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二年级语文《狐假虎威》教案
参考资料,少熬夜!二年级语文《狐假虎威》教案作为老师,你要写教案,教案是教学的主要依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信息由网友整理。欢迎学习和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二年级语文《狐假虎威》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寓言故事,知道成语教狐假虎威的意思,对课文中的狐狸和老虎有自己的认识。2、学会用如果就说话。3、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1、对寓言故事,既要尊重学生的独特的体验,又要引导学生有正确的价值取向。2、抓住课文中关键的词句体会狐狸和老虎的角色特点,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学准备:DVD、狐狸、老虎图案。教学流程:一、揭题设疑,导入新课(出示虎狐图案)同学们,知道这些是什么动物吗?(虎和狐)谁能说说你对这两种动物有什么看法?(学生说)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老虎扑过去,把狐狸逮住了。狡猾的狐狸和威猛的老虎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老虎和狐狸的寓言故事。板书:狐假虎威看清生字狐这个字读(hú),意思是指狐狸,虎的意思是老虎,威字是什么意思?假字又是什么意思呢?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呢?狐假虎威这个故事的内容又是如何呢?就让我们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来解答吧!二、DVD演示课文内容。要求学生边看边听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下面请小声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懂课文。(生自读课文。)2、读了课文,你们知道这个成语故事的内容了吗?谁愿意说给大家听呢?(生复述课文内容。)四、品读感悟,内化体验1、狐狸是怎样借着老虎的威风把小动物吓跑的呢?故事是怎么开始的呢?(指名读第一自然段。)①想想当时老虎和狐狸各自的心情怎样?它们会想些什么呢?②老虎要吃狐狸,说明什么?(老虎凶猛)③(出示图片)多么凶猛的老虎啊!眼看狐狸就要被老虎参考资料,少熬夜!吃掉了,想想狐狸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呢?(害怕)2、接下去发生了什么样的`事呢?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27自然段。(生同桌互读,小组分角色读。)①这个时候狐狸是怎么办的呢?DVD演示27自然段内容。②狐狸一共说了几次?(3次)请找出第一次说的话,齐读。老天爷是什么人?狐狸说话时是什么样的语气?(趾高气昂)能用这种读读狐狸说的话吗?③了解关联词如果就,并用它说话。④老虎对狐狸说的话信吗?可用个什么词来形容?(半信半疑)⑤狐狸又是用什么办法打消老虎的疑虑的?指导朗读第47自然段。重点指导读狐狸第二次说的话。(用自信的语气读)来到大森林里,狐狸和老虎一前一后地走着,(DVD演示内容),它们各是怎样的神态?可让学生表演。相机理解:纷纷逃命、得意洋洋。⑥百兽怕狐狸吗?为什么纷纷逃命呢?请朗读狐狸第三次说的话,应用什么语气读?(得意洋洋的语气)3、那些百兽真的是怕狐狸、被狐狸吓跑的吗?读完第8自然段你就明白了。(齐读第8自然段)①但老虎以为小动物们是被谁吓跑的呢?说明老虎怎样?(以为是狐狸。说明老虎笨)②课文学到这里,同学们对假这个词语一定有了更深的理解,它是借着谁的威风,是谁吓走了谁呢?(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森林里的动物,还借着老天爷的威风把老虎吓走了。)③狐假虎威这个成语就是比喻借助、倚仗别人的威风或势力吓唬人、欺压人。④说说你对狐狸和老虎的看法。⑤结尾掲示了野兽逃跑的真正原因,反应出了老虎思考问题的简单幼稚,不能识别事物的本来面目,对狐狸的话信以为真,结果被骗。五、总结归纳,拓展延伸我们不仅从语言上(狐狸的三次说话),也从动作神态上感受到了狐狸的狡猾。它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了百兽,人们就用狐假虎威这个成语比喻一种人:这种人自己没有本事,却仗着别人的势力欺压他人。大家喜欢这个故事吗?想象一下,当老虎明白自己被狐狸骗了后,接着会有什么样的事情发生呢?(学生说说)六、指导朗读下面我们来分角色朗读课文。(生朗读。)七、板书设计《狐假虎威》教学反思《狐假虎威》这篇课文是一个生动、有趣的成语故事,学生都非常喜欢、很感兴趣。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明白:做什么参考资料,少熬夜!