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XXXX届高考地理 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
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考纲要求第四单元│考纲要求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是由地球表面的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要素,通过密切的相互作用,共同组成的。各个地区由于所处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互不相同,在气候、植被、土壤、地形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但地理环境各要素又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的,这又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从总体上看,全球范围的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本单元考试内容主要包括:1.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2.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3.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热点展望1.形式上以图或热点事件为背景材料进行设问,如生物入侵。2.以热点地区的地形特征或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或以大型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为背景材料,综合考查对自然环境整体性的理解。3.提供某一自然要素变化材料,考查其他要素,体现出相互作用性。4.从厄尔尼诺、拉尼娜等气候异常变化的相关材料切入,考查全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5.从时事热点材料切入,考查对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尤其是自然带分布规律的理解。第四单元│热点展望复习策略本单元内容的复习,应注意运用地理分布图或地理事实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规律;注意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和解决有关的资源和环境问题。1.重视主干知识,构建好知识结构。如复习自然带时,可以这个知识点为中心,运用不同景观图、自然带分布简图,说明各地理要素间的相互联系及地域分异规律。2.注意运用联系的方法。在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的理解上,用实例分析法和综合分析法,从实践到理论,真正理解其含义,并归纳其内在联系。在复习时要多联系初中学过的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的有关区域地理的内容,以加深对区域整体性的认识。第四单元│复习策略使用建议1.本单元共安排了12~13讲共2讲内容,本单元也是理解与记忆结合的一个单元,理解的难度也较低,记忆的知识点增加,课前最好给学生说明。第12讲需要记忆的内容增加,考点整合部分建议作为课前预习的资料,课前也可以再留出几分钟的时间掌握,以便达到让学生对本讲的主干知识及小的知识点进行提前掌握,本讲探究点需要让学生弄清里面的原理,对于各种地带性和非地带性的分布能够灵活区分,以不变应万变,特别是非地带性的分布实例最好能够逐个领着学生简单说明。第13讲考点整合可以作为课前预习或课后梳理的纲要,老师们可以不作单独讲解,老师上课时简单讲清探究点的内容,让学生简单理解即可。2.课时建议:第12讲1课时、第13讲1课时,单元综合1课时。第四单元│使用建议第12讲│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第12讲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考点整合第12讲│考点整合气候植被组成要素土壤带状南北方向太阳辐射热量热温寒水分森林荒漠中纬度水热状况基带水平变化越低越高越多要点探究►探究点一自然带的分布规律与自然带分布规律的地区差异第12讲│要点探究第12讲│要点探究例1图12-2所示为自然景观地域分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12-2第12讲│要点探究例1图12-2所示为自然景观地域分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自然景观①→②→③→④的变化是以________为基础产生的,这种地域分异产生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喜马拉雅山南坡复杂的景观变化规律近似于________(A:①→②→③→④,B:③→⑤→⑥)的变化,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③为温带落叶阔叶林,而同纬度的⑥为温带荒漠带,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12讲│要点探究[解析](1)图中①→④反映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这是地域分异受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影响而形成的。(2)喜马拉雅山南坡的垂直地域分异显著,地势高低不同是主要原因。(3)图中③、⑤、⑥的景观和自然带的差异,反映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这主要是距海远近不同造成的。[答案](1)热量太阳辐射在各纬度分布不均(2)A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水热变化越大(3)距海远近不同[点评]该题考查陆地环境地域分异规律的应用。出错的几种可能:①不能将图中自然景观分布特点和地域分异规律联系起来;②不理解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和赤道向两极地域分异规律的相似性;③没有看清楚图中沿海和内陆的提示位置。第12讲│要点探究2009年中央电视台开年热播大戏《走西口》中的主人公田青在内蒙古包头从事的是从包头到新疆阿克苏的皮货贩运生意,这为他今后的人生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据此回答(1)~(2)题。(1)从内蒙古的包头到新疆的阿克苏沿线的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C.垂直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2)内蒙古包头所在地区所属的自然带为()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C.温带草原带D.亚寒带针叶林带第12讲│要点探究[解析]从包头到阿克苏,体现的是东西方向上的分异,距离海洋越来越远,降水逐渐减少,其沿线景观变化体现的是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包头位于内蒙古高原上,为温带草原景观。[答案](1)B(2)C►探究点二陆地自然带与气候分布对照图第12讲│要点探究1.热带沙漠气候对应的自然带是热带荒漠带,温带大陆性气候内部是温带荒漠带。2.热带草原带又叫萨瓦纳带。3.热带季风气候对应热带季雨林带。