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城乡交错带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
我国城乡交错带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城市郊区化和乡村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城乡交错带内各类用地和环境问题十分突出。并逐渐成为生态环境问题敏感和尖锐地区,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城乡交错带的生态环境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方案。关键字:城乡交错带生态环境对策城乡交错带是城乡发展与建设的集中地带。该区域社会经济活动活跃,人地关系严峻,矛盾比较尖锐,生态环境敏感而脆弱。探究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在实践上对新农村建设,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维护城乡社会稳定,保持生态系统平衡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1城乡交错带的涵义城乡交错带是位于城市建成区与乡村地域之间,由城市与乡村相互作用,在城市乡村地域体系基础上衍生的一种新型过渡性区域【1】。它是人类经济社会非常活跃的地区,是城乡建设与发展的集中地带,是城市扩展新的“形成层”、乡村城镇化的先导区(陈佑启,1995)。在这一过渡带内,城乡要素逐渐过渡,彼此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各种边缘效应明显,功能互补强烈,性质既不同于典型的城市,又不同于典型农村【1】。兼有城市生态经济系统和农村生态经济系统的协同组合优势,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但同时也是生态环境问题最多、矛盾最尖锐的地区,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重点关注的主要生态环境脆弱带之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城市郊区化和乡村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城乡交错带内各类用地和环境问题十分突出。因此,对城乡交错带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分析,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2城乡交错带现阶段生态环境现状2.1主要的土地生态环境问题土地生态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为其自身生存和发展,在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的过程中,对土地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所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的多种负反馈效应【2】。2.1.1非农用地扩展迅猛,绿化隔离带不断被蚕食城乡交错带是满足城市发展和需要的主要供给区。由于地租理论和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比较效益差异,城乡交错带内各类用地竞争激烈,土地用途置换迅速,如农业用地中的大型田地耕地、绿化带逐步转变为温室蔬菜、奶牛业、等精细农业用地、园艺农业用地等,农业用地逐步转化为非农用地,绿化隔离带逐渐消失。另外,随着工业和第三产业的繁荣,城市扩散人口与外来流动人口不断在本区集聚,城乡交错带人口快速增长。人口增长又导致居住及生活服务配套设施的用地需求大量增加,因此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双重因素导致城乡交错带非农用地的需求大量增加,土地供需矛盾日趋尖锐,农业用地锐减。2.1.2土地资源浪费严重,土地系统功能退化近年来由于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区用地十分紧张,地价上涨迅速,环境恶化,不少城市企业单位采取多种形式占用郊区农用地。开发区数量和占地规模不断增大。但是,乡镇企业发展带有一定的盲目性,表现出布点多、规模小而分散的特点,形成乡镇企业“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局面,用地超标现象也比较普遍【3】。村镇建设中农村宅基地占地面积普遍较大,村落布局分散凌乱,内部结构疏松,加剧了农用地的流失。城乡交错带没有统一的规划和管理,造成土地资源浪费严重。2.2工业“三废”和生活垃圾加剧环境污染工业污染一直是城市污染的突出问题,但随着农村近些年乡镇企业的快速蓬勃发展及城市污染工业农村转移的趋势,在城乡交错带也出现了严重的工业环境污染问题。城市工业生产的“三废”和农村村民生活产生的废物,未经妥善处理排入环境,同时,许多能耗大、污染重的化工、造纸等企业,在城市中难以立足,纷纷迁到郊区【4】。这些企业往往技术落后、设备陈旧。无污染防治设施,结果会造成区域内严重的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影响区域内人们的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2.3畜牧业发展迅速,环境污染加重与乡镇企业存在类似的污染问题,是近些年来在农村地区发展起来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由于未经环境影响评价,大部分建在水源保护区内,其污染防治设施和贮存场所不达标,污染危害更加严重,不仅会带来地表水的有机污染、富营养化污染、大气的恶臭污染,甚至地下水污染【5】。畜禽粪便中所含的病原体也对人群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状况,而且数量较多,大量畜禽粪便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排放,造成当地环境特别是地下水污染,并引发大量社会问题.2.4滥用农药、化肥和农膜,土壤污染严重我国是农药化肥的生产和使用大国,为提高农业产量大量的农药化肥被投入使用,造成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和土壤污染问题。主要表现:一是滥用化肥,流失率高,不仅污染农田土壤,还通过农田径流造成了水体的有机污染、富营养化污染,甚至造成地下水污染;二是高毒、高残留农药给农产品质量安全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造成极大危害。