事都要看到事物的本质,不能被表面现象迷惑了。由于课文的语言非常生动形象,适合学生朗读和表演,所以我在教学时努力体现以下几点:1。读与思相结合。在教学中,我注意把读书与思考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在初读课文后,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并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认读。再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训练,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狡猾的狐狸是如何借着老虎的威风把小动物们吓跑的。这样以读代讲,以读促思,在读书中感悟,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2。读与说的有机结合。读是对信息的输入,而说应该是对信息的输出了,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把读与说结合起来,并加强训练。中年级学生思维活跃,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我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这一特点,联系课文,引导学生进行说话练习。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读与演相结合。情境表演是儿童最受欢迎的表现形式。小学中年级的课文大多是声情并茂的文章,用表演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在教学中,我设计了学生表演课文的环节,学生把狐狸的狡猾,老虎的愚笨表演得活灵活现,维妙维肖,这也就反映出学生已经把课文内容读懂了。虽然这节课,我采用多种形式对学生练读,教给学生读的方法,但在教学中忽视了部分后进生,没有给他们提供适当的锻炼机会,势必会导致班级整体朗读的不均衡。我想今后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给更多的学生提供表达与朗读的机会,真正实现教师与全体学生间的互动。二年级语文《狐假虎威》教案2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会复述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教学重点、难点:1、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2、会复述课文。教学准备:教学挂图、老虎、狐狸的头饰。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课题师:在茂密的森林里,一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老虎扑过去,把狐狸逮住了。(出示插图一)想一想,狐狸会被老虎吃了吗?(指名说)书上是怎样写的,请小朋友读读课文2—5小节。(生自由读2—5小节)参考资料,少熬夜!二、学习课文2—5小节1、狐狸被老虎吃了吗?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狡猾)2、再读2—5小节,用笔划出表示狐狸狡猾的词和句子。(学生读书,划词)3、指名说(眼珠子骨碌一转、扯着嗓子说、狐狸说的话)(卡片出示词和句子)(1)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转,是在干什么?(想办法对付老虎)(想鬼主意)谁能来表演一下?大家一起表演。(2)怎样说才是扯着嗓子说?狐狸为什么要扯着嗓子说?(为了让老虎害怕)(3)师领读两个词语(眼珠子骨碌一转、扯着嗓子)4、狐狸扯着嗓子说了几次话?(两次)(1)第一次说了什么?(卡片出示:你敢吃我?)①狐狸这样问是什么意思?(你不敢吃我。)谁来学着狐狸说一说?(指名读,师评价)②听狐狸这么一问,老虎是什么反应?(老虎一愣)老虎怎么说?(卡片出示:为什么不敢?)谁能一边说一边做动作?(指名表演)③老虎一愣,说明什么?(老虎开始上当了。)④哪两个小朋友愿意读狐狸和老虎的第一次对话?(指名读)(男女生分角色读。)(2)老虎还没有完全上当呢,狡猾的狐狸继续编造谎言,狐狸怎么说?(出示卡片:老天爷派我来管你们百兽,你吃了我,就是违抗了老天爷的命令。我看你有多大的胆子!)有几句话?最后一句是什么标点?(!)大家来猜一猜,狐狸说这些话时语气会怎样,表情又会怎样?(不再紧张,有点得意了……)来比比,谁演的狐狸最狡猾,能蒙住老虎?(指名表情朗读第四节)老虎被蒙住了,松开了爪子。这个“蒙”字是什么意思?(骗)这时,老虎心里在想些什么?它相信狐狸的话吗?(有点相信,又有点不相信,这就叫做“半信半疑”,出示成语词卡朗读后贴于黑板。)5、分角色朗读2——5小节。(愿意读的站起来读。)三、学习课文6—8小节1、为了让老虎完全相信,狐狸摇了摇尾巴又想了个鬼主意,是什么?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后找到第六自然段读一读。