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中国企业如何适应环境的变迁(1)
中国企业如何适应环境的变迁仅从个体企业相关的微观环境来分析企业环境与企业的相互作用,从而为企业决策提供支持,已经成为企业战略与经营管理的主要思维方式。这中间最为代表性的就是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其它诸多企业战略管理学派也多是从个体企业的最优决策出发,来探讨企业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所不同的主要表现在分析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在以环境为视角的主流战略理论中,设计学派、计划学派、结构学派和学习学派都强调战略与环境要相匹配。正是这种从个体企业利益最优化出发的分析方式,导致了中国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显示出了结构性的缺陷。中国企业要走向良性市场竞争秩序,有必要从更高层面来分析中国企业的环境变迁。一、理解企业环境与企业的关系任何企业都处在一个系统的社会环境中。企业作为现代社会的基本社会组织单元,只有在与外部环境进行持续不断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与相互影响过程中,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现实基础和未来条件,进而获得生存与发展。企业环境与企业的关系,一直是企业管理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要对企业环境与企业的关系作出深刻的理解,首先是要对企业有更深的理解。仅仅把企业看成股东追求最大经济利益的工具,是对企业最大的误读。也正是在这一对企业存在价值与目标的误读,导致了在对企业环境的分析中,过多的功利主义色彩掩盖了对企业深层环境变迁的正确认识。企业环境既是企业的制约因素与决策的起点,也是企业经营的目标。良好的企业经营行为会造就良好的企业环境,从而进一步形成良性的企业经营行为,反之亦然。企业环境与企业的循环互动作用,使企业环境与企业成为一个整体的系统,割裂企业环境与企业的系统联系,把企业看成环境的适应者,或是可以脱离环境的独立体,都使得现实经营中,企业在经营决策上出现企业与环境关系的扭曲,最终造成企业的失败。1、企业的目标是改善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外部环境把企业环境视为条件,而把企业视为目的,这只是人们在研究企业时的一种视角的错位。就整体而言,企业的外部环境决不可能为某一企业而存在,而恰恰是企业集体的经营结果的合成,造就了企业的外部环境。我们通常分析企业环境中,最常见的PEST分析框架,其中的经济的环境,就是整体企业运营结果而造成的。举个例而言,比如我国外贸顺差,这作为企业经营环境之一,既是企业面临的环境条件,更是企业整体经营的一种结果。而GDP、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指标,也都是企业整体经营的结果,而不是先于企业经营而存在的一种条件。当然,这种结果又成为企业经营必须考虑的外部条件。现代社会的的进步,可以说企业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正是由于企业的发展,从而促进了社会在经济条件、人们收入、消费习惯、生活方式等多方面的进步。没有英特尔、微软、IBM等,人们是想不到可以如此方便的使用电脑的,可以说,企业才是社会环境进步的原动力。2、企业的目标与外部环境的均衡把企业仅仅看成是追求最高利润的主体,必然会破坏外部环境的均衡。利润是企业发展,最终实现环境均衡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切斯特•巴纳德在《经理的职能》一书中指出:商业的目的是生产商品与提供服务,而不是贪图利润。利润是吸引资本的一种基本手段,保证公司有足够的盈余来为员工及供应商提供奖励,从而激发他们有更好地为公司做事的热情。彼特•德鲁克同样也把利润看作一种手段,他指出:“商业无法以利润来阐述或解释。当被问及何为商业时,典型的商很可能会回答说:商业就是努力赢利的公司所经营的业务”,典型的经济学家也可能作出同样的回答。这个答案不仅是错误的,……实际上,利润最大化的概念毫无意义。”事实上,过多的关注高利润,必然导致整个企业环境的失衡。