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会议纪要 > 宝应县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文件
1宝应县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文件关于宝应县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05年计划草案的报告——2005年1月19日在宝应县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县发展计划局局长〓周文秀各位代表:现在,我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提出2005年计划安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关于2004年计划执行情况2004年,在中共宝应县委领导下,围绕县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一个中心,四个突破”的总体部署,大力实施工业化、城市化战略,奋力主攻招商引资,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2亿元,占预期目标105.9%,增长13.4%,其中一、二、三产2分别增长6.5%、18.9%和12.7%,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完成财政收入6.5亿元,增长35.4%,增幅列扬州各县(市)第一。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达到8%,提高0.9个百分点。向人代会报告的预期目标及市政府下达的考核目标全面、超额完成。——产业结构继续优化。一、二、三产分别实现增加值21.8亿元、34.7亿元和25.5亿元,分别占预期目标106.8%、107.3%和103.4%,三次产业结构由2003年的28.1:39.6:32.3调整到26.6:42.3:31.1,其中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4.8%,提高1.7个百分点。〖HTSS〗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发展。主要农副产品生产基本稳定,粮食、棉花、油料产量分别达到51.6万吨、0.1万吨和2.5万吨,荷藕、茨菇产量10.5万吨,水产品上市量11万吨(其中特水3万吨),生猪出栏40.2万头,三禽出栏1300万只,其中秋粮、棉花、茨菇略有减产,其余均超过或保持上年水平。省级荷藕协会在我县挂牌成立,“宝应荷藕”原产地域保护申报成功,“宝应湖”大闸蟹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蟹”。新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和有机转换食品品牌15个,首家获批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示范县试点。〖HTSS〗工业经济优势凸现。全部工业实现产值152.6亿元、开票销售81亿元,分别占预期目标103.4%、112.2%,分别增长27.2%、41.6%。规模企业实现产值81.1亿元、销售76.7亿元、利税5.4亿元,分别3占预期目标107.6%、109.3%和98.9%,分别增长40.1%、38.7%和19.9%。20家重点企业产值、销售、利税分别占规模企业总量的52.7%、51.8%和67.8%。宝胜集团产值、销售均占规模企业总量1/3以上,荣获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国家免检产品等称号,宝胜科创公司A股成功上市。〖HTSS〗建筑业、服务业加快发展。建安企业在手工程70项,施工面积480万平方米,其中“双包”面积140万平方米,施工人数达到5万人,工程质量一次合格率达100%。完成施工产值41亿元,实现增加值8.5亿元,分别完成预期目标96.5%和100%。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25.5亿元,占GDP总量的31.1%,实现税收1.7亿元,吸纳劳动力18.2万人。消费品零售额23.5亿元,占预期目标101.4%,增长15.6%。持照市场59个,年成交额24.1亿元,增长6.1%。名店王朝建成开业,九九广场开工建设,汇银家电、金汇百货等连锁企业新进宝应市场。水泗荷园初具规模,正润生态园建设进展顺利,游客批次明显增多。电子政务系统启动实施,“中国·宝应”门户网站业已开通。——发展后劲更加坚实。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1亿元,占预期目标100.6%,增长46.5%,其中技改投入14.7亿元,超预期目标33.6%,增长79.4%,是历年来增长最快的一年。实施各类项目300个,其中1000万元以上项目100个,在建亿元项目23个。新进工业园区项目120个,其中1000万4元以上项目44个,新增产销46.8亿元。列入市政府考核的13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1.6亿元,超下达目标40%。民资投入26亿元、民资注册资本12.7亿元,分别增长120.3%和59%。金融机构储蓄存款余额69.2亿元,占预期目标106.5%,净增11.3亿元。引进县外资金20亿元,净增1.5倍。争取上级无偿资金2.5亿元,净增1.3亿元。——外向带动成效显著。新办外资项目41个,超过前3年总和。合同利用外资8061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006万美元,分别占预期目标80.6%、80.1%(超额完成市下达目标),分别增长15.8%、42.1%。自营出口7575万美元、外经营业额650万美元,分别占预期目标108.2%、100%,分别增长22.1%、4.8%。158家规模企业中,涉外企业达43家,占27.2%;20家重点企业中,涉外企业占1/3;新增外贸出口额中,90%以上来自外资企业。——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县城建成区面积扩展到21.3平方公里,40平方公里的中等城市框架逐步拉开。城市建设投入1.5亿元,铺设硬质路面12.8万平方米、维修道路2.5万平方米、新增公共绿地22.8万平方米、铺设供水管网4.4万米。重点实施了宝应大道、泰山路、白田路绿化带建设工程,苏中北路、南园路延伸及泰山路改造工程。花城广场建成开放,纵棹园二期工程竣工,宝胜广场启动建设。污水处理厂主厂房封顶。实施城市河及下水道清淤疏浚工程,维修5防洪泵站4座,完成中沟河两端闸站主体工程。开发区新区、耿耿工业园、意大利工业园及乡镇特色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投入1.8亿元,新开发面积2.2平方公里,新建道路32.8万平方米、标准厂房23万平方米。行政服务中心主体封顶。拆迁改造及房地产开发投入3亿元,拆迁改造旧城20万平方米,开发商品房11万平方米。威尼斯花园、新加坡花园、世纪明珠园等项目顺利实施,世纪园小区全面建成。环保热电工程主体完工。供电调度中心主体封顶,110千伏中港变建成投产。宝应变、安宜变、南苑变等城网改造工程全面完成。小尹变、郭桥变、黄浦变、下舍变等农网改造工程顺利实施。完成市、农话扩容1.8万门,新建移动通信基站21座。南水北调宝应站及境内沿线影响工程进展顺利。完成水利土方1200万方,加固圩堤100.5公里,改造建设中低产田、高效农田3.2万亩,疏浚河道33条。