指名读:想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出示小黑板:我带你到百兽面前走一趟,让你看看我的威风。)2、老虎跟着狐狸朝森林深处走去,请大家读读课文7-8自然段,用笔划出描写狐狸和老虎的词语。(学生读书,划词)现在你看到走在前面的狐狸怎么样?跟在后面的老虎呢?(学生回答后出示卡片: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大摇大摆、半信半疑、东张西望。分别贴在狐狸和老虎的图下)3、指名读描写狐狸的词,边读边做动作。齐读,做动作。参考资料,少熬夜!4、指名读描写老虎的词,边读边做动作。齐读,做动作。5、分组读描写狐狸和老虎的词,做动作。6、森林中的百兽看到狐狸都怎样?(感到纳闷)“纳闷”什么意思?为什么感到纳闷?(因为狐狸跟往常很不一样)往常的狐狸是什么样子?(鬼头鬼脑)7、再往狐狸身后一看,呀,一只大老虎!(指导读这句话:睁大眼睛,显出害怕的样子。)大大小小的野兽吓得撒腿就跑。(出示插图)8、小朋友,森林中的百兽到底是被谁吓跑的呢?百兽们怕的是谁?9、第八小节怎样读?(指名读)10、师引读7—8小节11、表演7—8小节12、采访老虎:看到百兽撒腿就跑的样子,你心里怎么想的?(原来狐狸说的是真的。)采访狐狸:看到百兽撒腿就跑的样子,你心里怎么想的?(果然不出我所料)四、学习第九自然段1、老虎被真的被蒙住了,受骗了,谁来告诉它真相。学生用自己的话对老虎说两句。2、课文是怎样写的?(出示:原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背景:威风凛凛的老虎图)齐读3、这句话概括成一个成语就是“狐假虎威”,(板书)理解“假”,即“借着”。4、小结:后来人们就把借着别人的威势吓唬别人的这种行为叫做“狐假虎威”。五、总结全文1、分角色朗读全文2、学完了这一课,你想对狐狸说什么?想对老虎说什么?六、作业:1、选用黑板上的成语造句。2、回家把《狐假虎威》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二年级语文《狐假虎威》教案3教材分析:本课是一则成语故事,讲了一只狐狸借老虎的威风吓跑了森林中的百兽,告诉我们生活中有些人就像狐狸那样,借着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他们自己根本没有什么本事。学情分析:初读课文时,可从看图入手,教师一边让学生看图,一边以讲故事的语气读课文,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细读课文,要抓住关键词句,指导朗读,让学生明白,真正厉害的是老虎,狐狸那神气活现的吓唬百兽不过是借了老虎的威风罢了。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初步认识“把”字句。参考资料,少熬夜!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动物?2、狐狸和老虎之间发生了一件事,今天我们要学第8课狐假虎威(板书课题)3、学习题目中的生字4、齐读课题。二、初读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再读课文,读完后画出生字词和小节号,自由站起来把所画生词读一读。3、自学生字词4、读课文,要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5、指名分段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三、初步理解课文内容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齐读课文四、教学生字五、指导写字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2、学会剩余的生字3、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教学过程:一、复习二、新授1、教学第1自然段(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看图。(2)故事的起因是什么?你读懂了什么?怎么知道的?(3)请你读出狐狸那害怕的样子。指读,齐读。2、教学第2——5自然段(1)在这关键的时候,狐狸怎么做的呢?自读第2——5自然段。(2)你觉得狐狸和老虎怎样呢?从哪些词读出来的呢?a.狐狸在想什么主意?怎样说才算“扯着嗓子”?有感情地读出狐狸那装腔作势的样子。b.老虎被蒙住了,从哪儿可以看出?c.这时狐狸越发胆子大了,你从哪儿看出来的?能读出它那装着不怕老虎的样子吗?练读,指读。(3)这时,老虎开始上当了。(4)分角色朗读第2——5自然段3、教学第6——8自然段(1)老虎既然松开了爪子,狐狸为什么不赶快逃命,反参考资料,少熬夜!而要带老虎在百兽面前走一趟呢?
本文标题:二年级语文《狐假虎威》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8409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