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 初中物理欧姆定律教案(精编5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初中物理欧姆定律教案(精编5篇)作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使用教案是可能的。借助教案,我们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快来参考你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网友整理的初中物理欧姆定律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到大家。初中物理欧姆定律教案1[课型]新授课[课时]课时[教学目标]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引出欧姆定律;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公式、单位及其应用。在教学中注意对学生进行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的传授,使学生通过对德国物理学家欧姆的了解,受到其刻苦钻研精神和严谨科学态度的感染和熏陶。[重点难点关键]重点是欧姆定律所揭示的物理意义及其数学表达式;难点是欧姆定律的实验及其设计;关键是做好本节的实验。[教具]演示用电源、电流表、电压表、开关、滑动变阻器及定值电阻(5欧、10欧、15欧各一个)、导线若干根。[教学方法]以实验引导、分析比较、讲授为主[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那么,电流、电压、电阻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所要学习和研究的问题。其实,这个关系早在十九世纪初时已被德国物理学家欧姆经过十年的艰辛探索总结出来了,成为电学中最重要的规律之一,即后来人们所称的二、讲授新课:为了学习、研究欧姆定律,同学们,今天我们就试着用堂上短短几十分钟,借助于比欧姆时代先进得多的现成仪器,踏着平坦的道路重复一次欧姆及前人的研究工作,又来学当一次科学家,行吗?(话音刚落,学生们都高兴地同声叫:行!)好!今天我们研究电流、电压、电阻三者间关系的方法与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一样,即先使其中一个量(如电阻)保持不变,研究其余两个量(电流和电压)间的关系;再使另一量(如电压)保持不变,研究剩下两个量的关系;最后通过分析、综合,就可总参考资料,少熬夜!结出三个量之间的关系。(一)实验与分析(板书)1、实验目的:研究电流、电压、电阻三者之间的变化关系。2、实验器材:电源一个、演示电流表一个,演示电压表一个、开关一个、滑动变阻器一个、定值电阻5欧、10欧、15欧各一个,导线若干根。3、实验步骤:①设计电路图和实物连接图。(出示小黑板,如图1所示,但先用两张纸分别横向盖住电路图、实物图和表格)操作:按照表一做三资助实验,每次都使电阻R两端电压按1伏、2伏、3伏递增。记录:观察电流表示数并记在表一电流栏内。分析:同学们对三次实验数据作分析比较后,可得“电压增大几倍电流也增大几倍”的感性认识。结论:当电阻不变时,电流跟电压成正比关系。(板书)③保持电压U不变,研究电流I随电阻R的变化关系。(实验并板书)条件:在图(b)中,保持定值电阻R两端电压为3伏不变。操作:按照表二做三次实验,依次分别接入5欧、10欧、15欧电阻。记录:观察电流表的示数、记录在表二电流栏内。分析:同学们对三次实验数据作分析比较后,可得到“电阻增大几倍电流就减小几倍”的感性认识。结论:当电压不变时,电流跟电阻成反比关系。(板书)(二)、欧姆定律(板书)①文字表述: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个规律叫欧姆定律。(板书并讲解)②公式:I=U/R(板书)③单位:U—伏、R—欧、I—安(板书)④说明:欧姆定律是从实验中总结出来的规律,它适用于任何情况下的电流计算。⑤强调:欧姆定律公式中各个物理量只能是同一导体在同一时刻所具有的量,也就是说不能用甲导体的电压、电阻去求乙导体的电流。(三)、欧姆定律公式的变形(板书)讲解:上述欧姆定律公式的变形反映了一段导体中电流、电压和电阻三者之间的定量关系,知道了其中的两个量就可以算出第三个量。应特别注意,I=U/R和参考资料,少熬夜!R=U/I属于形同实异。也就是说,R=U/I式中的R不能理解为:电流一定时,电阻R与电压U成正比,或电压一定时,电阻R与电流I成反比。因为导体电阻的大小是由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决定的,所以R=U/I,只能用来计算电阻的大小,而不能用作电阻的定义式。三、课堂小结:欧姆定律是今后学习电学中常用的定律,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应掌握以下几点:①要学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②要掌握欧姆定律的实验与设计;③要了解电流、电压、电阻三者之间的变化关系;④要掌握欧姆定律的公式、单位及公式的变形。