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DB11T 986-2013 居住建筑供热计量技术要求
ICS27.010F01备案号:DB11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T986—2013居住建筑供热计量技术要求Technicalrequirementsforheatmeteringinresidentialbuidlings2013-06-21发布2013-10-01实施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11/T986—2013I目次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基本要求............................................................................25节能技术............................................................................25.1室温自控技术....................................................................25.2水力调控技术....................................................................25.3供热量调节技术..................................................................26分户热计量..........................................................................26.1通断时间面积法热分摊技术........................................................26.2散热器热分配计法热分摊技术......................................................36.3流量温度法热分摊技术............................................................46.4户用热量表法热分摊技术..........................................................47楼栋热计量..........................................................................48热源或热力站计量....................................................................59运行维护............................................................................59.1一般要求........................................................................59.2运行管理........................................................................59.3维护保养........................................................................79.4应急预案........................................................................7DB11/T986—2013II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组织实施。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北京爱康环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硕人时代科技有限公司、石家庄工大科雅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中润环能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康易格瑞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依斯塔计量技术服务(北京)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维、赫迎秋、孙作亮、周磊、俞英鹤、戴斌文、齐承英、郭志军、刘通忠、张杰、苟滨。DB11/T986—20131居住建筑供热计量技术要求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居住建筑集中供暖系统中的供热计量技术的基本要求、节能技术、分户热计量、楼栋热计量、热源或热力站计量和运行维护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在居住建筑中新建和改扩建的供热计量系统,公共建筑的供热计量可参考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8636采暖与空调系统水力平衡阀CJ128热量表CJ/T188户用计量仪表数据传输技术条件CJ/T260电子式热分配表JG/T195散热器恒温控制阀JG/T332流量温度法热分配装置技术条件JG/T379通断时间面积法热计量装置技术条件JGJ173供热计量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JGJ17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热分摊heatallocation在热量结算点内(居住建筑以楼栋总热量为热量结算点)的各独立用户之间,通过设置测量记录装置,测算出各个用户分摊热量的技术。3.2热量计量装置heatmeteringdevice用于供热系统管理监测的热量测量装置、用于热量结算点计量热量的热量表,以及用于热分摊的所有仪表和设备的统称。