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华东师大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华东师大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陈澄走进地理新课程(二〇〇五年七月·南京·)一、地理课程标准制订的背景二、地理课程标准的前期研究三、初中地理新课程简介四、高中地理新课程简介五、地理课程评价制度改革六、地理新课程的推进策略一、地理课程标准制订背景----地理课程改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地理科学的发展素质教育的需要----地理课程标准研制进程通过招投标的形式产生课程标准研制组近三年时间召开几十次大型工作会议广泛征求意见、由院士等组成的专家组审定----地理课程标准的体例课程标准名称的由来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区别课程标准的结构2002年5月教育部刚刚颁布新修订的高中地理教学大纲,同年秋季北京、内蒙古、广西、陕西、西藏、海南等最后6个省区也开始第一次使用此大纲的新教材。为什么短短不到1年时间(2003年3月)又颁布了新的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目前正在全国大部分省区使用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从酝酿、制订,到试用、推广,已经有10个年头了。早在1994年4月,教育部就组织人员开始酝酿、研讨大纲的指导思想和改革思路;同年12月,拟定出大纲的总体框架和主要内容;1995年4月起草出大纲征求意见稿;1996年4月,该高中地理大纲送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审订。1997年秋季,依据大纲编写的高中地理新教材开始在山西、江西、天津两省一市试用;2002年5月经修订以后推广到全国。素质教育的时代需要“素质教育”作为一个口号或者任务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就已提出。(以上海的高考单独命题和一期课改为发端)但“从总体上看,素质教育的成效还不够明显,尚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李岚清)“推进素质教育步履艰难,基础教育还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惯性和影响”。(陈至立)素质教育未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还没有构建一套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全新的课程体系。现行课程的主要问题是:——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课程内容过于注重书本知识——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选拔的功能——课程管理过于集中地理科学发展的新趋势当代地理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1.全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研究2.陆地表层过程和格局的综合研究3.自然资源保障和生态环境建设研究4.区域可持续发展及人地系统的机理和调控研究5.地球信息科学、技术和“数字地球”研究地理学研究的趋势1.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高度综合2.深化微观研究、注重成因和机理变化3.拓展地理学的应用研究领域4.研究方法和技术的现代化地理课程标准研制进程通过招标投标的形式产生课程标准研制组近三年时间召开几十次大型工作会议(初中11次、高中13次)广泛征求意见专家院士审议国家地理课程标准研制组人员所在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所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人民教育出版社上海比乐中学陕西西安教研室课程标准名称的由来——我国最早采用的课程标准是1912年颁布的《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以后课程标准一词沿用了约40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学习苏联改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文件——课程标准这一名称更为准确,其内容也更丰富,涉及领域更广泛地理课程标准相对于地理教学大纲的区别1.课程标准主要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而不象教学大纲和教材那样是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2.课程标准是某一学段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象教学大纲那样是最高的要求3.学生学习结果行为的描述应是清晰的、可评估的而不是象教学大纲那样相对笼统、模糊的描述4.教师应成为地理课程的积极开发者、设计者而不只是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执行者5.课程标准的范围涉及:认知、情感与动作技能而不仅仅只是双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第一部分前言课程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第三部分内容标准必修选修课程第四部分实施建议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科书编写建议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课程标准的体例结构“内容标准”的陈述方式——首先,标准(即具体的内容标准)中的行为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标准是学生学习地理课程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以行为目标方式,或者是结果性与体验性目标方式进行陈述——“活动建议”是提供教师组织室内、室外地理教学活动的参考性意见。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可部分采用甚至完全不采用这些建议,而组织其他活动内容标准的陈述方式——课程标准主要采用“结果性目标”和“体验性目标”两类陈述方式,并初步规范了体现学生学习水平与行为动词。——“结果性目标”陈述方式,明确表达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什么,采用的行为动词要求明确、可测量、可评价。这种方式指向可以结果化的课程目标,主要应用于“知识与技能”领域,例如“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等等——“体验性目标”陈述方式,即描述学生自己的心理感受。体验或明确安排学生表现的机会,所采用的行为动词往往是体验性、过程性的。这种方式指向无需结果化的或难以结果化的课程目标,主要应用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如“通过角色模拟讨论有关地理问题,例如扮演政府官员、热带丛林土著居民、世界环保组织成员、开发商等角色,讨论亚马孙流域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问题”。