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07-高温及环境下的材料力学性能(PPT49页)
第七章高温及环境下的材料力学性能7.1材料的蠕变7.2蠕变变形及断裂机制7.3高温力学性能指标7.6陶瓷材料的抗热震性7.8应力松弛7.10环境介质作用下的力学性能高压蒸汽锅炉、汽轮机、燃气轮机、柴油机、化工炼油设备以及航空发动机中的构件长期在高温条件下工作,材料的高温力学性能不同于室温。温度的“高”或“低”是相对熔点Tm来讲的,一般采用“约比温度(T/Tm)”来描述。金属材料:T/Tm0.3-0.4;(以绝对温度K计算)陶瓷材料:T/Tm0.4-0.5;高分子材料TTg(Tg为玻璃化转变温度)高温作用下,环境介质的腐蚀活性随温度升高而很快增加,加速高温下裂纹生成与扩展。本章主要介绍材料在高温长时载荷作用下的蠕变现象,讨论蠕变变形和断裂机理、高温力学性能指标与影响因素,及材料的应力腐蚀、氢脆和腐蚀疲劳。7.1材料的蠕变蠕变现象:材料在长时间的恒温、恒应力(载荷)作用下,即使应力低于弹性极限,也会发生缓慢塑性变形的现象。破坏形式:蠕变断裂(蠕变变形导致的断裂)高温蠕变:T0.5Tm以上蠕变过程可用蠕变曲线来描述。蠕变曲线测定:静力法蠕变试验(温度T、载荷P恒定)材料的蠕变现象和蠕变曲线:按蠕变速率的变化,蠕变过程分成三个阶段:dd金属、陶瓷的典型蠕变曲线第一阶段(ab):蠕变速率随时间减小--减速蠕变或过渡蠕变阶段。第二阶段(bc):蠕变速率不变且最小--稳态蠕变或恒速蠕变阶段。第三阶段(cd):时间延长,蠕变速度逐渐增大,直至d点产生蠕变断裂--加速蠕变阶段。蠕变速度:同一材料的蠕变曲线随应力大小、温度高低有不同:应力较小、温度较低时:蠕变的恒速蠕变阶段持续时间长,甚至不出现加速蠕变阶段;应力较大、温度较高时:蠕变恒速蠕变阶段持续时间短,甚至消失,试样在短时间内断裂,主要为加速蠕变。7.2、蠕变变形及断裂机制(1)位错滑移蠕变位错滑移仍是蠕变变形一种重要的变形机制。高温下会出现新的滑移系。常温下,如果滑移面上的位错运动受阻产生塞积,滑移不能进行,只有在更大的切应力作用下位移重新运动和增殖(硬化)。但在高温下,位错可借助于外界提供的热激活能和空位扩散克服某些短程障碍,从而产生变形(软化)。一、蠕变变形机制:位错滑移蠕变、扩散蠕变、晶界滑动蠕变高温下的位错热激活主要是刃型位错的攀移,模型见下图:(2)扩散蠕变承受拉应力(A、B晶界)的晶界,空位浓度增加;承受压应力(C、D晶界)的晶界,空位浓度减小。晶体内空位从受拉晶界向受压晶界迁移,原子朝相反方向运动,使得晶体伸长--扩散蠕变。认为蠕变是高温下大量原子与空位定向移动造成的:(3)晶界滑动蠕变机制晶界在外力的作用下,会发生相对滑动变形:在常温下,可以忽略不计;但在高温时,晶界的相对滑动可以引起明显的塑性变形,产生蠕变。二、蠕变损伤与断裂机制等强温度以上工作的材料,晶粒不可过细。等强温度蠕变断裂多数为沿晶断裂,由此可见蠕变造成的损伤主要发生在晶界上。变形速率提高,等强温度提高。不同温度及应力条件下,晶界裂纹的形成方式有两种:(1)在三晶粒交会处形成楔形裂纹在高应力和低温下,晶界滑动在三晶粒交会处受阻,造成应力集中形成空洞,空洞互相连接形成楔形裂纹。(2)在晶界上由空洞形成晶界裂纹较低应力和较高温度下,在晶界形成空洞,空洞长大并连接形成裂纹。蠕变断裂断口的宏观特征:(1)断口附近产生塑性变形,在变形区附近有很多裂纹,断裂机件表面出现龟裂现象;(2)由于高温氧化,断口表面被一层氧化膜所覆盖。蠕变断裂主要在晶界上产生(沿晶断裂),所以晶界的形态、晶界上的析出物和杂质偏聚、晶粒大小和晶粒度的均匀性对蠕变断裂都会产生很大影响。微观断口特征:主要是冰糖状花样的沿晶断裂形貌。7.3高温力学性能指标——蠕变极限与持久强度(1)蠕变极限为保证在高温长期载荷作用下的机件不致产生过量变形,要金属材料具有一定的蠕变极限。蠕变极限是高温长期载荷作用下材料对塑性变形抗力的指标,与常温下的屈服强度相似。