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DB33∕T 680-2021 机插水稻大田管理技术规程
ICS65.020.01CCSB05DB33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T680—2021代替DB33/T680—2008(2013)机插水稻大田管理技术规程Technicalspecificationoffieldmanagementofmachinetransplantedrice2021-02-19发布2021-03-21实施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33/T680—2021I前言本标准按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标准代替DB33/T680—2008(2013)《机插水稻大田栽培技术操作规程》,与DB33/T680—2008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修改栽前准备为秧苗准备和大田准备(见第4章、第5章,2008年版的第4章);b)修改移栽期(见4.1,2008年版的第3章);c)修改第5章为大田准备(见第5章,2008年版的第4章);d)修改机插密度(见6.3,2008年版的5.2);e)删除试验方法(2008年版的5.5);f)修改施肥(见7.1,2008年版的6.1);g)修改病虫草害防治(见7.3,2008年版的6.3);h)增加技术模式图(见7.4);i)增加作业质量测试方法(见附录A)。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提出。本标准由浙江省农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推广总站、浙江省畜牧农机发展中心、金华市农业机械管理站、龙游县农业机械管理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余文胜、应博凡、杨晓平、陈杨、洪一前、任永业、苗承舟、胡潮水、董玉玲、裘雪龙。本标准及其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2008年首次发布为DB33/T680—2008;——本次为第一次修订。DB33/T680—20211机插水稻大田管理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机插秧苗准备、大田准备、机插作业、大田管理等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机插水稻大田管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标准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GB/T6243水稻插秧机试验方法3术语和定义本标准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秧苗准备4.1移栽期早稻在秧龄20天~35天,叶龄3叶1心~4叶1心,苗高120毫米~250毫米时移栽;单季晚稻在秧龄15天~25天,叶龄3叶1心~4叶1心,苗高120毫米~250毫米时移栽;双季晚稻在秧龄12天~25天,叶龄3叶1心~4叶1心,苗高150毫米~250毫米时移栽。在茬口、气候等条件许可的前提下应适当早栽。4.2秧苗4.2.1基本要求秧苗整齐、均匀,茎基粗扁,根系盘结,无病虫害。秧苗秧龄、叶龄和苗高应符合4.1的要求。插前盘内秧苗均匀度合格率≥85%、空格率≤5%。起运苗时,秧块不变形、不断裂,秧苗不受损伤。4.2.2送嫁肥移栽前2天~3天,视苗情每盘用尿素0.5克~1.0克,按1:100兑水拌匀后,于傍晚均匀喷施。4.2.3炼苗沙质土移栽前1天~2天排干沟水,壤土移栽前2天~3天排干沟水,适当降低盘土含水率。如遇秧苗失水卷叶,应洒水补湿。4.2.4起秧DB33/T680—20212根据机插时间和进度,做到随起、随运、随栽,尽量减少秧块搬动次数。