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课时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准备好:①课本②学案③笔记学习目标•1、知道低层大气的组成及其作用•2、掌握大气的垂直分层(图)及特点;与人类的关系【自主导学思考】1、阅读书P35~36,填写学案P27知识12、唐诗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揭示了何种地理现象?3、在高层大气中,部分地区气温可达数千度,而航天飞行器却不会被烧毁,为什么?一.大气的组成成分及其作用干洁空气——氮、氧、臭氧、CO2等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水汽——产生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固体杂质——充当凝结核作用低层大气吸收紫外线,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也是调节地表温度的重要气体思考:人类活动对大气成分有何影响?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问题已导致大气成分比例发生变化,如使大气中CO2、氟氯烃含量增加,臭氧含量减少大气的垂直分层对流层平流层电离层高层大气(1)高度?(2)特点?(3)与人类关系?二、大气的垂直分层1.划分依据?(垂直)温度、密度和运动状况差异。(1)高度?(2)特点?(3)与人类关系?(1)高度?(2)特点?(3)与人类关系?1250从近地面到高空,大气密度渐减,气压渐降,水汽、尘埃含量渐减2.大气的垂直分布大气分层高度范围大气运动状况天气状况与人类关系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对流运动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最密切对流层顶至50~55千米随高度增加而上升水平运动天气晴朗人类生存的天然屏障;利于高空飞行平流层顶至2000~3000千米存在电离层,能反射短波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讯有重要作用?地面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臭氧吸收大量太阳紫外线增温气温垂直变化规律原因随高度增加先降后升再回首:唐诗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揭示了何种地理现象?在高层大气中,部分地区气温可达数千度,而航天飞行器却不会被烧毁,为什么?对流层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山上气温低于山下,故花开得晚一些。高层大气非常稀薄,航天飞行器从中吸收的和与之摩擦产生的热量都很少二、大气的垂直分层3.知识拓展——逆温现象概念:影响:在对流层的某一高度范围内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异常现象(气温垂直递减率:下降6℃/上升1000米)阻碍空气垂直运动,妨碍污染物的扩散,加剧了大气污染程度。1.划分依据2.大气的垂直分层(垂直方向)温度、密度和运动状况。℃-20020321高度(KM)-20020321高度(KM)-20020321高度(KM)-20020321高度(KM)甲乙丙丁例题:空气流动的强弱对大气污染程度的轻重有很大影响。在下列四种大气温度垂直分布情况下,该市区大气污染程度最轻的是()A、甲B、乙C、丙D、丁A℃℃℃15010050高度(M)温度15010050高度(M)温度15010050高度(M)温度15010050高度(M)温度15010050高度(M)温度练习:某城市冬季近地面不同时刻气温随高度变化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该城市计划新建以煤为燃料的火力发电厂,该发电厂烟囱的设计高度应不低于()A、50米B、75米C、100米D、150米Ct1t2t4t3t5课后作业1、整理笔记,记住重点(1)大气的垂直分层图及特点、与人类的关系;(2)低层大气的组成及其作用。2、学案P28例1、P30达标1—3题3、随课练1课前回顾1、读大气垂直分层图回答:各层的特点(气温-运动-天气)、与人类关系。2、低层大气的组成与作用。下图示意大气垂直分层,读图回答1—3题。1、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A、①B、②C、③D、④2、对无线电短波通信具有重要意义的电离层位于()A、Ⅰ层顶部B、Ⅱ层底部C、Ⅱ层中部D、Ⅲ层3、2003年10月我国发射的“神舟5号”飞船运行轨道所在的大气层为()A、气温在-50℃到20℃之间B、气温随高度增加平稳下降C、最低气温约为-80℃D、最高气温约为40℃4、从对流层到高层大气,随着高度的增加,会发生哪些现象?①气温逐渐降低②气压逐渐降低③空气密度逐渐减小④臭氧含量逐渐减少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5、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回答(1)—(3)题(1)神舟七号载人飞船飞行的大气层是,宇航员在飞行过程中与国家领导人清楚对话,说明本层的对无线电通信的作用。(2)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层,其气温分布的特点是(3)由于人类活动导致大气成分发生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全球出现变暖的趋势B、SO2含量减少C、臭氧增多D、太阳紫外线辐射减少电离层CA随高度增加而降低第二课时大气的受热过程准备好:①课本②学案③笔记④提纲学习目标•掌握大气受热过程(图):明确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三者的关系;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自主导学思考】1、阅读书P36~37与提纲,填写学案P28知识22、宋词云“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同一经纬度“高处不胜寒”的原因是什么?3、深秋季节,农民为了防止晚熟的庄稼遭受霜冻,会在田间地头用潮湿的秸秆燃起一堆堆篝火。你认为他们这样做的道理是什么?大气上界地面地面地面增温射向宇宙空间大气吸收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三、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只考虑晴天大气吸收地面吸收大气反射散射将热量还给地面,从而起到保温作用受热过程:“一削一保”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三、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表现形式①吸收作用:②反射作用:③散射作用:地面高层大气平流层对流层(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臭氧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二氧化碳、水汽主要吸收红外线。有选择性参与的大气成分:臭氧CO2水汽特点:可见光?参与的大气成分:特点:(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参与的大气成分:云层、尘埃无选择性空气分子和微小尘埃特点:具有选择性(波长越短,越易被散射)(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2、为什么白天多云,气温较低;夜间多云,气温较高?3、为什么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白天多云,大气对太阳辐射反射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气温较低。夜间多云,大气逆辐射强,对地面保温作用强,气温较高。波长较短的蓝、紫色光容易被散射。1、日出前的黎明、日落后的黄昏,以及阴天,天空为什么仍是明亮的?