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 凤凰县政府工作报告汇报
凤凰县政府工作报告汇报凤凰县位于湖南省西部边缘,总面积1751.10平方公里,南北长66公里,东西宽50公里。以下是凤凰县政府工作报告选编。让我们来看看!凤凰县政府工作报告篇1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大家连同《凤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10年及“十一五”政府工作回顾过去的五年,是凤凰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在上级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人民政府和全县各族人民一道,积极应对严重自然灾害、非法集资事件、金融危机影响、涉凤舆论事件等诸多挑战,较好地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开创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一)经济实力有大提升。年度主要经济指标全面完成,实现了“十一五”的圆满收官。立足凤凰看凤凰,2010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34.36亿元,超过年初预期目标1.6个百分点,比2005年增加22.02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5%;实现财政收入2.44亿元,超过年初预期目标16.5个百分点,比2005年增加1.71亿元,五年年均增长27.14%;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45亿元,比2005年增加21.5亿元,五年年均增长30%,五年累计完成投资101.7亿元;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4亿元,超过年初预期目标4.9个百分点,比2005年增加10.73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9.2%;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2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59元,超过年初预计目标,比2005年分别增加4011元和1691元,实现年均增长10.8%和14.37%。跳出凤凰看凤凰,2010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1.6%,财政收入同比增长28.5%,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9.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1%,均高出全州平均水平。(二)产业发展有大突破。2010年实现一、二、三产业增加值6.02亿元、5.71亿元、22.63亿元,比2005年分别增加3.1亿元、3.1亿元、15.5亿元,三大产业比重由2005年的21.8:21.5:56.7调整为18:16:66,旅游“一业带三化”的特色县域经济格局更加稳固,“凤凰现象”得到上级的高度关注和肯定。一是旅游主导产业亮点多。围绕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文化旅游主导产业要加快实现“四个转变”,着力抓保护、抓开发、抓建设、抓营销、抓管理,凤凰舞活了湘西旅游龙头,成为“一个中心长沙、一个龙头张家界、一只凤凰”的湖南旅游“三个一”格局中的重要一极。成功举办了“中韩围棋颠峰对决”、“天下凤凰聚凤凰”、“《凤凰古城》特种邮票首发式暨中国?凤凰苗族银饰文化节”、“丽?凤凰双城水墨书画联展”等推介活动。先后荣获了“中国旅游强县”、“国家4A级景区”、“省级卫生县城”和首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节“一个影响中国旅游的古城”金奖等荣誉称号,“天下凤凰”旅游品牌唱响海内外。2010年启动实施了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地、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创建国家5A级景区为内容的“一申报两创建”工作,着力打造“世界品牌大凤凰、休闲靓丽夜凤凰、县强民富金凤凰”,全年接待游客520万人次、完成旅游收入30.0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15%,分别是2005年的2.1倍和5.5倍。二是农业基础产业态势好。2010年,农业总产值突破10亿元大关,达10.09亿元,同比增长4.7%,比2005年增加5.29亿元。农村支柱产业不断壮大,全年完成粮食产量12.8万吨,比2005年增加5.22万吨;完成柑桔低改品改6万亩、柑桔产量11万吨、产值1.1亿元;完成烟叶种植2.54万亩、烟叶收购38940担、烟叶产值3500万元;完成三大牲畜饲养量39.78万头,实现畜牧产值2.03亿元;完成蔬菜种植面积12万亩、产值1.6亿元;“两山”开发新增水果、中药材等2.1万亩,涌现100亩以上的开发大户72户。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完成劳动力转移近8万人,实现劳务收入4.9亿元。三是工业财源产业起步稳。经历烟厂政策性关闭、国有企业改制的阵痛后,凤凰工业发展的春天开始到来。2010年,完成全部工业项目投入1.53亿元,超全年任务18个百分点;完成工业招商引资3600万元,超全年任务20个百分点;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3.15亿元,同比增长13.3%,比2005年增加1.55亿元。中钢凤凰矿业公司已完成可行性研究和进厂区道路的设计工作,有望今年通过环评、开始建厂,顺利投产。昊通公司3万吨电解锰项目顺利完成一期工程建设,正进行设备安装调试,四月底将正式投产。(三)基础设施有大改观。“十一五”期间,实施了一批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城乡面貌变化巨大。一是城镇设施更加完善。完成了县城污水处理厂、笔架山公园、小憩公园、凤凰广场、凤凰大桥、凤凰二级客运站、栗湾旅游停车场、沱游道一二期工程、兴隆市场一期工程、堤溪路及凤凰路改造、城北大道、土桥路网一二期工程、高级中学搬迁一期工程、金水寨至堤溪苑段污水管网二期工程、县人民医院搬迁主体工程以及阿拉市场、麻冲市场、吉信市场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完成民俗园、大地商贸城、富源小区、城北凤凰家苑等一批新型城镇小区建设,群众生活条件大有改善。推进了城乡电网改造升级,实现发电装机总容量2.58万千瓦。城市通讯能力进一步增强,移动电话网络覆盖24个乡镇。二是交通设施更加便捷。5年累计新增公路通车里程428公里,完成乡镇公路建设11条169公里,完成农村通达通畅工程74个村256公里,建成使用9个农村客运站,凤大二级公路、千麻公路顺利通车,开通3条县城公交线路,实现乡村游运输专线专营。2010年,县乡公路按计划完成吉云至腊尔山段、禾库至米良改造工程、禾库至柳薄和拉务至大田路基建设工程,凤大高速、吉怀高速、铜仁凤凰机场、下沱公路、209国道绕城线等交通干线建设进展顺利,外通内达的交通骨架初步架起。三是环境保护更加有力。5年共完成水利设施建设1__00余处,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28座,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8.02平方公里,新建农村饮水工程104处,解决7.42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新增灌溉面积12000余亩。