搬运时避免秧块变形或折断秧苗。5大田准备5.1耕整时间根据预计移栽时间,一般沙质土移栽前0.5天~1天耕整,壤土移栽前1天~2天耕整,粘土移栽前2天~3天耕整。5.2整田要求根据茬口、土壤性状采用相应的耕整方式,机械作业深度不超过200毫米,泥脚深度不大于300毫米。田面平整,基本无杂草、杂物、残茬等残留物。田块内高低落差不大于30毫米;泥土上细下粗,细而不糊,上软下实;移栽前需沉淀泥浆,达到泥水分清,沉淀不板结,水清不浑浊。田面水深10毫米~30毫米。5.3渠系要求沟渠配套,排灌方便。6机插作业6.1作业天气宜在晴、多云、阴天或小雨,风力不超过4级天气时作业。双季晚稻宜在早、晚作业。6.2作业机具插秧机应根据农艺要求进行调试,技术状态良好。6.3机插密度6.3.1常规稻6.3.1.1双季早、晚稻基本苗120万株/公顷~150万株/公顷(8万株/亩~10万株/亩)。选用250毫米行距插秧机时,株距120毫米~160毫米,插24万丛/公顷~33万丛/公顷(1.6万丛/亩~2.2万丛/亩),每丛3株~5株;选用300毫米行距插秧机时,株距120毫米~160毫米,插21万丛/公顷~27万丛/公顷(1.4万丛/亩~1.8万丛/亩),每丛4株~6株。6.3.1.2单季晚稻基本苗90万株/公顷~120万株/公顷(6万株/亩~8万株/亩)。选用300毫米行距插秧机,株距120毫米~160毫米,插21万丛/公顷~27万丛/公顷(1.4万丛/亩~1.8万丛/亩),每丛3株~5株。6.3.2杂交稻6.3.2.1单季晚稻DB33/T680—20213基本苗15万株/公顷~30万株/公顷(1万株/亩~2万株/亩)。选用300毫米行距插秧机,株距180毫米~260毫米,插12万丛/公顷~18万丛/公顷(0.8万丛/亩~1.2万丛/亩),每丛1株~2株。6.3.2.2双季晚稻基本苗45万株/公顷~60万株/公顷(3万株/亩~4万株/亩)。选用250毫米行距插秧机时,株距160毫米~180毫米,插21万丛/公顷~24万丛/公顷(1.4万丛/亩~1.6万丛/亩),每丛2株~3株;选用300毫米行距插秧机时,株距120毫米~160毫米,插21万丛/公顷~27万丛/公顷(1.4万丛/亩~1.8万丛/亩),每丛2株~3株。6.4装秧供秧首次装秧时应将苗箱移到最左或最右端,作业时根据秧箱内苗量及时供秧。6.5作业质量在确保秧苗不漂、不倒前提下应尽量浅栽。机插作业质量指标应满足表1要求,相应的测试方法见附录A。表1插秧机栽插作业质量指标序号项目技术指标1伤秧率sR≤4%2漂秧率pR≤3%3漏插率lR≤5%4相对均匀度合格率jxR≥85%5插秧深度合格率CH≥90%6邻间行距合格率lL≥90%7大田管理7.1施肥7.1.1用肥量双季早、晚稻施纯氮150千克/公顷~180千克/公顷(10千克/亩~12千克/亩)。单季籼型、籼粳杂交稻施纯氮180千克/公顷~240千克/公顷(12千克/亩~16千克/亩)。单季粳稻施纯氮180千克/公顷~210千克/公顷(12千克/亩~14千克/亩)。磷、钾等肥料用量应根据土壤肥力等情况酌情掌握。7.1.2肥料运筹与施肥方法7.1.2.1基肥占总氮量的40%~50%,结合大田耕整施用。7.1.2.2分蘖肥占总氮量的25%~35%,分次施用。7.1.2.3穗肥占总氮量的20%~30%。7.1.2.4在水稻机插时同步侧深施肥时,适当提高基肥比例。7.2水分管理DB33/T680—202147.2.1栽插期浅水移栽,水层宜为10毫米~30毫米,栽后及时灌浅水护苗活棵。7.2.2分蘖期间歇灌溉,水层宜为20毫米~40毫米。80%够苗期放水搁田,控制无效分蘖。注:够苗期指当茎蘖数达到预期穗数的时期或叶龄期。7.2.3拔节孕穗期应保持10天~15天的20毫米~40毫米浅水层。7.2.4抽穗结实期间歇灌溉,干湿交替,不可断水过早。7.3病虫草害防治7.3.1病虫害防治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综合运用农业防治、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理化诱控等措施,压低病虫基数,必要时施用高效低毒农药控制病虫危害。7.3.2杂草防除翻耕前除草,对杂草较多的空闲田,翻耕前用草甘膦进行播前灭草。