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医院安全生产培训总结【精编4篇】
医院安全生产培训总结【精编4篇】【导读引言】网友为您整理收集的“医院安全生产培训总结【精编4篇】”精编多篇优质文档,以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医院安全生产培训通知【第一篇】咸阳市秦都区同辉医院开展医院安全生产培训的通知为搞好医院安全工作,确保安全生产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咸阳市秦都区同辉医院将于2013年12月22日下午时组织全体医务人员,学习安全生产法、消防安全、医疗安全知识培训及应急救援演练,特此通知。咸阳市秦都区同辉医院2013年12月22日医院安全生产总结【第二篇】安全生产工作总结我院的安全生产工作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在卫生局和地方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从提高认识入手,加强领导,完善制度,强化管理,深入开展安全检查,积极消除事故隐患。通过全院职工的共同努力,较好的完成了卫生局和院下达的安全责任目标,实现了零伤亡指标;无中毒事故及重大交通事故的发生。我院在安全工作方面的具体做法是: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安全生产维系职工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事关我院经济的兴衰。我院自今年以来,院领导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始终把它列为“一把手”工程,摆在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岗位专业一起抓,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局面。并从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入手,全面提高我院职工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及时传达省局关于安全生产的指示精神,经常利用本系统所发生的安全事故案例来教育大家,特别是对《安全生产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更是抓紧抓实。通过学习,使全院职工认识到,安全生产是一项重要的细致的工作,稍有马虎,即可能酿成事故,从而进一步加强了从业人员自我保护能力。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是安全生产管理基础,我院自2001年改制之后,便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安保科及有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并设立专(兼)职安全员,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使安全管理工作在组织上不脱节。为了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落实责任,在年初第一季度的安全例会上,院长与各科室负责人分别签定了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从而使职责明确,责任到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二、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使安全工作做到标准化、规范化。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确保我院的安全生产,自去年年底开始,我院根据省局有关规定,结合我院安全工作的实际特点,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消防安全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消防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打印装订成册,下发至各科室班组,规章制度的建立,保证了我院安全工作有章可循,使所有从业人员做到日常工作有秩序,行为有规范。为了保证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得到落实,院有关科室及负责人坚持经常对照进行检查,院安全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例会,对每次安全生产检查中发现的违规行为,按照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有关规定,追究责任。用制度管理人,这样做既教育了大家,又有效地促进了从业人员遵章守纪的自觉性,保证了我院日常性的安全生产。三、强化宣传培训,增强安全意识。提高我院职工的安全素质,是搞好我院安全生产的基础。今年以来,我院充分利用安全生产例会、广播、宣传栏、安全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组织职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法》、《安全生产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学习省局有关安全生产规定及院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组织职工进行安全生产应知应会考试,考核合格后方准上岗,是他们熟悉岗位的安全要求,提高安全操作技能和自我保护意识。院特种作业人员都按要求进行外培,并做到持证上岗,从而有效的提高了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技能,为实现我院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四、强化监督检查,注重隐患整改。常言道:“磨刀不误砍柴工”,宁愿多点时间检查安全,排除隐患,也不能违章作业,在我院各部门日常性的工作中,大家倍感安全检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麻痹、侥幸、凑合、敷衍的思想万万要不得。只有通过检查,才能发现问题。在每天上班前后,住院部、病区、门诊部、车辆等部门负责人兼职安全员都坚持对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同时,我院还主动接受地方各级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检查。无论是内部查处的隐患还是外部查处的隐患,一律按照“三定”原则进行整改,努力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总之,今年我们在安全生产中虽然取得一点成绩,但与市局要求仍有一定差距,我们将认真总结利用今年的经验,在来年使我院安全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医院2011年12月10日医院安全生产培训材料【第三篇】医院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医院的一般防火要求(一)医院的火灾危险性1、人员密集,患者较多,不易管理。公安部107号令将医院的门诊楼、病房楼确定为重要的人员密集场所之一,主要原因就是门诊楼、病房楼内医护人员、患者密集,病员较多,而且大多行动困难,兼有大批陪护和探视病员的家属、亲友,人员复杂,消防安全意识程度不同,消防安全知识掌握有很大差距,一旦发生火灾伤亡大,影响大。2、使用易燃易爆危险品多,用火用电多,致灾因素多。医院内大量使用易燃易爆危险品,如酒精、氧气、二甲苯等,且有存储。此外,病房因医疗消毒,必须使用电炉、煤气炉、酒精灯等加热工具消毒加热;还有的病人或家属防火意识淡薄,违章在病房或走廊内吸烟,烟头到处乱扔,这些明火若遇可燃物极易引发火灾。