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 人美版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最新10篇)
人美版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最新10篇)一、教案编写依据人美版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一篇】一、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系列,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根据图片情境添加适当内容的添画方法,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通过本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新能力,训练和提高学生动手制作(剪、画、贴)能力,掌握图片的基本方法。二、教学目标1、了解添画的基本方法,掌握如何使图片内容与添加内容统一的相关知识。利用图片情境添加适当内容,采用剪、画、贴的方法进行装饰的添加。2、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新精神,让学生在参与美术活动中,学习相关的美术知识,提高审美情趣。三、重点难点重点:根据图片情境添加内容,学习简单的添画方法。难点:使内容与环境尽可能统一。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德育渗透培养学生积极动手参与,享受劳动所带来的乐趣。六、材料准备风景图片一张(可以使用旧挂历)、剪子、胶水、彩色笔。七、教学过程1、提示学生集中注意力,准备好学习用具。2、组织学生欣赏图片,分小组交流。了解图片内容,为添画做铺垫。(介绍、分析、欣赏图片内容)3、教师讲解,出示课题----添画4、出示图片,组织同学分析画面情境,讨论问题:(1)如果以这幅画为背景添画,你认为可以添加什么内容?说一说理由。(2)你认为根据画面情境添画,应该注意什么?5、播放教学课件,根据图片内容选择适当内容进行添加。学习如何使添画内容与图片情境相统一,解决教学重点。6、看教材第2页、第3页,分析书中作品:(1)你喜欢哪一幅作品?为什么?(2)说一说制作方法。7、组织师生共同演示:在前一张展示图片中完成添画内容。8、作业:要求:根据你自己选的图片内容进行添画练习,注意图片情境与添画内容的统一。老师辅导要点:(1)能否巧妙图片。(2)图片内容与添加内容是否统一。(3)添画构图是否美观。(4)注意近大远小的关系。9、组织展示、讲评作业。布置、展示作品。10、通过本课教学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课后记如果让学生把自己的图片交换给别人制作添画,更能反映他们每个人的应变能力,也许作业效果会更好,更能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教学后记:人美版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二篇】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耐心细心的学习习惯。2、学习用点、线、面进行排列造型。教学过程一、导入1、通过欣赏点、线、面的抽象画来揭示课题。2、引:在一个宁静的夜晚,画室里正在上演精彩的表演。我们快去看看!3、旁白:看!舞台的布幕徐徐拉开了。第一场表演是。4、设问:你能给这幅画起个名字吗?这幅画里有哪些形状?(各种各样的点、线、面)5、让学生直观地在视觉和听觉等各方面都得到亲身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作欲望,开拓学生的思路。二、教授新课1介绍点、线、面的知识。引:什么样叫点、什么叫线、面呢?我们一起去探索。设问:地球在宇宙中,显得怎样?2、设问:当我们在近处看地球时,它显得怎样?动画课件直观地了解点、线、面的知识。2、学习运用小物品制作点、线、面的方法;认识抽象画给人们带来特殊的视觉美感,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引:画室里的表演正在进行着,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一起去欣赏。知识点:点、线、面是美术世界的基本元素、真正主人。设问:看着画面,你有什么感觉?你觉得画家在画的时候,在想些什么呢?画家是用什么方法什么材料画出这幅画?我们还能用哪些不同的方法、材料来画画呢?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对问题的探究能力。3、帮助学生明确课堂学习任务。