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二、环境信息的写作要求
环境信息的写作要求一、信息的定义二、环境信息的主题要求三、环境信息写作的内容要求四、环境信息的结构要求五、环境信息的语言要求信息的定义•一.信息的定义•信息是指反映行政管理过程中各项行政工作的特征、发展变化及其发展趋势的直接或间接的表述,是行政管理工作客观活动的状态经过传递后的再现。我们平常讲的信息,实际上是专指以信息稿形式反馈,经信息工作者收集、加工整理、传递、存贮的那一部分特定的信息。•二、信息基本类型•一是动态性信息。这类信息主要包括工作的重要决策、重大部署、重要活动,某项工作的进展情况,与工作有关的新事物新动向,主要领导同志的重要活动、重要讲话、提出的新的工作思路等等,都是动态性信息所反映内容。•二是经验性信息。经验性信息主要反映工作中新的或典型的经验做法。经验性信息反映的内容,可以是工作中的一项,文字集中,篇幅短小;也可以围绕某项工作,反映一整套好做法、好经验,内容全面完整,信息量大。在经验性信息中,最重要、最有价值的是反映具有突破性的典型,即在解决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措施和做法。•三是问题性信息。问题性信息,主要反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失误和不足,在新的形势下所遇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突发性事件和重要灾情、敌情等。反映问题,暴露矛盾,这是问题性信息的显著特征。这类信息上级部门和领导同志最为关注,采用率较高。•四是综述性信息。综述性信息是围绕某一主题,用高度概括的语言,对某一地域范围或某一方面工作在一个时期内的整体情况进行综合概述。•五是述评性信息。这类信息对所反映的事实进行边叙边议、边述边评。•六是建议性信息。这类信息一般是反映下级或基层干部群众对领导同志或上级机关的建议。这类信息有助于领导及时了解下情,及时采纳基层群众的意见建议,改进工作。•三.信息的特点•信息是为政府领导或上级主管部门进行科学决策服务的一种有特定对象、内容和目的的官方的、正式渠道的信息。它的特点是:以各类信息为重点,树立全方位信息意识,为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促进各级部门内部的上下沟通和左右交流。•四.信息的特征•一是宏观性。•二是政治性。•三是层次性。•四是权威性。•五是机密性。•五.信息的作用•一是为领导科学决策与宏观调控提供依据;二是推动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三是为领导指导工作提供有效的辅助;四是有利于各地和部门之间相互联系和交流经验;五是促进作风转变和效率的提高(从我们的经验来看,有时一条简短的信息,抵得上很多文件)。•六.撰写信息的基本要求•主要就是8个字“新、实、准、快、精、深、实用”•七.信息收集方法•紧密围绕上级主管部门领导的需要收集信息,这是信息收集工作的最基本意义。要紧扣上级主管部门工作的中心。信息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为领导决策和指导工作提供参考和咨询服务。要根据不同时期的工作任务和工作重点来收集信息才具有针对性。•一是通过各种形式、各种渠道了解上级领导的工作思路,确定其信息需求;二是通过参加工作会议、阅读文件、看报纸、新闻报道中的有关领导的讲话、收听收看电台电视的新闻报道等了解上级部门工作的部署,以此来分析、研究确立信息需求的重点;三是通过学习文件、阅读内部资料、阅读上级政府部门的信息刊物来确定其信息需求的重点。四是深入了解和观察本单位和本部门的各项工作或活动。五是积极参加本单位的各项活动并加以记录整理。•八.写作信息应防止出现的问题•信息稿结构简单,语句简明,但又要求较高。在编写信息稿时,要有意识地注意、防止出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防止失效信息和重复信息。信息的时效性决定着信息的价值。时效性越强,信息的价值越大;反之,信息的价值就越小。要尽量缩短信息在收集、加工整理、编写、传递各个环节上的滞留时间,防止由于拖延时日,成为过时信息。•二是防止内容空洞、没有特色。