因此必须加强对医院的用火、用电、易燃易爆物品以及病人及陪护人员的管理。3、重点防火部位多,火灾危险性大。医院的危险品库、易燃药品库、氧气瓶库、锅炉房、变电室等要害部位,都是重点防火部位。这些重点部位在日常维修施工作业常需动用明火,不仅火灾危险性大,而且一旦出现事故会燃烧甚至爆炸,直接危及病人生命安全。同时医院内贵重仪器多,价值昂贵,设备移动困难,一旦发生火灾,将会给国家财产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也将直接影响病人治疗,甚至危及生命安全。4、消防设施不完善,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现在许多医院的部分建筑还都是五六十年代建造的老建筑,建筑面积狭小,消防设施不完善。随着社会对医疗的需求逐年增加,门诊量日趋增大。几十年来,有的医院建筑没有扩大,但门诊量增加了许多倍,床位也增加许多。一旦发生火灾,只依靠消防队扑救,将错过扑救初期火灾的最好时机,后果不堪设想。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院的医疗仪器设备也在逐年递增,而这些医院往往只重视设备的投资,而忽视保护这些设备的消防设施的投资,由于仪器增加,用电量增大,也使得有的医院常年超负荷用电,存在重大火灾隐患。5、消防知识缺乏,消防安全意识淡薄。医院的医生、护士特别是医院领导消防安全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医院的自防自救能力的提高。有的医生、护士认为,只做好治病救人的本职工作就行了,安全防火与己无关,有的领导认为有钱多上一些医疗设备,多购一些贵重药品,消防设施设备轻易用不上。有的新建医院甚至在刚建时,消防设施就故意欠帐,平时更是不注重消防知识的学习,一旦发生火灾事故,惊惶失措,既不会逃生,也不会报警,更不懂怎样扑救初起火灾。辽源市中心医院副院长甚至在初起火灾时告诉大家不报警,可见消防常识严重匮乏。(二)建筑防火要求1.新建的大、中型医院建筑的耐火等级不低于一、二级;小型医院不应低于三级。高压氧舱房,应为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胶片室应独立设臵,室内要阴凉、通风,夏季必须采取降温措施。药库应设在医院一角或四周不相互毗连的独立建筑内。2.病房由于人员较多,应远离实验室、胶片室、手术室等火灾危险性较大的建筑。手术室内应有良好的通风设备,排风不得再循环。由于乙醚蒸汽比空气重,大多沉于地面,经久不散,因此排风口应设在手术室下部。3.生化检验室或实验室使用的醇、醚、苯、苦味酸等都是易燃易爆的危险品。因此,这些实验室应布臵在医院的一侧,门应设在靠外墙处,以便发生事故时能迅速疏散和施救。(三)安全疏散的要求1.病房通道内不得堆放杂物,应保持通道畅通,疏散通道上应设臵疏散和事故照明设备,以便火灾时进行疏散和扑救。2.医院的所有安全疏散出口,门须向外开启,并不应设臵门槛。3.医院的安全疏散出口数量不应少于2个。疏散楼梯应分别设计有适宜病人和老人行走的踏步和扶手,并且也不应少于2个。房间门至外部出口的疏散距离要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同时为预防万一,应制定在紧急情况下的疏散预案并进行适当的演习,一边在遇到火灾事故时能有序地确保老人和病人的疏散。(四)电器设备和消防设施的要求1.安装电器设备必须由正式电工按规范要求合理安装,电工应定期对电器设备、开关线路等进行检查,凡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要及时维修或更换。不准乱拉临时电线。2.治疗用的红外线、频谱仪等电加热器械,不可靠近窗帘、被褥等可燃物,并应有专人负责管理,用后切断电源,确保安全。3.医院的放射科、病理科、手术室、药房、变配电室等各部门,均应配备相应的灭火器。4.高层医院须参照《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安装自动报警和灭火系统以及防排烟设备、防火门、防火卷帘、消火栓等防火和灭火设施,以加强自防自救的能力。(五)明火管理1.医院内要严格控制火种,病房、门诊室、检查治疗室、药房等处均禁止吸烟。2.取暖用的火炉应统一定点,指定专人负责管理。3.处理污染的药棉、绷带以及手术后的遗弃物的焚烧炉,须选择安全地点设臵,专人管理,防止引燃周围的可燃物。4.医院的太平间应加强防火管理,死亡病人换下衣物要及时清理,不可堆积在太平间;病人家属按旧习俗烧纸悼念亡人,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加强劝阻。二、火灾的分类与初起火灾的扑救(一)火灾的分类火灾概念:是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火,善用之则为福,不善用之则为祸”《火灾分类》国家标准自1985年发布以来,在消防工作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广泛应用于防火灭火的各个领域。原标准根据物质燃烧特性将火灾分为A、B、C、D四类,随着火灾情况变化,这种分类已经不能满足消防要求。国际标准化组织于2007年对火灾分类标准进行了修订,发布了ISO3941:2007《火灾分类》,因此我国火灾分类标准也应随之进行调整。结合我国国情,在采用ISO3941:2007时,对1985版国标做了如下修改:1、不仅仅根据可燃物的性质定义火灾分类,而是根据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将火灾定义为六个不同的类别。2、根据GB50140-2005《建筑灭火器配臵设计规范》中的定义,增加了E类火灾(带电火灾)。3、根据ISO3941:2007中的定义,增加了F类火灾(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火灾)。GB/T4968-2008《火灾分类》国家标准新规定的六类火灾如下:A类火灾: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通常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B类火灾: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C类火灾:气体火灾。D类火灾:金属火灾。E类火灾:带电火灾。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F类火灾: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灾。(二)初期火灾的扑救1.燃烧与火灾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燃烧的必要条件物质燃烧过程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氧化剂和温度(引火源)。可燃物: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燃烧化学反应的物质称为可燃物。可燃物按其物理状态分为气体可燃物、液体可燃物和固体可燃物三种类别。可燃烧物质大多是含碳和氢的化合物,某些金属如镁、铝、钙等在某些条件下也可以燃烧。氧化剂:帮助和支持可燃物燃烧的物质,即能与可燃物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称为氧化剂。燃烧过程中的氧化剂主要是空气中游离的氧,另外如氟、氯等也可以作为燃烧反应的氧化剂。温度(引火源):是指供给可燃物与氧或助燃剂发生燃烧反应能量来源。常见的是热能,其它还有化学能、电能、机械能等转变的热能。并不是上述三个条件同时存在,就一定会发生燃烧现象,还必须这三个因素相互作用才能发生燃烧。燃烧的充分条件:可燃物要有一定数量助燃物要有一定浓度点火源要有一定能量未受抑制的链式反应2.扑救火灾的基本方法(1)冷却灭火法,就是将灭火剂直接喷洒在燃烧着的物体上,将可燃物质的温度降
本文标题:医院安全生产培训总结【精编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1484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