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会议纪要 > 全国食糖形势分析会及XXXX年中国白糖产需研讨会会议纪要
全国食糖形势分析会及2010年中国白糖产需研讨会会议纪要因09/10年制糖年生产将结束,食糖产量己明,在后金融经济危机影响下,为分析判断2010年的食糖产销形势,稳定蔗农、糖企、流通商的各方利益,同时研判2010年糖料种植,4月26日到27日,我们参加了由云南省糖业协会在昆明主办的“全国食糖形势分析会”。此次会议邀请了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工信部、农业部、中国糖业协会、产糖省区糖业协会领导和有关专家以及省政府有关部门和主产糖州、市糖业主管部门,和食糖下游行业贸易商代表。与会嘉宾及代表对宏观经济和2010年中国食糖行业发展态势进行深入研究,围绕食糖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昆明的电子盘远期及郑糖期货市场未来价格走势;并探讨了中国食糖上中下游行业发展态势及其影响,交流了郑糖期货对中国食糖产业链的作用与意义。现将昆明糖会要点整理如下。1,国际糖市转熊、从心里上打压国内糖价邦尼伦敦有限公司中国首席代表席大同认为:基金持仓减少是造成纽约原糖期价大跌的主因,基金在原糖期货中的投机是左右国际糖价的最大因素。美元流动性增加、2009年糖的基本面是相对最好的,都促使基金投机原糖,这也是诱发基金投机食糖期货的原因。因巴西10/11年度甘蔗增产10%,印度09/10年度产量增加到1800万吨以上,国际糖价的基本面已经改变,这导致爬16个月楼梯而上的国际糖价2月内跌到14美分。今后如果风调雨顺,纽约期价会进一步下跌。但国内白糖市场比原糖市场要好,因为白糖的供求偏紧,所以,看好白糖/原糖差价,不排除国际糖价下跌到13美分。当纽约期价,加上不同产地的原糖实货的升水,加上运费,构成到岸价格,再加上进口税和加工费及损耗,形成的炼糖厂交货价格远远低于国内白糖市价,就从心理上打压国内糖市。2,中国经济应转变发展模式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发展与规划室主任王小广认为,政府通过鼓励国有企业投资保投资高增长、通过持续达半年多的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房市”、通过财政补贴刺激家电和汽车两大消费市场,支持了消费增长;但是政府没抓住结构调整机遇、错失房地产顺势调整机遇,10年中国经济将继续回升、CPI将增长、出口变好,但王小广认为中国不会进入新一轮上升周期。他认为将来中国将面对产能过剩、结构性矛盾、资产泡沫化风险,和国际经济摩擦等问题。他建议中国未来经济政策应该做大调整,首要是调控房地产,来加快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方式转变。总之,因为金融大危机的影响仍将抑制中国贸易出口增长、09年中国政策的负影响、以及中国发展阶段的高风险性,他认为中国经济正处在“战略拐点”上,机遇与挑战并存,是三周期的交汇点,是经济发展高风险期、可能出现“反向变盘”,掉入“中等国家陷阱”。他主张调整中国的发展模式,由注重城建和城市空间扩大的城市化转为加速人口城市化的本质性城市化,保持和形成两大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调整收入分配结构,促进需求结构的优化。在整体的宏观经济形势良好的情况下,糖业还是能有好的发展。3,国储糖抛售影响糖价华商储备管理中心袁永康处长发表了对国储糖的相关看法。他介绍说,国储糖出手快而重,保证中国糖市平稳发展。国储糖仓库布局合理,仓储设施先进、规模大,储备品种合理。袁永康认为中国糖市有5个新特点:中国糖生产成本增加、糖价值提高、糖价格周期变化快、国内外糖市关联度上升、糖市集中度增强糖市体系建设取得进展。他认为今后国储糖调控的时机缺乏预警机制,建议糖的决策也要参考建立类似猪肉的预警制度,应该扩大国储糖来源。不仅仅只有原糖,还应该进口成品糖,高抛低吸,使国储糖更好的流动起来;国家调控的决策集中度要统一,以达到糖市的平稳和谐。