“结果性目标”动词举例——知识的了解水平:包括再认或回忆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举例、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等。行为动词如,说出、描述、举例、列举、识别、知道、了解、指认、确定等。例如:“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知识的理解水平:包括把握内在逻辑联系;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提出证据,收集、整理信息等。行为动词如,解释、说明、比较、理解、归纳、判断、区别、预测、对比、收集、整理等。例如:“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分组准备某一大洲的资料,整理归纳后,选出代表向全班汇报”“结果性目标”动词举例——知识的应用水平:包括在新的情境中使用抽象的概念、原则,进行总结、推广;建立不同情境下的合理联系等。行为动词如,应用、运用、设计、编辑、撰写、总结、评价等。例如:“收集有关图片资料,编辑反映北京概况的地理小报”“运用地图说出区域的位置、范围,并对区域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组织有关人口问题的辩论会(例如,给出印度人口增长、经济发展水平的资料,就‘人口增长是否促进了印度的经济发展’进行正反方的辩论)”——技能的模仿水平:包括在原型示范和具体指导下完成操作;对所提供的对象进行模拟、修改等。行为动词如,模拟、模仿、重复、再现等。例如:“开展我国省级行政区拼图游戏”“模拟一次暑期旅行,选择旅游路线,说出经过的主要国家和城市,描述可能见到的景观”“有条件的学校可使用计算机软件模拟演示“大陆漂移”“结果性目标”动词举例——技能的独立操作水平:包括独立完成操作;尝试与已有技能建立联系。行为动词如,绘制、测量、查阅、计算、试验等。例如:“填绘全球海陆轮廓略图”“比较不同季节正午太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度”——技能的迁移水平:包括在新的情境下运用已有技能;理解同一技能在不同情境中的适用性等。行为动词如,联系、灵活运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等。如:“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的天气预报节目并做记录,讨论当地天气情况,并根据天气预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进行一次针对某一突发性自然灾害的自救活动”“召开地理专题讨论会。例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和主要整治措施,珠江三角洲外向型经济的发展状况等”“体验性目标”动词举例——经历(感受)水平。包括独立从事或合作参与相关活动,建立感性认识等。行为动词如,感受、体验、体会、尝试、感知、寻找、交流、参观、访问、调查、考察、接触等。例如:“收集、交流反映我国主要少数民族风俗、服饰的图片、资料,了解这些少数民族的风土民情和文化特征”“调查当地的主要自然资源,列举合理或不合理利用方面的事例,并撰写简要报告”——反应(认同)水平。包括在经历基础上,表达感受、态度和价值判断;作相应的反应等。行为动词如,认同、接受、反对、欣赏、喜欢、讨厌、感兴趣、关心、重视、尊重、爱护、珍惜、拥护、帮助等。例如:“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关心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传统,增强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懂得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全球意识”“体验性目标”动词举例——领悟(内化)水平。包括具有相对稳定的态度;表现出持续的行为;具有个性化的价值观念等。行为动词如,形成、养成、树立、建立、坚持、增强、领悟、追求等。例如:“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增强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一、地理课程标准制订的背景二、地理课程标准的前期研究三、初中地理新课程简介四、高中地理新课程简介五、地理课程评价制度改革六、地理新课程的推进策略教育现状的调研(高中)调查范围:北京、辽宁、江苏、广东、黑龙江、江西、广西、河北、山西、宁夏等1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样本数量:不同层次学校的学生样本14036名、教师样本1650名、校长样本158名调查时间:2002年1—5月课程标准研制的前期研究校长、教师认为在学生身上体现得较好的课程目标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责任感和道德创新精神生存生活能力批判性思考人生规划0102030405060708090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交流合作搜集和利用信息传统美德身心健康价值判断校长教师学校开选修课的情况学生是否希望开选修课30.269.8020406080开了没有开92.67.40102030405060708090100是否92.6%的学生希望学校开设选修课,但69.8%的学生反映学校没有开设选修课。对高中课程内容容量的看法78.2%的校长认为课程内容的量偏多,66.2%的校长认为课程难度过大;37.1%的教师认为课程内容偏多,36.7%的教师认为高中课程内容难度过大。1.314.320.547.278.237.101020304050607080不足适当偏多校长教师对高中课程内容难度的看法66.236.731.252.91.38.31.32010203040506070过难适当偏易不清楚校长教师32.932.457.444.68.419.70.62.50.60.80102030405060太重比较重尚可不太重不重校长教师校长和教师对学生学业负担的看法90.3%的校长和77%的教师认为学生的学业负担较重或太重。对高中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关系的认识只有9.3%的教师和5.4%的校长认为高中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联系较紧。43.2%的教师和54.2%的校长认为严重脱节或有较大脱节。7.735.546.547.840.19.35.405101520253035404550严重脱节较大脱节有一定联系联系较紧教师校长学生最喜欢的课堂教学方式86.7%的学生表示喜欢有较多的动手操作或亲身实践、讨论交流或自学等课堂教学方式,12%的学生喜欢以老师讲授为主的方式。50.830.5125.40.80.60102030405060引发较多的讨论交流其他有较多的动手操作或亲身实践大量的书面练习自学老师讲授为主学生在课堂上发表不同意见的机会52.3%的学生表示几乎没有或偶尔有机会在课堂上发表不同意见。44.838.88.97.5051015202530354045偶尔有经常有几乎每节都有几乎没有关于学生作业的调查学生的作业以练习记忆为主,实践性、探索性的作业占的比例极少。84.341.117.96.44.63.73.50102030405060708090评价学生的主要方式97.5%的校长和75.5%的教师反映评价学生的主要方式是纸笔测试。0102030405060708090100教师校长学生对公布考试成绩的感受69.4%的学生对公布考试成绩明确表示紧张、
本文标题:华东师大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126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