题考查寻物启事的写法。回答本题应首先了解寻物启事应包含的具体内容:标题、正文、落款。正文部分包括:①丢失物的名称、外观、规格、数量、品牌等,同时要写明丢失的原因、时间和具体地点。②交代清楚拾到者送还的具体方式,或注明发文者的详细地址、联系方式等。③寻物启事是求人协助寻找的,故除了文中写些表达谢意的话外,还可以写明给拾到者以必要的酬金之类的话。了解了这些,不难看出本寻物启事中未写明提包的丢失时间;“从上海买回的”并非描述提包的具体属性,属于多余的内容;正文结束的地方应表达对拾到者的谢意;另外,“内有学生证、身份证和现金若干”表述比较模糊,应写明具体数量等。)6.示例:大家好,我是旅行社的导游小李。黄鹤楼有一个传说故事:古时候,有个姓辛的人在黄鹤山头卖酒度日。一天,有个衣衫褴褛的老道蹒跚而来,向他讨酒喝,辛氏虽本小利微,但为人忠厚善良,乐善好施,他见老道非常可怜,就慷慨应允。此后,老道每日必来,辛氏则有求必应,这样过了一年多。有一天,老道忽然来向辛氏告别说:“每日饮酒无以为酬,只有黄鹤一只可借,聊表谢意。”说罢,他拾起地上的一片橘子皮在墙上画了一只黄鹤,对辛氏说:“只要你拍手相招,黄鹤便会下来跳舞,为酒客助兴。”说完后老道就不见了。辛氏拍手一试,黄鹤果然一跃而下,应
本文标题:教材全解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检测题及答案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7787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