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 小学语文教案样例整理【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小学语文教案样例整理【4篇】作为一名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我们经常需要备课,备课有助于我们理解教材内容,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写教案要注意哪些格式?以下是网友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精选。欢迎阅读,希望你能喜欢。小学语文教案【第一篇】[教学目标]认知:认识课本生字7个。操作: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默读课文,找出反映新型电影特点的句子,读一读。情感:了解新型电影造型新,放映新的特点,知道科技的进步,新型电影的诞生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创新:根据课后练习,也可自设内容开展想象,为新型电影创设情节。[教学重点]1.继续培养良好的默读习惯,作到不出声、不动唇,边读边思。2.用各种方法学习新型电影的特点,并找出有关句子感情朗读[教学难点]根据练习,展开想象,说说哪些情景能拍成新型电影,注意用词准确,说话连贯、通顺。[教学过程]一.结合旧知,引入新课1、还记得电影是谁发明的吗?2、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影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新型电影层出不穷。今天,就让我们跟着丁丁和小林一同到球幕电影院去了解一下。3、出示课题(1)指名读课题:辨析:型――形(2)齐读课题,感知全文二、学习字词,完成练习1.用你自己喜欢的朗读方法,读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些什么?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雁:双人旁;隙:右上是变形“小”说出“窄”的反义词。3.老师想考考你们的眼力,看看下面各组字有什参考资料,少熬夜!么不同,可以怎样区分它们,然后组成词语:板()形()飘()错()扳()型()漂()措()4.刚才,小朋友们都表现出色,现在请你们看课后练习2,注意形容词与名词的正确搭配。红通通的天蓝蓝的猴子刺耳的苹果调皮的叫声三.学习课文1.刚刚我们初读了课文,对新型电影有了大致的了解,那么新型电影究竟新在哪儿?有何特点呢?请你默读课文,找出你感兴趣的句子,读一读,注意默读的要求。2.交流(1)电影院是半球形的,像一只巨大的碗反扣在地面上。作者是如何将电影院的外观写清楚的?(常见的电影院是四四四方方的,而这个电影院却是半球形的,造型独特新颖。运用比喻:像一只巨大的碗反扣在地面上,语言生动形象。)(2)大厅里亮堂堂的,地板像个巨大的盘子,中间低四面高。(大厅的设计与众不同。比喻:像个巨大的盘子。这个盘子中间低四面高。补充介绍:这个盘子的底下还有弹簧,根据剧情,这个大盘子还会动起来,让观众感觉置身于影片的场景之中。)(3)天花板就像那蓝蓝的天空。(比喻:像蓝蓝的天空。生动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小结:这个电影院造型新颖,不同于一般的电影院,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作者巧妙地运用比喻句,使文章更加生动,让我们仿佛真的看见了一座新型的电影院。我们也要学习这种方法,巧用比喻,把事物介绍得生动形象。板书:造型新耳目一新(4)四周的银幕上出现了彩色的画面,连天花板上也出现了朵朵漂浮的白云,成队的大雁从上面飞过。(这个电影院的放映形式也很新,有声有色,让观众感觉就在影片之中,真是――-身临其境)(5)这时候,飘来一阵阵苹果的香味。(更加逼真)(6)嘿,这电影不仅有声有色,而且还有香味呢!(这句话概括出了新型电影的新颖之处)(7)他向前一冲,头撞在透明的椅子背上了。参考资料,少熬夜!(这句话充分证明了小林已经完全沉浸在影片当中,以为这一切都是真的。)学生找出有关句子,说明其特点,并进行朗读,集体点评,老师指导感情朗读。3.除了朗读法之外,请你用其他学习方法来说说新型电影的特点。概括法:嘿!这电影不仅有声有色,而且还有香味呢!板书法:(见板书)图片观察法:(从图中找出新型电影的别具一格之处)四、说话练习,课后练习球幕电影院,即将开播新片,如果你是导演,想想哪些情景拍成新型电影,会令人新奇、惊险、有趣的感受,请你想一下,然后将你创作的情节告诉同学们。(注意,内容符合逻辑,说话连贯,用词正确,情节新颖)五、拓展延伸除了新型电影外,你还从不同渠道知道了其他哪些新型的东西,能用几句话向同学们介绍一下吗?[板书设计]新型电影造型新(耳目一新)放映新(身临其境)半球形有声地板中间低四周高有色天花板蓝蓝的有香味[练习设计]1.请你画一画新型电影的外形。2.照样子写词语例:一阵阵3.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4.照样子写句子例:大厅里亮堂堂的,地板像个巨大的盘子。(1)新型电影像(2)天花板像5.你看过立体电影吗?假如看过,写一写你的感受。小学语文教案【第二篇】教学目标:通过朗读、质疑、认独9个字分角色朗读能够结合上下文说说老上羊住进医院后情感的变化、产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变化。教学重难点。结合上下文说说老山羊住进医院后情感的变化、产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变化教学过程:参考资料,少熬夜!一、谈话导入。二、新授1、自学。2、要求。3、检察预习,并及时指导。4、默读课文,提出不懂得问题,并试着解决。5、为什么老山羊刚住进医院的时候很不情愿后来又赞不绝口。6、交流。7、汇报。8、学习完这课文你有什么想法?9、质疑。布置作业:有语气的朗读课文。