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往来文书 >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绿》优秀教案(实用九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绿》优秀教案(实用九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编写教案,通过教案,我们可以恰当地选择和应用教学方法,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信息由网友整理,仅供参考。让我们来看看。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绿》优秀教案【篇一范例】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挤、叉”2个生字,会写“瓶、挤、叉、挥”4个生字,正确书写“墨水瓶、墨绿、教练、指挥”等11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作者所描绘的不同的“绿”。3.感受作者对“绿”色的赞美,对春天的讴歌。教学重点背诵诗歌,了解作者所描绘的不同的“绿”。教学难点感受作者对“绿”色的赞美,对春天的讴歌。课前准备相关图片、相关的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1.课件出示诗歌《我爱这土地》:同学们,请大家有感情地朗读。2.同学们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艾青)(齐读课题)作者简介:艾青(1910-1996),现、当代诗人。原名蒋海澄,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浙江金华人。自幼由一位贫苦农妇养育到5岁回家。1928年入杭州国立西湖艺术学院绘画系。翌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32年初回国,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不久被捕,在狱中写了不少诗,其中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发表后引起轰动,一举成名。1935年出狱,翌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表现了诗人热爱祖国的深挚感情,泥土气息浓郁,诗风沉雄,情调忧郁而感伤。3.同学们,绿色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历来就是古代文人墨客歌咏的对象,这节课,我们就和艾青一起走进春天“绿意盎然”的画卷中!(板书课题)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节奏,并把生字词勾画出来多读几遍。2.出示生词检查自学情况。参考资料,少熬夜!墨水瓶墨绿嫩绿淡绿粉绿集中交叉教练指挥整齐节拍3.指名再读生字词,教师正音。4.生字书写指导。5.学生朗读诗歌,边读边感受诗歌的节奏。三、学习第一、二节。出示句子: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到处是绿的……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绿得发黑、绿得出奇;1.指名读,“到处是绿的……”说明了什么?(这句话写了绿的颜色很多)2.这么多的绿,有深有浅,文中省略号说明什么?(表示列举的颜色还有很多,给人留有想象的空间。)3.这么多的绿又有什么特点呢?(发黑、出奇)如何理解这一特点?(“发黑”指颜色深。“出奇”写颜色绿得让人无法想象。)4.有节奏朗读,想象绿的不同颜色。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绿》优秀教案【篇二范例】教学目标1.会认2个汉字,会写4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体会联想、想象等方法在诗中的作用。理解诗歌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掌握联想、想象等方法在诗中的运用;理解诗歌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同学们自由发言,说一说自己喜欢的颜色及理由。2.教师多媒体展示:大千世界,五彩缤纷。有人喜欢红色,因为它浓烈热情;有人喜欢蓝色,因为它宁静致远;还有人喜欢绿色,因为它充满了生机。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艾青的《绿》。二、检查预习情况,学习生字词1.指名说对作者艾青的介绍,教师相机补充。(见达标检测第2题)2.按预习要求初读课文,通过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正字、正音。3.指导学生分析字形结构,讨论识记重点字的方法。参考资料,少熬夜!4.出示易混字,提醒学生注意区别。