4、2009/10国内食糖生产情况中国糖协贾志忍理事长认为中国食糖在09/10榨季产糖1070万吨左右(广西减少50万吨,云南减少50万吨,广东和海南减少20万吨)。国家发改委经贸司副司长刘小南认为2009年受气候及种植面积的影响,云桂干旱导致供给减少,消费量1400万吨左右,供不应求。但他认为国内干旱仅仅是炒作,市场炒作心态较明显。在复杂形势下,中国食糖运行难,糖价上涨有其合理性,在合理和可控的范围内运行,这对于今后甘蔗生产恢复发展有积极作用。本榨季前期糖价态势是相当良性的,运行越来越平稳。国内外差价缩小,期现货糖价接近。本榨季以来,糖业发展态势得益于中央有关方面调控信号和,各方面理性、长远和全面方面参与市场。从供给角度讲,他认为进出口将是影响供给变动的因素之一;从产量看,国际国内的互动还是有一定的弹性,那么近十年进口糖也就是在80-130万吨之间波动,后期会有增加要看国内外差价。从需求角度看淀粉糖替代性问题,他关注在何价位淀粉糖将会出现替代。在供需总量平衡态势下,国家会适时调控、希望糖市稳定发展。糖市调控,通胀压力变大。特别是糖业面临严峻形势,保证供给、保证供应和价格平稳对发改委管理通胀预期有用。从现有糖价看,糖价有所上涨。发改委必须保持糖价稳定。通过保证食糖供给,把云桂区域性和食糖生产时段性的矛盾调节好,保持糖市平稳、保持糖市有效供应,保持糖价平稳运行,保持经济有效运行。国家有糖市相应的调控预案,发改委按照预案进行调控。主要手段是进出口和储备调控两手。着眼当前和下榨季,发改委完全有能力保证本阶段后期目标的实现。发改委建议近日将销售一部分储备糖,给出信国家有能力调控好市场的号,糖市能够正确的理解和解读这个调控措施。有关部门还将继续关注糖市动态、保证糖市运行,以防糖价大变。进一步做好后阶段糖市供应工作和甘蔗各方面生产工作。不排除天气的变化情况,发改委还要加强甘蔗生产的工作,顺价销售,防止农产品炒作。云南农业厅汤克仁副厅长认为:本榨季云南干旱对甘蔗的影响较大,全年降雨偏低,温度反升2.2度,秋旱冬旱春旱连续,且旱象还在发展,对农业的损失较大,种植作物1953万亩,预计夏粮产量仅50%以上,当年甘蔗种植457万亩,绝收53万亩,对农业损失较大。滇西北几个县全面解除旱情,产糖较去年同期减少48万吨。因干旱对甘蔗主产区影响,保山地区,除了留10万吨种苗,影响的就不只是本榨季,还有下榨季。为减少损失,云南种植短期蔬菜等作物;投入3000万元恢复受灾甘蔗生产。他建议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应多关注甘蔗种植第一环节。广西蔗价高于云南,为了糖业持续发展,应兼顾蔗农利益,抓好甘蔗生产第一车间。广东糖业协会理事长刘汉德报告说广东种蔗190万亩、产糖85.8万吨,减产20万吨,减幅19%。至4月20日,库存29万吨,销糖56.8万吨,产销率66.2%。广东蔗价在410元/吨左右,高的为500多元每吨,成本在4800元/吨以上,出糖率10%,糖粉低,单产低。他认为广东减产的原因在于粤北、粤东和部分粤西干旱,几次台风后甘蔗倒伏严重、侧芽多;良种蔗比例小,蔗质量差;螟虫危害大。目前广东炼糖能力是国储加工总量为26万吨白糖和88万吨原糖,剩下产能不多。他认为国储糖库布点不合理,出库不均衡,他建议改变布局:应将储备库建在加工糖企旁边,以便于随时加工;10/11榨季估计甘蔗面积将增加20万亩,主要是湛江增加,产量恢复到08/09榨季的105万吨左右。平亚军介绍北方甜菜产销情况:2009/10榨季,黑龙江甜菜收购面积50万亩,收购甜菜85万吨,同比降66.1%;产甜菜糖共9.89万吨,较上榨季减18.61万吨,同比降65.3%;平均产糖率为11.78%,较上制糖期的12.29%下降0.51个百分点。内蒙古甜菜收购面积23万亩,同比降58.8%;开机5家糖厂(全省共8家糖厂);收购甜菜53.2万吨,同比下降57.0%;甜菜单产2.31吨/亩,较上制糖期每亩减产0.09吨;产甜菜糖共7.01万吨,较上榨季减少8.49万吨,同比下降54.8%;平均产糖率为12.7%,较上制糖期的11.57%提高1.13个百分点。2010/11榨季,华北糖厂将甜菜收购价提高到380-410元,种植面积增加到85万亩。但由于农村劳动力的减少,面积落实不够理想,能恢复到08年的状况也困难。如果不能改变当前的现有模式,甜菜糖有可能退出历史的舞台。