根据所学知识解释下列自然现象:大气上界地面地面地面增温射向宇宙空间大气吸收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吸收地面吸收大气反射散射将热量还给地面,从而起到保温作用短波辐射,其余均为长波辐射因素:云层、尘埃①太阳暖大地②大地暖大气③大气保大地2、在晚秋或早春,为什么人造烟幕能起到防御霜冻的作用?3、晴朗与阴天比较,哪一个气温日较差小?为什么?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对地面保温作用差,气温低。人造烟幕能增强大气逆辐射,加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阴天。阴天多云,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气温不会太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强,对地面保温作用强,气温不会太低。1、在晚秋至早春,为什么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根据所学知识解释下列自然现象:小结:太阳、地面、大气三者关系太阳地面大气宇宙空间①②③AB再回首:同一经纬度“高处不胜寒”的原因是什么?深秋季节,农民为了防止晚熟的庄稼遭受霜冻,会在田间地头用潮湿的秸秆燃起一堆堆篝火。你认为他们这样做的道理是什么?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地面。“高处寒”是因为到达的地面辐射少人造烟幕能增强大气逆辐射,加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读“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读“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字母代表的箭头含义分别是: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G________________;I________________(2)从数量上看,AD的原因是____________。图中Ⅰ的作用是(2)从数量上看,AD的原因是____________。图中Ⅰ的作用是(2)从数量上看AD的原因是____________。图中Ⅰ的作用是太阳辐射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大气反射、散射的太阳辐射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补偿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4)深秋,我国北方有寒潮活动的地区,农民常用浓烟笼罩大白菜地,可以防止大面积冻害,其主要原因是()A.浓烟散射地面辐射,增加大气温度B.浓烟反射大气逆辐射,增加大气温度C.浓烟可阻挡冷空气入侵,防止大面积作物冻害D.浓烟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3)试比较晴天与阴天的气温日较差的大小:______________。原因是晴天大,阴天小晴天: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温度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温度低,温差大;阴天: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温度不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强,温度不低,故温差较小D下图为“地球热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数字所示环节与大气保温作用直接相关的有()下列数字所示环节与大气保温作用直接相关的有()2、下列数字所示环节与大气保温作用直接相关的有()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3、气象谚语有“露重见晴天”的说法。就此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天空云量少,大气保温作用强B.地面辐射强,地表降温慢C.空气中水汽少,地表降温慢D.大气逆辐射弱,地表降温快[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近地面温度低,水汽容易凝结成露。]课后作业1、整理笔记,记住重点——大气受热过程: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三者的关系图并说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提纲右面1~92、学案P29例2、P30达标4—63、随课练2课堂小结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水汽固体杂质大气垂直分层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大气受热过程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大气的保温效应:太阳辐射地面吸收地面辐射大气吸收大气辐射补偿地面能量损失5、(1)ACBD(2)ACBD(3)DBB(4)A该层水汽和固体杂质多,且该层空气对流显著(5)A层空气密度最大地面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离地面越远,气温越低随课练1答案1、A2、B3、B4、C随课练2答案1、D2、C3、B4、D5、A6(1)略(2)该层集中了整个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和固体杂质;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空气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3)、(4)略7(1)B(2)低云的反射减少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3)高有云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增强,补偿了地面损失的热量(4)C晴朗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气温高;晴朗的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低。陆地的比热容小,升温、降温快,故昼夜温差大3、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纬度相当,关于两地受热状况的比较,正确的是()A.青藏高原的年平均气温较低,与④大小有关B.四川盆地的年太阳总辐射量较小,与①大小有关C.四川盆地的气温日较差较小,与③大小有关D.青藏高原的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大,与②大小有关(1)青藏高原的年平均气温较低,与大气的保温作用(①③)弱有关;(2)四川盆地的年太阳总辐射量较小,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④)少有关;(3)青藏高原的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大,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④)多有关;(4)四川盆地的气温日较差较小,与大气逆辐射(③)强有关。大气的受热过程是通过两大方面来实现的: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在对太阳辐射的削弱过程中受热,但获得的热量很少,并且主要是通过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来实现的-(所吸收的太阳辐射占其全部的比例很少,主要吸收了太阳辐射的红外线和紫外线部分,而太阳辐射的能量大部分集中在可见光部分,而可见光几乎不被吸收,大部分到达地面,使地面增温。②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分三个过程:A-
本文标题:大气环境“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147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