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公共行政学》案例1、案例:贫困县的“摆谱症”据中国新闻网2005年6月6日报道,近年来,一些贫困的地方,喜欢打肿脸充胖子,把炫耀摆阔当作一种“时尚”,且大有泛滥成灾之势。“贫困县800万修豪华广场”、“贫困县2000万豪华演出”、“贫困县5000张吃喝白条”、“贫困县教育局吃掉600万教育经费”等新闻屡屡见诸报端。这些现象的发生,成为社会热点话题,引起各界普遍关注。办万人歌咏赛2005年元旦前夕,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的陕西省P县举办了一场历时两个多月,耗资数百万元,号称万人参加的“喜迎元旦大型歌咏比赛,,活动。其规格之高、规模之大、影响之广,为近些年之最。据了解,P县委办、政府办早在2004年10月就联合下发文件,以凸显这次歌咏比赛的极端重要性。文件要求各参赛代表队控制在50—100人,必须有统一的服装,有各自的伴奏乐队。由P县各部门、乡镇主要领导参与组成的80多支代表队,大张旗鼓地参加了这次声势浩大的歌咏比赛。据了解,很多参赛部门和乡镇都请了指挥、教练、乐队,统—服装,每支队伍花费都在3万到5万元,还有的乡镇100来人吃住在县城宾馆,连续训练了好多天。有的部门不仅服装统一,还配发了领带和皮鞋。全县这次活动花费累计在三四百万元。近几年,P县财政赤字每年都在2000万元以上,目前县财政负债总额已超过5亿元。陕西省农调队对P县近三年农村贫困状况的监测结果显示,该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全面低于全国、全省以及所属的W市的平均修豪华政府楼陕西省J县是一个财政赤字严重的贫困县,为发展当地的红枣产业,省里几个相关部门给该县拨款数百万元。可在该县主要领导的拍板下,这笔原本用于专项科技扶贫的款项,盖成的大楼却成·了县政府的办公楼。2001年,这座总造价达460万元的大楼竣工,但因为拖欠施工单位近百万元工程款,施工方迟迟不愿交工,且一度锁了大门,到现在大部分工程款还没结清。在向施工方做了大量“工作”后,2003年大楼开始投入使用。当办公室分配方案宣布后,J县广大干部群众才发现,这座当初以“红枣科技服务中心”的名义立项的、总建筑面积4800平方米的大楼,却变为县政府的办公大楼。湖北省Y县是个有百万人口的国家级贫困县,其中农业人口占80%以上,不少人还生活在贫困线下。该县交通局却大肆挥霍国家资金,将一处耗资1000多万元的办公大楼闲置5年不用,又打算投资400万元另盖一栋办公大楼。据在此看守的中年妇女称,她在这儿看守5年了,却一直不见有人进这楼办公。闲置的大楼与荒芜的工地,成了Y县交通局给当地人留下的两个难解之谜。买高档小轿车湖南省H县是个财政穷县,历年来财政累计负债高达7亿元。但就是在这样一个地方,不少干部近年来却争先恐后地坐上了崭新的广州本田、帕萨特等中高档轿车。据统计,2003年H县就花费近500万元为“公车消费”埋单。与花大把的钱购置公务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县里干部、教师多年连续不断地被不合理扣薪。在H县财政局工资统发中心,有这样一笔明细账:近年来,县级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和教师都要被扣缴扶贫资金、老干部扶助金以及县乡公路改造资金,三项每人每年分别为24元、20元、150元。乡镇教师多年来工资也不能全额发放,一个中学中级教师实发月工资往往不过700元。而一辆中高档轿车的价格相当于二三十个中学教师一年的收入。H县有群众对‘‘公车消费热,,发出了这样的抱怨:“无钱发工资,有钱买好车”!“西部贫困县,欠着群众钱;领导照摆谱,屁股坐丰田”这个顺口溜,则是云南某县群众对该县一位领导的批评。国家早就明文规定,除省部级领导外,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领导干部及工作人员的公务用车,价格不得超过25万元,但云南某县一位领导居然花了80万元,为自己购买了一辆8缸丰田越野车,其理由据说王要是“为了县里的形象”。建高尔夫球场22000年6月,安徽C县S镇政府与香港xx集团签订建高尔夫球场的《投资合作意向书》。随后,他们以每亩地3700元的价格一次性向农民征地2088亩,当年全部交给xx集团使用。