他建议加快北方机械化进程。5,2009/10国内食糖消费情况对于食糖消费的问题,贾理事长认为是1400万吨左右,目前食糖消费量比去年多。一季度国家统计局的数据,食品工业增长28%以上,食品工作利税率增长40%以上。6、国家对食糖行业的宏观调控关于本榨季的宏观调控特别是国家放储等措施,贾理事长希望糖价相对稳定些,平稳慢涨。他不希望糖价过高或高低,5000-5500的现货价格是最稳健的。要稳定蔗农积极性,中国怕糖少。现在终端用户手里的糖比去年多还是少,前端用户的糖比去年多还是少。国储糖投放将是糖业常态工作、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正确决策。他要求云桂糖协要把受灾农民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把农民的损失给予弥补,采取扶持生产,做好服务;全国所有制糖企业要加快对农民糖料种植的工作,维护糖业安全,抓好今年糖料种植。对糖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环境工作做思想准备。糖企不能惜售,要顺价销售。有加工能力的糖企要完成保质保量完成原糖加工工作。食糖中间用户要多采购糖、多推销糖。商务部市场运行司丁书旺副处长基本认同当前糖价,下一步希望糖价以稳为主,保障蔗农根本利益。在确定榨糖成本后,定合理糖价,政府不打压糖价,主要是保护糖业稳定。他认为目前糖价处在一个周期性的高点,国家是保持稳定健康平稳发展的角度来理解糖价的。他说目前还有将近70万吨没有加工。本榨季70万吨投放市场,国家计划5月份储备糖加工量不低于40万吨,以满足市场需要,但这也要根据糖市需求来定,随时进行调整。7、对糖企今后的发展贾理事长要求糖企和经营商要从维护行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高度出发,处理好长期和短期利益的关系、顺价销售、扩大食糖消费空间,以求赢利。刘汉德认为将来制糖行业看法将朝着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出路在于集约化。糖成本不断增加趋势(地租、劳动力成本、糖料辅料成本都在增加,回到以前的300元/吨很难);中国食糖将供不应求,今年1060万吨,明年即便增产,消费也同样增加。今后,中国糖供给将是蔗糖为主,甜菜糖为辅,淀粉糖为补充。糖价高企4500元/吨以上,这是由甜菜糖的成本所决定的。中国食糖储备体系将不断完善。他认为,09/10榨季中国产1060万吨,缺口340万吨,而10/11榨季中国将产1300万吨,缺口200万吨,其中国储糖为260+40,进口50万。在2011年,国储糖为100+40,进口50万吨,所以,在2011年:糖价更应该在4500以上。他建议扶持机械化发展,特别是甘蔗收获机械化(成本持续高);扶持甜菜发展,今后糖的一个很大来源于甜菜糖(消费大于生产);不要对糖价恐高,糖价高对农民有利,要让利于民,糖的比价不高。限制进口(比例没优势)。平亚军建议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将来以南方蔗糖生产为主,加快北方甜菜的发展、加快糖业自身的造血能力。新疆糖协杨红报告说09/10榨季新疆甜菜收购面积92万亩,同比降8.9%;开机14家糖厂(全省共14家糖厂);收甜菜322万吨,同比降9.8%;甜菜单产3.5吨/亩,较上制糖期每亩减产0.05吨;产甜菜糖共38.44万吨,较上榨季减少3.03万吨,同比下降7.3%;平均产糖率为12%,较上制糖期的11.63%增长0.36个百分点。受国内糖价高企带动,2010年新疆计划甜菜播种面积望达150万亩,较2009年92万亩播种面积大幅增长63%;甜菜糖产量有望从09/10榨季的38.44万吨增至65万吨,增幅69.09%,如果糖价继续在高位运行,甜菜糖产量甚至会超过65万吨。分析师:徐炤
本文标题:全国食糖形势分析会及XXXX年中国白糖产需研讨会会议纪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077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