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ICS13.100C78DB22吉林省地方标准DB22/T2890—2018涉氨制冷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实施规范Standardfordoublepreventionmechanismconstructionofthemanagementandcontrolsystemandimplementationofworksafetyriskclassificationandhiddenriskinvestigationandtreatmentofammoniarefrigerationenterprises2018-11-12发布2018-12-30实施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发布DB22/T2890—2018I目次前言.................................................................................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基本要求..........................................................................15工作程序..........................................................................26文件管理.........................................................................117信息化建设.......................................................................118持续改进.........................................................................129运行效果.........................................................................12附录A(资料性附录)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流程.....................................13附录B(资料性附录)危险源辨识清单样例...........................................14附录C(资料性附录)风险分析评估记录及危险源风险等级统计清单样例.................15附录D(资料性附录)风险分级管控清单样例.........................................20附录E(资料性附录)安全风险告知样例.............................................22附录F(资料性附录)隐患排查项目清单样例.........................................23附录G(资料性附录)隐患治理记录样例.............................................24DB22/T2890—2018II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吉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吉泰安全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吉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春海、赵建民、徐天启、梁法刚、王龙、计宏宾、侯鹏飞、张大秋、王洪岩、杜洪涛、徐淑梅、邓泽文、王健英、高睿、姜超、马巍、吴艳辉、曹增珠。DB22/T2890—20181涉氨制冷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实施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涉氨制冷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基本要求、工作程序、文件管理、信息化建设,持续改进和运行效果。本标准适用于涉氨制冷企业开展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3861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1821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28009冷库安全规程GB50072冷库设计规范DB22/T2881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通则DB22/T2884工贸行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通用规范3术语和定义DB22/T2881、DB22/T288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氨制冷企业ammoniarefrigerationenterprises采用液氨制冷降温对肉制品、水产品、农产品、畜禽产品、其他食品进行速冻和冷藏的企业。4基本要求4.1自主建设企业应自主完成双重预防机制的策划、准备并组织实施,包括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信息整理、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分析和持续改进等具体工作。4.2设置机构企业应成立由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和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安全、工艺、设备、电气、仪表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组织机构。4.3职责分工DB22/T2890—20182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组织机构主要负责人对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全面负责;分管负责人协助主要负责人推进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及各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分管范围内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4.4健全制度企业应在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基础上,制定和完善双重预防机制相关管理制度,形成一体化的安全管理体系,使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贯穿于生产活动全过程,成为企业各层级、各专业、各岗位日常工作重要组成部分。