征地范围涉及1000多个农民。失地农民伤心地说,政府以低价剥夺了他们的“生活来源”,又不给安排工作,如今这些农民生活难以为继。C县是一个有着50多万农业人口的国家级贫困县,近几年的农民人均收入在1900多元左右,至今有10多万人尚未脱贫。人们不禁要问,在一个贫困县建这样一个高尔夫球场,到底能为地方经济发展做什么样的贡献?对此,当地领导一再说,建高尔夫球场是为了改善投资环境,“给外来投资者提供一个能够停留的地方,多进些项目”。一些政府官员甚至把高尔夫球场看作是投资环境的必要条件,认为项目本身“赚不赚钱不重要,只要有就行”。修豪华广场江西省F县面积655平方公里,人口只有20万人。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小县,却花费3100多万元,建造全省首屈一指的豪华广场和行政中心,造成拖欠民工工资1000多万元的恶果。F县是国家扶贫的贫困县,许多地方连工资都发不出。每年要上级拨款几千万元。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哪来的这么多钱修豪华广场和行政中心?据知情人介绍,就是加快卖土地的步伐,因为F县有的是土地。辽宁省朝阳市B市(县级)在2003年9月兴建了一个规模巨大的广场,广场用的地砖全是大理石,各种雕塑、人工瀑布和霓虹灯布满广场。夜幕降临,霓虹灯绚烂闪烁,非常壮观。如此大的广场,来此休闲的人却十分稀少。据说,这个广场是在2003年9月初竣工的,工程总共耗资(加上征地赔偿费用)1000多万元,占地68亩。B市是个因煤而兴的城市,1994年后B市煤炭工业开始衰退,成为国家级贫困县,全市2004年财政收入仅8400多万元,2001年因矿务局破产下岗的工人就有2.3万人。据了解,这样一个大规模占用耕地的广场竟没有建设的手续。案例思考:1.“摆谱”,这个概念在本材料中的基本内涵是什么?从行政环境的角度,探析案例所反映的这些事件所发生的主要原因。2.在当前情况下,防治政府部门“摆谱”现象再次发生的基本举措可能有哪些?2、案例:消费者维权行动的无奈刚搬进新居不到半年的许先生一家碰到了烦心事:家里的燃气热水器发生了爆炸。许先生在多次致电厂家讨说法未果的情况下,希望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那么,热水器爆炸究竟是产品质量问题引起的还是因为消费者使用不当?许先生决心通过产品质量检测测个明白以界定责任,细问之下却令他打了退堂鼓。原来,一台燃气热水器的检测费高达两三千元。消费者维权进退两难2006年5月的某个晚上,许先生突然接到父亲的电话说,家里的热水器爆炸了。他慌忙赶回家一看,套间里的浴室被浓烟熏得漆黑—片,部分电线出现损坏。这台热水器是许先生前一年8月份在市区一家电器商行购买的,没想到这件“按照Is09000质量标准”生产的热水器用不到一年就出现事故,幸亏当时没有人在场,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许先生认为热水器的质量有问题。随后他多次联系了热水器的经销商与生产厂家,在没有得到满意答复的情况下,他只能保护好事故现场并希望通过质量检测部门对产品质量进行鉴定,以此作为日后索赔的依据。但是,为了这台价值几百元的热水器付上数千元的检测费,确实得不偿失。但是,如果不将责任问题分个清楚,许先生确实又心有不甘。一瓶酱油检测成本需600元据了解,进行相关检测所需的费用实在不菲。以一瓶普通酱油为例,需检测项目达18项,其中仅细菌检测一项所花时间就需要5天,如果一旦发现问题需复检,前后至少需半个月时间,检测费需600元。个别产品的检测费高得令人咋舌,如一瓶矿泉水的检测费达2000多元。因此,个人送检的产品以高值产品为主,如珠宝鉴别等。除了企业生产所需或受有关部门委托,没有人愿意为了一件所值无几的产品付上高昂的检测费。3据粤东产品质量检验中心有关人士介绍说,检测收费标准都是根据国家和省物价部门规定制订的,检测费用之所以这么高,是因为产品质量检测是一项精细的工作,所需成本相当高,如检测矿泉水必用的液相色谱仪每台就需20多万元。案例思考:1.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粤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属于什么性质的机构?其主要职能目标是什么?2.根据案例资料,消费者权益是否能够得到应有的保障?