完成植树造林60000余亩,建成节能沼气池10609口。退耕还林、“八百里绿色行动”、“森林古城”工程以及沱防洪堤建设等生态工程进展顺利,凤凰荣获“中国绿色名县”和“全国最佳生态环境宜居县”称号。(四)改革开放有大成就。一是农村综合改革不断深入。彻底取消了农业税,五年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88160亩,乡镇综合配套改革有序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圆满完成省定目标任务,水管体制改革完成核定全额拨款事业编制。加强了村级组织建设,大力开展社区共驻共建,全方位提升社区工作内涵,大幅提高农村五大主干和社区干部的报酬。二是财税金融投资体制改革成效明显。部门预算、政府采购、集中支付、资产管理、收入分配五方面财税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成品油税费改革顺利实施。城建投公司融资平台不断夯实,县城建设资金得到充实。全县金融机构五年共投放贷款近50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近29亿元,其中内联引资28.3亿元,引进外资836万美元。长沙银行进驻我县创办村镇银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加快。三是其他领域改革改制工作有序开展。基本完成了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精简了组织机构和人员编制。依法完成了2家国营企业、3家集体企业改革改制,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壮大。2010年电广传媒网络整合工作基本完成,电广传媒湖南股份有限公司与我县合资组建的凤凰电广网络有限公司正式运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基本医疗保障和基本药物制度改革有序推进。(五)社会建设有大建树。一是“惠民”体系不断拓展。五年累计发放城乡低保金、抗灾救助资金、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和少数民族助学金超过26000万元,增加城镇就业11000人,实现社会保险参保16691人,完成征缴基金31893万元,为30家“两民”企业贴息贷款811万元。2010年,实现新农合参合率__.4%,发放住院医疗补偿3951.36万元,直接减免少数民族贫困群众医疗费用20万元;发放农机具购置、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良种、退耕还林、能繁母猪、计生红卡养老金、绿卡免费入学等各项惠民补贴资金13651万余元;补贴15629台下乡家电、2127台下乡摩托车、474台下乡汽车,发放资金730余万元。二是“便民”设施不断完善。五年来,投入资金7048.51万元,完成728套城镇廉租房建设,728户困难群众春节前喜迁新居;投入资金1897.6万元,完成2372栋农村危房改造;投入资金6891万元,建设62819平方米寄宿制学校、合格学校、教师公转房、校安工程等教育校舍;投入资金1143.42万元,建设28个乡级卫生院;落实资金8196万元,实行114个扶贫开发村整村推进;增加数字电视用户2.82万户,安装2948套“村村通”直播卫星接收设施;完成12个乡镇文化站建设。三是“安民”环境不断优化。2006年以来,先后开展了旅游市场、矿山秩序、土地市场、建筑市场“四项整治”,综治维稳“三个到村”,“三好一满意”主题实践活动,旅游环境“五项整治”百日行动等成为典型在省内、州内推广,经济发展环境不断改善。2010年,着力推进管理服务提质升级,扎实开展了旅游市场秩序、社会治安突出问题、道路交通秩序、古城消防安全隐患、城市卫生环境、“查非纠违”专项整治和14个乡镇街道整脏治乱绿化行动等为内容的旅游环境“6+1”综合整治。整治过程中,依法取缔了古城区河灯市场,规范背篓市场进入南边街和南门坨;取缔了无牌无证客运车辆、南方长城公交公司;逐户调查确定违规建房682户,依法拆除21栋,处罚罚金180多万元,立案查处了9名国家公职人员;成功处置“6.24”出租车事件、国省道敲诈勒索、重点工程强行揽工阻工、阿拉部分村民欠交拒交电费等突出问题。在全省率先建立了重大事项风险评估机制,首批对山粮店资产处置和农村公交运营等12项重大事项进行了风险评估,有效预防了不稳定事件的发生,凤凰发展环境进一步得到优化。四是“利民”事业不断进步。科技创新有成果。五年争取国家、省、州各类科技计划项目29项,登记科技成果1项,申请专利22个。文体事业有业绩。五年组织文艺演出、送戏下乡、群众文化活动4200余场次,古城申遗工作进入省里决策、跃居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前20位,完成4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报批。教育工作有成效。“普九”和“两项督导”工作通过国家和省两级验收,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入学率分别达到100%、99.88%、92%,2010年华鑫中学龙明先同学以全州理科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考取清华大学。人口计生工作有成就,2010年计生工作全省一类县地位得到巩固,顺利完成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五是“为民”宗旨不断践行。2006年以来,深入践行执政为民的理念,切实加强“效率、责任、法治、廉洁、创新、团结”六个意识的政府建设,严格贯彻执行《行政许可法》、《公务员法》和《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等法律法规,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以及参政议政权利得到充分体现。五年来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514件,办复率100%。共清理规范性文件405件,其中废止75件、失效45件、继续有效184件、重新公布91件,修改10件。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开通政府门户网站,加快电子政务建设,行政行为更加透明。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断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查办了一批违纪违法案件。“五五”普法成效明显,基层民主自治不断完善,村务公开广泛推进,村委会、居委会换届选举圆满完成。特别是2010年,落实“管理年”要求,抓好创先争优工作,开展“十佳”评选活动,加强干部管理,形成了弘正道、扬正气、做正人的良好风气。同时,统计、民族、宗教、气象、残联、人防、档案、修志、老干、老龄、红十字会、关心下一代等工作取得新成绩,税务、工商、邮政、石油、保险、质量监督等工作有新贡献,预备役民兵、国防动员、基层武装建设稳步推进。各位代表!过来五年,特别是2010年,我们扎实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积
本文标题:凤凰县政府工作报告汇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9963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