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述职报告 > 第五章_安全人机系统中人的作业岗位与空间设计
第五章安全人机系统中的作业岗位与空间设计2学习目标:具备根据不同工作确定作业姿势的能力具有对作业岗位的初步设计能力具有作业场所布置能力具有典型作业岗位的空间设计能力具有安全作业空间的设计能力第五章安全人机系统中人的作业岗位与空间设计化学工业出版社3§1作业岗位§2作业空间分析第五章安全人机系统中人的作业岗位与空间设计4一、作业岗位的分类确定姿势原则:最高作业效率人-机之间最协调工作者轻松、舒适、自然、持久地进行作业第一节作业岗位5第一节作业岗位作业岗位(按其作业时的姿势)立姿岗位、坐姿岗位、坐立姿交替岗位、跪姿岗位和卧姿岗位6(a)仰卧100(b)坐姿103~105(c)立姿108~110(d)跪姿130~140(e)弯腰150~1607确定作业姿势因素:①工作空间的大小及照明条件等②体力负荷大小、频度、用力方向、作业要求的准确性与速度等③作业场所各种仪器、机具和加工件的摆放位置,取用、操作的方法等④工作台面与座椅的高度,有无足够容膝空间⑤作业方式、方法,特别是操作时起坐频率,变换姿势的可能性⑥作业者主动采取的体位等第一节作业岗位8不良姿势:静止不动的立姿长期或反复弯腰,特别是弯度超过15°弯腰并伴有躯干扭曲或半坐姿负荷不平衡,单侧肢体承重长时间双手平举或前伸长时间或高频率地使用一组肌肉第一节作业岗位9二、典型作业岗位坐姿作业岗位立姿作业岗位坐立姿交替作业岗位跪姿作业岗位卧姿作业岗位第一节作业岗位101.坐姿作业岗位坐姿作业的特点优点宜采用坐姿的作业最合理的作业姿势是坐姿作业。因此,必须坐着工作的,就一定要保证坐着工作。可以坐着工作的,就应该争取坐着工作。111.坐姿作业岗位坐姿作业的特点优点宜采用坐姿的作业1)持续时间较长的静态作业。坐姿时,支持身体的力较小,腿上消耗的能量和负荷较小,血液循环畅通,可减少疲劳和人体能量的消耗。2)精密度要求高而又要求仔细的作业。坐姿时,当设备振动或移动,人体有较大的稳定度和平衡度。3)需要手足并用,并对一个以上踏板进行控制的作业。坐姿时,双脚容易移动,且可借助座椅支撑对脚控制器施以较大力量。122.立姿作业空间立姿作业的特点优点宜采用立姿的作业缺点立姿作业时,作业者可变换位置,减少疲劳和厌烦;无需任何容膝空间等重要优点。132.立姿作业空间优点宜采用立姿的作业缺点1)需要经常改变体位的作业。立姿时消耗能最少些;2)常用的控制器分布在较远区域、需要手足有较大运动幅度的作业。立姿时作业者可以走动,可以看见或使用坐姿作业者够不到的部件;3)需要用力较大的作业。立势时手臂力量较大,易于操作大操纵杆。142.立姿作业空间优点宜采用立姿的作业缺点不易进行精确而细致的工作;不易转换操作;立姿时支持体重,易引起疲劳;下肢负担较重,长期站立易引起下肢静脉曲张等。153.坐—立姿交替作业岗位坐—立姿交替作业的特点为了克服坐姿、立姿作业的缺点,在工作岗位上经常采用坐—立姿交替作业的方式。这种作业方式的优点是能使作业者在工作中变换体位,从而避免由于身体长时间处于一种体位而引起的疲劳。例如,长时间的坐姿作业会引起心理性疲劳,改成立姿适当走动,有助于维持工作能力,而长时间的立姿作业会产生肌肉疲劳,坐下来就可以消除。164.跪姿作业岗位宜采用跪姿的作业缺点如在需要拆装设备低部零件、擦洗设备、擦地板、取物等,则需采用跪姿。174.跪姿作业岗位宜采用跪姿的作业缺点消耗能量较大、可能引起腿部麻木,肿胀等。18在修理汽车等场合常采用卧姿。常见的卧姿为俯卧、侧卧、仰卧等。5.卧姿作业岗位19图5-1以静卧为基础,坐、立、弯腰、跪四种姿势的能耗百分比20三、作业岗位设计要求和原则设计要求:保证作业者在上肢活动所能达到的区域内完成各项操作,并应考虑下肢的舒适活动空间考虑操作动作的频繁程度。