在规定温度下,使蠕变速率为零时的最大应力--物理蠕变极限,但其无实际意义(值很小),工程上用的是条件蠕变极限。条件蠕变极限的表示方法有两种:(1)--在规定温度(t)下,使试样产生规定的稳态蠕变速率的最大应力。MPa606001015t/600℃,蠕变速率ε=1×10-5%/h的蠕变极限为60MPa。MPa10050010/15500℃下,使材料在10万小时内产生1%伸长率的蠕变极限为100MPa。(2)--在规定温度t和规定的试验时间τ内,使试样产生的蠕变总应变量为δ的最大应力。t在使用上,选用哪种表示方法应视蠕变速率与服役时间而定。持久强度极限定义:材料在高温长时载荷作用下的断裂强度。蠕变极限表征的是蠕变变形抗力,持久强度极限表征断裂抗力,是两种不同的性能指标。持久强度极限表示方法:(2)持久强度极限表示材料在700℃经1000小时后发生断裂的应力(即持久强度极限)为300MPa。tMpa3007001013--在规定温度(t)下,达到规定的持续时间τ抵抗断裂的最大应力。若σ>300MPa或τ>1000h,试件均发生断裂。材料承受温度骤变而不破坏的能力,称为抗热震性。材料的热震失效,可分为:热震断裂:热震引起的突然断裂,瞬时断裂;热震损伤:在热冲击循环作用下,材料先出现开裂、剥落,然后碎裂和变质,终至整体破坏。7.6陶瓷材料的抗热震性(E,v,a分别为弹性模量、泊松比、热膨胀系数。)对急剧受热或冷却的陶瓷材料,若温差ΔTc引起热应力达到陶瓷材料断裂强度σf,则发生热震断裂,抗热震参数R为:对缓慢加热或冷却的陶瓷材料,其抗热震参数R′为:一、抗热震断裂(λ为热导率)二、抗热震损伤热震环境中,材料的断裂不完全由微裂纹控制,如在气孔率为10-20%的非致密性陶瓷中,热震裂纹核往往受到气孔的抑制。气孔将钝化裂纹尖端,减小应力集中。因此,热震环境下,多孔陶瓷的抗热震损伤优于致密性高的陶瓷。基于断裂力学,由能量原理可导出陶瓷的抗热震损伤参数为:要提高陶瓷这两类热震破坏的能力,对材料性能的要求相反,这是由于二者破坏过程不同、判据不同引起的:在热震断裂的情况下,强度低的材料裂纹易于成核,裂纹一旦成核,材料会瞬时断裂,对抗热震性不利。在热震损伤的情况下,强度高的材料裂纹易于扩展,对抗热震性不利;所以前者应提高强度,后者应降低强度,才能得到优良的抗热震性。7.8应力松弛应力松弛是蠕变的结果:总形变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弹性应变逐渐转化为塑性应变,从而应力不断减小。原始应力松弛曲线应力松弛:材料保持总应变不变,随着时间的延长,所加载的应力却自行下降的现象。应力松弛与蠕变本质上是相同的。7.9影响材料高温性能的因素由蠕变断裂机理可知:要降低蠕变速度提高蠕变极限,必须控制位错攀移的速度;要提高断裂抗力,即提高持久强度,必须抑制晶界的滑动。所以要提高材料的高温力学性能,就应控制晶内及晶界的原子扩散过程。原子扩散过程主要取决于材料成分、冶炼工艺及热处理工艺。耐热钢及合金的基体材料一般选用熔点高、自扩散激活能大或层错能低的金属及合金。(1)合金化学成分的影响熔点愈高,金属自扩散愈慢;层错能降低,易形成扩展位错;弥散相能强烈阻碍位错的滑移与攀移;在合金中添加能增加晶界扩散激活能的元素,如硼、稀土等,则既能阻碍晶界滑动,又增大晶界裂纹面的表面能,因而对提高持久强度极限非常有效。(2)冶炼工艺的影响各种耐热钢及高温合金对冶炼工艺的要求较高,钢中的夹杂物和某些冶金缺陷会使材料的持久强度极限降低。高温合金对杂质元素及气体含量要求很严格,即使含量只有十万分之一,当其在晶界偏聚后,会导致晶界的严重弱化,使热弹性降低。(3)热处理工艺的影响如:珠光体耐热钢一般采用正火加高温回火工艺,正火温度较高,以促使C化物充分溶于奥氏体中,回火温度高于使用温度100-150℃,以提高使用温度下的组织稳定性。(4)晶粒度的影响使用温度低于等强温度时,细晶粒钢有较高的强度;使用温度高于等强温度时,粗晶粒钢有较高的蠕变极限和持久强度极限,但晶粒太大会降低高温下的塑性与韧性;晶粒度不均匀,会显著降低其高温性能,这是由于在大小晶粒交界处易产生应力集中形成裂纹。