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XXXX环境与环境问题(系统)
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学习目标】1、归纳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3、了解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形成正确的环境观、发展观。2、说出上述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其危害;第一节我们周围的环境一、什么是环境1、环境的概念指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人类环境的组成生物要素:非生物要素:森林、草原、野生动物、水生生物大气、水、土地、矿藏、名胜古迹等2、环境的分类依据:人类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天然环境人工环境(轻微)(良性、恶性)2019/9/14案例1周口店这一方水土二、人类与环境1、关系人类活动地理环境影响制约相互影响相互制约2、历史演变互相协调日益紧张互相协调(人类社会初期)(农业文明以来)(最终发展趋势)1.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是指()DA.由各种自然要素组成的自然环境B.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创造的人工环境C.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组成的生物圈D.以人类为中心的天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的总和C2.下列选项中属于人工环境的是()A.新疆喀纳斯湖C.珠港澳大桥B.广东丹霞山D.长白山天池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图1-1-4是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增长主导要素构成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图1-1-41.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人类只是被动地适应环境的是()AA.原始文明时代B.农业文明时代C.工业文明时代D.环境文明时代2.甲、乙、丙、丁四种图例中,代表土地要素的是()A.甲C.丙B.乙D.丁B3.下列行为和认识符合环境文明时代社会发展所遵循的基本原则的是()BA.竭泽而渔,焚薮而田B.退耕还林,合理放牧C.温室气体减排,责任同等D.倡导高消费,刺激经济增长第二节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一、环境问题的表现1、资源短缺一、环境问题的表现1、资源短缺2、环境污染3、生态破坏全球环境趋于恶化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生物多样性锐减海洋污染读我国南方部分环境问题分布图(图1-2-2),回答1~2题。图1-2-21.代表水土流失、酸雨危害、森林锐减、水体污染的图例依次是()BA.甲、乙、丙、丁B.乙、甲、丙、丁C.丙、甲、丁、乙D.丁、丙、乙、甲2.影响全球气候变暖,并直接威胁生物多样性的一类环境问题是()CA.甲B.乙C.丙D.丁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据统计,近几年我国每年因风沙危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亿元,相当于西北5省区1996年财政收入的3倍。气象专家分析,近年来我国华北地区出现的扬沙、沙尘天气与北方地区冬春普遍干旱、降水减少和土壤表层松化有明显关系。图1-2-5材料二:我国主要环境问题示意图(图1-2-5)。(1)图中表示的是发生在我国的比较严重的三类环境问题,请按序号填出各图例代表的环境问题。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2)近年我国①问题频发,生态环境趋向恶劣,主要是因为自然环境中的__________要素发生了变化。此外,人类对陆地环境中__________要素的直接破坏,也扩大了①问题发生的范围和频度。【答案】(1)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酸雨危害(2)气候(大气)生物(植被)2019/9/14DDT的使用二、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一)危害的不可预见性2019/9/14(二)过程的不可逆性2019/9/14(三)规模的全球性•这幅由美国航空航天局提供的影像中,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就像一个巨大的蓝色水滴。美国航空航天局的科学家2000年9月8日宣布,南极上空2000年9月3日的臭氧层空洞面积达到2830万平方公里。苦难的母亲三、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自然原因人为原因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的矛盾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个人行为与大众利益的矛盾第三节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1、环境观的概念?2、环境观的功能?3、两种环境观分别是?4、可持续发展的概念?5、可持续发展的内涵?6、中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性、主要途径?一、一种新的环境观1、概念:人类对其与赖以生存的环境相互关系的基本认识。(对人地关系的认识)2、功能:决定人类对环境的态度制约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行为3、两种不同的环境观(1)传统的环境观:“人地对立”(2)新的环境观:“天人合一”“人地归一”二、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概念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内容要发展要满足人类发展的需求可持续不能损害自然界支持当代人和后代人的生存能力基本思想鼓励经济增长要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1、概念2、内涵(条件)(基础)(目的)3、中国的可持续发展(1)必然性庞大的人口压力人均资源短缺深刻的环境危机(2)主要途径: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生态农业1.改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对此叙述不正确的是()A.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减缓人类活动对气候造成的不良影响B.呼吁各国“戒除”对碳的“不良嗜好”,发展低能耗、低污染的“低碳经济”C.世界各国有共同的义务减少温室气体排放D.发展中国家应该对温室气体的排放承担主要责任D2.“和谐城市”是2010年世博会主题的精髓。在下列城D市发展措施中,能较好地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的是()A.兴建交通设施,保证车流畅通B.发展现代制造业,增加社会物质财富C.兴建高楼大厦,保证人有所居D.保护湿地,增加绿地,减少废物排放我国正在逐步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节约型发展道路。据此完成1~2题。1.我国提出走节约型发展道路的直接原因是()B①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类型齐全②资源利用率低,存在资源的相对短缺③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数量仍较多④以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加剧A.①②C.①③B.②③D.③④2.节约型发展道路意味着()A①倡导循环经济,变废为宝②发展生态农业,改善环境③高资源消费,高经济增长A.①②C.①③④多投入,多产出B.②③D.③④环境概念人类与环境关系环境问题表现特点原因新的环境观新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逻辑联系】
本文标题:XXXX环境与环境问题(系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156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