这在我国已经显示出来,长期对高毛利的追求,所导致的国内消费需求不足,只有通过国际贸易和投资来缓解。当这种经济增长方式达到一定的时候,必须带来整体企业环境运营的均衡失调。这就是我国为什么经济在高速发展,而企业竞争环境却日益未见实质性改善的原因。当企业环境的均衡被打破,必须会影响到企业的良性的经营行为,而企业非正常的经营行为又必然会进一步打破环境的均衡。只跳出个体企业的视野,以系统的思维来看待企业环境和企业关系,才能真正为企业未来的经营提供正确的指导。这正是企业环境分析的根本目的。二、中国企业生存环境的主要变迁我们仍以PEST框架来分析中国企业环境总体的变迁。1、政治法律环境稳定,逐步趋于理性和完善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的,我国政治稳定,市场经济法律环境逐步完善。这给企业的经营带来了一个良好的、稳定的社会环境。这是这些年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基本条件。企业的发展,进一步为社会政治稳定和法律的完备创造了很好的经济基础和物质条件。比如我国农业税的费除、九年义务教育的实行、社保机制的建立等等环境因素,既为企业的生存发展带来了良好的稳定的环境氛围,也是企业发展的一种结果。国家在税收、经济合同、劳动关系、反不正当竞争、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都陆续出台了相应的法律制度,这为企业的规范发展和公平竞争创造了良好的法律环境。从总体而言,我国政治法律环境是逐于理性与完善的过程之中。2、经济高速发展,但存在结构性隐患近二十年来,中国平均每年都保持了至少7%以上的经济增长速度。这在全球也是罕见的。高速的经济发展使中国既成为一个良好投资区域,也成为了个巨大的消费市场。通过近十年的发展,中国的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个环境的变化中,有些因素是量的变化,但有些因素正在悄悄的发生着质的变化。对这种经济变化的正确认识恰恰是企业环境分析最重要的内容之一。(1)市场由供不应求转向供大于求最为典型的环境变化就是,我国的大多数的产品已经由供不应求转向于供大于求,由短缺经济进入了过剩经济时代。但这种过剩仍然是相对过剩。从我国9亿农民和城市普通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来看,仍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但为什么,我国在人均收入刚跨过1000美元时,就出现这种过剩经济的现象呢?这主要原因还是源于分配结构与消费结构的不匹配。(2)分配结构导致消费结构不合理,内需拉动不足明朝末年,中国的白银贮备占有全球的1/3,但国库空虚,大量白银流入些官吏手中,而且不能转变为公开的消费,只能私藏于家中。当李自成进就后,从明朝高官家中搜出的白银多于国库数倍。历史的经验可以借鉴,我国2005基尼系数已达0.47。拉丁美洲是全球贫富差距最严重的地区,而且这种现象仍在继续发展。目前拉美平均基尼系数已达0.522,远远高出经济发展水平与其相近的东欧和东南亚国家。收入差距的拉大,不仅仅是一个社会稳定和公平的问题,关键在于,这种分配结构会形成整体经济运行的隐患,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国内消费需求拉动不足。聚集了大量收入的高收入群,其持有货币不能转化为国内的消费力,由于其收入的合法性问题,也难以转化为真正的投资,甚至不能转化为国内储蓄。正是这种分配结构才导致了我国大多数行业过早的出现了供大于求而过度竞争。把过度竞争责任仅仅归结为当今企业不正确的决策是不完全的。财富的创造者不能成为创造财富的拥有者,那么商品的价值如何实现呢?我国公务员的加薪,就有着明显的拉动内需经济考虑,但占全国大多数人口的工人、农民工、农民,如果其收入不能提升,那么必然影响到中国的长期经济发展。(3)市场由消费拉动,转向投资和外贸拉动那为什么我国经济又能够保持高速发展呢?其实,在改革初期,我国物质短缺,由于人们消费需求的释放带动了中国的经济增长。但近十年来。这种经济增长模式正在由需求的拉动而让位于投资和外贸的拉动。统计表明,从1980年到2001年,美国、日本、印度、德国的外贸依存度大体稳定在14%~20%的范围内。同一时期,中国外贸总额却连创新高,外贸依存度从15%一路蹿升,2003年更高达60.2%,远远高于上述发达大国和发展中大国的水平。我国外贸的增长,正面的效应是拉动了经济的发展,但从长远来看,依托于低人工成本的我外贸顺差,会导致中国大量工人收入水平提升乏力,进一步加速国内需求的不足,从而进一步加大我贸依存度。