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 鹰潭市政府工作报告汇报
鹰潭市政府工作报告汇报鹰潭市是江西省下辖的地级市,是中国重要的铜工业基地。学习网友为大家整理了一些鹰潭市政府的工作报告。希望对你有用!鹰潭市政府工作报告篇1——2014年1月14日在鹰潭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市政府代市长熊茂平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一、2013年工作回顾过去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建设富裕秀美宜居和谐鹰潭的目标,全面贯彻落实省委提出的“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十六字方针,按照“主攻项目、决战‘三区’,凸现特色、实现跨越”的总体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做好稳增长、调结构、抓改革、优生态、惠民生等各项工作,全市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预计全年完成生产总值560亿元,增长11%;财政总收入92.66亿元,增长16.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6.13亿元,增长12.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22亿元,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400亿元,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7亿元,增长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200元,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9940元,增长12.9%。(一)产业升级提质增效。“1+6”产业快速发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2750亿元,位居全省第三。铜产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500亿元、增长16%,江铜集团跻身世界500强,鹰潭(贵溪)铜产业循环经济基地获批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水工、节能照明、眼镜等非铜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实现四年翻番。贵溪成功获批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县)创建地区,余江工业园列入全省重点工业园区。旅游业实现较快增长,全市接待国内游客1330万人次、增长23%,旅游总收入96.5亿元、增长28.5%;龙虎山景区接待游客650万人次、增长28%,旅游直接收入2.77亿元、增长30%。商贸物流业增势强劲,货运产业实现营业收入229亿元、增长69.4%,上缴税费9.82亿元、增长95.2%。经济运行质量更趋优化,二、三产业比重提高0.9个百分点,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达80.3%,提高9.6个百分点。(二)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开展了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工作,完成了信江新区南北区、高新区、老城西区等一批控规及专项规划编制。信江新区建设稳步推进,路网二期和三期、龙虎山北路、城市防洪堤、信江大市场、滨江景观一期和二期、信江浮桥等工程全面竣工,高铁站前广场、中央商务区、高教园区、市民广场等重点项目有序推进,滨江“天际线”初具雏形。老城区功能不断完善,林荫西路全面贯通,建设路、站江路、四海路和小街小巷等道路管网改造工程顺利完工,完成棚户区改造15万平方米。新建改造白鹭公园、梅园公园等十大特色公园,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荣膺“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市”。月湖新城建设步入快车道,月湖经济大厦、绿地大道等21个项目全面推进。贵溪东城区建设步伐加快,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城市。余江县城区东拓稳步推进,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大。全市建成区面积拓展到68.3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53%,提高1.75个百分点。(三)“三农”工作稳步推进。成功应对“6·29”洪灾和历史罕见伏秋连旱,全年粮食总产达69.6万吨,实现“十连丰”。白鹤湖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工作进展顺利,贵溪、余江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初见成效,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58家,实现产值62.2亿元,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06家、家庭农场125个。镇村联动建设扎实推进,贵冶周边新农村建设精品示范区和“三区三线”民居改造提升工程顺利完工,全市236个“秀美乡村”建设点全面完成。实施水利建设工程项目130个,完成99座小(2)型以上水库除险加固。改造农村公路284公里。大力推进“森林城乡、绿色鹰潭”建设,完成造林绿化5.4万亩。全面启动净空、净水、净土行动,扎实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重金属污染防治和水库水质专项治理工作,主要河流断面Ⅱ-Ⅲ类水质和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空气环境质量保持在Ⅱ级标准以上。(四)开放水平明显提高。全年引进省外5000万元以上项目资金197亿元、增长14%;实际利用外资1.9亿美元、增长12.7%。招大引强步伐加快,成功引进中能石油、霸王衡器等投资5亿元以上项目12个,百炼集团、金帝鞋业等15个亿元以上项目建成投产,上诠电信、海尚科技等21个亿元以上项目开工建设。对外贸易增势喜人,连续四年被评为“全国外贸百强城市”,全年完成外贸出口9.1亿美元、增长12.3%;宁波至鹰潭转关线路正式开通,鹰潭至宁波“五定班列”运行平稳,进口固体废料6000标箱、增长151.6%;鹰潭海关、国检即将挂牌。“三争”工作成效显著,贵溪、余江纳入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规划,铜产业循环经济区、鹰潭创建本科院校等25个重大项目纳入赣东北扩大开放合作战略支持范围。(五)民生保障更加有力。全市共投入民生资金18.9亿元,全面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76件实事94项民生指标。全市新增城镇就业2.39万人,城镇就业率达96.5%,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2.03万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4亿元,我市被评为全国民营企业招聘周组织工作突出城市。连续9年提高养老金标准,人均月增资158元,发放城镇退休职工养老金7.2亿元。47.5万人参加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10万名60岁以上老人领取养老金,城乡居民参保率达95%。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三张网”医疗保险体系实现城乡居民全覆盖,城镇医保水平进一步提高。发放城乡低保1.06亿元,城乡低保月人均补助水平分别达到253.7元和126.3元。新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4008套,基本建成2092套。累计为5292名白内障、193名唇腭裂、401名先天性心脏病、41名白血病和343名尿毒症等重大疾病患者实施免费救治。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基本建成。(六)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科技创新“136”工程取得新成效,成功申报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连续14年被评为“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市”。促进教育公平取得明显进步,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实现全覆盖,学前教育不断加强,城区学校“大班额”治理工作进展顺利。