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理论文章 > 《两位数减两位数》教学反思通用10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两位数减两位数》教学反思通用10篇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任务之一。我们可以在教学反思中记录学到的教学技巧,那么你了解过教学反思吗?以下是网友整理的《两位数减两位数》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两位数减两位数》教学反思【第一篇】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能够体会到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在学生中表现突出,它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就计算教学而言,提倡并鼓励算法多样化,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计算经验,引导他们进行研究、发现和创造不同的算法。如:“两位数件两位数的口算”是三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这部分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学生有一定的学习能力。所以整个教学过程采用又抓又放的形式进行。在学习不退位减的时候,学生的困难很小,甚至可以说他们已经掌握了,因此在这里我重点介绍退位减。教学片段:在讨论计算方法时,我直接问学生:“44-25”这道题你会解吗?跟你的同桌说说你的想法。学生纷纷把手举得很高,都像表现一番他们得出了以下几种计算方法:⑴44-20=2424-5=19⑵45-25=20xx-1=19⑶14-5=930-20=1010+9=19⑷44-30=1414=5=19在回答到这四种方法以后,我们班的同学还是在举手,为了不打消他们的积极性同时也为了保证教学任务能够及时完成,我在课堂上不再继续讨论而是把讨论方法课后,在课后去听他们的算法。然后我就问大家:“你们最喜欢用哪一种方法?”学生的回答是各种各样,因此我就鼓励学生,你们认为哪一种适合自己就用哪一种方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所以我们要把主动权叫给学习横,让他们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去探究,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也要为学生的方法作出评价,做到有抓有放。这一节课,我也深深感到作为一个老时,除了要备好教案,还要备好学生,让每一个孩子在其法中互相创新,在启发中探索知识。因为这种动态生成的效果正是我们所追求的。本节可让学生了解每一种计算方法,目的是从小就参考资料,少熬夜!培养学生“算法多样化,选择最优化”科学研究态度。同时当学生自己创新的同时,他们幼小的心灵所萌发的自我价值、学习信心、主动挑战意识等也是本节课的收获。这才是提倡算法的真谛。《两位数减两位数》教学反思【第二篇】《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此类题大多学生都会算。所以我们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去探究,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比较,分析,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或心服口服的认同书本上相对较好的方法。这节课,我也深深的感到,作为一名教师要有耐心,不能操之过急要把机会多给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孩子在启发中互相创新,激起他们学习的热情。因为这种动态生成的效果正是我们所追求的。虽然对一时的“创造发明成果”还没有马上转化,但在这过程中学生思维的发展,共同促进学习氛围的形成。对学生今后的发展,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吧。本节课让学生了解每一种计算方法,目的是从小就培养学生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科学研究态度。同时当学生自己创造的算法被肯定时,他们幼小的心灵所萌发出的自我价值、学习信心、主动挑战意识等不也是课堂教学的成功所在吗?我认为这些才是提倡算法多样化乃至教学改革的真谛。我们的改革才能有好的结果。《两位数减两位数》教学反思【第三篇】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会用竖式进行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为他们今天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所以,本节课的内容我都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或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讨论、交流总结出本组的计算方法,再在全班进行交流。这样一来,每个学生都积极创造,寻求更加简便的计算方法。在展示交流中互相质疑,补充回答,完全是学生自己在自主学习。作为老师的我,只是学生在出现不知如何用语言来表达自己想法的时候给予引导或补充,让学生自己完善自己的想法。这样,既不影响学生的思维,又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一举两得。通过此节课,我明白了教学中的重点就是知识点,难点就是学生容易出错的知识点,所以,课前一定要熟悉教材,备好课,备好学生,加上老师的创新就能上好课。我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会以这节课为起点,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多反思自己,多钻研,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相信努力的我会迎来美丽的彩虹。《两位数减两位数》教学反思【第四篇】在备课时,我认识到学生对之前的竖式计算已经有参考资料,少熬夜!一定的认识,对两位数加两位数加法笔算(包括不进位和进位)和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掌握得较好。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是在这些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其重点和难点就是让学生理解,个位不够减时,从个位退一。为了突破这个重难点我以北京申奥成功做为大的背景,设置成:北京56票,巴黎有18票,巴黎比北京少多少票,让他们感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除了让学生置于情境中进行学习,教学中我还十分重视了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我相信学生,承认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在新知识的传授中,当学生自主得出算式“56-18=?”后,继续向学生提出质疑“我们上节课学习的不退位减法个位上6减2是够减的,可今天这道题个位上6减8不够减,怎么办?”接着让他们通过同桌一起合作、交流,展示自己的想法。在此时,我不断进行鼓励,如“他的方法你听懂了吗?”、“他非常勇敢表现自己!”“你还有其他不同的方法吗?”使他们学会尊重,学会欣赏,让算法多样化能够进一步优化。在他们感受到最优方法时,我接着说“下面我们一起用这位同学的方法做一做,好吗?”,使他们更加感受到最理想的方法是:“6减去8不够减,向50借10,变成16-8等于8,再加上30等于38。”