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 气象站实训心得体会范文
气象站实训心得体会范文气象站是进行气象观测的地方。包括所需的设备、建筑物、场地、仪器和其他综合观测设备。今天网友整理了一下在气象站培训的经验,希望对你有帮助。气象站实训心得体会1一.实习目的本次实习是对一定范围内气象状况及其变化进行系统的连续的观察和测定,为的是对天气预报、气象情报、气候分析有所了解,加强对课本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对气候与气象数据资料收集和整理的思维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观测和研究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对气候与气象学的兴趣。二.实习概况2021年5月7日上午9时,在信阳师范学院城环学院副院长刘明华副教授的带领下,2021级地理科学1班的学生前往信阳气象观测站进行地面气候要素的综合观测,并且近距离观看了测量仪器,与气象站的有关工作人员进行了一对一的交流。三.实习内容、过程及完成的任务。1.信阳气象观测站简介信阳气象观测站位于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东北方向(北纬32°08,东经114°08),海拔高度114.5米,建立于1951年1月,为信阳市两个国家基本气象站之一,担负着区域和国家气象信息交换任务,是我国天气气候网中的主体组成部分。2.地面观测场实习在地面观测场进行观测,实时观测并发布即时气象信息,提供进行天气预报必须的气象要素数据。气象观测站的主要测量项目包括云量测量、温度测量、湿度测量、蒸发量测量、降水量测量和风向风速测量。这里的观测场设备齐全,自动化和人工化一同发展,由各种传感器将各种收集到的数据经处理后送往终端。自动气象观测系统是一种能自动地观测和存储气象观测数据的设备,主要由传感器、采集器、通讯接口、系统电源等组成,随着气象要素值的变化,各传感器的感应元件输出的电量产生变化,这种变化量被CPU实时控制的数据采集器所采集,经过线性化和定量化处理,实现工程量到要素量的转换,再对数据进行筛选,得出各个气象要素值。经过处理的气象要素数据按规定的格式编排,经资料发送装置用有线或无线方式传回数据中心,有的是存贮在临时的介质上,由工作人电定期回收。气象站的自动观测项目包括风速和气温,数据采集频率较高,每分钟采集并存储一组观测数据。3.气象数据采集处实习气象观测站将收集到的地温、草温、气温、风速、风向、气压、降水量、蒸发量等气象要素发往信阳市气象台。几台计算机汇聚了信阳市气象观测站历年的气象数据,卫星云图、气压线、等温线等图的各要素的数据、符号都在上面显示、记录。一进去我们就看到工作人员正通过气象站的内部数据网查看着昨晚到今天的天气图,观察着一张一张的卫星云图、雷达图,一圈又一圈的等压线,五颜六色的温度分布图、降水分布图,一撇又一捺的高压低压槽中,一堆又一堆填充着“F”的风向图,并合所有的图和数据分析和探讨着未来的天气状况。我们虽然也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显然还不够扎实,所以看这些图的时候才会依然犹如看天书,我们也将自己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工作人员获得的实践数据进行了融合,进一步提高了我们对于气象学的知识的了解。在这里我们最大的收获是通过实物了解了天气预报的制作流程。气象采集处的有主要几个工作,分别是各种气象要素的收集;然后是通过交流和自己收集的数据,用专业的符号绘制各种气象图;接下是分析气象图,进行判断;随后是进行天气数据预报;最后是天气会商。气象站实训心得体会2一.实习目的本次实习是对一定范围内气象状况及其变化进行系统的连续的观察和测定,为的是对天气预报、气象情报、气候分析有所了解,加强对课本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对气候与气象数据资料收集和整理的思维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观测和研究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对气候与气象学的兴趣。二.实习概况2021年5月7日上午9时,在信阳师范学院城环学院副院长刘明华副教授的带领下,2021级地理科学1班的学生前往信阳气象观测站进行地面气候要素的综合观测,并且近距离观看了测量仪器,与气象站的有关工作人员进行了一对一的交流。三.实习内容、过程及完成的任务。气象站实习报告总结气象站实习报告总结1.