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疫情期间我的抗疫日记
疫情期间我的抗疫日记疫情期间我的抗疫日记我的抗疫日记一铺天盖地的疫情信息,我被手机绑架着焦灼度日,算来近一月天气。时令已经立春,本是冬去春来的喜庆时光,病毒却抢了繁花的头彩,以汹涌恶毒之势割断了人们为迎春奔走相告的喜庆。这是一场全民不得不参与的抗疫防疫行动。小县里高速、国道、街区、乡路被各种手段禁行,“宅”“戴”“洗”是必修课。少有的封闭与隔绝,罕见的家庭团聚与紧张。“静待春暖花开,来日方长。”在春节习俗被疫情改变的春天,这句简单美好的祈愿无疑能给人极大希望。想一想,人类多么渺小啊,病毒袭来,我们束手无策,只能万分期待科研人员赶紧研制出有效药物,希望医生们妙手回春。作为疫情肆虐中的生命个体,谁也不能置身事外,反躬自省宅居的日常,聊以自勉。正月初四的阳光初四上午阳光明媚,午饭后我骑摩托车在无人的地方转了一圈。来到城西边最宽的那条路上,好几家人隔着长长的距离在宽阔的人行道上晒太阳,路边的桂花树在阳光下泛出油绿的光,好像寒冬从未来过。有一家三口提了一个大音响放在树下,音箱里播放着深情而劲爆的流行歌《酒醉的蝴蝶》,一个男士和着节奏熟稔地跳着鬼步舞,他身段灵活,姿态潇洒,浑身充满力量和美感。远远看去,我也禁不住跳动几步。我喜欢这种乐观的态度,在空旷的地方放松自己,跳舞唱歌不辜负春光,才是困难面前应有的态度,也是会享受生活的行为。我想到了在网络上看到的许多防疫期间宅居取乐的段子,投壶、舞蹈、乒乓球赛等各种各样的居家游戏,方寸客厅顿时成了亲子娱乐场,不得不为同胞们的创意和阳光心态感动。这难道不也是祸兮福之所倚的实证吗?与其悲观不如积极面对,没有过不去的坎,没有到不了的明天。正月初五和初六的忙碌初五一大早,我整理好东西,全副武装回到北山老家。在家里的两天是安静又忙碌的。村里人户稀少,几乎没有外来者,加之天气好,老邻居们都在外面活动,把一年来搁下的小零碎活做完,田坎断了,去挖一挖砌一砌;房后垮了,去疏通一下;老祖宗的坟垮了,砌个护坡。翻一下坡地,种上洋芋;砍几棵成材的树,准备翻修房子。这些活儿我家都有。父母都是近七十岁的老人,庄稼一样都不少,所有自家的土地一寸也没荒芜。春季忙着种洋芋,还要打理好清明前后插秧栽稻的活计。我家的老房子在山根下,去年秋天雨多,山体垮了一大块。趁着正月弟弟们回去,正好把这些活儿干了。大弟弟在城里安家,靠在建筑工地干钢筋活养育两个孩子,一年很少回老家。小弟年逾三十还在外地打工,一年只在春节回来一次。今年,他们全部在老家陪父母过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正好让母亲和他的两个儿子再次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就像我们小时候一样,母亲忙碌着给她的儿女们准备自种自产的美食,变着花样餐餐不重复,她是开心而忙碌的。初五,天气晴朗。弟弟们去地里干农活,我和侄女、侄儿、兄弟媳妇跟着干一些零碎的小活。我们谈论暴发于冬末春初的疫情,也无不表露出一种焦急。弟弟说:“一家人吃饭呢,工地停工不干活就没钱可花,但愿赶紧好起来吧。”兄弟媳妇说:“平时看起来忙碌的劳累,其实那也是幸福的,最少我们身体健康,能够干想干的事情。所以,老人家都说平安是福,一点也不假。”