移栽后,做好水分管理,根据稻田的杂草种群,适时选用相应的除草剂进行防除。7.4模式图机插水稻大田管理技术模式图参见附录B。DB33/T680—20215AA附录A(规范性)作业质量测试方法A.1伤秧率、漂秧率、漏插率、相对均匀度合格率伤秧率、漂秧率、漏插率、相对均匀度合格率等作业质量指标按GB/T6243测定。A.2插秧深度合格率采用随机取样法,选取5个测区,每个测区各取20穴,以当地农艺要求的插秧深度H±8毫米,不漂不倒为合格。合格插秧深度的穴数占所测插秧深度的总穴数的百分数为插秧深度合格率CH。A.3邻间行距合格率采用随机取样法,选取5个测区,在各测区内连续测定10个邻间行距,以插秧机所插秧的标准行距L为标准,所测行距以0.9L~1.2L为合格范围。合格行距测点数占所测行距总点数的百分数为邻间行距合格率lL。DB33/T680—20216BB附录B(资料性)机插水稻大田管理技术模式图秧苗准备大田准备机插作业大田管理施肥水分管理病虫草害防治①移栽期:早稻在秧龄20天~35天,叶龄3叶1心~4叶1心,苗高120毫米~250毫米时移栽;单季晚稻在秧龄15天~25天,叶龄3叶1心~4叶1心,苗高120毫米~250毫米时移栽;双季晚稻在秧龄12天~25天,叶龄3叶1心~4叶1心,苗高150毫米~250毫米时移栽。在茬口、气候等条件许可的前提下应适当早栽。②秧苗要求:秧苗整齐、均匀,茎基粗扁,根系盘结,无病虫害。秧苗秧龄、叶龄和苗高符合①的要求。插前盘内秧苗均匀度合格率≥85%、空格率≤5%。起运苗时,秧块不变形、不断裂,秧苗不受损伤。③送嫁肥:移栽前2天~3天,视苗情每盘用尿素0.5克~1克,按1:100兑水拌匀后,于傍晚均匀喷施。①耕整时间:根据预计移栽时间,一般沙质土移栽前0.5天~1天耕整,壤土移栽前1天~2天耕整,粘土移栽前2天~3天耕整。②整田要求:根据茬口、土壤性状采用相应的耕整方式,机械作业深度不超过200毫米,泥脚深度不大于300毫米。田面平整,基本无杂草、杂物、残茬等残留物。田块内高低落差不大于30毫米;泥土上细下粗,细而不糊,上软下实;移栽前需沉淀泥浆,达到泥水分清,沉淀不板结,水清不浑浊。田面水深10毫米~30毫米。③渠系要求:沟渠配套,排灌方便。①作业天气:宜在晴、多云、阴天或小雨,风力不超过4级天气时作业。双季晚稻宜在早、晚作业。②插秧机应根据农艺要求进行调试,技术状态良好。③机插密度:根据水稻品种、季节、地区不同选用不同行距的插秧机,调整好株距。④作业质量:在确保秧苗不漂、不倒前提下应尽量浅栽。①用肥量:双季早、晚稻施纯氮10千克/亩~12千克/亩。单季籼型、籼粳杂交稻施纯氮12千克/亩~16千克/亩。单季粳稻施纯氮12千克/亩~14千克/亩。磷、钾等肥料用量应根据土壤肥力、品种需肥特性等情况酌情掌握。②肥料运筹与施肥方法:基肥占总氮量的40%~50%,结合大田耕整施用。分蘖肥占总氮量的25%~35%,分次施用。穗肥占总氮量的20%~30%。在水稻机插时同步侧深施肥时,适当提高基肥比例。①栽插期:浅水移栽,水层宜为10毫米~30毫米,栽后及时灌浅水护苗活棵。②分蘖期:间歇灌溉,水层宜为20毫米~40毫米。80%够苗期放水搁田,控制无效分蘖。③拔节孕穗期:应保持10天~15天的20毫米~40毫米浅水层。④抽穗结实期:间歇灌溉,干湿交替,不可断水过早。①病虫害防治: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综合运用农业防治、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理化诱控等措施,压低病虫基数,必要时施用高效低毒农药控制病虫危害。②杂草防除:翻耕前除草,对杂草较多的空闲田,翻耕前用草甘膦进行播前灭草。移栽后,做好水分管理,根据稻田的杂草种群,适时选用相应的除草剂进行防除。图1机插水稻大田管理技术模式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标题:DB33∕T 680-2021 机插水稻大田管理技术规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8172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