引: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增强了知识,让我们一起走进美术世界,去探索、去创造!设问:欢迎你们来到美术世界,走上点、线、面的表演舞台,你给大家带来了什么表演?请把你的想象用画面的形式表现出来。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在童话的气氛中提出作业要求,营造学习气氛。三、布置作业实践活动的细则,说明评价方法。1、教师:选择一张你喜欢的彩色纸作为“舞台”,用课桌上现有的材料,组织“点、线、面”进行“表演”,先排列好,再把画面粘贴固定。我们将对作业分别评出:创新奖、制作奖、评价奖。2、各类废弃物品。3、几何形的彩色卡纸。以游戏的形式提出作业要求,活跃学习气氛。四、作业评价引:这里的每一场舞会都是各具特色,我们一起来欣赏。说说你的感想,并且为这些美丽的画面取名字。作业展示板。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评价的能力。五、拓展1、欣赏:名师名画A、教材中德国女画家—──康定斯基的《绘画201号》B、凡高----《向日葵》《抽象画》D、照片《故宫城门》、《现代城市》2、日常用品A、《时钟》B、《自行车》C、《雨伞》D、《建筑物》扩展学生的视野。3、儿歌儿歌:你是点,我是线,变大以后就成了面,描画美好的画面。营造课堂学习气氛,巩固课堂知识。人美版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三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掌握“六面怪脸”的制作步骤、方法。2、过程与方法:在做做玩玩中体验设计制作的乐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表现能力。教学重点六面怪脸的折法,装饰的想象发挥教学难点想象大胆,奇特教学准备课件,六面怪脸范品若干,卡纸,剪刀,绘画工具,双面胶,装饰物。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戴着面具出现,扮演主持人邀请学生来参加今天的化妆舞会。师问:欢迎来到老师的化装舞会,大家想不想参加呀?在舞会开始之前,我们共同来学习制作舞会的道具——六面怪脸。2、揭示课题:六面怪脸3、问:谁能解释一下为什么叫“六面怪脸”吗?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课件揭示课题:六面怪脸)二、探究制作方法1、小组研究讨论:(每组桌上都有已完成的“六面怪脸”作品)(1)大胆地动手拆一拆,看看它是由什么形状的纸组成的。(2)想办法将拆开的“六面怪脸”再拼合起来。想想一张正方形的纸经过哪些方法可以做出怪脸来?2、小组汇报研究情况,教师总结并板书:折、剪、粘贴。3、教师让一名学生上台解说并演示制作过程(在实物投影仪演示),其他学生尝试用自己手中的纸做一做(不会做的可跟着小老师制作)。并请做得快的同学帮一帮身边的同学。三、观察思考1、欣赏祭祀活动场面,教师讲述什么是祭祀。百度知道查找什么是祭祀。小结:祭祀是指祭神、祭祖,根据宗教或者社会习俗的要求进行的具有象征意义的一系列行动或仪式。接着教师说明六面怪脸是从我们国家各民族的戏剧和传统祭祀活动上用的面具演变而来的。3、课件出示各种“六面怪脸”范品,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大胆想象。4、对比欣赏作品。(课件出示:五官画得不够突出和色彩对比不够鲜艳的作品与刚才的范品,进行对比)。提问:描绘“六面怪脸”重点要注意些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五官突出(2)夸张变形(3)色彩鲜艳5、说一说:除了画的方法,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装饰这“六面怪脸”呢?(可以剪贴)。你带来了什么东西?你准备装饰到怪脸的什么地方?四、创作表现1、要求:四人一组合作,制作一个可爱的“六面怪脸”,运用自己喜欢的材料和方法进行有趣的装饰。2、学生作业,教师辅导。(播放欢快的音乐)五、交流评价说说谁的最有趣?为什么?六、游戏每组派一代表戴上面具,其他组员跟在后面伴随着音乐一同欢快的举行这个有趣的“化妆舞会”,在舞会中结束这节课。(播放音乐组织学生跳舞)人美版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四篇】教学目标1、让学生欣赏几种奖杯,学习怎么制作奖杯。2、巧用合适媒材,设计制作造型独特的奖杯。3、体验制作奖杯的乐趣,了解奖杯蕴含着奖励进步和荣誉的意义。教学重点奖杯的设计与制作方法。教学难点巧用媒材制作独特的奖杯。教学准备教师:奖杯小制作、课件等。学生:收集合适的媒材、剪刀、双面胶、彩色水笔等。教学过程一、播放视频,导入新课1、观看视频,感受成功(1)奥运会颁奖仪式等。