信阳气象观测站简介信阳气象观测站位于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东北方向(北纬32°08,东经114°08),海拔高度114.5米,建立于1951年1月,为信阳市两个国家基本气象站之一,担负着区域和国家气象信息交换任务,是我国天气气候网中的主体组成部分。2.地面观测场实习在地面观测场进行观测,实时观测并发布即时气象信息,提供进行天气预报必须的气象要素数据。气象观测站的主要测量项目包括云量测量、温度测量、湿度测量、蒸发量测量、降水量测量和风向风速测量。这里的观测场设备齐全,自动化和人工化一同发展,由各种传感器将各种收集到的数据经处理后送往终端。自动气象观测系统是一种能自动地观测和存储气象观测数据的设备,主要由传感器、采集器、通讯接口、系统电源等组成,随着气象要素值的变化,各传感器的感应元件输出的电量产生变化,这种变化量被CPU实时控制的数据采集器所采集,经过线性化和定量化处理,实现工程量到要素量的转换,再对数据进行筛选,得出各个气象要素值。经过处理的气象要素数据按规定的格式编排,经资料发送装置用有线或无线方式传回数据中心,有的是存贮在临时的介质上,由工作人电定期回收。气象站的自动观测项目包括风速和气温,数据采集频率较高,每分钟采集并存储一组观测数据。3.气象数据采集处实习气象观测站将收集到的地温、草温、气温、风速、风向、气压、降水量、蒸发量等气象要素发往信阳市气象台。几台计算机汇聚了信阳市气象观测站历年的气象数据,卫星云图、气压线、等温线等图的各要素的数据、符号都在上面显示、记录。一进去我们就看到工作人员正通过气象站的内部数据网查看着昨晚到今天的天气图,观察着一张一张的卫星云图、雷达图,一圈又一圈的等压线,五颜六色的温度分布图、降水分布图,一撇又一捺的高压低压槽中,一堆又一堆填充着“F”的风向图,并合所有的图和数据分析和探讨着未来的天气状况。我们虽然也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显然还不够扎实,所以看这些图的时候才会依然犹如看天书,我们也将自己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工作人员获得的实践数据进行了融合,进一步提高了我们对于气象学的知识的了解。在这里我们最大的收获是通过实物了解了天气预报的制作流程。气象采集处的有主要几个工作,分别是各种气象要素的收集;然后是通过交流和自己收集的数据,用专业的符号绘制各种气象图;接下是分析气象图,进行判断;随后是进行天气数据预报;最后是天气会商。四.实习体会感谢学院为我提供了这么一次宝贵的实习机会,通过了这次气象观测站实习,我们与气象工作人员进行了零距离接触,他们热情亲切,为我们讲解了很多专业的知识,使我们的气象学知识在巩固中得到了提高,熟悉了气象业务的整个工作流程,对天气要素收集工作的辛苦也深有体会。实习中,看到工作人员用丰富的专业知识、灵活而又熟练的操作,使得众多机器稳定的运转,天气要素有条不絮的收集,为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所必须的天气预报而努力工作,感到自己的渺小。使我懂得了气象工作需要必需的重要性和严谨性、科学性。我们也要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要有更严禁的学习态度和研究精神。五.重要数据一览气象站实习报告总结实习报告实习总结信阳气象观测站在1950——2021年60年观测年间,重要观测数据如下:气象观测基本要素:温度、气压、湿度海拔:114.5米建立:1951年1月纬度:北纬32°08,东经114°08风速:最大值—1994年3m/s,最小值—1979年1.5m/s温度:最大值—1998年16.3℃,最小值—1954年14.1℃降水量:最大值—1955年1650mm,最小值—1967气象站实训心得体会3鹤壁市浚县气象局是国家基准站,是全球气候观测系统的组成部分。该站涵盖了所有的气象要素的观测项目,并承担着国家气象局最新研制的仪器测试工作。气象局负责本市内气象监测、预报管理工作,及时提出气象灾害防御措施,并对重大气象灾害做出评估,为人民防御气象灾害提供决策依据;管理公众气象预报、灾害性天气警报以及农业气象预报、城市环境气象预报、火险气象等级预报等专业气象预报的发布。负责向人民政府和同级有关部门提出利用、保护气象资源和推广、应用气候资源区划等成果的建议;组织对气象资源开发利用项目的气候可行性论证。一、地面组的有趣生活地面观测是整个气象预报的基础。需要定时观测数据,观测项目包含云量观测、温度观测(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地表温度、地下温度、草面温度)、湿度观测、蒸发量观测、辐射度观测、日照观测、气压观测、风向风速观测以及雨量观测。