我完全放手,让孩子在交流的过程中可以主动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而不是被动的接受。在这一节课中,我觉得应该能做到更好,应该把学生讨论的时间放长一些,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讨论思考。面对“算法多样化”,怎样才能培养学生“多种选优,择优而用”,是我以后还需要加强的地方。《两位数减两位数》教学反思【第五篇】在教学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学生第一次学写竖式,一节课下来,练习过程中大部分学生的竖式写法基本规范、整洁,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在计算时很多学生受口算方法的影响,从十位算起而不是先从各位算起。二是在判断竖式对不对一题中,部分同学无法说出错的原因,说明他们还是对于算理没有理解透彻,在练习中还要强调。还有一些问题是学生还没有适应竖式的写法,练习不够引起的,如,横式上的得数不写。还有就是有的学生在写竖式时,把数字或符号抄错,如把27抄成72,把加号抄成减号;有的学生竖式是写对了,但在具体计算时把减法当加法在做,或把加法当减法做,这和学生平时的习惯有关,在平时教学中还要进一步加强学生各种数学习惯的培养。当然这些问题预先都有想到,学生不可能一学就会,一会就不出错,在后面的练习中,我会注意,多加强调,尽量减少错误的发生。并且,要注重通过具体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竖式参考资料,少熬夜!的练习,逐步使学生明白,笔算加减法时,从个位算起比较简便。《两位数减两位数》教学反思【第六篇】这节课的主要内容为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第一课时,其重点和难点,就是让学生理解个位不够减时,从十位借1,借1当10。为了突破这个重点,在教学中,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我先让学生写出竖式,不要计算,接着我引导学生思考该怎样计算。学生根据“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迁移到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很快说出新知识的计算方法。”然后,我又让学生同位说一说,在此基础上我放手让学生边说出计算方法,边写出计算过程,并进一步掌握坚式的书写方法。例如:教50-26=学生是这样思考的:1、个位0-6不够减,到十位借1,借1做10。2、10-6=43、十位借走了1还剩4,4-2=2。4、所以50-26=24。在合作交流过程汇报方法时,学生说出了自己的思路,以及要注意的问题:1、数位对齐。2、从个位算起。3、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借。4、十位被借走了1,要去掉。5、横式的结果不要忘记了。6、看清数字,不要写错了。7、看清楚符号。通过这节课,我深深感受到,在课堂上要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算法和见解,才能总结更好的掌握计算方法,加深记忆。整节课虽然老师对学生扶、放手结合来教学,通过计算、比较、发现、交流、总结来巩固新知识。整个教学过程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探讨算法的过程中来,有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收获丰厚,老师教的也轻松。但是从课后学生的作业看,有很多的地方仍然出现错误,比如:有些学生在写竖式时,出现两位减一位的个位对了十位上;有的借了1十位上不点点,十位漏减借走的1,而做错。所以在今后课堂上,不但让学生能动口、动脑、更重要是动手操作解决实际问题,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探讨出不同的思路与方法,还待进一步地改进。《两位数减两位数》教学反思【第七篇】周一、根据学校安排,我讲了一堂公开课《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笔算。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加两位数加法(包括不进位和进位),以及两位数参考资料,少熬夜!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是100以内笔算减法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有一定的难度。为了突破难点,我在讲授新知识前充分复习了旧知识,出示了一些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笔算题,让学生在黑板上解答,从而从认知上、思维上让学生做好准备。在新知识的传授中,我用奥运赛比分引出题目56-18,让学生通过摆圆片来观察、比较,既突出了退位减法的算理,又使学生对笔算减法有了全面的认识。在讲解的过程中,我注重了让学生理解“个位不够减,怎么办?”和“为什么在个位上加10”两个关键问题。在交流算法的时候规范了竖式的写法。学生掌握方法以后,我又出题目让学生动笔演练,并让4个学生到黑板上板书。一、个人感觉本节课的成功之处:1、教学效果基本达到预期。大部分学生能基本掌握退位方法,知道从十位退1,并在个位上加10再减。2、整节课,能基本按我的思路下来。但重点环节还须停顿时间长一点,让学生细化。3、对学生加强了练习,让他们得到了巩固。二、本节课需改进的地方:1、课堂上,讲授重点环节时时间停顿太短,学生还未思考完,我已步入了下一步。今后教学中在重点环节须停顿时间长一点,让学生细化。2、让学生自己在座位上独自做题时,高估了二年级学生思维能力,给予的时间不够,以致对答案时回应太少。3.讲完练习题目后,未给予学生时间来修改自己的错题,以致让他们改错意识淡薄。4、忘记在适当的时候,出示课题。导致学生在总结本节课内容时,不知道说些什么。5、整堂课以自己讲授为主,未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应该让他们多动手,多思考,不能灌输知识。在这节课中,我深深的感到,因为是教育低年级的孩子,所以教师要更加足够细致,多强调细节,从而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一名教师更要有耐心,要把机会让给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孩子在启发中互相创新,在启发中激起探究的热情。在这过程中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共同促进学习氛围的形成,对学生今后的发展,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我有太多需要学习与改进的地方,非常感谢参加听评课的老师们,感谢他们提出的宝贵建议。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努力,磨平身上的棱角,争取更大的进参考资料,少熬夜!步!《两位数减两位数》教学反思【第八篇】1、加减混合的口算在一年级已经接触过。本节课利用学生熟知的公共汽车上、下车生活情境图引出加减混合计算(不含小括号)。而这类加减混合式计算是在连加、连减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运算顺序与连加、连减相同,所以我大胆的采用了知识迁移、类推的方法让孩子们尝试。把学生的主动探索和老师的适时引导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增强自信心。2、本节课习题设计我采用同桌比赛,奖励小熊卡片的方式进行,激发孩子们的童心、童趣,使他们都能够积极参与,学习热情很高,兴趣浓厚,学习效果较好。3
本文标题:《两位数减两位数》教学反思通用10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1732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