很频繁(≥2次/分钟);频繁(<2次/分钟,且≥2次/小时);不频繁(<2次/小时)考虑作业者的群体,全部为男性;全部为女性;男性和女性共同使用第一节作业岗位21设计原则:必须考虑作业者动作的习惯性、同时性、对称性、节奏性、规律性等生理特点,以及动作经济性原则各组成部分(座椅、工具、显示器、操纵器及其他辅助设施)的设计,均应符合工作特点及人机工程学要求在作业岗位上不允许有与作业岗位结构组成无关的物体存在第一节作业岗位22合适的作业空间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元件布置的造型与样式操作者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便于使用、避免误差、提高效率控制与显示既紧凑又可分区四肢分担均衡,避免局部超负荷作业作业者身材的大小第二节作业空间分析23一、作业空间类型1.作业空间人、机器设备、工装以及被加工物所占的空间。(1)近身作业空间(2)个体作业场所(3)总体作业空间第二节作业空间分析24第二节作业空间分析一、作业空间类型近身作业空间定义:作业者在某一位置时,考虑身体的静态和动态尺寸,在坐姿或站姿状态下,其所能完成作业的空间范围25第二节作业空间分析作业场所指操作者周围与作业有关的、包含设备因素在内的作业区域不同个体作业场所的布置构成总体作业空间26作业空间设计从广义上讲:按照作业者的操作范围、视觉范围以及作业姿势等一系列生理、心理因素对作业对象、机器、设备、工具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给人、物等确定最佳的流通路线和占有区域,提高系统总体可靠性和经济性。从狭义上讲:合理设计工作岗位,以保证作业者安全、舒适、高效工作。第二节作业空间分析27作业空间设计28作业空间设计29作业空间设计30在集体办公条件下,应尽量避免桌子的面对面排列或顺序排列。31二、作业空间设计总则总体作业空间设计的依据作业场所布置总则作业场所布置考虑顺序第二节作业空间分析32总体作业空间设计的依据企业的生产方式、工艺特点决定了总体作业空间内的设备布局,在此基础上,再根据人机关系,按照作业者的操作要求进行作业场所设计及其他设计第二节作业空间分析33作业场所布置总则重要性原则—将最重要的设施布置在离操作者最近或最方便的位置使用频率原则—将信息交换频率高的设施布置在操作者易见、易及的位置,便于观察和操作功能原则—按功能性相关关系对显示器、控制器以至于机器进行适当的编组排列,把具有相同功能的机器设施布置在一起,以便于操作者记忆和管理使用顺序原则—根据人操作机器或观察显示器的顺序规律布置机器第二节作业空间分析34图5-2面板布置原则与作业执行时间的关系35三、典型作业岗位的空间设计坐姿作业岗位的空间设计立姿作业岗位的空间设计坐立交替作业岗位的空间设计受限作业岗位的空间设计第二节作业空间分析361坐姿作业岗位的空间设计工作面高度:略低于肘部(坐面高度加坐姿肘高)50~100mm当精细的或需较大视力的工作,高于肘部50~150mm当从事需要较大用力的重工作,低于肘部150~300mm第二节作业空间分析37图5-3坐姿作业工位的工作面高度、坐椅高度的关系示意图38表5-1坐姿工作的工作面尺寸范围39作业范围定义:操作者以站姿或坐姿进行作业时,手和脚在水平面和垂直面内所能触及的最大轨迹范围水平作业范围澳大利亚学者海蒂提出的“MODAPTS记号”第二节作业空间分析40图5-4上肢动作一般记号41图5-5平面作业范围(cm)421坐姿作业空间设计垂直作业范围431坐姿作业空间设计立体作业范围立体作业范围指的是将水平和垂直作业范围结合在一起的三维空间,实际上,坐姿作业时,操作者的动作被限制在工作台面以上的空间范围,其作业范为一立体空间。441坐姿作业空间设计(3)容膝、容脚空间在坐姿工作台设计过程中,在工作台下部就要有足够的容纳腿脚的区域,就叫容膝、容脚空间。符号尺度部位尺寸最小最大a容膝孔宽度5101000b容膝孔高度640680c容膝孔深度460660d大腿空隙200240e容腿孔深度6601000单位:mm45第二节作业空间分析脚作业空间图5-6脚作业区域461坐姿作业空间设计对脚作业空间的研究主要在于脚踏板的设计,脚与踏板应成90°,对于蹬力较大的脚踏板,大、小腿间的夹角应在105°~135°,以120°为最佳,对瞪力较小的,应在105°~110°范围内。