实际工程结构和零件总是在外加载荷和环境介质的联合条件下工作的。环境介质:水、水蒸汽、潮湿空气、腐蚀性溶液、有机溶剂、高温液(固)态金属等。环境因素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称为环境效应;由环境效应造成的破坏称为环境断裂。7.10环境介质作用下的力学性能环境断裂静载荷作用下交变载荷作用下应力腐蚀断裂腐蚀疲劳氢脆断裂延滞断裂静载疲劳一、应力腐蚀(1)应力腐蚀产生条件及其特点应力腐蚀(StressCorrosionCracking,SCC)--金属在拉应力和特定的化学介质共同作用下,经过一段时间后所产生的低应力脆断现象。应力腐蚀的危险性在于它常发生在相当缓和的介质和不大的应力状态下,往往事先没有明显的预兆,故常造成灾难性的事故。产生条件:应力、环境(介质)和材料三者共存是产生应力腐蚀的必要条件。①造成应力腐蚀破坏的是静应力,远低于材料的屈服强度,而且一般是拉伸应力(外加的或残余拉应力);②应力腐蚀造成脆性断裂破坏,没有明显塑性变形;③对每一种金属或合金,只有在特定的介质中才会发生应力腐蚀,即存在应力腐蚀开裂敏感的材料/环境组合。④应力腐蚀断裂速度约为10-8~10-6m/s数量级的范围内,远大于没有应力时的腐蚀速度,又远小于单纯力学因素引起的断裂速度。应力腐蚀的特点:碱脆、硝脆氯脆氨脆(2)应力腐蚀断裂机理应力腐蚀断裂过程:孕育阶段-裂纹亚稳扩展阶段-裂纹失稳扩展阶段应力腐蚀断裂最基本的机理是滑移-溶解理论(3)应力腐蚀性能指标方法:用光滑试样在拉应力和化学介质共同作用下,依据发生断裂的持续时间来评定金属材料的抗应力腐蚀性能。测试过程:采用一组相同试样,在不同应力水平作用下测定其断裂时间tf,作出σ-tf曲线。σscc可研究合金元素、组织结构及化学介质对材料应力腐蚀敏感性的影响。σscc不能反映带裂纹的机件抗应力腐蚀的性能不发生应力腐蚀的临界应力为σscc对于含有裂纹的金属部件,利用线弹性断裂力学研究其应力腐蚀性能,得到两个重要的应力腐蚀抗力指标:应力腐蚀临界应力场强度因子KISCC和应力腐蚀裂纹扩展速率da/dt。(一)应力腐蚀临界应力场强度因子KISCC试验表明:在恒定载荷和特定化学介质作用下,带有预制裂纹的金属试样,产生应力腐蚀断裂的时间与初始应力场强度因子KI初有关,得KI初-tf曲线。裂纹体的应力腐蚀性能指标:KⅠ初≥KⅠSCCKISCC表示试样在特定化学介质中不发生应力腐蚀断裂的最大应力场强度因子。对于某种材料在一定的介质下,其KISCC为一常数。应力腐蚀条件下的断裂判据:应力腐蚀临界应力场强度因子KISCC(钛合金在3.5%NaCl水溶液中的应力腐蚀试验)当应力腐蚀裂纹尖端的KIKISCC时,裂纹就会不断扩展。应力腐蚀裂纹扩展速率(da/dt)--单位时间内裂纹的扩展量,与KI有关。1)I区:KI刚超过KⅠSCC,裂纹经过一段孕育期后,突然加速,关系曲线几乎与纵坐标平行。2)Ⅱ区:da/dt与KI几乎无关,因为这时裂纹尖端发生分叉现象,裂纹扩展主要受电化学过程控制。该段越长,表明抗应力腐蚀性能越好;3)Ⅲ区:裂纹长度接近临界尺寸,da/dt随KI增大而急剧增大。da/dt=f(KⅠ)曲线分三区段:(二)应力腐蚀裂纹扩展速率da/dt对一开有单边缺口的大试样,在持久载荷作用下的裂纹扩展率进行了观察,发现材料在腐蚀介质加速下呈Ⅰ阶段和Ⅱ阶段,无Ⅲ阶段。当预制裂纹半长a为3mm时,在50MPa载荷下裂纹刚好扩展;当裂纹半长扩展至5mm时,进入Ⅱ阶段,其中da/dt=2×10-6mm/s,问材料KⅠSCC是多少?裂纹在第Ⅱ阶段能经历多长时间?材料的KⅠC=20MPa.m1/2(提示:单边裂纹)例题:1.12IK
本文标题:07-高温及环境下的材料力学性能(PPT49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156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