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 有关高中生物教案样例汇集【精选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有关高中生物教案样例汇集【精选4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网友帮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物教案精选多篇,欢迎阅读与收藏。高中生物教案【第一篇】教学建议:可以参考探究一的实验设计思路,设计出一组呈梯度的pH环境,以研究不同的pH对酶作用速率的影响。师能否根据数学的函数思想,绘出H2O2酶作用速率与pH之间关系的函数示意图?你能否对该函数图进行解释?学生自主完成:说明酶的催化需要适宜的pH范围;并且特定的酶具有一个特定的最适宜pH;在最适pH范围内,随着pH的升高,酶作用速率增加;超过最适pH范围后,随着pH的升高,酶作用速率降低,并最终导致酶失去活性;过酸与过碱对酶活性的破坏都不可以被恢复。如人体内的胃蛋白酶需要的最适pH范围是~之间,而胰蛋白酶需要的最适的pH范围是~。探究三:酶浓度对酶作用速率的影响实验假设酶浓度影响酶作用速率。具体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定范围内增加酶浓度,酶作用速率升高;超过一定的浓度范围以后,再增加酶浓度,酶作用速率不变。实验器材烧杯、试管、量筒、干酵母菌、过氧化氢、蒸馏水等。实验步骤①取一定量的酵母菌配制成酵母菌溶液,用容量瓶(或量筒与烧杯)将上述鲜酵母菌溶液分别配制成稀释10倍、100倍、100倍、1000倍的酵母菌稀释液;另取4支试管,分别标记为1、2、3、4,用量筒各量取3mL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加入上述4支试管。②将酵母菌稀释液分别加入上述4支试管,观察试管中气泡逸出的速率与气泡的大小。实验数据与分析1234加入酵母菌稀释液后气泡逸出的速率++++++++++数据分析(酶作用的速率)++++++++++参考资料,少熬夜!关于实验数据的分析说明:实验中,加入酵母菌稀释液后气泡逸出的速率越快、气泡越大,直接表明过氧化氢被分解得越多,间接证明酶作用的速率越大。师能否根据数学的函数思想,绘出H2O2酶作用速率与酶浓度之间关系的函数示意图?你能否对该函数图进行解释?学生自主完成:生具体来说,在底物浓度一定,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定范围内增加酶浓度,酶作用速率升高;酶的浓度超过一定的范围以后,再增加酶浓度,酶作用速率不变。这主要与反应容器中底物浓度的限制、产物浓度的抑制等因素有关。探究四:底物浓度对酶作用速率的影响教学建议:可以参考探究三的实验设计思路,设计出一组呈浓度梯度的过氧化氢溶液环境,以研究不同的底物浓度对酶作用速率的影响。学生探究:进行相关的实验并进行数据分析。并画出底物浓度与酶作用速率关系的'函数图。生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定范围内增加底物浓度,酶作用速率升高;超过一定的温度范围以后,再增加底物浓度,酶作用速率不变。这主要与反应容器中酶浓度的限制、产物浓度的抑制等因素有关。师那么,反应产物的浓度对实验中酶作用的速率有何影响呢?教师活动:引导学生从化学平衡的角度来分析问题。生反应产物对实验中酶作用的速率具有抑制作用,随着反应产物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越明显。课堂小结酶促反应的速率受到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单单考虑一种因素而忽略另一种因素都是不可取的;研究其中一种因素的作用,要注意控制变量。引导学生阅读“放眼社会”的“酶与疾病”,让学生了解酶和疾病的关系,如先天性酶缺陷病、酶的活性变化而导致疾病的产生、酶在诊断和治疗疾病中的应用,更重要的是理解酶是生物体内进行新陈代谢的重要物质。教师还可鼓励学生收集社会生活中,尤其是医疗卫生事业中有关酶的应用的例子。用作辅助消化剂的多酶片,含有淀粉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和脂肪酶等,尽管胃内酸度较高,不适合大多参考资料,少熬夜!数酶发挥作用,但人们可以将某些酶制剂做成肠溶剂型,如糖衣片和胶囊等,让酶到达肠内后再被释放出来发挥作用,从而治疗消化不良和食欲不振等症。学生活动:阅读“酶与疾病”,并利用网络、图书馆、报刊等途径,通过资料收集与整理、实地走访与考察等多种方法,写出一篇有关“酶与疾病”的调查报告。板书设计3.酶促反应4.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1)温度(2)pH(3)酶的浓度(4)底物浓度活动与探究“探究胃蛋白酶进入小肠后是否能发挥活性”的活动建议:探究原理:酶的活性受pH的影响,在过酸或过碱的环境下酶的活性都会丧失。在活性范围内,酶的活性随着pH的变化而有所变化。由于人体的胃蛋白酶由胃腺细胞分泌产生,并在胃中催化蛋白质分解的反应,然后随食糜进入小肠,这时pH由2.0变成7.8,对胃蛋白酶的活性产生了影响。实验材料:胃蛋白酶溶液,精肉块,盐酸,NaOH,pH试纸等。实验步骤:(1)配制pH=2.0和pH=7.8的液体;(2)在两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pH=2.0和pH=7.8的液体;(3)加入两块相同形状的等重量的精肉块;(4)向两试管中同时滴入胃蛋白酶溶液;(5)定时观察,记录;(6)分析得出结论。高中生物教案【第二篇】知识目标:1、细胞增殖的方式和意义。