这是什么场景?手中都拿着什么?他们的心情怎样?奖杯代表了什么?(荣誉,辛勤的汗水,拼搏的精神,勇气)2、引出课题在生活中,各行各业的人们,还有同学们可以通过努力获得各种的奖杯或奖状,如英语比赛,美术比赛等等,奖杯奖状是社会和群众对你们成绩或贡献的一种肯定。二、探究体验1、欣赏奖杯,初步感知(1)这些奖杯分别代表什么项目的比赛?奥斯卡金像奖奖杯、奥林匹克杯等。(2)这些奖杯有哪些异同点?相同点:奖杯由杯身、杯座组成,座上有文字说明。不同点:形状、材质、颜色、图案等。(3)可以用哪些基本形概括奖杯?实物体:人物、动物、花卉等。几何体:圆柱体,球体等。不规则自由体。2、自学教材,了解制作方法3、教师出示自制奖杯分析材料、步骤及设计制作巧妙之处。4、组内讨论制作方法你们带了什么材料,你打算怎样制作,什么做杯身和基座,怎样组合,怎样装饰?5、操作实践、内化技能要求:巧用媒材;制作精美,造型独特,安全操作。三、作品展评评选最佳创意奖、最佳制作奖、最佳造型奖。四、拓展小结除了奖杯代表进步和荣誉,还有哪些可以表示奖励和荣誉呢?搜集合适的.纸、布等媒材,设计制作有特色的奖状、锦旗等。五、教学结束人美版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五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拓印的基本知识和方法。2、进行油画棒磨印、油彩拓印的练习,初步了解纸版画。3、用撕纸拼贴的方法制作人像,感受拓印画的美。二、教材分析1、编写思路。撕纸组合拼贴人像,用油画棒磨印,用油彩拓印等,都是新的学习内容。初次学习磨印、拓印,要了解和掌握相关的技法,如怎样制作印模,怎样去磨印、拓印,怎样涂油画棒才涂得匀等等,这些得靠学生自己去探索与尝试,同时借助教师的直观演示。为了方便学生掌握技法,教材提供了磨印和拓印的具体步骤图示。学生已经掌握的对印技法有助于拓印技法的学习,因为两者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是对折印制的。用油画棒磨印,则要用力均匀,忽轻忽重容易把纸磨破。小孩的头像和人像,学生是最熟悉不过的,平时经常描绘。可是要用纸撕贴,要求撕出小孩脸部的特有造型和较生动的人像姿态,有一定的难度。因而本课教学可以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小孩头像的磨印,第二课时完成人像的拓印。2、重点、难点。重点:掌握磨印、拓印的技法。难点:解决撕纸人像的拼贴次序问题。三、教学设计●方案一第一课时课前准备(学生)油画棒、夹子等(教师)课件、撕纸拼贴小孩头像范作两幅、磨印作品若干件、油画棒、订书机等教学过程1、课前探究。课前让学生收集硬币、纪念章等有浮雕效果的实物,并试着拓印。2、欣赏范作,激发兴趣。(1)课件展示拓印画。提问:你画过这样的画吗?它是用什么方法画出来的?(2)展示撕纸粘贴的范作,观察比较。3、直观展示磨印过程。(1)展示磨印的基本工具材料。(2)课件展示印模(拓印稿)的设计制作过程——撕纸拼贴一个小男孩头像(从整体到局部):①设计好图像;②撕出脸形;③撕出发型,可贴出层次;④撕出五官,可以贴出层次;⑤可以摆好再贴,也可以边撕边贴,要注意贴的次序。拓印稿制作,是作品成败的关键。一般的方法是根据原稿设计的要求,逐层加厚,呈现出凹凸不平的立体感。(3)课件展示磨印过程。在撕贴好的头像作品上盖上一层薄纸,用夹子夹好,用手指轻轻地揿压,待纸面出现凹凸时,再用油画棒轻轻地均匀摆涂。要有顺序,轻重均匀一致,直到头像完全显现。几种不同方法的磨印处理:①单色磨印。②多色磨印:按画面设计要求,在不同部位采用不同色彩磨印。③在纸面上先平涂一种较淡的颜色,再磨印。④磨印后再在上面喷色。4、欣赏与实践。(1)欣赏优秀学生作品,引导学生辨析头像脸形、发型、五官、表情的处理。(2)作业要求:撕纸拼贴自己喜爱的小孩头像并拓印画面。5、展评作业。让学生展示并评价自己的作品。6、课后延伸。(1)课件展示磨印古代碑帖、壁画等场景,让学生感受磨印的悠久历史。(2)鼓励学生课后继续探寻磨印还可以应用于哪些方面。第二课时课前准备(学生)水粉颜料、水粉笔、油画棒、夹子等工具材料(教师)课件、范作两幅、拓印工具材料教学过程1、展评激趣。展示上节课学生磨印的优秀作业,作简单的讲评与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欣赏范作。(1)课件展示同一印模分别用拓印与磨印印制出来的作品。提问:它们有什么异同?(印模相同,印法不同。)(2)引出课题——继续学习拓印。(3)课件展示拓印过程。在撕贴好的头像作品上盖上一层纸,用夹子夹好或订书机订好
本文标题:人美版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最新10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1474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