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参考资料,少熬夜!体育课教案精选8篇作为一个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写教案是必然的。编写教案有助于我们理解教材内容,选择科学合适的教学方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网友为大家收集的体育课教案。欢迎大家分享。体育课教案【第一篇】一、活动目标:1、掌握折身跑的技能,提高身体动作的连贯性和敏捷性2、增强幼儿跑动中的自我保护意识3、体验与同伴分角色合作游戏的欢乐氛围二、活动准备:1、生活中观看过《猫和老鼠》的动画片2、猫和老鼠的头饰若干三、活动过程:1、准备活动创设情境,谈话导入,(老师扮演老鼠妈妈,孩子扮演小老鼠)师:“孩子们,今天天气不错,让我们一起随音乐做做运动吧2、学习折返跑1)谈话激发幼儿对折返跑的学习兴趣师:“你们现在已经长大了,要自己去找食物来养活自己,可是妈妈要告诉你们,你们出去后一定要注意我们的敌人猫。看这就是大花猫,他专门吃我们老鼠,见到他一定要注意,最好的办法就是跑回家,因为洞口小,它不会钻进来。今天我就教你一种本领叫折返跑,想学吗?幼儿回答2)教师示范,幼儿尝试练习师:“妈妈先做一遍,看看妈妈是怎么做的”师:“谁想试试”让幼儿自由尝试3)讲解折返跑技巧,让幼儿再次尝试,提醒幼儿不要互相碰撞4)让幼儿加快速度后折返跑,讨论怎样才能在快速跑的过程中迅速折身往回跑,并请个别幼儿示范,再集体再次尝试3、游戏:遇到猫儿我不怕巩固折返跑技能1)教师介绍游戏玩法师:“孩子们觉得自己学的怎么样?”幼儿:好师:“敢接受挑战吗?”幼儿:敢参考资料,少熬夜!师:“现在我们进行一个游戏,名字叫“遇到猫儿我不怕”。首先我先说一下游戏玩法:在前面有好多食物,可是食物旁边却守着一只大花猫,我们要悄悄的、快速的把食物拿到手然后折返跑回来,对家里的小伙伴说安全,另一只小伙伴才能出去拿食物。一定注意安全!听懂了吗?”幼儿:听懂了2)组织幼儿进行游戏,教师给予指导4、放松活动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本领叫折身跑,大家都很努力,妈妈相信你们一定能成为一只身手敏捷的小老鼠。现在跟我一起放松一下吧。”随音乐做运动放松。随后带出场地。体育课教案【第二篇】一、教材:1、蹲踞式跳远;2、篮球比赛;3、篮球基本技术练习;4、足球比赛;5、足球基本技术练习。二、教学目标:1、理解跑得快、跳得远的概念。2、发展体能,掌握运动技术。3、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合作的精神与拼搏进取的精神。三、课开始的做法:1、上课响铃体育委员会与体育教师集合队伍与整理队伍。2、体育委员或教师通过队列报数或点名了解学生出勤情况。3、教师导入语。4、体育委员带领学生慢跑,教师场地上移动或随队跑,鼓励提醒学生不掉队。5、学生模仿教师做几节徒手操。6、以上练习用时10分钟。四、学习教材的做法:1、蹲踞式跳远:a.四路纵队按顺序轮流做蹲踞式跳远,练习内容有:5米助跑、米起跳点、蹲踞式跳远;10米助跑、1米起跳点、蹲踞式跳远;20米助跑、2米起跳点、蹲踞式跳远。b.练习次数为每项内容各一至二次c.练习用时10分钟2、足球与篮球:参考资料,少熬夜!(1)学生选项足球进行全场比赛或半场比赛或抢截游戏;(2)学生选项篮球进行全场比赛或半场三对三、四对四、五对五比赛;(3)学生选项足球进行基本技术踢接球练习;(4)学生选项篮球进行基本技术练习有:投篮、运球、传接球练习;(5)学生选项分组以兴趣、友伴、能力等几种形式组合;(6)教师引导学生分组练习,进行场地巡视,了解与解决学生分组练习所出现的问题或与学生一起练习。指导学生练习。(7)此部分练习用时18分钟至20分钟。体育课教案【第三篇】活动名称:夹物跳活动目标:1.尝试把物品夹在下肢不同位置练习行进跳,体验下肢不同力量的运动。2.让幼儿体验动脑、成功的快乐。活动准备:练习队列、操。饮料瓶、纸板、球等若干。活动过程:开始部分:1.幼儿活动身体。2.复习游戏《蚂蚁排队走》。基本部分:游戏夹物跳1.练习双脚连续跳。2.教师启发幼儿用下肢夹住饮料瓶行进跳,提醒幼儿夹稳。3.对幼儿把物品夹在不同的位置的做法给与肯定,并说一说放在哪里好夹。结束部分:鼓励幼儿自由选择材料,练习夹物跳,可设置障碍练习。体育课教案【第四篇】活动目标1、乐意参加体育活动,体验体育游戏带来的乐趣。2、锻炼动作的协调性、灵敏性和身体的平衡能力。3、练习在有一定间隔的物体上行走。