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范例8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范例8篇】作为一名有良心的人民教师,编教案可能是必要的,有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控制课堂时间。我们应该如何编写教案?以下是网友征集的初三上册音乐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到大家。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一篇】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感受和体验蒙古族的音乐和舞蹈,并对其产生兴趣。2、有感情地演唱《我是草原小牧民》,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歌曲。3、通过听、唱、舞、创等大量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学重点:1、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感受和体验蒙古族的音乐舞蹈。2、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难点:为歌曲创编不同的动作。教学过程:一、感受大草原。1、师:小朋友们,愉快的音乐课开始了。今天的音乐课老师请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瞧!(出示小红马画面)它来自辽阔的大草原,今天特意来请我们到它的家乡做客呢!想不想去?(想)那好,全体起立,我们拉好缰绳,摆好姿势,跟着小红马出发吧!2、律动:随《我是草原小牧民》歌曲做骑马动作。二、走进大草原。1、欣赏草原风光。2、学跳筷子舞。师:(出示筷子)咦?这是什么?(筷子)你可别小瞧它,在蒙古人民的眼里它可是跳舞的好道具呢!老师看到有些小朋友似乎有些怀疑,那让老师给你们跳一段吧!(1)师示范动作。手位:简单的筷子交叉敲击动作脚位:前蹲、后仰。(2)师:怎么样?信了吧!谁学会了?(3)指名学生上台示范动作——师指导——台上学生带领大家一起跳——全体学生跟音乐齐跳。3、变化筷子舞节奏。(1)师:简单的筷子舞小朋友一学就会了,现在老师要给筷子舞变个魔术,你们仔细找一找,它变在哪?(2)师示范。在第二乐句和第四乐句的最后一小节加入XXX。参考资料,少熬夜!(3)学生说——练习XXX。4、师:小朋友的眼睛可真亮啊!(出示节奏谱)变变变,你们瞧!这个新节奏变到这儿来了,老师用红色的符号表示,还变了一个动作在这儿呢!(师示范)5、师生合作表演节奏:我邀请你们跟老师合作一下,我来念前面的节奏,你们来念后面红色的节奏,可以吗?(1)师念前面节奏,生念后面。(2)念前面节奏,生敲后面。(3)师:敲的这么好,我也想加入你们的队伍,我来敲前面的节奏吧,你们还是敲后面的部分。(师敲前面节奏,生敲后面)(4)师:用你们的节奏告诉老师它的节奏,让筷子发出声音吧!(学生完整敲击歌曲节奏)(5)播放《我是草原小牧民》歌曲,生随音乐齐跳。(6)师:这么厉害,看来难不倒你们,如果让你们加入脚步来跳,会吗?6、加入脚步师生齐跳。7、师生随音乐齐跳筷子舞。三、歌唱大草原。1、师:欢快的筷子舞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而草原上小牧民的生活更是多姿多彩,他们勤劳、勇敢、放牧、欢歌,你们听。2、聆听范唱《我是草原小牧民》。3、随琴哼唱:你觉得小牧民在唱起这首歌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跟着老师的琴声高兴的唱起来吧!4、指导缺点:“草儿青青羊儿肥”————青青的草儿跳起来了,肥壮的羊儿扭起来了!(休止符、前倚音)5、随老师琴声再唱。6、师生用欢快的歌声对唱:听到小牧民唱的这么自豪,老师也想来当一回神气的小牧民,让我们来比一比,谁唱得更神气?(师生随琴接龙唱)7、师:唱得比老师还神气,我可有点不服气,我要拿出筷子,边唱边跳跟你们比一比。师生接龙加入筷子舞表演唱。8、师:小朋友的表演就像草原上一个个神气的小牧民,现在就让我们唱起歌,跳起舞,做一回真正的小牧民,好吗?9、拓展。师:今天老师和小朋友在草原上度过了快乐的一节音乐课,我们一起骑马、唱歌,最高兴的是一起学习了参考资料,少熬夜!筷子舞。其实呀,筷子舞只是蒙古舞蹈中的一种,聪明的蒙古人民还能用许多生活中的东西跳出一段一段好看的舞蹈呢。你瞧!(出示蒙古族各种舞蹈画面)四、告别大草原。1、师:蒙古的舞蹈多姿多彩,蒙古的人民热情好客。瞧!小红马又来了,让我们骑上小红马跟大草原告别吧!2、播放歌曲,生随音乐唱起歌,边跳边出教室。