多音字:倒:dǎodào5.出示重点词语,让学生巩固练习。交叉:几个方向不同的线条或线路互相穿过。文中指各种绿互相穿过。重叠:一层层堆叠。文中指各种绿色叠加在一起。三、出示学习要求,整体感知课文1.自由读课文,说说这首诗歌的主要内容。2.读诗歌,说说各小节的内容。第一节:写眼前铺满绿色。第二节:写绿色的丰富,深浅浓淡。第三节:写整个自然空间充满了绿色。第四节:写绿色聚集重叠的形态。第五节:写绿色在风中飘动。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听写词语。2.上节课,我们整体了解了诗人艾青通过描写绿色表达了自己对未来充满希望。下面让我们一起细细品读诗歌,感受诗人写出了一个怎样的“绿”。二、互动课堂,感受诗歌的美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的第一节,感受绿的整体美。(1)“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到处是绿的……”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2)“到处是绿的”,你能说说“到处”是哪些地方吗,至少写两处。(河畔是绿的;田野是绿的;山坡是绿的……)2.有感情地朗读诗的第二节,感受绿色的丰富。(1)说说文中的绿色有几种,省略号表示省略了什么。(2)学生自主思考:为什么会有“绿得发黑、绿得出奇”这样的感受?怎样的绿是“绿得发黑”,怎样的绿是“绿得出奇”?(作者满眼满心被绿充斥,被眼前的绿所震撼而产生的一种独特感受。)(3)朗读本节诗,语气可以稍微平淡一点,语速放慢,“绿得发黑”重读、语速稍快,“绿得出奇”语速放慢,表现作者惊讶、难以置信的情感。3.有感情地朗读诗的第三节,感受“到处是绿”。(1)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到处是绿?(2)生讨论:为什么说“风、雨、水、阳光”也是绿的?你见过这样的情景吗?(3)你能说出本节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好处吗?(排比)(4)仿照诗歌的第三节写几句话。4.有感情地朗读诗的第四节,感受绿色聚集重叠的形态。(1)本节哪些词语写出了绿的聚集重叠的形态?你能体会这几个词语的含义吗?(“集中、挤、重叠、交叉”几个动词,生动地写出了“绿”参考资料,少熬夜!的动态美。)(2)朗读本节诗,语速放慢,声调上扬,“所有”要重读,“集中”“挤”“重叠”“交叉”几个动词要重读、慢读,读出“绿”的动态美。5.有感情地朗读诗的第五节,感受绿色在风中飘动。(1)本小节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2)体会为何所有的“绿”会按着节拍飘动?生讨论后明确:这句话写出了绿的摇曳、绿的美幻、绿的闻风而动,乃至绿的生命。“绿色”真是具有永恒的魅力!(3)指导朗读,读出节奏美。三、对比阅读,明确主旨1.学生自读阅读链接《西湖漫笔》,说说选段是如何表现绿的。(作者通过写道旁、飞来峰上、峰下小径等处不同的“绿意”来体现雨中灵隐多彩的“绿”。)2.思考:艾青写的《绿》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绿是自然的颜色,是希望,是快乐。因为诗人心中充满了绿色,诗人或是在感激或是在怀念或是在憧憬,诗人将万物都想象成了绿色,表达了诗人对绿色的礼赞和热爱,表现了诗人对未来充满希望。)教学板书绿到处是绿——总写丰富的绿自然空间的绿重叠、交叉的绿飘动的绿分写对春天的热爱,对未来充满希望。教学反思本节课我主要通过朗读让学生来感知诗歌的内容,领悟诗歌的美。通过对每节诗的内容和修辞手法的分析,以及对朗读的指导,感受自然界的绿色美。最后通过课本阅读链接中宗璞笔下的《西湖漫谈》与艾青笔下的《绿》对比阅读,将这首诗的主题进行深入总结,并让学生积累自己知道的写植物的诗句,从而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学生总体掌握较好,只是在理解宗璞笔下的《西湖漫谈》时,把握有一定难度,若在教学课件中加入《西湖漫谈》的整篇课文,帮助学生理解,教学效果应该会更好。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绿》优秀教案【篇三范例】教学目的:1、领略朱自清笔下的温州仙岩梅雨潭那充满生命力、洋溢勃勃生机的自然美,感受其间所跳动着的作者勇于进取的激情。2、学习本文剪裁得当、结构精巧、写景传神、情景相生的写作特色,体会本文状物抒情语言的强大表现力。教学重点:感受作者笔下绿的美,培养审美能力。教学方法:参考资料,少熬夜!教师导读、学生讨论。教学设想:本文第三段是全文的主旨所在,而第二段则是为它而设的,即不但为它营造背景,而且还为突出梅雨潭的绿的令人“惊诧”提供别致的衬托物。这样,就在教学上为我们提供了审美比较的可能。为此,拟以审美比较为教学思路,以段落阅读训练带动全文的阅读鉴赏为教学方法。通过对第三段设计的导读训练题,引导学生品味课文,并辅之以点拨,让学生在审美比较中,领略自然美、艺术美和语言美。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说明(一)引入、问:课文中有一个从写梅雨瀑过渡到写梅雨潭的句子,请找从学生整体把出来。