四、巩固练习:l、按照表一记录的电压值和电阻值计算电流值。2、某一电阻接在60伏的电路中,其上通过的电流为2A,问:该电阻为大?若电压增大到120伏时,其电阻为多大?为什么?五、布置作业。注:本教案依据的教材是华东版初中物理教材。初中物理欧姆定律教案2一、教学目的。1、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式。2、会利用欧姆定律计算简单的电路问题。3、通过介绍欧姆定律的发现问题,了解科学家为追求真理所做的不懈的努力,学习科学家的优秀品质。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欧姆定律及利用欧姆定律对电路问题进行计算。三、教具。小黑板。四、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出示小黑板)请你分析表1、表2中的数据,看看可以分别得出什么结论。2、将上一问中所得出的两个结论概括在一起,如何用简炼而又准确的语言表达?(1)学生可以各抒己见,相互间纠正概括中出现的错误,补充概括中的漏洞,得到较完整的结论。(2)教师复述结论,指出这一结论就是著名的欧姆定律。(二)讲授新课。(板书:二、欧姆定律)1、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式。(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如果用U表示导参考资料,少熬夜!体两端的电压,单位用伏;用R表示导体的电阻,单位用欧;用I表示导体中的电流,单位用安。对欧姆定律作几点说明:①此定律精辟地说出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电流、电压和电阻,它们是三个不同的电学量,但它们间却有着内在的联系。定律中两个“跟”字,反映了电流的大小由电压和电阻共同决定,“正比”“反比”则准确的说出了电流随电压、电阻变化所遵循的规律(教师在“跟”“正比”“反比”的字样下方用彩笔画上“”)。②定律中所说的电流、电压、电阻是对同一段导体而言的(教师用彩笔在“导体中的”“这段导体两端的”、“这段导体的”字样下方画上“”)。需要在字母旁加脚标时,I、U、R的脚标应一致,如③欧姆定律的发现过程,渗透着科学家的辛勤劳动。向学生介绍欧姆的优秀品质,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要抓住以下三个要点:其一:欧姆的研究工作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如当时没有电流计、又没有电压稳定的电源。其二:欧姆不是知难而退,而是勇于正视困难并解决困难。他先后制成了相当精密的测量电流的扭秤,找到了电压稳定的电源,又经过长期的细致研究,终于取得了成果,他的这项研究工作,花费了十年的心血。其三:我们应学习欧姆的哪种优秀品质。④欧姆定律为我们提供了解决电学问题的方法,如过去要知道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只有采用安培计测量的方法,而如今,除上述方法外,还可以在已知电压、电阻的情况下,利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下面我们就利用欧姆定律来计算一些电路问题。(板书:2、应用欧姆定律计算电路问题。)介绍解题的一般步骤:①读题、审题。②根据题意画出完整的电路图或某一段电路的示意图。③在图上标明已知量的符号、数值和未知量的符号。④选用物理公式进行计算(书写格式要完整,规范)。例1:一盏白炽电灯,电阻为807欧,接在220伏的电源上,如图1所示,求通过这盏电灯的电流。教师结合此题具体讲解解题步骤,并板演解题格式。已知:R=807欧U=220伏,求:I=?答:通过白炽电灯的电流约为安。例2:如图2所示,有一种指示灯,电阻为欧,通参考资料,少熬夜!过的电流为0。45安时才能正常发光。要使这种指示灯正常发光,应加多大的电压?由学生读题,并分析题目中的已知量、未知量及如何求解未知量,学生口述解题过程,教师板书。已知:R=欧I=安,求:U=?答:要使这种指示灯正常发光,应加大约2。8伏的电压。例3:用电压表测出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是7。2伏,用安培计测出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为0。4安,求这段导体的电阻。学生个人作练习,由一位同学在黑板上解题,然后教师进行讲评。在解例3的基础上,教师介绍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并说明下节课我们将学习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定电阻的方法。(三)课堂小结。明确欧姆定律这一电学中极其重要的规律是怎样得到的,它精确地阐述了什么问题?欧姆定律的重要意义以及怎样利用欧姆定律解决电路的计算问题。(四)巩固知识。讨论课本46页“想想议议”中的问题。(五)布置作业。1、课本习题2、补充计算题:(1)某电流表的电阻为0。02欧,允许通过它的最大电流为3安,通过计算回答,能否把这个电流表直接接到电压为2伏的电源的两极上?(2)有一个电烙铁,工作时电阻丝里的`电流是安,如果电阻是72欧,电烙铁两端的电压是多少伏?