2、细胞周期的概念,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3、分析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的变化规律。能力目标:1、养成批判性思考问题的能力。2、能够利用多种媒体获取生物信息。情感目标:参考资料,少熬夜!1、形成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生物学思想。2、使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教学重点:细胞周期及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教学难点: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个时期DNA、染色体的变化规律。教学方法:探究、讲述和讨论的方法所需设备:教学模型、多媒体课件。教师活动导入新课:相信大家都非常的清楚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由一个受精卵发育形成的,而一个成年人的体内大约有1014个细胞,那么这一个受精卵是怎样形成1014个细胞的呢?这就算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细胞增殖问题。究竟细胞是如何增殖的呢?它的方式又有哪些呢?以及细胞增殖对生物体而言有什么样的意思呢?大家带着这几个问题阅读教材P112页。教师点评:1、细胞增殖的意义2、两个阶段3、真核生物细胞分裂的方式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有丝分裂。要学习有丝分裂我们首先必须来了解下细胞周期的概念,那么什么叫细胞周期呢?我们把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从这样的一个概念当中大家能发现一些什么问题呢?如:是不是所有的细胞都有细胞周期呢?细胞周期又分为这样的阶段呢?两个阶段:下面大家阅读这个关于细胞周期的资料可以得出哪些结论呢?教师点评:结论:1、不同类型的细胞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不同;2、一个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时间长分裂期时间短。如果我们把细胞周期用一个圆饼状的图形把它表示出来会是这样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做几个练习题。现在我们就以植物细胞为例来学习下有丝分裂的过程。那么大家是否还记得植物细胞的结构呢?我们一起来回忆下。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一些细胞中的重要结构会发生参考资料,少熬夜!某些变化,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观察下分裂间期过程当中细胞内发生的变化。特点: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染色体的复制)染色体复制的结果是形成姐妹了姐妹染色单体。但依然是呈现染色质的形态。大家思索一下这个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有什么特点没有呢?这就是分裂间期的生命活动,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分裂期。(2)分裂期前期:大家同样先看下前期的图像,然后总结下前期有什么样的特点?提示:1、在前期染色质的形态出现了什么变化?2、两极有什么样的变化?3、染色体怎样分布?4、核膜核仁有什么变化?教师点评:①染色质高度螺旋、缩短变粗形成了染色体。染色体散乱分布②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出现纺锤体③核膜、核仁消失前期:膜仁消失现两体中期问题:大家来尝试描述下中期的主要变化?我们把细胞中央这个与纺锤体的中轴相垂直,类似于地球上赤道的位置,这个平面称之为赤道板。其实它不是一个真实存在的结构。教师点评:①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上②染色体的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最利于观察中期:形定数晰赤道齐后期提问:1、染色体的着丝点发生什么变化?2、染色体的位置发生什么变化?教师点评:①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向两极移动。②纺锤丝牵引着子染色体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这时细胞核内的全部染色体就平均分配到了细胞两极大家比较一下中后期细胞内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后期:点裂数加均两极末期参考资料,少熬夜!1、染色体、纺锤体、核膜、核仁有什么变化?2、一个细胞最终如何分为两个细胞?教师点评:①染色体变成染色质,纺锤体消失。②核膜、核仁重现③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并扩展成分隔两个子细胞的细胞壁末期:两消两现质分离我们已经了解了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全过程,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连续的过程。