握课文入手,教明确: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早已没有瀑布了。给学生进入文本(二)阅读分析课文的方法。1、1、问:“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早已没有瀑布了”一句,在行文中有什么作用?明确:(1)从写开始“追捉”过渡到写步步“追捉”;(2)点体会文中关键句明上段写梅雨瀑的目的,在于衬托美的令人“惊诧”的梅雨潭的的作用,交给解绿。读、理解文本的2、问:为什么有第一个作用?钥匙明确:在“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前,写的是揪草攀石的开始“追捉”,而在这之后,写的则是“步步追捉”;从整体,而涟漪,而水光,而水色,并进而借助联想和想象,与之款款交谈,“拍着她”、“抚摩她”、“吻着她”,送她一个“芳名”。3、问:又为什么有第二个作用?明确:所谓“衬托”,就是利用事物间近似或对立的条件,搭配上其他事物来突出主要事物的艺术手法。就本文来说,作者讴歌赞美的绿是梅雨潭,写梅雨瀑是为了用来突出“梅雨潭的绿”,以更充分地显示绿的“令人惊诧”。即以美的事物衬托更美的事物。4、朗读第二段,问:你觉得作者笔下的梅雨瀑美不美?什么引导赏析美地方最美?明确:美。美在梅雨亭,美在梅雨瀑的水花。5、问:对于这些美的事物,作者用了哪些美的语言来表现?体会、感受明确:写梅雨亭,用“苍鹰”这个直接展示景物形态的比喻,作者对美的用“踞”、“展”、“浮”等动词,逼真地刻画了梅雨亭上下悬空表现,学会和亭角翘向空中的动态形象。写水花,不说溅、不说落、不说飘,感受文学作品而说“送”,说“钻”,即写出了水花的细、轻、冷、滑的质感,所描绘的美。又写出参考资料,少熬夜!了它的活泼可爱,有灵性,突出了作者对祖国山山水水所倾注的无限热爱之情。6、朗读第三自然段。7、问:对梅雨潭的绿,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写出了绿的哪些特点?明确:比喻:“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她松松……引导体会美的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滑滑……像明油”;“宛然……碧玉”。表表现手法。现了绿的光洁、明净、透明、润泽。拟人:“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绿》优秀教案【篇四范例】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反复诵读,理解、积累字词。2能力目标:学习“移步换景”的写景方法。3情感目标:体会文章精美的语言,提高语言鉴赏能力。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品读课文理解,积累字词。2、难点:变换写景角度的方法。二、课前预习作业(1):课前反复诵读,积累字词踞(jù)在薄(bó)阴几绺(liǔ)穹(qióng)门棱(léng)角尘滓(zǐ)皱缬(xié)什刹(shíchà)挹(yì)掬(jū)你入口明眸善睐(móu)(lài)2)文章开头就直抒胸臆“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但却没有直接写梅雨潭的绿,而是先写了梅雨瀑等潭周围的环境,到了第三段,才浓墨重彩写梅雨潭的绿这是一种什么写法?三、导学过程1、检查预习情况,点评。2展示目标。3作者简介: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其散文以朴素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极富真情实感。代表作品有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诗文集《踪迹》。4自学过程:根据朗读要求,朗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小组内反复品味其妙处,并个别展示,由学生互相点评。5合作探究:整体感知课文,思考下列问题(跳读课文,思考问题,找出线索,理清文章思路,体会作者感情。)(1)看景就要有观察点,就是观赏景物所处的位置,请找出文中表明观察点的词语,看看观察到的景物是什么?(2)写景也要有顺序,有的按时间顺序,有的按空间顺序。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它的线索是什么?采用的什么写法?(3)第一、四段在行文中有何作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4)看景就要有观察点,就是观赏景物所处的位置,请找出文中表明观察点的词语,看看观察到的景物是什么?参考资料,少熬夜!(5)写景也要有顺序,有的按时间顺序
本文标题: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绿》优秀教案(实用九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9131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