(3)家庭电路中的某灯泡正常发光时通过灯丝的电流是安,这时灯丝的电阻是多少欧?3、阅读课本三、实验: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初中物理欧姆定律教案3【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电路、电压、电阻及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基础上的综合应用,是本章的重点,也为后面电功、电功率内容做铺垫。欧姆定律是通过实验探究,归纳总结出来的定律,它的逻辑性、理论性都很强,实验难度也比较大,特别是在实验设计、数据分析方面对学生来说有难度,所以教师要做好适时引导、恰当点拨,要学生加强交流解决遇到的问题,不过教材在这方面已降低难度,只要求探究“同一个电阻,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不再要求探究“固定电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参考资料,少熬夜!通过学习欧姆定律,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过程,领悟“控制变量法”这种科学探究的方法,理解这种方法在实验探究中的普遍性和重要性,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形成尊重事实、探究真理的科学态度。【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使学生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学习研究物理问题常用的方法──控制变量法;经历欧姆定律的发现过程并掌握实验思路和方法学会对自己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评估,找出成功和失败的原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重视学生对物理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科学性的认识;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小心求证,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学习者的分析】学习了电路基础知识,多数学生能正确连接电路元件,正确使用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对于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也有一定的了解。学生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渴望自己动手进行科学探究,体验成功的乐趣,但对于U、I、R三者关系知之甚少,规律性知识的概括往往以偏概全。【重点与难点】利用实验探究出欧姆定律;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式;能利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和解释有关现象;【教具与学具】小灯泡、开关、电源、导线若干、定值电阻(5Ω、10Ω)、,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多媒体展示平台,自制课件。【板书设计】第四节欧姆定律1、探究:电阻上的电流和电压的关系2、欧姆定律: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即I=U/R单位:U-电压-伏特(V),参考资料,少熬夜!I-电流-安培(A)R-电阻-欧姆(Ω)公式变换:U=IR或R=U/I3、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额定电流: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短路:R=0,I很大;断路:R很大,I=0【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一、引入新课●.展示演唱会舞台灯光和声音变化的视频片段,问:舞台灯光强弱和声音强弱变化是如何实现的?引导回答:电压越大,电流越大;电阻越大,电流越小。●.问:电流与电压、电阻可能有什么关系?教师鼓励学生积极猜想并归纳总结学生的各种猜想:I=UR,I=U、R,I=UR,I=U-R等●.学生积极思考,讨论,提出各种猜想●.学生积极思考,讨论,提出各种猜想。●.通过生活中熟悉的现象提起学生的好奇心,引入到抽象的知识点。●.培养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猜想,提出学习的主动性。二、进行新课1.引导讨论●.问:既然电流与电压、电阻都有关系,那电流的变化究竟是电压还是电阻变化引起的呢?
本文标题:初中物理欧姆定律教案(精编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1065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