现在地面观测已基本上实现了全自动化,由各种传感器将各种数据自动采集,经处理系统后送至显示终端,由计算机自动处理显示,并按时将数据上传至国家局。但为了历史数据的保存完整性,站保留了人工站,每隔一个小时,我们都要去观测场读取一次数据。回来后将读取的数据录入系统并与自动站数据相比较,在每个小时采集数据后向市气象台发报,在每天8:00、14:00和20:00向省气象局人工发报。高空站主要负责本地区高空气象要素探测。主要利用无线电高空探测仪,无线电高空探测仪为一次性产品,悬挂在气象气球上升空(或由定高气球、飞机、火箭上下投),能测定各个高度上的风向、风速、温度、湿度和气压,每天早晨七点和晚上七点释放一次,汛期凌晨一点钟要加放一次。无线探空仪在使用前要对各项数据进行严格的检测,当探空仪升入空中后,L波段雷达会进行自动跟踪。无线电探空仪由感应元件、转换电路、编码装置、无线电发射机和电源组成。可以连续不断地发送气球上升(或降落)过程中所测各高度上的气象要素值。地面接收设备则进行信号接收、解码和资料处理工作,由计算机终端直观显示出来。我们观摩了一次高空探测的全过程,观察了从仪器检查到气球爆炸的全部细节及各气象要素的变化情况,并就过程中遇到问题向站长一一询问。二、防雷中心的秘密浚县的雷达是河南省雷达布网中重要的一员。它属于C波段雷达,直径11.5米,架设在100多米的雷达楼上,该雷达可以覆盖250公里的区域,主要用于探测降水。值班员老师带我们参观了雷达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庞大的机柜。雷达室在不同,的角度都装了摄像头,以便随时观察雷达的运行情况,值班老师还给我们讲解了各个部分的工作原理以及雷达日常维护的方法。最后我们来到雷达数据处理中心,这里有三个端口,分别将数据送至市局、省局和国家局。三、气象志愿者当我亲身体验气象工作,学习了气象知识,就顺利的成为了一名气象志愿者。这些志愿者来自县里的各行各业,有年轻人、有老年人,但都热心于气象防灾减灾公益事业,我们肩负着帮助做好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观测、记录报告当地发生的特殊天气现象,并协助灾情的收集和上报等工作。每天下午三点钟,必须准时坐在会议室,参加全省的视频会商。每天选出全省几个地方的气象分析员分析讨论并预报未来一天至一星期内的全省的天气状况,气象志愿者踊跃发言,对天台气象工作提出了不少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纷纷表示今后将进一步做好志愿者工作,多学习宣传气象科普知识,在工作生活之余为天台的气象事业发展做些实事。四、实践感悟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也在进行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然而,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也变得越来越严重。环境污染不仅影响经济发展,更影响社会进步。世界各国的发展历史说明,我们一味对自然一味索取、盲目征服与急功近利,引起大气温室效应加剧、大气臭氧层受破坏、酸雨成为空中死神、有毒化学品进入环境循环,垃圾泛滥成灾等等,给人类和自然界造成不可复原的生态浩劫,影响我们走向文明、清洁的现代化社会。由于生态受到破坏,我国一些地方的农业、工业和人民的身体健康正受到严重威胁,不仅制约了社会进步,也影响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面对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如何预防恶劣的气象问题、降低气象灾害对人们生产、生活的损失,不仅是气象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每个公民必须掌握的一门科学技术。我们要树立强烈责任感,以人类的发展前途为前提,以子孙后代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敢于迎接挑战,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综合思考并采取行动。在志愿者这个大家庭中,每个人都给与了我们关心和关怀,让我感觉到这就是一个温馨的家,我十分感谢他们。我通过了这次活动,在气象方面的知识增加了许多,在此体验到了气象工作者的艰辛,
本文标题:气象站实训心得体会范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0297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