珠三角地区近十年来,工资水平基本不涨,甚至出现民工荒,就是这种经济增长方式的直接体现。(4)企业由高利润转向微利时代在中国高速发展的同时,企业的竞争环境更加多变和险恶。习惯于粗放的管理模式下,靠着行业机会而发展起来的中国企业,一时还适应不了在规模化、规范化、微利化的情况下的竞争模式。试图重新寻找高利润的行业成为企业家们的共性。所以汽车公司、零售公司涉足房地产的现象也不足为怪了。中国企业环境变迁带来的一个客观事实就是,中国企业已经开经进入微利时代。应该说微利是成熟市场经济一种常态,也是市场杠杆调节的必然结果。通过市场的竞争,淘汰经营不善的企业,降低产品价格,从而获得市场地位,这是市场经济的规律。这在发达国家,如美国也是如此。可口可乐进入印度,加乐福进入中国,都是有着多年的市场积累而长期占领市场的准备的。其利润率相比于中国企业而言,是太低了。就拿汽车业而言,全球汽车也就平均5%的利润率,而中国一度高达28.5%。而高利润并不能代表市场竞争力。中国汽车业的高利润也只是吸引资本的手段。并不代表中国的汽车业就具备国际竞争力。正是这种对高利润的短期追求,使得中国企业相比于同在亚洲的日本、韩国而言,在研发创新、技术投入、品牌投资等方面都显得乏力。这不在于我们的基础有多弱,也不在于我们的人才不够好,而在于我们缺乏战略性的思维方式,缺乏对企业环境的真知卓见。3、社会文化环境是中国企业环境中最应该引起重视的因素最能影响企业的社会文化环境,不应该是消费习惯,也不应该是生活习惯,而是隐藏于这些习惯背后深层的价值观问题。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管理中所遇到的本土化问题的根源。如果用最简单的话来说,那就是以中国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与欧美文化的最核心的区别在于:东方价值观的核心是集体本位,而西方价值的基础是个体本位。理解了这一点就可以解释我们管理思想的区别究竟在什么地方。如果企业也和封建王朝的疆土一样,固定不变的话,那么只需要“安人”的管理思维自然是企业主们喜欢的思想武器。可遗憾的是,企业的竞争不在于内部,而在与外部环境和市场竞争对手的竞争,其边界随时会被他人占领。这也注定了以传统的价值观为核心的管理思维是适应不了现代企业的竞争的。尽管如此,对于企业领导者而言,他们更为排拆的是以个体本位的现代企业管理思维,他们更喜欢的是传统以维护领导权威的集体主义的管理思维。除了市场推动和生存压力外,他们不希望走出权威的庇护。承认员工个体独立性就等于自己权威的丧失。因此培训也好,内部教育也好,也总是围绕着老子的思想来运转的,自然其结果不会产生他们希望的创新力。因为他们的思维与目的是背道而驰。没有个体的精神,那来创新力,这就可以明白为什么我们的企业在研发的投入那么少,总会定位在国际企业的后面的原因了。认识中国传统价值观是中国企业环境因素中最有影响力的社会文化因素。任何中国企业都不可能脱离中国传统的价值观来进行企业的经营管理,也正是因为这个因素,使得西方管理技术的引进中,出现了诸多不适应的症状。因为西方很多管理手段是在西方价值观下实行的,把它移置到中国,必然受到传统价值观的阻碍。如何将普适性的管理理论应用于中国企业管理的实践。这恰恰是研究企业环境中中国社会文化环境的主要目的。4、技术环境中国的经济发展,得益于技术上的后发优势。在技术环境中,中国基础上处于一种跟随状态。因此,对于中国企业的技术环境的正确认识,有助于企业采取有效技术开发战略。在这一点上,日本、韩国的企业、比如本田、三星、LG等都是可以学习的。但技术上的后发优势,有时也会转化成为制度上的后发劣势。因为,中国的企业可以通过购买等方式获得技术,从而可以绕开创建技术创新必须的企业制度建设。从长远来看,会使中国企业最终丧失企业的创新力,而建立创新机制,恰恰是企业的生命力所在。因此,在认识到可以占全球技术进步的便宜的时候,也应该知道,“天上不会掉馅饼”。中国企业不致力于坚苦的技术创新制度的建立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的话,那么在全球的竞争中,永远处于被动和跟随的局面是理所当然的。以上是中国企业总体环境变迁的一个认识。每个中国企业可能都面临这些方面的企业环境问题。单从与个别企业相关的微观环境中,寻找企业的发展之路,有时会让全行业
本文标题:中国企业如何适应环境的变迁(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085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