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 两性教育机会均等性的探讨与展望 - 学校行政双月刊18
學校行政雙月刊182002/366專專論論「兩性教育機會均等性」的探討與展望林淑華/屏東師院教育學碩士、高雄市鼓山國小教師林俊瑩/高雄師大教育學系博士班研究生、高雄市右昌國小教師摘 要台灣地區近幾十年來,受到西方婦女運動、女性主義思潮及本土化婦運的影響,相關於女性的各種議題倍受關注。而探究長久以來女性地位的低落的原因,主要還是因為教育機會的不均等性,影響所及,兩性地位的不平等現象也就歷歷可見了。基於對落實性別不平等的關心,本文主要從性別的觀點來分析,先釐清教育機會均等的意義與內涵。緊接著檢視兩性在教育機會的不均等性現象,結果發現無論在入學機會、教育參與過程,以及教育結果和效益上,皆呈現出「男優女劣」的不均等現象,顯示國內在落實教育機會均等,進而推動兩性平等的工作上仍有待努力。最後,歸納相關研究結果,提出幾項促進兩性教育機會均等的實踐策略,以提供教育工作者及國人之參考。關鍵字:性別、兩性平等、教育機會均等壹、前 言台灣地區近幾十年來,受到西方婦女運動、女性主義思潮及本土化婦運的影響,女性議題成為各方討論與研究的焦點(薛曉華,2001);在實際行動上也受到女性意識抬頭的影響,婦運團體群起為婦女爭取權利,以消除性別的歧視,致力於達成兩性平等的目標(林美和,1997;蘇芊玲,1998)。女性自主意識的抬頭,導致相關於女性的各種議題倍受關注,諸如公平就業的機會和薪資合理性、社會福利的再分配、權利義務的省思、性別印象、女性情慾自主的檢討、法律政治範疇中婦女人權的再思考,及教育均等性等問題,都是各界十分關心的焦點問題(謝臥龍,1997)。不過探究自古以來女性地位的低落,主要還是因為社會體制的性別歧見所導致,造成這種現象雖然有其歷史與社會背景,但教育機會的不均等性卻可能是主要的原因,影響所及,兩性地位的不平等現象也就歷歷可見了(林俊瑩,1999)。過去長久以來,兩性刻板印象透過各種教育方式不斷地被複製加強,以致於雖然時代進步了,教育水準提高了,兩性之間的不平等的差距仍未見有多少改善(蘇芊玲、馬蕙蘭、吳嘉麗、彭婉如、張玨,1996)。因此今日我們在大談教育改革之際,如何落實兩性教育機會的均等應是教育改革的重大議題與根本內涵。基於上述的理由,本文從性別的觀點來分析,藉著對教育機會均等意涵之探討,進一步檢視兩性在教育機會的不均等性現象,並提出促進兩性平等的實踐策略,以提供教育工作者及國人之參考。貳、教育機會均等的內涵近來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對教育機會均等的訴求甚囂塵上,除了各方都非常關注的種族、階級外,近來更聚焦於性別的差異探討。教育機會均等(equalityofeducationalopportunity)的意涵究竟為何?根據中華民國憲法第一五九條明文規定:「國民受教育的機會一律平等」,所指稱的便是每個人在接受教育的機遇或境遇彼此有相等機會的意思。然而再深一層的探討,教育機會均等可分為三個層面,包括了:1.就學機會的均等;2.教育參與過程的均等;3.教育結果與預期效益的均等(林生傳,1999;王家通,1998)。換言之,教育機會均等並不是單指每個人有一樣的機會入學,其實也在關心學習過程是否均等,及教育對個人成就影響的公平性探討。由上述可得知,教育機會的均等性實則廣泛的包括了對人一生的檢視,而個人教育機會是否均等與家庭、學校與社會習習相關,因此在討論教育機會均等性時,所涵蓋的範圍也就包括了家庭、學校及社會環境。參、台灣地區兩性教育機會現況的檢視與反省根據前述對兩性教育機會均等的探討,可清楚的得知,要從性別的角度去檢核教育機會是否均等,實在應該以「連續」的觀點,自入學的機會、過去與未來影響一一討論,才得以呈現教育機會是否均等的真實面貌。以下本文擬以這樣的觀點進行探究。67學校行政雙月刊182002/3一、入學機會均等性的檢視就入學機會分析而言,在國民教育階段,男女生就學比率皆高達99﹪以上,女性的就學率不僅不低於男生,甚至於高過男生。