这类信息稿一是入题太慢,或是通篇陈词滥调,言之无物,令人望而生厌。这类信息稿的通病是用很大的篇幅、主要的笔墨来讲形势、谈认识,给领导“上理论课”,穿靴带帽,空洞说教,全篇无信息可言。•三是防止大事记式的信息。大事记,主要是当时发生重要情的简单记述。而一篇好的信息稿则主要反映一个主题,围绕一个中心内容,反映的是事物的实质,而不是事物的表面现象。大事记式信息往往会在反映会议,情况时容易出现,这类信息稿的通病是简单罗列会议经过情况,不加综合,没有实质内容。•这类信息稿的一般表现为:一是先说为贯彻上级什么会议精神而当地召开了什么会议;二是出席的领导人列了一长串名单;三是会议的议程安排;四是与会人员拥护上级决议,提高了认识,决心做好工作。而会议结合本地情况有哪些决议,与会人员有什么要求和建议,这些需要反映的内容却遗漏了,会议的实质内容没反映上来。此类信息的编写者完全处于摄影者的角色,原本不动反映客观,对领导决策、指导工作毫无参考价值。•四是防止与其他文件混淆。语气上要注意同主要公文的区别。主要公文带有行政命令、指令的效力,一旦发出,各级必须贯彻执行。信息稿是供领导决策参考的,文中一般不使用带有指示性、指令性的词语。即使是下行信息稿,虽常有指导性的内容,也不直接使用指示性的语气,如不使用“必须”、“应该”、“请参照执行”、“抓紧实施”等;写法上要注意同一般公文的区别。•九.信息稿的编写要领•信息稿也是文章,随着信息的发展,信息稿将作为一种文体,逐步成为各级部门的一种独立文体。•一是确定信息的主题;二是精心安排结构;三是想一个能吸引人的标题;四是组织写好信息的主体部分。写好信息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事实交代清楚•在编写信息稿时,要在信息的主体部分把事实叙述得清楚明白,并保证准确无误。对关键的事实或有疑问的地方,要重新核对事实,不得发生错误,每一细节、数字、地点、时间等都应该核定,不能模棱两可,含含糊糊。•(2)层次要清楚•信息稿比其它文体精短,但层次也是有序的,相对来说,层次的安排比其它文体要求更高,更加紧凑有序。层次安排稍有不当,就会直接影响信息的质量。因此,我们在信息稿的编写过程中,首先应该对信息材料进行充分的研究,精心安排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哪一层次说什么内容,各层意思的次序和地位,都要认识组织好。•(3)观点要明确•信息是一种政治性较强的信息,带有明显的倾向性,公然声明其目的是为各级领导科学决策和人民群众利益服务,信息工作是各级领导机关充分发挥参谋和助手作用的重要方面。在编写信息稿时,对文中每一个层次,要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说明什么,必须观点鲜明突出,让人一看就明白。•(4)运用好材料•在信息稿的编写过程中,材料的运用是一个很重要的技巧。运用得当,可以突出主题,肯定观点;反之,就会使内容不切题义,使论证的观点显得没有说服力或说服力不强。一篇好的信息稿,运用的材料应该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同时,在运用好材料的过程中,还要注意运用好背景材料。•(5)安排好材料的结构顺序•一是时间顺序。•二是逻辑顺序。•三是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相结合。•(6)使用精准语言•一般地讲,信息稿的语言,除了应符合公文的“准确、简洁、鲜明、生动”等基本特征和要求外,还应根据自身的特点,体现“准确、精练、明快、平实”的特征。环境信息的写作要求一、环境信息的主题要求二、环境信息写作的内容要求三、环境信息的结构要求四、环境信息的语言要求一、环境信息的主题要求信息的主题是一则信息文稿的核心内容,也就是作者在说明事物、阐述道理或反映问题的时候着力表现的基本观点和中心思想。可供信息需求者利用的往往就是这个主题,或是围绕主题的那些事实。抓住了信息的主题也就是掌握了整条信息的内容。因此,信息的材料组织,结构安排,语言斟酌都要围绕信息的主题来进行,都需要主题引导它们的方向,这样才能做到有所针对地为领导和上级环保部门的决策提供服务。1.分析研究、提炼主题提炼主题就是在所占有的材料中,经过深化提高,精炼出所要说明的主要问题或基本思想。在写作时应注意,提炼主题要集中、正确、鲜明、深刻。(1)集中即集中笔墨说明中心问题。在所占有材料中,有的与主题有紧密联系,有的则没有。