夹角472.立姿作业岗位的空间设计工作面高度:不仅与身高有关,还与作业时施力的大小、视力要求和操作范围等很多因素有关,可为固定值,也可随需要调整宽度:视需要而定第二节作业空间分析48图5-7立姿作业的工作台高度推荐值(cm)0参照线是地面至肘的高度线,其平均值男性为105cm,女性为98cm49作业范围水平面作业范围:与坐姿时相同垂直作业范围:正常作业范围、最大作业范围(设计控制台、配电板、驾驶盘和确定控制位置的基础)第二节作业空间分析50图5-8立姿作业的垂直作业空间(a)单臂(b)双臂51第二节作业空间分析立姿作业岗位的空间设计临时座位临时座位摇动旋转式回跳式52第二节作业空间分析表5-3立姿作业空间垂直方向布局设计垂直方向高度(mm)区域特点作业空间设计内容0~500适宜于脚控制只能设计脚踏板、脚踏钮等常用的脚控制器500~700手、脚操作不方便不宜在此区域设计控制器700~1600最适宜于人的操作和观察设置各种重要的、常用的手控制器、显示器和工作台面;特别是人最舒适的作业范围900~1400mm高度之间1600~1800手操纵不方便,视力条件也略有下降布置极少操纵的手控制器和不太重要的显示器1800以上布置报警装置533.坐立交替作业岗位的空间设计工作台高度既适宜于立姿作业又适合于坐姿作业,这时工作台高度应按立姿作业设计为使工作台高度适合于坐姿操作,需要提高坐椅高度坐椅应设计得高度可调+可移动,椅面设计略小些为防止坐姿操作时两腿悬空而压迫静脉血管,一般在坐椅前设置搁脚板第二节作业空间分析54第二节作业空间分析表5-4坐立交替作业岗位操作的控制台尺寸5556574.受限作业岗位的空间设计n受限作业是指作业者被限定在一定的空间内进行操作。58图5-10几种通道空间尺度5959湖南科技大学工业工程系图8-17由上肢和零件尺寸限定的维修空间/mm4.4其它作业姿势的作业空间设计60第二节作业空间分析作业空间安全空间潜在危险空间危险空间四、安全作业空间的设计61安全作业空间要考虑一定的富裕空间,即安全作业空间=作业的物理空间+操作者心理要求的富裕空间〔实例〕作业空间周围如有危险源(如高压电)及危险区(转动的大型设备等),应加护网、栏等设施加以隔绝第二节作业空间分析62作业空间附近如有弹射出物体、溅射液体可能性时,应设栏板、栏网加以防护〔实例〕作业空间上方不得有坠物的危险性作业和设施作业空间的作业环境要符合相应标准和作业要求第二节作业空间分析63心理空间个人心理空间个人心理空间是指围绕一个人并按其心理尺寸要求的空间。接触类型心理距离亲密距离(紧身区)=450个人距离(近身区)450~1200社交距离(社交区)1200~3500公共距离(公共区)3500~9000人际交往心理距离表单位:mm6464湖南科技大学工业工程系①个人心理空间人们对正面要求较大,而侧面要求较少。因此,有必要通过工作场所的布局设计,使工作岗位具有足够的、相对独立的个人空间,并预先对外来参观人员的通行区域做出恰当的规划。6565湖南科技大学工业工程系①个人心理空间有些座椅设计的虽然考虑了人的舒适性和使用效率,但由于放置的位置和排列不当,总体使用效率并不高。例如长排放置的多人座椅,中间不加分隔,即使落座者旁边有空位人们通常也不愿意坐上去,如果加上扶手或隔开座椅,就可以提高座椅利用率。6667在集体办公条件下,应尽量避免桌子的面对面排列或顺序排列。6868湖南科技大学工业工程系①出入口出口形状尺寸最小最佳矩形405×610510×710正方形460560圆形560710表8-10应急出口的尺寸/mm6969湖南科技大学工业工程系图8-20通道和走廊的最小空隙图8-19各种情况下通道的尺寸/㎜②通道和走廊707
本文标题:第五章_安全人机系统中人的作业岗位与空间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921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