另就高中、職而言,女生在學率略高於男生,差距並不大(林生傳,1999)。綜觀來看,男女生在台灣國民義務教育和高中職階段入學機會已趨於均等,甚至在國民義務教育和高中職教育階段的就學率,女生並不比男生低,入學機會似乎並沒有性別不均等的問題。不過進一步分析仍有疑義,在控制相關因素之後,各級學校的升學率,特別是高中職和高等教育,無論在就學比率和就學品質,仍呈現男優女劣的趨勢(黃毅志,1990;謝小芩,1992)。二、教育歷程均等性的檢視(一)、家庭教育投注的不平等性實證研究發現家庭對男性的教育期望明顯高於女性,且這樣子的差異並沒有縮減的趨勢(謝小芩,1998),同時在實際的作為上,父母對男孩的教育指導與教育關注卻顯著多於女孩,這隱含著傳統以來的兩性差異價值觀,仍以某種程度的影響力在左右著家長對小孩的教養態度(張春興,1994),以上所見,無不代表父母「重男輕女」的心理傾向。而在這種傳統歧見下,女性在家庭社會資本(家庭互動、期望氶^、財務資本(學習教材與設備提供)受到較少的投入的情況下,對成績愈是不利(Coleman,1988;Tsai,Shu,&Gates,1994)。(二)、學校教育歷程的不平等性1.課程設計的性別差異分析中小學教科書中,往往發現女性被塑造出來的角色是相當僵化的,且缺乏可認同的現代角色;相形之下,男性的角色就顯得複雜而多變。教科書中常透露出的是「男性剛強,男主外;女主內,女性柔順」的父權刻板印象(魏惠娟,1997);以及一些男女角色本質被扭曲與漠視、男女性別角色刻板印象的強調、男女兩性出現次數相差懸殊、及男性專屬語言等等結果出現(謝臥龍、駱慧文和吳雅玲,1999)。這樣子不適切的意識型態,經由課程教材的編寫,並透過周而復始的教育途徑傳承與再製給更多的學生,這樣子的課程設計之缺失也就變成了推動兩性平等很大的阻礙。學校行政雙月刊182002/368專專論論2.教師教學關注的差異研究指出課堂教與學的環境中,男學生普遍和老師有著較多的互動存在;而在不同的課程中,老師也會因不同的性別偏見而產生不同的教育關注(謝臥龍,1997),同時因為不正確的預設成見,老師常會有男女生課業能力取向不同的認知印象,而給予不同的指導關注(Friedman,1989;黃幸美,1995)。從整體的認知能力而言,兩性並沒有顯著的差異,也並沒有充份的證據可以證明女性不具備學習數學的能力,事實也證明兩性在數理科學上的成就已呈現的縮小的趨勢,但是在實際數理科學之教學上,教師對於男學生有較多的關注與高期望之現象,仍是不可否認的事實(張春興,1994;黃幸美,1995)。因此教師教學關注上的兩性差異,對女性未來的性向和發展之影響也就很值得注意了。(三)教育結果與效益的檢視在教育結果與效益的不均等主要出現在以下幾個方面,而這些差異是累積前面各階段的不均等而來的。1.教育成就的差異性在實際的教育年數上,男女生教育年數的差異仍達到2.20年(周裕欽、廖品蘭,1997),顯見在台灣重視教育取得的狀況下,男生仍比較有機會取得高學歷。另外研究也發現,歷年來有較好教學資源與環境的公立高中,男生的錄取名額和錄取率皆高於女性,顯示男生就讀聲望和品質皆較高的學校之機會比女生更多(謝小芩,1992)。而不論在小學進國中,國中進高中職,與進高中職後,再上專校或上大學這幾個關卡,女性的升學率也都明顯低於男性;在累積了重重的升學困境後,女性上大學接受教育的機率竟不到男性的一半(孫清山、黃毅志,1996),以上清楚地反映出女性在教育取得過程中是處於劣勢的。2.職業取得的差異性在許多研究中發現,教育機會和職業結構是存在著高相關性(Lin&Yauger,1975;黃毅志,1999),這同時也明確的指出教育取得對職業影響力是深遠的。近來的研究發現,女性在高等教育所學的課程領域多數偏向社會人文課程或是裝飾性學科(護理、家政、服裝、藝術、音樂等);男性則多習理工、數學等科學相關課程(黃幸美,1995),這可說是反映了前述「教師教學關注的兩性差異」之影響結果。面對目前台灣地區的職場結構,男性所具備的專長以及擁有較高的教育程度狀況下,是較容易在就業市場上取得高職位和較高的薪資。