活动准备1、音乐:快乐,快乐,家2、蘑菇墩8个、平衡木4个、塑料玩具若干。活动过程一、导入参考资料,少熬夜!1、谈话引起幼儿的兴趣。教师:我是兔妈妈,谁想当我的兔宝宝呀。分别给兔宝宝戴上兔子头饰。2、跟随音乐,带幼儿做兔跳动作。二、展开1、提出问题,交流办法。教师:今天兔妈妈带小兔去采蘑菇,可是有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过去呢?(1)引导幼儿想出各种办法,并展示给大家看。(2)教师请幼儿协助搭建小桥和石墩。(所用器械:平衡木、蘑菇墩)(3)请幼儿尝试练习“踩石头过河”教师重点指导要保持身体的平衡,不要掉到小河里。2、讲解游戏玩法及规则。玩法:幼儿分成四队,到小河对面踩蘑菇。小兔要踩河里的“石头”走过去,踩完蘑菇原路返回,把蘑菇放到指定地点。规则:要求走到“石头”上,不能踩到水里,如掉进水里要重新踩到石头上继续向前走。3.组织幼儿游戏,教师个别指导。游戏可进行三遍,每次让幼儿采蘑菇的数量及大小可以不同,训练幼儿按要求完成任务的能力。三、结束小朋友们,咱们把这些美味的蘑菇送给兔奶奶去尝一尝吧!带领幼儿做放松练习,结束活动!体育课教案【第五篇】设计理念通过观察幼儿活动发现了存在的问题,为解决孩子们的.动作技能和规则意识为初衷设计本次活动。活动目标从动作技能、认知经验和情感体验三个纬度入手来解决体育锻炼中孩子们存在的动作不规范、不协调,不能明确游戏规则、遇到困难退缩、不敢挑战自我等问题。活动设计以游戏来贯穿各环节,符合中班幼儿年龄和认知特点,在开始部分就积极调动起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高人走和矮人走的游戏中,请孩子来做示范,让幼儿得到鼓励和展示自我的情感上的满足,在平等的关系中促进其他幼儿自我调整和练习。游戏中的家是让幼儿在一定的活动范围内进行,避免孩子运动量过大而过度兴奋,互换角色的练习既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又避免了孩子们的无效等待。在游戏摸得高、钻得低中,斜拉的绳子是考虑幼儿个体差异性,既让孩子在一定高参考资料,少熬夜!度范围内完成规定的动作技能,使他们能获得成功的体验;还可以向更低、或更高的难度发起挑战,让孩子在自我能力极限的最近区域去尝试,激发孩子自信心,促进他们向动作技能、情感体验向更高层次发展。活动前的热身律动,在全面热身的基础上侧重了下肢动作练习,为教学活动的开展做好准备;结束部分的放松活动,也体现下肢部位的调整、放松,经过了游戏中的竞赛与合作,孩子之间的放松也可以传递友谊与情感。目标预设1.学习踮脚走与半蹲走。2.培养幼儿听指挥按信号变换动作,增强规则意识。3.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培养不怕困难的精神和敢于挑战自我的意识。4.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5.培养幼儿集体活动意识和互相谦让的良好品德。重点、难点帮助幼儿完成踮脚走、半蹲走的下肢力量的练习,发展了孩子们的腿部力量;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根据游戏规则听信号变换动作,增强幼儿的规则意识教学过程1.准备活动热身律动健康快乐动起来活动脚腕,膝关节,腰部,小腿。2.游戏:哈哈镜里的人。(1)练习高人走和矮人走,幼儿看信号牌分别进行平蹲走(矮人走),踮脚走(高人走)教师出示不同的哈哈镜时,念儿歌:哈哈镜笑哈哈,小朋友们照照它。变成高人瘦又长,我们都是高人了,高人走成大圆圈(动作)。哈哈镜笑哈哈,小朋友们照照它。变成矮人胖娃娃,我们都是矮人了,走成大圆圈(动作)(2)幼儿分成两组横排列队,老师做示范①一组幼儿当高人,一组幼儿做矮人,同时进行一次练习。②观察孩子们游戏进行的情况,选两名幼儿分别示范高人、矮人;③教师讲解游戏规则:举起圆镜,矮人组幼儿捉高人组;举起长方形镜,高人组幼儿捉矮人,被捉的一方跑回指定的家,对方就不能再捉了。活动策略:高人走,矮人走时,教师举镜子的速度逐渐加快,提高幼儿的反应能力。在游戏过程中,高人和矮人可互换角色3.游戏:摸得高,钻的低。参考资料,少熬夜!在场地上斜拉两条绳子,最低处要低于最矮的幼儿;最高处要高于最高的幼儿,在两条绳子间隔上贴上1~10的数字卡。(1)幼儿做高人,踮脚走过斜绳子,看看谁能触摸到1~10的数字卡,看看能摸到几(跳越触摸算犯规)。(2)幼儿做矮人,钻过斜拉绳子1~10部位,看看谁能从哪个数字下面钻过而不碰到绳子和卡片。