课后反思:课文比较浅显好读,但是其中的个别词语读起来个别学生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在课上我非常认真的倾听学生的朗读,遇到学生度不准确的地方及时的纠正。小学语文教案【第三篇】教学目标:1、学习“拟人”的方法,并加以运用。2、读背十二个有关“冬”的成语,积累词汇。3、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4、练习口语交际,学习当小导游。5、学写毛笔字。教学过程: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1、教学第一部分。⑴自读引语,重点引导读“小溪哗啦啦地流着”和“小溪唱着欢乐的歌往前跑”这两句。⑵让学生比较:哪一句更生动?⑶思考:为什么第二句更生动?2、教学第二部分:⑴学生反复、认真读三组句子。⑵学生得出“第二句更生动”的答案。⑶让学生写一写:读完每组第二句,你感受到什么?为什么会生动有趣?⑷交流读句子的感受,师生共同得出:因为把这些事物写得和我们人一样有喜怒哀乐,所以更生动、有趣。3、教学第三部分:⑴教师引导生回想生活中自己喜欢的事物,把这些事物写下来。要求:写“活”,写得和我们一样富有情感。⑵学生读自己的文字,看是否有趣。⑶师生评议,师小结。参考资料,少熬夜!二、教学第二题:1、诵读词语:⑴自由认读。⑵同座讨论词语的意思。⑶想象:读着这些词语,你脑海里浮现出怎样一副画面?这副画面中发生着什么故事?⑷表达:你能用其中四、五个词语描述这个画面吗?或者简单讲讲在这里,发生着什么故事?如果你能用上所有词语更好!2、积累:⑴练习背诵。⑵集体练读、练背。三、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1、指导:⑴读这段话,指出出处——《烟台的海》。⑵引导读帖。重点观察整体布局,行款的优美,每个字的间架结构。2、练习:⑴生描红。师巡视、指导。⑵师小结。四、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1、审题。⑴启发谈话:如果有客人到你的家乡参观访问,请你做个小导游,你该如何介绍自己的家乡?⑵指名读题,明确要求。(用介绍的口吻,语言要亲切,表达要清楚)2、指导。⑴思考:家乡有哪些特点?自己准备选择哪方面介绍?写好导游词有什么要求?⑵学生讨论后写出导游词。⑶分组分方面练习介绍。⑷各组推荐出“优秀小导游”上台介绍。请几个同学演游客。3、评议小结。小学语文教案【第四篇】学习目标1.巩固本组学习本组课文的所得,明白写文章要有真情实感才干感动比方,读文章要入情入境才干够被感动。2.积累20个成语。2.懂得“程门立雪”的意思,懂得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保守美德,激发同学尊敬教师的思想感情。课时布置2课时参考资料,少熬夜!第一课时一、朗读对话,畅谈发现1.(教师出示交流平台小林和小东的对话)师:请同学们自由大声的读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想想你从他们的对话中发现了什么?2.同学自由读对话。师:谁愿意说说自身的发现吗?3.同学畅谈自身的发现。教师将同学发言归纳为:(1)要让文章感动自身必需设身处地地想,入情入境地读。(2)要让文章感动自身必需要写真人真事,表达真情实感。(3)要注意表达的方式。选择典型的句段,朗读体会表达思想感情的不同方式。(1)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俺们的心永远和你们在一起。(《再见了,亲人》)──直接抒发感情。(2)五天以后,洪水退了……她丈夫和她的儿子。(《桥》)──在故事的叙述中表达感情。4.回忆学过的课文中还有哪些课文是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感情的?5.还有哪些其他的表达感情的方式?给出实例体会,比方借景抒情,咏物抒情……二、总结学法,课外拓展1.师:看来同学们的收获可真不少,听说大家在课外也收集了一些感人的文章,请在小组中交流交流(同学出示自身平时阅读是比较喜欢的文章),老师提两点建议:(1)朗读文章时,要入情入境地读,用自身的朗读打动听者。(2)听的同学要边听边考虑,这篇文章什么地方令你感动?作者又是通过什么方法表达自身的思想感情的。2.同学小组交流。小组派代表在班上朗读文章,同学交流听后感受与体会。第二课时一、教学“日积月累”1.自由读“日积月累”词语。2.小组中交流哪些词语自身会认知,让同学较快地从熟悉的成语中发生亲近感。3.再读课文,按自身的方法把词语进行归类。(1)比较适用于形容和平时代的精神。参考资料,少熬夜!(2)比较适用于形容战争时代得精神。(3)比较适用于形容坚强意志的成语。(4)比较适用于形容思想境界方面的成语。4.再次诵读。5.开展“小组故事会”活动。(1)自由选择文中的三个成语,讲述自身熟悉的历史名人或生活中的劳动者的故事。(2)小组要评出“故事大王”,推荐参与全班“故事大王”竞赛。二、导入新课1.同学们,俺们来玩个成语接龙游戏好吗?2.看来同学们积累的成语还不少。大家一定知道不少成语,都来源于生动的历史故事。今天,俺们就要学习一个新的成语故事──(板书课题)程门立雪。3.齐读课题。注意“程”是后鼻音,“门”是前鼻音。三、初读故事,概括1.自由读。考虑: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2.用一两句话把“程门立雪”的故事说明白。提示:用上“谁和谁”、“为了……”、“结果”、“后来,杨时成为……”同桌互说,全班交流。(杨时和游酢为了解决疑难问题,冒着大雪赶到程颐门前,当时老师正在午睡便站在门外等候,等老师醒来,他俩已成了雪人,后来,杨时成为一个著名的理学家。)3.想象程颐醒来后看见门外的两位“雪人”会说什么?四、总结廷伸,课外拓展1.齐读第二段。2.“程门立雪”现在多用来称誉什么精神?3.速读全文,找出从哪些地方看出杨时尊敬老师?4.全班畅谈班级中尊敬老师的典型事例。5.有感情朗读课文。四、安排作业1.将“程门立雪”这个故事讲给家长或好朋友听。2.继续收集成语故事,与同学互相交流。
本文标题:小学语文教案样例整理【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1058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