就當前的社會就業結構來談,台灣地區女性勞動者的平均所得約比男性低約69學校行政雙月刊182002/3三分之一(高長,1991),而在控制了相關影響因素之後,研究結果仍然發現,女性在相同的條件下,取得高職位和高薪資的比率相對低於男性(陳建志,1999),顯見女性在職業取得的過程中是受到相當多的歧視與剝削。3.婚姻配對的兩性差異性一般來說社會背景和地位相當的人,由於生活方式上的相似,較容易發展成婚姻關係(林義男,1974;Schoen&Wooldredge,1989;林俊瑩,2001),因此,同等地位的婚姻是較常見的;反之,若婚姻對象並未提供同等的條件,即為異質地位的婚姻模式,則較常出現的就是「男高女低」的配對方式(蔡淑鈴,1994)。蔡淑鈴(1994)引述Parsons、Homans、Becker和Blau等人的主張,分別從功能論、社會交換論、經濟學和社會學分析等各方角度去探討婚姻配對模式的兩性差異,不難發現傳統男尊女卑、大男人主義、父權主義仍是這些理論的依循點,而長久以來這樣子的偏見卻一直被合理化的看待著。追本溯源,女性在教育程度與就讀科系上面的劣勢,使得女性在職業與社會地位上的取得已呈現較低的現象,自然本身的擇偶條件會較低;再加上父權主義所導致「男尊女卑」之刻板印象,在婚姻配對上的兩性差異也就清晰可見了(林俊瑩,2001)。由上述的分析清晰的呈現出,台灣兩性的不平等性,和教育機制的均等性有著相當密切的關聯性,各方當也體認到從教育機制中引導兩性平等社會的迫切性,因而台灣的性別平等教育就在這樣的呼籲下,由民間婦運為開端,進一步經由教改會、教育部而立法推動(薛曉華,2001)。特別是各方體認落實兩性平等教育著手的必須性和有效性,因此1997年我國教育部也就回應「教育改革諮議報告書」之建言,並考量未來發展的需求,成立「國民中小學課程發展專案小組」,研擬並進行課程改革,其中九年一貫新課程改革在這一波課程改革更倍受注目(陳伯璋,1999;薛曉華,2001)。肆、兩性「教育機會均等」的展望兩性教育機會不均等性所造成的影響,並不單單侷限於學校教育這個場境裡頭,事實上也會影響個人日後在社會的生活與工作,更可能透過教養態度影響下一代的價值觀,影響力是不容小覷的。既然兩性不平等性產生的最大因子是教育的落差和不均等,那麼落實兩性平等就必須再從教育歷程去著手,在實踐上必須針對就學機會、教育參與過程、教育結果和預期效益等三個教育歷程加以改進,學校行政雙月刊182002/370專專論論而要落實兩性「教育機會均等」則需要家庭、學校與社會的相互配合,藉由再教育的手段,以求兩性平等的真正落實。以下就針對推動兩性教育機會均等提出一些看法,這包括了概念上的澄清和實際做法上的建議。一、性別平等教育概念的釐清要落實兩性教育機會均等,須從學校推動「性別平等教育」開始。而要做好「性別平等教育」這項工作,則須對其概念有所釐清,才不致於矯枉過正。這可以從幾個方向去思考學校性別平等教育的真義與施行方向,包括了(薛曉華,2001:73-75):1思考「女性主義教學」的可行性,設計以女性的觀點發展利於她們的教學方式與教材,而非一味地反對「差別待遇」。2在多元文化與後現代強調「主體」與「尊重差異」的思潮中,性別教育推動者或許可以不同的視窗正視兩性差異。過於躁進和偏激的女性主義論者,以女性至上來對抗父權知識的思維,反倒是值得我們檢討與深思的。3「平等」的內涵應包括「共通」與「多元」,而非一味強調兩性相同對待的平等。二、全面檢討課程選材的合理性兩性偏見的課程設計不但造成學生對兩性自我意象與人生目標負面偏頗的看法,同時也因為傳遞錯誤僵化的兩性觀念,終將使社會付出更大的代價。課程選材設計的平等化實在是必要的,明顯可見近來所推動的九年一貫課程,其綱要精神便是要課程的安排更具彈性和符合需要,不再如往常的課程標準充斥著偏頗的意識型態和落伍思想,而是給予課程設計者更多自主性,也具有
本文标题:两性教育机会均等性的探讨与展望 - 学校行政双月刊18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002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