3.3室内系统heatingsysteminbuilding自建筑物供暖管道入口起、至末端散热设备止的供暖系统。3.4DB11/T986—20132户内系统householdsystem分户独立的供暖系统中服务于每户(套)的水平供暖系统,包括每户的室外管井上的阀门、过滤器、室内散热末端和计量温控设备。4基本要求4.1新建居住建筑应设置供热计量系统,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也应设置或完善供热计量系统。4.2供热计量系统应包括热量计量装置、供热量调节和水力调控设备,以及室温自动控制设备。4.3供热计量改造应保证室温能够达标,不应影响供热系统的安全运行。5节能技术5.1室温自控技术5.1.1散热器恒温控制阀应符合JG/T195的要求。5.1.2散热器恒温控制阀应具有带水带压清堵或更换阀芯的功能,应能在现场提供专用工具使用。5.1.3垂直单管系统采用的低阻力恒温阀和通断时间面积法通断控制阀应符合以下要求:——DN15的阀门的最大流通能力不应小于2.3m3/h;——DN20的阀门的最大流通能力不应小于3.5m3/h;——DN25的阀门的最大流通能力不应小于4.5m3/h。5.2水力调控技术5.2.1水泵调速装置应根据系统需求变化自动调节。5.2.2水力平衡阀应符合GB/T28636的要求。5.2.3水力平衡阀应配备有专用的智能仪表,应在调试期间现场使用。5.2.4在新建或改造的供热系统运行初期,应对整个供热系统的管网水力平衡进行调试,并出具水力平衡调试报告。5.3供热量调节技术锅炉房或热力站应能根据用户需求变化自动调节供热量。6分户热计量6.1通断时间面积法热分摊技术6.1.1通断时间面积法热分摊装置应符合JG/T379的要求。6.1.2室温控制器应符合以下要求:——每个室温控制器应有唯一的ID号码,ID号码应由生产企业品牌和生产编号等信息组成;——室温控制器的温度传感器应固定安装在户内统一位置,不应受家具遮挡和热源干扰而影响温度DB11/T986—20133采集,宜安装在代表房间的内墙上;——室温控制器应显示时间、实测温度、并具备故障显示、通信状态和电量不足提醒等功能;——室温控制器宜显示阀门通断状态、设定温度和分摊热量;——室温控制器的显示内容应在正常光线下能够清晰识别;——室温控制器的出厂设定温度默认值应为18℃,设定温度范围默认为14℃~22℃,应具备在线调整室温控制器设定温度值和温度范围的功能;——室温传感器的测温周期不应大于10min,上传周期为2h;——室温传感器的测温元件在5℃~50℃的范围内的测量误差不应大于0.5K;——室温控制器外壳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20。6.1.3通断控制器应符合以下要求:——通断控制器在24h内的通断计时累计误差不应大于5s;——存储和上传内容应包括住户信息、日期和时间、室温控制器的设定温度和实测温度、存储周期内室内平均温度、存储周期内的阀门累积开启时间、自本次供暖期开始时的阀门累积开启时间、分摊热量;——存储在每个周期内的住户分摊热量,精度不应小于0.1kWh;——数据存储和上传周期应与热分摊周期同步;——宜采用网络同步校时;——外壳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54。6.1.4采集计算器应符合以下要求:——采集计算器应有唯一的ID号码,ID号码应由生产企业品牌和生产编号等信息组成;——采集计算器的时钟在24h内走时误差不应大于5s;——采集计算器应存储楼栋信息,内容包括楼栋名称、楼栋和每户供热面积等参数;——采集计算器应存储和上传每个住户通断控制器的上传数据和楼栋热量表周期时刻的参数(包括流量、热量、累积流量、累计工作时间、即时功率、供水温度、回水温度、故障信息等),以及故障记录(包括系统断路、通信故障、停电等);——采集计算器的存储和上传周期应与热分摊周期同步;——宜采用网络同步校时;——存储和上传采暖季数据的起止时间应为当年的10月15日至下一年的4月15日;——采集计算器存储的数据应能够现场读取;——采集计算器外壳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51。6.1.5热分摊系统应符合以下要求:——热分摊周期应为2h;——每一栋楼内采集计算器、楼栋热量表、通断控制器和室温控制器组成的系统应相对独立,能够在采集计算器内实现热量分摊和存储,不应依赖上位机实现计算和存储功能;——热用户不应自行更换室内散热设备。6.2散热器热分配计法热分摊技术6.2.1应使用双传感器电子式远传式热分配计,产品应符合CJ/T260的要求。6.2.2热分配计产品还应符合以下要求:DB11/T986—20134——每一只热量分配表应有唯一的ID,内容包含厂家品牌和出厂批次等信息;——热分配表应具备断电后存储数据不丢失的功能。6.2.3热分摊系统应符合以下要求:——散热器热分配计的安装位置应根据散热器的种类形式,按照产品说明要求确定;——热分摊周期应为24h,数据上传周期不应超过7天;——应在每一楼栋内的典型房间(主要考虑朝向和位置,在顶层、中间层、底层、边侧等,不少于9个)设立室温采样点,应以2h为周期上传至供热计量与能耗监测系统,采样点测温误差不应大于0.5K;——系统应存储和上传楼栋热量表周期时刻的参数(包括流量、热量、累积流量、累计工作时间、即时功率、供水温度、回水温度、故障信息等),以及故障记录(系统断路、通信故障、停电等),存储周期应为2h。6.3流量温度法热分摊技术6.3.1流量温度法热分摊装置应符合JG/T332的要求。6.3.2热分摊系统应符合以下要求:——测量立管供水温度的传感器应安装在散热器的分流三通的进水端,测量立管回水温度的传感器应安装在合流三通的出水端;——在应用流量温度法之前,应进行建筑物内各立管的水力平衡调节,并分别确定各立管流量与总流量的比例;当不能保证立管流量稳定不变时,应安装流量计并传输监测;——系统应存储和上传楼栋热量表周期时刻的参数(包括流量、热量、累积流量、累计工作时间、即时功率、供水温度、回水温度、故障信息等),以及故障记
本文标题:DB11T 986-2013 居住建筑供热计量技术要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0125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