(3)观察孩子们穿越绳子时半蹲走与踮脚走的动作技能掌握与运动量的情况,请掌握得较好的幼儿示范同时关注动作技能和协调能力较弱的幼儿,及时的给予指导、评价和小结。4.放松活动;。放松律动:幼儿自己或与同伴进行放松动作活动反思:在活动中大部分幼儿表现积极,但忽视了能力弱的幼儿的表现,在下次活动中需要个别指导。小百科:身高是对人体纵向部分的长度,源于人体的纵向生长,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较大。女孩比男孩身高发育的早,在12-13岁为快速增长时期,到19-23岁开始停止增长,而男孩身高发育的晚,在15-16岁为快速增长时期,到20-24岁停止增长,四肢长骨和脊椎骨均已完成骨化,身高就停止增长了。体育课教案【第六篇】一、教材分析:《纲要》中明确指出:“引导幼儿在跳、爬、钻、投掷、平衡、攀登等各种有趣的活动中发展动作的协调性。”活动目标:1、通过探索、尝试圈的不同玩法,发展幼儿走、跑、跳等基本动作。2、学习双脚分合连续跳圈的方法。3、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重、难点分析:重点:探索、尝试圈的多种不同玩法。难点:双脚分合连续跳。二、教学准备:幼儿人手一个圈;录音机、磁带;划定池塘的场地。三、教学程序:1、在音乐伴奏下,幼儿做准备活动:(3分钟)幼儿人手一个圈,听音乐按节奏做圈操(包括上肢运动、下肢运动、体侧运动、体转运动、腹背运动、跳跃运动、整理运动)。(这一活动的目的是以音乐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使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全身得到充分的活动,参考资料,少熬夜!为后面的活动作好充分的准备。)2、初步探索圈的多种玩法:(5―6分钟)(1)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圈有很多玩法,你想不想和它做游戏?比比看谁的办法最多。”(2)幼儿分散玩圈,教师观察指导。(3)请幼儿与小朋友分享自己的玩法:“谁愿意来当小老师,把自己的好办法教给小朋友?”(这一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初步探索出圈的多种玩法,发展幼儿的创造力。)3、深入探索圈的多种玩法,并尝试合作玩圈:(7―8分钟)(1)教师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请你试一试自己没有玩到的方法,并且尝试和小朋友一起合作玩圈。”(2)幼儿深入探索、尝试:教师引导探索出跳圈的幼儿将圈摆出,尝试用多种方法跳圈。(3)练习双脚分合连续跳圈的方法:教师讲解跳圈的方法:“一个圈的时候,两只脚并起来跳到这一个圈中;两个圈的时候,两只脚分开,一个圈中跳入一只脚。”(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幼儿尝试自己没有玩过的方法,并探索与他人合作的玩法,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4、游戏:网小鱼(5―6分钟)(1)交待游戏规则:教师做渔翁,用圈做网,小朋友做小鱼,在池塘里游,被渔翁网住的小鱼,站到池塘边。(2)师幼轮流做渔翁,进行游戏。(这一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在游戏中发展四散跑的能力及动作的灵活性,让幼儿尝试做渔翁,更加激发起他们参与游戏的欲望,为本次活动掀起高潮。)5、放松活动《小鱼游》:(2―3分钟)教师:“渔翁回家了,鱼宝宝们可以在池塘里自由自在的游泳、跳舞了。”教师和幼儿做放松活动,并听音乐离开场地。体育课教案【第七篇】活动名称:抛皮球活动目标:1.锻炼幼儿上肢力量。2.培养幼儿手眼协调力。3.培养孩子玩球的兴趣。活动准备:参考资料,少熬夜!练习队列、操。皮球若干个,多于幼儿人数。活动过程:开始部分:1.纠正个别操节。2.练习队列。基本部分:游戏抛皮球幼儿人手一个球,教师做示范,双手拿住球,用力向上抛,提醒幼儿双手用力要均匀,抛出撒手时双手停留位置要找好。结束部分:幼儿分散练习抛球、原地拍球。体育
本文标题:体育课教案精选8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1177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