4.同一气候类型对应两种自然带,该种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气候,两个自然带分别是温带荒漠带(内部)、温带草原带(外部)。5.两种气候类型对应同一个自然带,这两种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气候;同一自然带指温带落叶阔叶林带。6.亚欧大陆的中纬度自然带呈现阔叶林、草原和荒漠的对称分布。7.亚欧大陆亚热带地区,东西两岸的自然带植被叶面存在差异:一个是常绿阔叶林,一个是常绿硬叶林。第12讲│要点探究图12-3第12讲│要点探究例22010·重庆卷图12-4是某区域地质地貌剖面图。若河流沿岸地区柑橘分布广泛,则图中乙地常见植被类型最可能为()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针阔混交林D.针叶林图12-4第12讲│要点探究[解析]根据题意,河流沿岸地区柑橘分布广泛,可以判断该地位于亚热带地区,所以常见植被类型最可能为常绿阔叶林。[答案]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不同气候类型对应不同的自然带,不同的自然带植被类型不同。做类似的题首先要判断该地所处的气候类型。第12讲│要点探究►探究点三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1.从山麓到山顶的热量差异很大:一般的,海拔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据此可知:①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分异类似于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②纬度越低,相对高度越大,山地自然带类型越多。2.从山麓到山顶的水分状况差异明显:一般的,从山麓到山顶降水量呈“少—多—少”变化。因此,有些基带在草原或荒漠的高山上,由于山地降水增多,可能出现森林带,如天山。3.同一自然带内水热状况相似:随纬度和坡向的变化,同一自然带在不同地区分布高度不同:①纬度越高,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越低。②同一自然带在阳坡位置高、阴坡位置低;③同一自然带在迎风坡位置低,背风坡位置高(雪线受此影响明显)。4.雪线高度不同:夏季气温小于0℃的地方有永久性积雪,即夏季气温0℃线为山体的雪线。雪线是冰雪带的下限,其高度与纬度、坡向和坡度有关。一般而言,低纬雪线高,高纬雪线低;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迎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陡坡雪线高,缓坡雪线低。32010·江苏地理卷图12-5为我国某山体不同坡向垂直带谱示意图。某校地理兴趣小组通过对该山体垂直带谱的分析,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关于垂直带谱的看法,正确的是()(双选)A.东坡、南坡的带谱比北坡、西坡复杂,是因为山麓地面高度不同B.西坡的高山灌丛草甸带比东坡的高而窄,是因为西坡比较湿润C.北坡积雪冰川带的下限比南坡低是坡向造成的D.东坡积雪冰川带的下限比西坡低是地形造成的第12讲│要点探究图12-5第12讲│要点探究[解析]东坡、南坡的山麓地带海拔低,山麓与山顶的相对高度大,因而自然带谱复杂,A项正确。与东坡相比,西坡的积雪冰川带下限较高,说明西坡较东坡热量丰富,因而西坡的高山针叶林带上限比东坡高,B、D项错误。北坡为阴坡,南坡为阳坡,北坡气温比南坡低,积雪冰川带下限比南坡低,C项正确。[答案]A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垂直自然带分布的因素,做该题首先要知道影响垂直自然带分布的因素:纬度、山顶和山麓之间相对高度、海拔高度;影响雪线的因素主要是纬度、坡向和降水量。其次要会判断坡向(阳坡和阴坡;背风坡和迎风坡)。第12讲│要点探究►探究点四地理环境非地带性分异规律的表现1.某些地带性自然带的缺失。例如:南半球大陆上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缺失,其主要原因是南半球同纬度(56°S~65°S)的地方是海洋(影响因素是海陆分布)。2.改变了地带性分布的自然带。例如:南美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东侧的巴塔哥尼亚高原因受地形影响,处于西风的背风处,成为温带荒漠带(影响因素是地形起伏)。3.地带性自然带空间分布范围受到约束。例如:南北美洲西部沿海地区,各自然带紧逼西海岸分布,其空间分布范围受到极大约束,而且与东部地区的自然带割断,这是由于科迪勒拉山系分布于美洲大陆西部沿海地区的结果。4.自然地理现象的斑状分布。例如,荒漠中呈现斑块状分布的绿洲,这是由于受高山地形和土壤水分等非地带性因素影响所形成的。我国天山山麓地带众多绿洲呈斑块状散布于干旱地区,形成了与周围温带荒漠截然不同的景观,属于非地带性现象。42011·济南模拟B地自然带的分布属于()A.纬度地带性B.经度地带性C.垂直地带性D.非地带性第12讲│要点探究第12讲│要点探究[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自然带分异规律的理解能力。B处距离海洋较近,但由于其处在西风的背风坡,降水少,从而形成了温带荒漠景观,所以其自然带分布属于非地带性规律,故正确选项为D。[答案]D第12讲│要点探究►探究点五几种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1.地带性或非地带性的判断方法依据该现象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海拔,按地带性规律判断应该是什么自然带,然后将实际环境与理论上的自然带相比较,如果一致就是地带性现象;如果不一致就是非地带性现象。2.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主要看自然带的延伸方向和更替方向。一般来说,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的是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最明显的大洲是非洲;南北方向延伸、东西方向更替的是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如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自然带的变化;从山麓向山顶更替的是垂直地域分异,如喜马拉雅山等一些高山地区自然带的分异。第12讲│教师备用习题[教师备用习题]成书课件中将选用部分2011年最新模拟试题供教师参考。1.下图意我国某山的东坡和西坡的垂直带谱。读图,完成(1)~(3)题。第12讲│教师备用习题(1)该山3000米以上东西坡各带分布差异反映出同海拔东坡比西坡()A.较暖、较湿B.较凉、较湿C.较凉、较干D.较暖、较干[解析]考查垂直自然带各坡差异比较及我国东部水汽主要来源,同3000m海拔由图示信息可读取均为亚高山针叶林,但东坡针叶林分布较低,说明“较凉”;我国东部降水主要来自于东边(太平洋),所以东坡较湿。[答案]B(2)干旱河谷灌丛带所在的河谷终年盛行()A.干冷北风B.干热南风C.上升气流D.下沉气流第12讲│教师备用习题[解析]考查地形雨。背风坡气流下沉,降水少。[答案]D(3)该山可能位于()A.四川B.新疆C.安徽D.山西第12讲│教师备用习题[解析]考查中国地理省区自然地理比较,B、D与题意不符,在四川和安徽两省中比较(如海拔、地形等方面)。[答案]A第12讲│教师备用习题2.[2010·平顶山模拟]读下面某沿海地区
本文标题:XXXX届高考地理 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056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