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会议纪要 > 在全市领导干部会议暨市委中心组学习会上的讲话
在全市领导干部会议暨市委中心组学习会上的讲话(2010年8月31日)同志们:这次全市领导干部会议暨市委中心组学习会,主要任务是传达江西省党政代表团赴福建、重庆、天津学习考察的情况和苏书记、吴省长在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动员全市上下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苏书记、吴省长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狠抓项目建设,狠抓固定资产投资,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实现我市由农业大市向工业强市转变,由经济小市向经济强市转变。同时,动员全市各级决战四个月,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确保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努力变大灾之年为大治之年、大干之年、机遇之年、发展之年。昨天,张市长传达了省党政代表团赴福建、重庆、天津学习考察情况和苏书记、吴省长在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并讲了很好的贯彻意见;各县(区)就招商引资、项目建设、非工口国企改革和安全信访维稳等工作作了发言;市直各招商团队和重点项目领导小组汇报了团队招商和重点项目建设进展情况。今天上午,张市长和发明、日武、小平几位副市长又分别就全市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建设、非工口国企改革等工作讲了很好的意见。特别是张市长根据这次学习考察情况,联系抚州实际,作了一个很好的讲话,通报了今年以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对下一步工作作了具体安排和部署,针对性、指导性和操作性很强。希望各地各部门认真学习领会、贯彻落实好张市长和发明、日武、小平副市长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随后伏生副书记将要提出的要求。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一、统一思想,认清形势,以更高的定位谋求发展8月17日至23日,苏书记、吴省长亲自率领我省党政代表团赴福建、重庆、天津学习考察,这是省委、省政府继2008年4月组织赴上海、江苏学习考察,9月组织赴内蒙、安徽学习考察之后,组织的第三次赴兄弟省市学习考察活动,是以更开放的眼光、更宽广的视野,站在更高的起点上谋划江西发展,实现江西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又一重大举措。从昨天张市长的传达中,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无论是地处沿海率先发展的福建、天津,还是处在西部快速崛起的重庆,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发展的速度快、手笔大、品位高、后劲足,令人感到震撼,令人感到羡慕。尤其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是:他们以强烈的忧患意识为内核,不断解放思想、自我加压求发展的精神;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为重要平台,着眼全局谋发展的视野;紧紧扭住项目建设不放,以重大项目支撑跨越发展的气势;坚持在发展中调结构,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强化竞争力的思路;下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不断争创开放发展新优势的魄力;高标准提升城市建设水平,大力推进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大手笔。我们要认真学习借鉴三省市的先进经验,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苏书记、吴省长重要讲话精神上来,以更大的手笔、更大的力度,推进项目建设,促进赶超发展。今年以来,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苏书记、吴省长的亲切关怀下,全市上下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夺取了抗洪抢险和灾后重建的重大胜利,全市经济社会继续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呈现出大灾之后无一人死亡、无大疫、无赴京赴省非正常集体上访、灾区群众生产生活恢复正常的好形势,呈现出经济提速进位的好形势。特别令我们难忘的是,在唱凯大堤决堤的关键时刻,市四套班子领导、全市各级干部和广大共产党员,以大局为重,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利益放在第一位,全力以赴投入抗洪抢险救援。在灾后重建中,我们组织市四套班子领导和56个包村工作组深入灾区一线,帮助指导恢复生产和灾后重建。各受灾县(区)也派出专家和工作组进村入户,为灾后重建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正是因为全市上下共同努力,使灾区恢复生产进展顺利、成效明显。前段时间,许多上级领导来抚州视察,他们看了以后都说了两个“没有想到”:一是灾情如此严重、百年不遇,是不可抗拒的,但抚州和抚州人民没有屈服,真是没有想到;二是灾情这么严重,恢复得这么快,尽管是前不久发生的事,但已看不到受灾的痕迹,有灾情无灾容,真是没有想到。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解救和转移10万受困群众,未发生一人死亡,很了不起”;温家宝总理指出:“用48小时转移10万被困群众,无一人死亡,创造了历史上的奇迹。”这次特大洪涝灾害,从抢险、救援、安置、堵口,到灾后重建,全市各级领导班子、各级干部经受了一次严峻的考验。通过这一次抢险救灾,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更加密切,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更加高大,党和政府以及各级干部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更高。从张市长对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通报来看: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6.6%、增幅居全省第3位;1-7月,全市财政总收入增长50.8%、地方财政收入增长55.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9.8%,增幅均居全省第1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4.3%、增幅居全省第3位。令人可喜的是,不少县(区)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排位不断前移,许多部门在全省有位子、有影响。大灾之年这种形势来之不易,我们要不断巩固和发展这种大好形势、良好局面。近几年来,我市大力实施赶超发展和项目带动战略,抚州的发展不断提速,发展后劲不断增强,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对外开放形象不断提升。这一点,大家深有体会、深有感受。许多上级领导对我市工作给予高度评价:一是抚州领导班子团结协作,工作合力强。二是抚州社会和谐稳定,有安全感。三是抚州发展变化快,特别是城市建设力度大,省里连续将两个城市建设现场会放在抚州召开。四是抚州经济发展速度快,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居全省前列。五是抚州对外开放形象得到公认。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了全市各级领导干部的心血和汗水,凝聚了大家的智慧和力量;体现了各级班子和领导干部一种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一种强有力的执行力、操作力和破解难题的能力,一种以赶超发展事业为重、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的大局意识、全局观念和博大的胸怀。