听他们拉家常,我深有感触,“当时只道是寻常。”如今看来,珍惜每一天这句平常话竟成了哲理。初六,兄弟们开始清理老房子屋后的滑坡,这一天真是劳累呀。晚上看到微信朋友圈说,主要的路口要封了,过往可能不方便。忽然紧张起来:万一被封在老家,怎么办?没书看,网络信号不好。于是晚上九点左右,小弟骑着摩托车送我。回城已是十点左右,满城灯火寂寞地亮着,家家户户的窗口都透着温暖的灯光。穿梭在空荡荡的城里,寂静得让人害怕。想想病毒肆虐的武汉,那么多人该是如何的焦灼和期盼。惟愿疫情赶紧消失,人们的生活恢复平静。初七到初九看电视初七到初九连续三天宅家。临完了《岳阳楼记》,没有急躁,也不足够投入,总之算得上心如止水。闲置很久的电视,每天晚上七点开始准时打开观看。幸好,春节的电视节目比较有看头。比如央视一套播出的系列节目都很值得观看。第三季《经典咏流传》,第五季《中国诗词大会》,2021年《主持人大赛》总决赛,纪录片《深蓝之境》,前三个是人文知识汇聚,最后一个是自然之书。看了两场主持人大赛总决赛,决赛分两场:文艺类和新闻类,每一类各是六个人争夺冠军。在冠军争夺赛的最后一轮,两三分钟内就“我是主持人”这个话题阐明观点,考的是思维逻辑、知识储备、语言组织,有惊心动魄之感。董卿的点评妙语迭出精准到位,实在是智慧之上的智慧。第五季《中国诗词大会》魅力不减。“身临其境题”考察的范围更广,康震的临场作画考题也是亮点。康震、蒙曼、杨雨的点评听起来实在是享受。在总冠军争夺赛中,老将彭敏实现他“为三亚代言”的预言,一路过关斩将终于夺得桂冠。来自北京的十一岁少年韩亚轩,诗词储备量大,答题沉稳淡定获得亚军,令人惊叹。最遗憾的是郑坤健,俊秀文雅,简直就是从诗词中走出来的翩翩少年,在超级飞花令的比拼中,可能是一着急选错字,导致没在规定的时间内说出诗句而退居季军。纪录片《深蓝之境》讲述海洋生物或者依靠海洋生活的飞禽如何生存,体会到大自然生物生存的不易,联想到人类对他的“暴行”,随意宰杀、捕猎、污染海洋等行为,觉得人类真的是罪孽深重。其中有一几句台词印象深刻:生命的每一步,都是充满挑战的竞技场。自然造物,把人放在了食物链的上端,善待所有的地球生命,真不该是一句口号,尤其是在这个特殊时期。准备网络直播课受疫情影响,接上级要求学校不能准时开学。但是学习课程不能落下。2月3日接到学校通知要上一节网络直播课,欣然答应。在特殊时期,能够尽自己微薄之力投身抗击疫情的行列,也是一种幸运。于是研究教材,构思课堂结构,精心编写授课教案,制作课件,就成了七八天来的重头戏。因为没有学生参与,教师等于是自言自语扮演双重角色,所以难度大。设计好教学流程,制作好课件后,我根据流程写了全程的讲稿近十页,并反复修改和完善。在试讲前一天,我给自己讲:打开手机录音功能,全程录音,之后回听,找出不足再修正。毕竟是第一次参与这种授课方式,我确实很紧张。好在,学校组织了试讲,还组织了同科目老师点评,经过不断地打磨、思考,2月11日,我上完了面对全县四年级学生的一堂直播课。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为自己点赞。二月过去一半,春意越来越浓,满山的花儿该要开了。恼人的疫情渐趋好转,那些奋斗在一线的医生、专家、建设者们,挡在了普通民众和病毒之间,给了我们一片安全之境。感恩生命,一切终将过去,我们定当珍惜每一天,善待身边的所有生命。