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有序实施,全市100%的行政村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文化事业日益繁荣,成功举办第二届中华赏石展暨黄蜡石文化博览会和中国第十五届根艺石艺博览会,《道之韵》赴埃及成功汇演,建市30周年系列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龙虎山》特种邮票顺利发行。成功举办市第七届运动会和首届体育文化节,连续18年荣获全国全民健身活动优秀组织奖。深入推进平安鹰潭、法治鹰潭建设,有力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六五”普法中期工作成效明显,社会治安、信访秩序进一步好转,安全生产形势平稳,社会保持和谐稳定。(七)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政府职能转变取得明显成效,市民服务中心正式运行,251项审批服务事项集中办理,公共资源项目实现网上交易。精简行政审批项目44项,承接省下放行政审批事项66项,取消评比达标表彰项目86项。严格厉行节约,公用经费在年初预算的基础上压缩10%,“三公”经费压缩20%以上,政府投资项目优化节俭资金8亿元。集中开展企业发展环境和行业不正之风突出问题等专项整治活动,创新农村集体“三资”、民生资金和政府投资工程项目标后监管模式,审计监督、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效。与此同时,人口计生、方志档案、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涉台事务、气象服务、防灾减灾、质量监督、民兵预备役、国防动员、拥军优属、人民防空、妇女儿童、老龄等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各位代表,成绩和进步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依法监督、市政协民主监督的结果,是全市人民锐意进取、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鹰单位、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公安民警和离退休老同志,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鹰潭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我们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总量不大、产业结构不优、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加快发展、转型升级仍是我们的主要任务。二是中心城区辐射带动力不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仍是我们亟待加强的工作。三是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民生工作与群众期盼还有较大差距。四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改进干部作风等方面问题仍需我们努力,等等。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二、2014年工作安排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改革任务重大而艰巨。做好今年的工作,对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至关重要。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三届七次、八次全会精神,按照“主攻项目、决战‘三区’,凸现特色、实现跨越”的总体要求,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以“8+1”重点工作为抓手,突出转型升级、城乡一体、和谐惠民、绿色发展四大工作主题,强化项目带动、开放推动、消费拉动三大发展支撑,促进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奋力迈出建设富裕秀美宜居和谐鹰潭新步伐。2014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620亿元,增长10%左右。财政总收入105.2亿元,增长13.5%;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4.7亿元,增长1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40亿元,增长12%以上。固定资产投资480亿元,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9亿元,增长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400元,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11000元,增长11%。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5%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6‰以内。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4%,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控制在省下达目标以内。实现上述目标,今年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一)全面深化改革,增强发展活力。坚持问题导向,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以改革促发展,以改革助转型,以改革增效益,以改革惠民生,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的活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1.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巩固“两集中、两到位”改革成果,继续大力度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事项,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建立行政审批事项目录管理制度,完善并联审批、网上审批制度,落实重大产业项目绿色通道机制。强化行政服务中心职能,做到“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一窗口”出证。深化大部门制改革,强化机构和职责整合,理顺权责关系,严控机构编制,完成市县政府机构改革。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2.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完善项目审批核准办法,鼓励支持社会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金融以及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领域,加快市政、园林绿化等政企分开步伐,推进市公交公司股份制改造。优化政府投资结构,重点用于具有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的重大项目,主要投向基础设施、高新产业、生态环保、社会事业等领域。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探索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积极推行“先照后证”登记制、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放宽企业经营范围登记,最大限度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3.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推进市县部门预算改革,加快建立规范统一的部门预算体系,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增强政府统筹资金能力。深化税收征管改革,推进综合治税平台建设,加强重点行业及重点税源管控,提升征管效能。稳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改革。有序推进“营改增”试点工作。积极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制定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目录,建立公平开放的公共服务购买制度。切实抓好政府债务风险管控工作,探索构建政府债务预算管理体系。合理配置财政资源,优先安排社保、教育、科技、卫生等民生支
本文标题:鹰潭市政府工作报告汇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9962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