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中国共产党重要会议:(一)党的创建时期1.“一大”(1921、7、23,上海),中国共产党成立。2.“二大”(1922,上海),制定了党的革命纲领3.“三大”(1923),确立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二)土地革命时期1.八七会议(1927、8、7,汉口)(1)内容:①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②通过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③决定发动秋收起义。(2)意义: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2.遵义会议(1935)(1)内容:①解决博古等人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②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2)意义: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在革命的关键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3.瓦窑堡会议(1935):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三)抗日战争时期1.洛川会议(1937):通过《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决定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即人民战争路线),决定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2.“七大”(1945,延安)(1)内容:①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报告,提出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②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③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2)意义: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四)解放战争时期1.七届二中全会(1949,河北平山县西柏坡)(1)内容:①提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开始城市领导乡村时期;②指出党的总任务是迅速恢复发展生产,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③告诫共产党人要警惕“糖衣炮弹”的进攻。(2)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949、9,北平)内容:①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定新中国的名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②选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主席。③确定了国旗、代国歌、首都、纪年方法。④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五)新中国成立后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4)内容:①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②选举国家主席,任命国务院总理。2.“八大”(1956)(1)内容:①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②提出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③选举产生新的中央委员会。(2)意义:为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3.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1)内容:①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②总结了建国以来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错误方针,全面纠正“左”倾错误,作出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③决定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2)意义:十一2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4.“十二大”(1982):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5.“十三大”(1987):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制定了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6.“十四大”(1992):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7.“十五大”(1997):提出并论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8.“十六大”(2002):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9.“十七大”(2007):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历程和成功经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作了科学概括;阐明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进一步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和战略部署。(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资本主义萌芽于14世纪末15世纪初。由于封建社会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引起了农村自然经济和城市行会组织的瓦解,导致城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其途径有两条:一是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二是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成。2、资本的原始积累所谓资本原始积累,就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资本原始积累主要是通过两个途径进行的:一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这是资本原始积累过程的基础;二是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进行残酷的殖民掠夺,累积大量的货币财富。资本原始积累,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缩短了封建生产方式转变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程。但资本积累的事实表明,资产阶级的发家史就是一部罪恶的掠夺史。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之后不断发展和成熟,反过来又促进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对上层建筑提出了彻底变革的要求。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用资产阶级政权取代封建地主的政权,建立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进而在资产阶级政权的帮助下,实现了产业革命,机器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空前发展,最终建立起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1、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的两种基本社会经济形态、,二者在本质上都属于经济体制的范畴,反映的是人类社会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的不同手段和方式。自然经济是与较低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以“自给自足、封闭、保守型”为特征的社会经济运行形态;商品经济则主要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以交换为直接目的的社会经济运行的形态。从自然经济过渡发展到商品经济,商品经济自身的充分发展,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历程中不可逾越的阶段。商品经济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作为自然经济的对立物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有两个:一是社会分工;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分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其中,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的前提条件,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分属于不同的所有者是商品经济产生的根本条件。2、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1)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它具有二因素,即价值和使用价值。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的效用或有用性,即它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3自然属性。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由其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属性决定的,它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使用价值在一切社会都存在,它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商品的使用价值,不是用来满足生产者自身的需要的,它是通过交换用来满足别人的、社会的需要的。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2)商品的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关系。决定商品交换比例的,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价值。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的比例相交换,就是因为它们都具有价值。商品的价值在质上是相同的,因而它们可以相互比较。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特有的本质属性,是一个历史范畴。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商品的价值是劳动创造的,其实体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价值在本质上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社会劳动的经济关系。(3)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其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备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凡是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不会有价值,也不能成为商品。其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是为了获得价值,而为了实现商品的价值,就必须让渡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购买者为了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就必须支付商品的价值。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内在矛盾,必须通过交换才能得到解决。如果交换不成功,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都不能实现,商品的这一内在矛盾就会暴露出来。(4)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是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不同具体劳动的劳动目的、劳动对象、生产工具、操作方法和劳动结果等各不相同。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但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具体劳动与自然物质共同构成使用价值的源泉。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消耗。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抽象劳动作为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在性质上没有差别,只有量的不同。抽象劳动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是形成价值的唯一源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商品生产者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生产商品的劳动既是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的过程,又是抽象劳动形成价值的过程。具体劳动反映人和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一般属性;抽象劳动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各种具体劳动在性质上是不同的,在量上是无法比较的;抽象劳动在性质上是没有差别的,在量上可以相互比较。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着商品的二重性,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体现着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对立统一。劳动二重性理论是理解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枢纽。劳动二重性理论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而也为剩余价值理论、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等奠定了理论基础。3、价值量与价值规律(1)商品的价值包括质的规定和量的规定两个方面。价值的质的规定回答的是价值的实体是什么,价值的量的规定回答的是价值的大小由什么决定和怎样决定。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所以,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来决定的。衡量劳动量的自然尺度是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的不是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所需的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同一部4门内部同类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形成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会随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生产使用价值的能力,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可以有两种表示方法:一是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二是用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来表示。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越多,生产每件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越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小,反之,则越大。无论社会劳动生产率怎样变化,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生产的价值总量是不变的,而它在同一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量会随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但是当社会劳动生产率不变,而单个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该企业单位时间内就能比同行业其他企业生产出更多的产品,这些产品仍按照社会价值出售,所以会获得更多的报酬。(2)商品的价值量同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有关系。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来计量的,复杂劳动可以换算成多倍的简单劳动。在相同的时间里,复杂劳动可以比简单劳动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这一过程是通过交换、通过商品生产者背后的社会过程自发形成的。(3)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普遍规律。价值规律也就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经济规律。价值规律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二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价值规律所要求的等价交换,并不是指每一次具体的商品交换都是等价交换。等价交换应当理解为商品交换过程的总的发展趋势。价格根据供求变
本文标题:中国共产党重要会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042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