至少包含以下制度:a)风险分级和管控制度;b)隐患排查治理制度;c)考核与奖惩管理制度;d)安全风险公告制度;e)持续改进管理制度。4.5组织培训企业应将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工作的培训纳入年度安全培训计划,分层次、分阶段组织员工进行岗位培训,使其掌握本单位风险类别、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方法、风险管控措施,掌握隐患排查治理的方法、标准、工作程序等,并建立培训档案。培训档案至少包含以下材料:a)培训计划;b)培训方案;c)培训内容;d)培训签到表;e)培训试卷;f)培训效果评估。4.6全员参与企业从主要负责人到基层人员,应根据岗位职责参与危险源辨识、风险分析、评估、管控、隐患排查、治理、验收、统计分析等环节的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4.7闭环管理企业应实现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中危险源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分级管控、风险告知、隐患排查、隐患分级治理、隐患统计分析和持续改进的全闭环管理。4.8监督考核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的目标责任考核、奖惩机制,并严格执行。对目标责任考核和奖惩情况应记录并归档。5工作程序5.1工作流程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流程参见附录A。DB22/T2890—201835.2危险源辨识5.2.1辨识范围企业应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组织开展危险源辨识工作。辨识范围应从地理区域、自然条件、作业环境、工艺流程、设备设施、作业活动等各个方面进行辨识。危险源的辨识范围应包括:a)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建设、投产和运行等阶段;b)作业场所的设备设施、车辆、安全防护用品;c)原辅材料、产品的运输、使用和储存过程;d)工艺、设备、管理、人员等变更;e)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f)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g)常规和非常规作业活动;h)维修、废弃、拆除和处置;i)气候、地质及环境影响;j)停产、复工等。5.2.2辨识内容5.2.2.1应依据GB/T13861的规定,开展危险源辨识,充分考虑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5.2.2.2应从周边环境、自然条件、生产系统等方面查找和确定危险源存在的部位、存在的方式。5.2.2.3涉及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应进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5.2.3辨识方法危险源辨识宜选用但不限于以下方法:a)对于作业活动,宜选用工作危害分析法(简称JHA)进行辨识;b)对于危险物质、设备设施,宜选用安全检查表法(简称SCL)、故障类型及影响模式分析法(简称FMEA)进行辨识;c)对于贮氨器和速冻装置等危险性较大的装置,宜采用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法(HAZOP)方法进行危险源辨识;d)涉及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应依据GB18218的要求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5.2.4辨识实施5.2.4.1企业应每年至少进行1次危险源辨识活动,编制危险源辨识清单参见附录B。5.2.4.2根据技术改造项目、设备设施和工艺变更、非常规作业活动等及时开展专项危险源辨识。5.3风险分析企业应根据危险源辨识结果,对风险演变的过程及其失效模式进行分析,并确定危险有害因素可能引发的事故类型。5.4风险评估5.4.1企业应基于风险分析,充分考虑当前的风险管控措施,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明确事故(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进行风险评估。5.4.2风险评估选用但不限于以下方法:DB22/T2890—20184a)工作危害分析法(JHA);b)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c)风险矩阵分析法(LS)。5.5风险分级5.5.1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判定风险等级,风险等级判定应遵循从严从高的原则。5.5.2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四个等级,对应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5.5.3企业应将以下情形,视为重大风险:a)违反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中强制性条款的;b)发生过死亡、重伤、重大财产损失事故,且现在发生事故的条件依然存在的;c)构成重大危险源的;d)经风险评估确定为昀高级别风险的。5.5.4企业应编制风险分析评估记录和危险源风险等级统计清单参见附录C。5.6风险分级管控5.6.1风险管控措施5.6.1.1工程技术措施工程技术措施包括:a)消除(替代)。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科学的管理,尽可能从根本上消除(替代)危险、有害因素。如采用自动化措施消除(替代)人工操作危险行为;b)预防。当消除(替代)危险、有害因素有困难时,可采取预防性技术措施。如使用安全阀、漏电保护装置、安全电压、熔断器、事故排风装置等;c)减弱。在无法消除(替代)危险、有害因素和难以预防的情况下,可采取减少危险、危害的措施。如局部通风排毒装置、避雷装置、消除静电装置、减振装置、消声装置等;d)隔离。在无法消除(替代)、预防、减弱危险、危害的情况下,应将人员与危险、有害因素隔开或将不能共存的物质分开。如螺杆式压缩机转动部位安装防护罩等;e)联锁。当操作者失误或设备运行达到危险状态时,可能发生有毒有害气体泄漏,应通过联锁装置降低有毒有害气体浓度,防止中毒窒息。如液氨制冷机房氨浓度报警器与事故排风机联锁;f)警告。在易发生故障和危险性较大的地方,配置醒目的安全色、安全标志。必要时应设置声、光或声光组合报警装置。如液氨管线涂装安全色、设置风向标、安装声光报警器等。5.6.1.2管理措施管理措施包括:a)制定实施作业程序、安全许可、作业方案、安全操作规程等。如制定蒸发器融霜操作规程、动火作业安全许可制度等;b)减少暴露人员、频次、时间。如合理规划作业方案,减少危险作业现场非必要
本文标题:DB22T 2890-2018 涉氨制冷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实施规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7826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