为什么?3.结合我国类似政府组织的职能运行现状,谈谈促成这类组织有效实现其应有职能目标的可能举措。3、案例:广州不明病毒危机2003年2月11日上午10时30分至11寸15分,广州市的许多市民是在电视机前度过的:他们看到自己选举出来的市长和高级公务员面对镜头发布信息,消解了几天来盘桓在他们心头的阴影。信息困局2003年2月8日,农历正月初八,休息了7天的广州恢复了永不停歇的活力,中午时分,一条消息悄悄在人群中蔓延——“广州发生致命流感”。它以手机短信和口耳相授等形式传播。标准版本是:春节以来,广州出现多例流感性肺炎致死病例,几家医院有数位患者死亡。“死亡”的字眼加剧了人们的恐惧;找熟人打听,成为广州人对不明病毒的第一反应。广东移动几日来的短信息流量数据统计:8日,4000万条;9日,4100万条;10日,4500万条。在数十小时里,广州的城市生态,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从2月8日晚间到2月9日,一些网站上开始出现可怕的字眼:禽流感,炭疽……到网络上找原因,成了不少广州人的第二选择。同时,广州各大医院继续传出消息:中山大学附属某医院呼吸内科全科多名医生被病人传染,目前睡觉均戴口罩;中山三院呼吸内科主任因被患者感染,被隔离治疗。使医生都倒下的病毒是什么?如何防治?其实,从春节前开始,广东的河源和中山等地就传出“流感死人”的传言,1月初,河源还出现了市民到各大药店抢购某抗病毒药的风波,只是因为距离比较远,没有引起广州人的注意。1月5日,广州某媒体“唐突”地报道:河源市疾病防疫控制中心2002年12月15日就接治了两名患者,紫金县人,症状是畏寒、咳嗽、随后分别转到深圳福田医院和广州陆军总医院。其后有关部门组成专家组于1月2日奔赴河源,几位患者初步诊断为某种病毒感染。药!药!药!2月10日上午,终于有媒体“模糊”地报道:近期广州患“感冒”和“肺炎”的病人增多。临近中午,南方网谨慎地发布了官方信息:广东省部分地区先后发生部分“非典型性肺炎”病例,该病主要表现为“急性起病,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偶有畏寒……有明显的呼吸道症状……该病有一定的传染性”。预防措施包括保持空气流通,醋熏,勤洗手和谨慎接触病人。一时间,大半个广州都动起来了。“买药了吗”和“买醋了吗”成了广州人的见面语。走过居民区,随时可以闻到一股股醋的味道;在一居民小区,物业管理人员开始喷洒消毒药水。大街小巷,只要有药房的地方,人们就排起了久违的长队;板蓝根和抗病毒药物成为人们哄抢对象,甚至清热解毒的中草药和凉茶也都成了抢手货。上午10时44分,建设六马路3—1号,广东创建大药房。7分钟里,前后28个人前来买药,而这些药早在两个钟头前就卖完,当天夜里9时,位于番禺区的广州碧桂园,人们不让药房关门,宁愿连夜排队等候店家到他处调药。而此时板蓝根已由平时的一包6.5元涨至20元。各种抗生素“只能等待明天了”。据说可以预防流感的白醋甚至被商人炒到了100元一瓶。紧接着,药物和白醋的热销“狂潮”连同“流感传言”传出广州,越过省界。深圳,从2月10日起,深圳大小药店买不到板蓝根和抗病毒药物,为了购买一种所谓“特效药”,某单位立即派人到香港购买。远在贵阳,板监根也“卖疯了”,价格翻到412元、15元,最贵的甚至卖到23元一包,市民仍在疯抢。贵阳机场10日起接运大量板蓝根,目的地—广州。相同景象几乎同时出现在国内各大中城市,北京、武汉、长沙、海口……人们纷纷给远在广东的亲友寄“药”。与此同时,抗生素、抗病毒药物也备受重视,截至2月10日止,浙江某药厂库存的某抗病毒药大部分已销往广东,苏州某药业公司的同类药在广东方面销量猛增。连最基本的药物——板蓝根也在某些药店告罄。中山某药厂称“生意极好”,电话声此起彼伏,工作人员甚至已经顾不上接了,而2月9日和2月10日,股市出现“小阳春”,几只医药股和—只醋业股一度涨停板,网络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医药激情领跑,大盘企稳反弹》的股评。依目前可肯定的信息,此类非典型肺炎最早病例最早出现在广东中山—个厨师身上他至今仍在中山留
本文标题:公共行政学案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023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