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会议纪要 > 班组会议上的的言语表达技巧(九)
5.句子的断续演讲是直接与听众交流,格外讲究文气贯通,而“续”即句子的上下句连接形成文气的重要因素。说话,常借助语感或语言惯性省去一些外在的形式标志(如“因为”“所以”等等),自然而然地连接起来。但句子连句子也离不开必要的并联词。此外,说话还可以运用修辞格以组合句子,构成句群,贯通文气,可以用排比、对偶、顶真、回文、粘连、对比、反复等。例如:惨象,巳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犹使我耳不忍闻。(鲁迅《纪念刘和珍君》)——对偶希望是附属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有光明。(鲁迅《在北京女师大学生会上的演讲》)——顶真科学需要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更需要科学。(郭沫若《科学的春天》)——回文这些修辞的运用都有助于组合句子,给人以思路畅达,感情充沛的感觉。“断”,凡是改变语言节奏的句法都是“断”,但似断实连。如上面讲的长短杂糅、整散交错、分合自然,都包含着“断”的意思。并且语气、句式的改变(如由叙而论),还有叙述中突然插入突发事件的描述句,以及叙述或议论中的引用也是“断”。例如,“唉!世界上最不平等的事,就是我们二万万女同胞了。从小生下来,遇着好老子,还说得过;遇着脾气杂冒、不讲情理的,满嘴连说:‘晦气,又是一个没用的’。恨不得拿起来摔死。”(秋谨《敬告中国二万万女同胞》)这里插进了引用的话,打破了并列叙述的平衡,避免了刻板,别有情趣。有时在说话时即景、即人、即事地插进即兴的句子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鲁迅的演讲《读书与革命》“本来青年原应该都是革命的。因为科学上证明:人类是进步的。以前的猿人,或者在五十万年以前吧——这是地质学上的事,我不太清楚,好在我们的地质学家(指朱家骅先生)在这里,问一问便知道,——后来才有了原人。虽然慢得很,但可见人本来是进化的、前进的。前进即革命,故青年人原应该是革命的。”插在中间的几句一是表示谦虚,以免在专家面前班门弄斧,否则会显得无所不知的虚妄;二是借此表示对陪同者的尊重。这几句虽然把演讲暂断开了,却是十分必要的。句子的断续结构方法中,陕西马健民介绍的《反常停顿》技巧也值得借鉴。语音停顿是指语句或词语间声音上的间歇,除因逻辑表达语法强调的需要作正常的停顿之外还可以故作违反常规的停顿来构成幽默,以获得特殊的表达效果。富有幽默感的说话者经常使用反常停顿。某君在一次会议讲话开场白中说:“今天我要讲很长的话——”全体与会者一愣,不少人发出叹息。可是紧接着说:“大家是不欢迎的。”听众活跃、鼓掌。“所以,我只准备讲3分钟。”又是一阵鼓掌。这些鼓掌、气氛的活跃都是反常停顿所致。一些成功的演讲都善于利用反常停顿来产生奇妙的演讲效果。例如,英国政治家赖伯斯在伦敦参事会议上作关于劳动问题的演讲时,有一段至今为人们称道的小插曲:演讲“滔滔不绝”地进行中间,赖伯斯突然停顿下来,取出表,一声不响,眼睛看着听众达72秒之久,其他参事坐在椅子上很尴尬,互相盯视着,到底怎么回事?就在这时,赖伯斯突然大声地讲道:“诸位适才所感觉的局促不安的72秒长时间,就是普通工人垒起一块砖所用的时间。”全场为之沸腾。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赖伯斯用反常停顿表达了词语无法表达的东西。如果他不用这样的反常停顿,很难说有这样的表达效果。又如,苏联的普列汉诺夫曾在日内瓦做过一次题为《无产阶级与农民》的演讲。当时由于反对者的蓄意捣乱,会场上一片乱哄哄的吵闹声,普列汉诺夫冷静沉着,双手交叉在胸前,沉默不语,待台下渐渐平息下来,他大声宣告:“如果我们也想用这种武器同你们斗争的话,我们来时就会——(他停顿一下,大家以为他会说带着炸毁或棍棒,然而后面的那句却出人意料)我们来时就会带着冷若冰霜的美女。”这句话立刻引起哄堂大笑。于是气氛缓和,演讲得以顺利的进行。综上所述,在句群或语段中处理好句群结构,是演讲语言结构上的艺术辩证法。虽然班组会议说话的语言结构没有演讲要求严格,但掌握好句群结构技巧,对提高言语表达水平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千万不可忽视。
本文标题:班组会议上的的言语表达技巧(九)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129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