目前我国使用的农药中高毒农药品种仍占相当高的比重,据统计,2000年我国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等高毒品种用量占农药总用量的37.4%,长期、大量和不合理使用农药导致土壤、地表水、地下水和农产品污染【6】。3关于城乡交错带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建议3.1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城乡交错带的土地利用类型复杂多样,土地利用矛盾较多,管理起来困难。因此,要实现城乡交错带的生态可持续发展,首先要编制好土地利用规划,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做到节约与开发相结合。我国《土地管理法》、《城市规划法》和《城市房地产管理法》都明确规定城乡建设用地应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但规划执行情况不力现象普遍存在。因此,加强法律执行力度,在切实保护优质农用地特别是耕地的基础上,统筹安排城乡交错带内各类用地,对违规违法者严惩不贷。为各用地单位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优化土地资源的配置,防止土地投机行为的发生,提高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3.2重视绿化隔离带的建设和保护绿化带能够有效地保护和改善城乡的生态环境,保持水土,防止风沙,提供大量新鲜空气,调节小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等【7】。因此,要继续充分发挥城乡交错带的生态屏障功能,维护城市的生态安全,需要严格控制城市建设吞食城乡交错带的农田或绿地,加强城区与城乡交错带之间的农田隔离带或绿化隔离带的建设,在城乡交错带内,将农田生态系统嵌入各城市组团以及农村居民点之间,并以蔬菜,副食品生产为主,发展观光农业。这样既可实现耕地保护的目标,又能满足城市发展对绿色空间的需求,有利于城乡交错带的生态可持续发展。3.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减轻污染负荷农村城镇化既给农村带来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又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要协调好城乡交错带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就必须发展循环经济,用循环经济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8】。一是调整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强化企业内部环境管理,全面开展清洁生产工作,广泛推行先进生产技术,促进高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发展。二是统筹安排基础设施建设,集中供热,集中治污;三是加强农业与工业之间的产业关联,建立起工农业之间的生态耦合和资源共享,促进可持续工农业发展。另外,严格限制污染较重的工业企业发展,防止污染向郊区转移,减轻城乡交错带的污染负荷。3.4控制农村面源污染,抓好生态示范区建设为了进一步完善生态系统,实现城乡交错带的生态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一些积极性的保护措施,控制农村面源污染,改善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一是调整农业结构。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和生态农业建设,完善农业土地规划,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绿色产业,贫瘠土地退耕还林还草,有条件的地方休耕种绿肥,保水固氮,提高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增加植被覆盖面积和时间,减少农田的季节性裸露,降低土壤尘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二是要有效控制污染源,从源头上扼制农村环境污染。即要进一步加强对化肥、农药流通使用的监管,建立防治农药、化肥环境污染的监督管理体系和监测网络。加强对农村水污染的保护力度,通过法律手段强制企业搞好污水处理,做到达标后排放。总之,要采取科学、有效、可行的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堵住污染源。参考文献:【1】周旗,李景宜.城乡过渡带研究综述.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3(7):224-227【2】杨曙辉,宋天庆,欧阳作富等.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及主要症结.农业科技管理.2009.28(2):10-12【3】孙爱琴.浅析生态环境恶化的主因及应对策略.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33):106-108【4】刘巧芹,刘京会,苏国英.我国城乡交错带土地利用的问题与对策.国土资源经济.2003.25(3):37-42【5】金贤锋,董锁成,周长进等.中国城市的生态环境问题.城市问题.2009(9):4-10【6】吴波.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原因以及治理对策.应用科技,2008【7】周雅萌.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之我见.学术探讨【8】丛培学,李可进.浅谈农村生态环境的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科技信息浙江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论文封面课程名称:环境地理学开课时间:2009年9月-2010年1月学院旅游与资源管理学院学科专业自然地理学学号2009210780姓名陈莉学位类别普通硕士任课教师吕慧进交稿日期2010年1月8日成绩评阅日期评阅教师签名浙江师范大学研究生学院制
本文标题:城乡交错带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138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