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二篇】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复习《妈妈的心》三、《唱给妈妈的摇篮曲》1、导入:讲故事,放背景音乐《唱给妈妈的摇篮曲》伴奏。师:我们把这个故事编成歌来唱好吗?2、出示歌词,请小朋友们选一段歌词试试编一编,可以小组讨论后派一个代表唱一唱,其余学生评价一下。师:老师这里也有一段旋律,请小朋友们听一听,它的情绪是怎样的?听范唱录音,学生交流。3、你能用动作来表达这首歌曲的情绪吗?听录音,学生自由表演。4、再听录音,听后说说是谁在唱摇篮曲?唱给谁听?5、用“Lu”哼唱曲调。6、放录音,轻声哼唱。7、这首歌曲是小朋友看到妈妈工作很辛苦,因为劳累而睡着了,于是把桌子当成摇篮,边摇边唱,说明小朋友怎样?师:为表达对妈妈的热爱之情和表现夜晚的宁静,应该用什么情绪演唱?速度呢?用深情、轻柔的声音,慢速有感情地演唱8、看歌词,问:歌曲中有几个人物?9、学唱歌谱10、拓展师:看到妈妈工作得这样辛苦,我们除了给妈妈唱摇篮曲,还应该怎样做?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三篇】教学目标:1、唱准三组音程2、感受悠闲、雅致的歌曲情绪,迷人的黄昏景色。3、学会歌曲《美丽的黄昏》齐唱,并初步学会二部轮唱。教学重点:用轮唱形式念歌词,唱二部轮唱参考资料,少熬夜!教学难点:初步学会二部轮唱,并能有高低两个层次。教学过程:一、教唱音程师:大家好!欢迎同学们来音乐教室做客,老师先请大家来运动一下,我们一起去爬山。(播放课件)师:看,我这儿有两座山。请这一组的同学爬上面这座山,请另一组同学爬下面这座山,好!让我们分别先站在第一个音上。1、学唱13师:你们的第一个音是?(教师弹琴,要求学生念对音名,并听琴唱准音)师:你们的第一个音是?(同样要求)师:“1”在下面这座山,“3”在上面这座山,看老师手势,我们两个音一起唱。(教师指挥)2、学唱1234师:大家向上爬吧!来到了什么音?(1)两组先分别学唱单音(24)(2)再看指挥,两音一起唱师:我们把前面的第一个音连起来唱,下一道坡的同学唱12,上一道坡的同学唱34。准备好了吗?我们一起来。(教师指挥)3、学唱123345师:同学们,我们马上要冲顶了,快给自己加加油吧!师:冲顶,你们的音是?你们的音是?(1)两组先分别学唱单音(35)(2)再看指挥,两音一起唱师:我们把三个音连起来唱。(123345教师指挥)4、学唱12313453师:最后我邀请同学们乘索道,直接下山。你们下山,你们也下山。(两组分别唱13)师:现在我们把四个音连在一起唱。二、念歌词师:同学们你追我赶好热闹!不知不觉……请听钢琴,这太阳是下山了还是上山了?(师弹321)生回答参考资料,少熬夜!师:为什么?(音下行)师:下山的太阳叫什么?师:夕阳圆圆的,橘红色,宛如一张满是笑容的娃娃脸,在天空中开始缓缓下滑,它的余光给小河披上了一件霞衣,水中那涌动的鳞波,发出耀眼的光。美丽的黄昏来了!1、欣赏美丽的黄昏(播放课件)师:你喜欢黄昏吗?为什么?师:老师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叹。2教念歌词(播放课件)师:让我们一起来赞美它。(1)先学念第一句歌词(师念一句,生跟一句)师:边念手边指(2)师:下面我们来学学第二句。听这两段有什么区别?(师示范第一句发音位置低,第二句发音位置高)(师念一句,生跟一句)师:我们也来念念,一句在下面念,一句在上面念。(3)师:象刚才的爬山一样,我想和你们开展一场你追我赶的活动。你们先念,我紧跟其后,当你们念第二句时我再开始。(师生用轮唱形式念)师:下面我请你们两大组来。(两大组用轮唱形式念)三、学唱歌曲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的歌曲就叫《美丽的黄昏》,它是来自欧美的一首曲子,描绘了欧美地区黄昏、教堂、钟声的景色。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首曲子会给我们带来一种什么感觉?1、听全曲(播放曲子)师:什么感觉?师:让我们一起用歌声去体会这种幽闲、雅致的感觉。2、学唱前两句歌曲(1)学生跟老师唱(2)对口型唱师:你们只张嘴巴,不发出声音的唱。3、学唱钟声这句师:听传来了什么声音?参考资料,少熬夜!(播放钟声图片)(1)教师弹琴学生学唱(2)教师唱第二句,学生配丁冬(3)两小组配合(4)4、歌曲连贯唱5、一句一句合师:你追我赶的活动又开始了。师:你们先出发,唱第二句时,这一组同学出发。6、全曲二部轮唱师:我们连起来唱一下。师:这一种你先我后的演唱方法被称为二部轮唱。四、结束师:在演唱上还有很多种唱法,等着同学们去学习,大自然中还有很多种美景等着同学们去欣赏,我们今天的音乐课就上到这儿了,同学们再见!