这就要求写作人合理安排前者摒弃后者,使文章重点突出,主题高度凝聚。而不能贪大求全,无论有用没用一味堆砌材料,使得材料庞杂,主题分散。(2)正确这是指客观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及其运动变化的规律。在环境信息的写作中,体现客观真实性特别重要,忽略了这一点,不但不能发挥信息的作用,还会使决策出现失误,造成负面的影响。因此,在写作环境信息文稿时,一要杜绝歪曲事实错误引导。二要防止以偏概全,未经深入调查研究就轻易下结论,以致造成无效甚至错误信息。(3)鲜明即主题清晰,表述透彻,不能含糊其词,晦涩朦胧。一则信息一般只说明一个主题,这就需要紧紧围绕主题选择材料,那些无关于主题或似是而非的,都应在写作时摒弃。除了选择材料时要注意这点以外,在着笔时也要紧扣主题,不要既想拣西瓜,又想拣芝麻,乱发议论,最终导致主题散乱,含混不清,好象说了很多问题,但哪个问题都没说清楚。•环境信息写作的主题要达到上述要求,就必须建立在对原始资料进行认真分析,进行必要的综合归纳的基础上。分析和归纳的目的就是寻找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总结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性的东西。这一写作过程,其实就是提炼主题的过程。2.选好角度,突出主题信息文稿的主题既不是信息中提出的问题,也不是信息所罗列的主要材料,它是写作者对信息中提出的主要问题所得的中心观点和评价,是通过材料表达出来的主要主张和看法,是写作的鲜明目的性的集中体现。因此,它有极强的人为主观性,不同的写作者对同样的材料会选取不同的角度,而同样的信息经过不同的采写角度的体现会反映出迥异的问题。这就要求信息写作者认真领会、琢磨材料,突出信息内容的特点,从中深化出与党政机关领导决策最有帮助、与民生大计关系最密切的主题来。(1)着眼要高信息工作的任务是服务于领导决策,信息写作者在捕捉信息时,就必须有换位意识,即站在相应层次领导者的高度来审视、考虑问题。着眼角度提高了信息价值也会相应提高。同时,分清哪些问题、哪些信息是哪一级领导最关心或最需要了解的,以使有所对应地分别编发。如果不分内外,无论上、下“一视同仁”,就会使信息的适用性大打折扣。(2)选题要深在日常信息收集中,如果信息网络运行机制健全,信息的广度和深度是比较容易达到的。而在这林林总总、纷繁复杂的信息海洋中,能否选出反映事物本质的信息,或通过各领域、各层次的表面、直观的信息,经过提炼深化,写出其本质特征来,这就是选题的准确性、深刻性的问题了。选题准确、深刻,信息价值就会大大增长;反之,信息写作者将信息怎么送来的就怎么编发出去,信息工作部门就永远是个收发室,永远不会成为领导的重要参谋与助手。(3)取材要精写好一则信息不光选题要准、要深,取材也要新、要精。正如前面提到过的,在浩如烟海的材料中,要围绕主题选取素材。原则上,一条信息就报一个问题,把这个问题说清、讲透也就是写作成功了。如果在写作时总觉得意犹未尽,讲问题总要多多益善,那就难免意多文乱,有蛇足之嫌了。不过,取材的这个“精”字是指角度而言,而不是指简化模式,使写出来的文章都是一个格式,一种风格。在这一点上,就要体现“新”字,取材角度新,才能给人以启迪。3.抓住特点,把握主题(1)信息主题是客观性与观念性的辩证统一信息主题是在对大量的信息事实和社会现象进行观察、分析、综合、归纳的基础上产生的。也就是说,它总是先有客观的事实,然后才会有观念性的信息主题。同时,任何材料所表达的思想、观点也是客观的。某些材料的意义可能很丰富。可以从很多角度去认识它,对同一信息,可以确定提炼不同的主题。但是这种提炼不可凭空造物,空中楼阁,它必须以信息事实为基础,不可能超出具体事件所包含的范围。这就是信息主题的客观性。•与此并行存在的是,信息主题的产生和形成,自始至终受到写作者自身思想水平和认识方法的影响和制约,因为写作毕竟是体现主观性的行为。一般来讲,信息主题虽然源于现实,产生于写作者手中的全部材料,但它的最终成论,还与写作者自身的修养、水平相平衡的。因此,把握主题还需要注意提高信息写作人员的自身素质,一个趋于完美的主题是充分的客观信
本文标题:二、环境信息的写作要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158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