我的抗疫日记二我在一个很乡下的地方偶尔从微信中探出头来看外面的惊慌看许多的口罩把春节的喜怒哀乐罩得严严实实一张脸再也不是脸有口罩盘问我是不是从武汉过来的我戴着口罩回答她还是听懂了我的四川话顿时放下了紧张话中关爱的说关键时候最好不要出门不要打堆堆不要团聚今年不吃明年有我下意识摸了摸羞涩的荷包笑着回答你放心我想团聚也没有这个能力退休工资卡被老婆紧紧地攥着这个地方我也没有狐朋狗友绝不乱跑乱动野味吃不起野味也吃不到虽然戴着口罩我看到她的眼睛忍不住笑有光闪动其实我就如这个地方的天蓝得很老实白得很透明每天都要用新鲜空气反复洗门洗窗每天都要按时吞服大把大把的阳光晒得皮黑脸黑眼睛黑除了心不黑血却越来越红每天我都记得洗碗洗碟洗手把自己洗成一个干干净净的人我还有一个独门秘方以自己的方式抗疫就是每天都要躲进我的诗中用文字反复洗澡洗心洗灵魂我无长技无法助人就只能保证不给自己添堵不给国家添乱我是一个小小小小的老百姓别的我做不到只能做到不打喷嚏不感冒不发烧我端得出的菜就只有健康那也多好多妙想快乐时就在一只小酒杯中张牙舞爪和我的诗歌吆三喝四阳光的心态就是我抗新型冠状病毒的良药我的抗疫日记三今天是武汉封城的第19天,我宅在家里第20天。今天照例起得很晚,昨晚看完两集电视剧后果断关掉页面,在电脑上找出《平凡的世界》电子版,开始读书。今年春节期间,好几个电视台都在播放电视剧《平凡的世界》,这本书在我上高中的时候,略略的读过一遍。像很多那个时候偷偷看过的小说一样,除了几个人物和故事大概,细节却没有了多少印象。很多电视剧的改编,多多少少都会改变原著里的一些人和事,所以,平时看到喜欢的电视剧,总是忍不住找来原著再看一次。对于修改很大的电视剧,后期我基本就不看了。下意识里,总觉得还是忠于原著的好,当然,这是我的偏见。《平凡的世界》第一部一共分为54章,昨晚读了四章,从一开始的时间1975年二三月,一场细细蒙蒙的雨雪之后,开篇,展开画卷,慢慢看到了这个黄土高原上的一个县立高中,脚步泥泞,就到了就餐大院,从白面馒头,黄面馒头,到黑面高粱面馒头,菜从3毛的细菜,1毛五的常规菜,到5分钱的清水白萝卜。熟悉的场景一下子把我拉到了我的高中。我的高中时代比孙少平晚了10年,大包干已经5,6年了,家里已经基本解决吃饭问题。只需要家里去当地乡镇粮所转粮即可以吃饱,而菜却是跟时令来吃。二三月的春天,除了白菜就是萝卜。一人一个馒头,一人五分钱的菜。每天有宿舍值日生用盆子打回来,大家把饭盆围一圈,值日生开始分菜,最后剩下的汤,也均匀的分配。秋天主要就是土豆和方瓜,土豆是不刮皮的,每次我都要用舌头分出来,好处是只有两三块,所以也没多么麻烦。方瓜的话也就一块,然后是汤。以至于到现在我都很少吃块的土豆,哪怕是土豆块炖排骨。方瓜更是连看都不愿意看的,真真的吃伤了。看文中孙少平和郝红梅,每餐只有两个黑黑的高粱馍,连一口菜汤都没有,我禁不住要心酸。原来,生活曾经就是如此的艰难。现在我宅在家里20天,依旧有肉有鱼,想想那些日夜奋斗在没有硝烟的“疫”线战场的人,看看那些“逆行者”深夜吃方便面,摘下口罩那满脸的红肿,是他们给了我们相对安全的后方,我们还有什么可以抱怨的呢?
本文标题:疫情期间我的抗疫日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8226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