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四篇】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通过其他创编活动来初步感受内蒙古歌舞的民族风格。2、通过小组合作表演等音乐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创造音乐美的才能和合作协调能力。教学重难点1、通过在小组集体活动中,用各种创编活动来感受内蒙古歌舞的民族风格,激发学生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2、创编活动,节奏练习,旋律片段创作,掌握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教具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打击乐器(碰铃、铃鼓、双响筒)。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听音乐拍手进教室。2、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二、复习歌曲1、发声练习:1234│5—│5432│1—‖小猫爱吃鱼,鱼。2、实践模唱,复习歌曲《摇啊摇》、《小酒窝》。三、导入1、聆听音乐《草原放牧》师: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去看看,你们想不想去呀?参考资料,少熬夜!生:想!师:在看的时候如果你有什么感受都可以用你的方式表现出来,比如跟着唱、打拍子等等(放《草原放牧》flash给学生看)。2、情境想象,进入主题师:草原是不是很美丽呀?生:是!(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老师作提示:天上有什么?地上有什么?草原有什么颜色?它们分别是什么?生:天上有白云,地上有羊、马、狗,草原有绿色、蓝色、红色、白色、棕色,绿色是草和山,蓝色是天空和河流,白色是云和绵羊,还有蒙古包是白色红边的,棕色是马和狗。)3、初步掌握歌曲风格师:下面再给你们听一首歌,也是关于草原的。听的时候要思考这首曲子是什么速度、情绪、节奏和旋律是怎样的?(播放歌曲《草原上》的录音)4、听一听、想一想《草原上》和《小酒窝》在情绪、速度上有什么不同?A、优美、舒展地、宽广B、欢快、活泼地、紧凑四、学习歌曲《草原上》1、进入新课:(师)今天我们要来当一回蒙古人,唱蒙古歌,跳蒙古舞。2、聆听歌曲,初步感受内蒙民歌的特点。这首歌曲为4/4拍的羽调式内蒙古族歌曲,音乐语言简练易记,旋律线条起伏较大,基本素材只包含两个乐句的八小节乐段。节奏舒展,旋律优美,生动地勾画出一幅风和日丽、绿草如茵的草原风光,就仿佛置身于一望无边的辽阔草原当中,抒发了牧民舒畅愉快、热爱家乡的美好生活,刻画了内蒙古人民的爽朗豪放、热情好客的性格。3、用听唱法学习歌曲,小声的跟着录音范唱学习歌曲。4、听辨音的长短:(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在唱这曲子的时候,在同一个小节里有的歌词唱得短一些,有的要唱得长一些?请同学回答。(生)高、照、跑、叫、壮、肥。5、实践活动:(师)现在这里有些打击乐器,你认为用哪种乐器可以表现出长音?哪种乐器表现短音?6有表情的演唱歌曲。五、拓展1、进一步掌握风格,播放一段蒙古舞蹈《我也来当小骑兵》,让同学们留意看内蒙古舞蹈有什么特点。2、老师鼓励学生在合作讨论中分组出来表演各自创编的表演活动,共同评选出最有创意、合作得最好的参考资料,少熬夜!一组六、课堂小结内蒙古人的性格开朗,而且很热情好客,如果你们到内蒙古去做客,他们一定会很热情地招待你,这就是我们中国众多少数民族中的内蒙古族,是中华民族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内蒙古草原参观活动结束了,请同学们骑着马离开这个美丽的大草原。(放《我也来当小骑兵》音乐,学生们做着骑马状离开课室)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五篇】第一课老师你好第二课时第十课《多年以前》第十二课《夜》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用轻松。自然、抒情地声音学会演唱《月圆曲》,能自信、又表情地当众表演歌曲,并积极参加互评活动;2、在听赏《摇篮曲》时,能感受到歌曲抒情,优美地情绪,能用自己地肢体语言参与表现歌曲。教学重点语难点:学会唱《月
本文标题: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范例8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1182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