(看两篇:第一篇连续放,第二篇分出各个时期)这就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全过程,然后我们来总结一下细胞内染色体和DNA的变化规律然后做下面的习题。最后我们来分析一下有丝分裂的意思。(3)、有丝分裂重要意义1、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实质是DNA的复制),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使得子细胞得到一套与亲代细胞形态和数目完全一样的染色体。2、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DNA,因而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小结一、细胞周期的概念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三、有丝分裂的意义课堂练习:作业:高中生物教案【第三篇】【教学目的】1、理解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2、识记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利用、散失;3、知道合理灌溉在生产和生活这的运用。【重点难点】1、重点:渗透作用的原理;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2、难点:渗透作用的概念;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条件。【教学过程】一、水分的吸收1、吸水的器官和部位:主要的吸水器官根;根尖的结构组成: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图)吸水最活跃的部位成熟区的表皮细胞。(图)2、吸水方式:成熟的植物细胞主要靠渗透作用吸水,参考资料,少熬夜!如: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茎叶细胞、根冠细胞未成熟的植物细胞主要靠吸胀作用吸水。如:干燥的种子细胞、根尖分生区细胞3、吸水的原理(1)吸胀吸水的原理:亲水性物质与水发生结合(结合水)(2)渗透作用的原理:细胞液与外界溶液通过原生质层发生渗透作用A、渗透作用概念: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的扩散(如:课本P59图)B、渗透作用的产生必需具备两个条件:半透膜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C、成熟的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理由是:细胞壁——全透性,水和溶质都可以透过。原生质层——主要包括:细胞膜、液泡膜和两层膜间的细胞质——选择透过性——可看做一层半透膜。细胞液——具有一定的浓度,与外界溶液之间通常具有浓度差。所以: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就是一个渗透系统,当成熟的植物细胞与外界溶液接触时,细胞液就会通过原生质层与外界溶液发生渗透作用。4、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通过细胞图分析、讲述实验)1)30%的蔗糖溶液——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细胞壁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2)清水或低液———细胞吸水——质壁分离复原——3)所以:当外界溶液的浓度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就通过渗透作用——失水可用质壁分离实验验证当外界溶液的浓度可用质壁分离复原实验验证4)质壁分离的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质壁分离的内因:细胞壁伸缩性质壁分离复原的外因:外界溶液浓度质壁分离复原的内因:细胞壁伸缩性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实验的作用:①证明成熟的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②证明细胞是否具有活性;③作为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膜的方法;④初步测定细胞液浓度的大小。(请设计实验测细参考资料,少熬夜!胞液浓度大小)5、巩固练习:课本P62:一、二、四学案P1、2、3、4新学案P116:例6、11、12P120:1—6、9—14、16P124:8课练P48:19二、水分的运输、利用、散失1、运输:结构导管,从细胞外→导管的途径:土壤溶液→成熟区表皮细胞→→→导管(通过渗透作用)土壤溶液→成熟区表皮细胞的细胞壁以及成熟区表皮细胞以内层层细胞的间隙→导管(通过扩散)2、利用:一般只有1%-5%的水分保留在植物体内,参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等生命活动。
本文标题:有关高中生物教案样例汇集【精选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1105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