如果离开这些,就不可能有这么好的局面、这么好的形势。但是,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不足,我市经济总量仍然很小,多数指标绝对数在全省排位靠后。从上半年完成的经济指标看,我市总人口占全省的8.8%,GDP和财政总收入均只占全省的6.2%,离全省平均水平差距还较大。由此可见,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发展不足仍然是我们最大的市情,赶超发展、提速进位、争创一流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十分繁重。如果我们不加速赶超,将永远落后;如果我们不奋起直追,将差距更大。赶超发展慢不得、等不起、拖不得,必须坚定不移、义无反顾地加快发展速度,做大经济总量。为此,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以更高的定位谋求更大的发展。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以更有力的举措加速赶超抚州在江西是一个农业大市,但却是一个工业弱市;是一个人口大市,但却是一个经济小市。根据抚州的实际情况,我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的工作重点和总体要求,就是要坚持“两抓、两化、两转变”,即:狠抓项目建设,狠抓固定资产投资,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实现我市由农业大市向工业强市转变,由经济小市向经济强市转变。今年只剩下四个月了,大家一定要抢时间、争速度,咬定目标,全力冲刺,确保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具体工作中,关键要“紧扣一条主线、抓住三大重点、打好四场硬仗”。1、紧扣一条主线,就是要紧紧抓住赶超发展这条主线,不断加快发展速度,扩张经济总量。苏书记深刻指出:从经济总量看,江西经济欠发达的基本省情决定了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必须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努力实现超常规发展,舍此没有别的选择。赶超发展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我们只有加速发展,持续赶超,抚州与全省的差距才会越来越小。全市上下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加快发展、做大总量作为最大的政治、首要的任务,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始终保持一个较快的发展速度,切实加快赶超发展步伐。“不管东西南北风,咬住发展不放松”,只要我们真干实干拼命干几年,抚州的经济总量和综合实力就一定会有大的提升。因此,我们必须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大开放、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不断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加快发展速度,不断扩张经济总量。去年全市GDP突破500亿,今年要接近600亿;财政总收入去年过了50亿,今年要确保70亿,明年力争突破100亿。有为才有位。总量小、发展慢,不仅没有位子、没有形象,也不能给老百姓带来实惠。赶超发展最根本的是要体现在发展速度上,体现在做大总量上,离开了这些都是空话。2、抓住三大重点,就是要紧紧抓住项目建设、工业强市、城市建设不放松,以重点工作的突破,实现整体发展的提速。第一,要紧紧抓住项目建设不放松。实现赶超发展,关键在投入,核心在项目。这次省委、省政府组织学习考察的三省市,他们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大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以此支撑快速发展、跨越发展。抚州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更要义无反顾地继续按照“四重三向”的要求狠抓项目建设、狠抓固定资产投资,以大项目带动大投入,以大投入培育大产业,以大产业带动大发展,千方百计实现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不低于40%、力争超过50%的目标。关键是两条:一是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多引项目。今年多数地方招商引资势头强劲,全市共新引进并开工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183个、增长18.8%,其中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03个、增长49.3%。特别是引进了投资30亿元的黎川新型塑料产业园,投资26亿元的黎川绿色高档纸,投资15亿元的南城风力发电,投资12亿元的东乡嘉佳陶瓷、东乡新闽泰陶瓷、崇仁中投控股,投资10亿元的乐安龙源风力发电、金巢电动汽车,以及投资5亿元以上的金巢有色金属循环经济示范园、广昌鸿基五金、临川金灶实业、南丰天悦纺织、宜黄永科重卡车桥、金溪索普实业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最近,市政府在杭州举办了生物医药产业招商推介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会上成功签约14个项目,签约资金11.3亿元。各地要抓住全球经济复苏、国内经济快速增长、沿海地区产业加速转移、央企加大重组力度、民间投资领域大幅放开的有利时机,根据自身的产业优势和特点,有针对性地招大引强,尽快促成更多的大项目、大企业、大集团落户抚州。二是要抓住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海西经济区建设以及国家实施产业振兴规划、促进中西部地区崛起的政策机遇,提前谋划、论证、包装、运作好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力争更多项目纳入国家和省“十二五”项目盘子。第二,要紧紧抓住工业强市不放松。一方面,要加快园区建设,重点破解园区用地、融资、用工“三大难题”,不断提高园区承载力和吸引力。特别是金巢经济开发区,作为全市工业园区发展的龙头、排头兵和领头羊,更要创造条件,加速发展,力争排位居全省前列,早日跻身国家级经济开发区行列;其他园区也要加快发展步伐,力争今年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的园区达4个,比上年增加3个。另一方面,要着力培育骨干企业,壮大支柱产业,通过技术改造、靠大联强、合作共建等方式,努力培植一批旗舰型企业。要大力发展纺织服装、医药、食品、化工建材、机械制造、有色金属加工6大优势产业,做大做强金溪香料、宜黄塑料、崇仁机电、黎川日用陶瓷、东乡变性淀粉、南城南丰食品加工6大省级产业基地,培育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着力打造抚州工业的脊梁。尽管这几年工业快速发展,“短腿”不断伸长,二产比重超过50%,但工业发展还很滞后,还缺乏一些支撑财政的骨干企业、支柱产业。加速工业发展,推动经济赶超,仍是一项十分艰巨、十分繁重、十分紧迫的任务。一个工业项目从洽淡到签约、开工、竣工投产,需要领导者付出大量的心血。所以,在工业发展、园区建设问题上,各级领导一定要高度重视,亲力亲为,扑下身子,狠抓落实,现场办公,亲自协调和处理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园区投入、土地指标、招工用工等一系列难题,通过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破解难题,强力推进工业发展。第三,要紧紧抓住城市建设不放松。城市建设不是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而是一项提升市民生活质量的惠民工程,是一项扩大开放的发展工程。加快抚州赶超发展,必须发展开放型经济;发展开放型经济,离不开良好的投资环境。投资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客商投资一般不可能投在农村,一定会选
本文标题:在全市领导干部会议暨市委中心组学习会上的讲话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100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