泾安公路改造工程全部竣工,沿广公路改造工程开工建设。建设农村通村公路400公里,改造县道危桥4座,维修加固运河大桥。——社会事业协调发展。获批省级以上科技项目65项,其中国家级14项,获批省级以上“双高”项目15项。推广转化先进科技成果61项。申请专利126项。全市率先建成全国科普示范县。顺利完成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任务,撤并中小学校及教学点104个。新建、维修校舍4.2万平方米。启动建设新高中、教育城域网。创建现代化示范学校、高中星6级学校、合格中小学、合格幼儿园等31所。修缮周恩来少年读书处,启动建设图书馆、文化馆,新创2个省级文化先进乡镇、2个乡镇万册图书馆。全市十届运动会荣获金牌15枚,全民健身点遍布乡镇、社区。建成省级卫生镇1个,合作医疗覆盖率90%以上,新增自来水受益人口4.1万人,改造无害化厕所7200余座。新增固定电话用户1.3万户、小灵通用户2.2万户,发展移动电话用户4万户、互联网用户6000户。县广播音频工作站投入使用,新增有线电视用户1万户。计划生育率98.8%,人口自然增长率1.3‰。国土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生态环境继续改善。安全生产管理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显著。扶贫救助形成风尚,关爱女孩活动深入开展。其他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就业、保障水平提高。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25.6万人,提供就业岗位2.5万个,职业技能培训2.8万人次,介绍下岗、失业人员就业32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发放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9000万元,筹集发放下岗失业人员基本生活费83万元、困难企业军转干部生活费350万元,城乡低保受益人口达到1.1万人以上。征缴、清欠养老保险基金5821万元,新增个体私营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234人。征缴基本医疗保险基金3400万元,新增参保单位94家、职工5400人,办理解除劳动关系企业职工医疗保险续保手续4998人,财政补贴办理改制企业退休人7员和下岗失业人员医疗保险手续6800多人。征缴失业保险基金610万元,农保基金114万元,事业单位养老金3048万元。改造草危房500户,帮助34个经济薄弱村、1000多户贫困家庭脱贫。农民人均纯收入4402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412元,分别增长12.8%和8.2%。过去一年,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良好,但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是:财政收入等指标与扬州其他县(市、区)仍有一定差距;城乡之间、镇域之间发展不够平衡;重大项目、外资项目、高科技项目还不多;农业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有机产业发展有待进一步推进;农民增收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宽;扶贫救助体系、社会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就业压力依然较大,等等,有待全力化解和逐步解决。二、关于2005年计划安排的指导思想和预期目标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安排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突出工业化、城市化,围绕“苦干三五年、实现再翻番”目标,坚持以重大项目建设为中心,在利用“双资”、园区开发、城市化、致富百姓上求突破,奋力推进大招商、大投入、大开发、大创业,积极转变增长方式,着力提升国民经济综合实力,全面促进社会进步。2005年主要预期目标是:8——地区生产总值96.5亿元,增长14.5%,其中一产23.2亿元、二产43.5亿元(工业36.4亿元、建筑业7.1亿元)、三产29.8亿元,分别增长6%、19%和13%。——财政收入8亿元以上,增长30%。——全部工业产值200亿元,增长31.1%;工业开票销售112亿元以上,增长40%。规模企业产值116亿元、销售110亿元,分别增长43%、43.3%;实现利税8.5亿元,其中利润4.5亿元,分别增长56.3%、57.9%。——建安企业施工产值50亿元、增加值10亿元,分别增长22%、17.6%;施工面积520万平方米,其中“双包”面积180万平方米,施工人数5.5万人。——引进县外资金30亿元,增长50%。民资投入40亿元,增长53.8%。新增民资注册资本18亿元,增长41.5%。向上争取国资2.5亿元以上。合同利用外资1.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6000万美元,分别增长48.9%、49.8%。自营出口8500万美元、外经营业额700万美元,分别增长12.2%、7.7%,新派境外劳务600人次。——固定资产投资40亿元,增长59.4%,其中技改投入22亿元,增长49.7%。——消费品零售额27亿元,增长14.7%。——金融机构年末各项存款余额80亿元,增长15.6%。各项贷款余额32亿元,增长5.3%。9——农民人均纯收入4750元,增长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50元,增长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35‰以下。三、关于200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措施1、主攻招商引资,强化项目建设。突出重大项目、外资项目、高新技术项目,奋力破解项目用地、融资、科技人才等难题,扩大招商成果。力争新建续建1000万元以上项目10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0个,各类园区确保进区规模项目200个以上。2、加快工业发展,提高运行质态。实施工业第一方略,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增长方式,推进主导产业裂变扩张,促进优势产业集聚,催生新兴产业成长,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发展层次,提高运行质态。3、发展生态农业,推进产业化经营。利用生态示范区、有机食品生产基地示范县品牌效应,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打响有机牌、生态牌、“四水”特色牌。引进先进技术、优质品种,加快外向型农业示范园区及运西、东荡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培大培强龙头加工企业,搞活农副产品流通。4、提升三产层次,发展生态旅游
本文标题:宝应县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文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111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