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高二化学教学工作计划样例5篇
高二化学教学工作计划样例5篇【导读引言】网友为您整理收集的“高二化学教学工作计划样例5篇”精编多篇优质文档,以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或章节单元)教学时数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分析配合活动备注第1周第五章烃第一节甲烷4了解有机物的组成、性质、结构及变化特点2.了解甲烷的结构式和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3.掌握甲烷的化学性质、掌握取代反应1.甲烷的化学性质2、甲烷的分子结构、取代反应结构模型、媒体、实验演示第2周第二节烷烃51.掌握烷烃的组成、结构、通式及烷烃性质的递变规律2、掌握烷烃、烃基、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和同分异构现象3.掌握烷烃同分异构体的书写规则和命名方法。1.烷烃的组成、结构和性质2.烷烃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和烷烃命名。结构模型第3周第三节乙烯烯烃41.掌握乙烯的分子组成、结构、重要的化学性质和用途。2.掌握乙烯的实验室制法和收集方法。3.认识乙烯同系物的组成特点、重要化学性质的共同点及物理性质随着碳原子数的递增而呈现规律性的变化。乙烯的结构、化学性质、加成反应。结构模型、媒体、实验演示第4周第四节乙炔炔烃41.掌握乙炔的分子组成、结构、重要的化学性质和用途。2.掌握炔烃的结构特点、通式和重要性质3.了解聚氯乙烯的制备方法及用途1.乙炔的结构和主要化学性质2.乙炔的实验室制法结构模型、媒体、实验演示第5周第五节苯芳香烃51.掌握苯的结构和重要化学性质,并能应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问题。2.了解芳香烃的概念,学会整理、概括、比较的方法3.了解甲苯、二甲苯的某些化学性质,通过苯和苯的同系物的学习和比较,领会共性和个性的关系。1.苯的结构和化学性质2.苯的同系物及苯环与侧链的相互影响媒体、实验演示第6周第六节石油的分馏及本章的复习71常识性的认识石油的分馏及产品和用途2.了解我国石油化工发展的概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石油分馏的基本原理媒体、实验演示第7周第六章烃的衍生物第一节溴乙烷卤代烃51.了解烃的衍生物和官能团的概念。2.以溴乙烷为例,掌握卤代烃的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3.了解卤代烃的一般通性和用途,并通过有关卤代烃数据的分析,培养分析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卤代烃的化学性质及在解决化学问题中的应用结构模型、媒体、实验演示第8周第二节乙醇醇类51.掌握乙醇的主要化学性质。2.了解醇类的一般通性和几种典型的醇3.通过学习乙醇的化学性质,推出醇类的化学性质的通性,渗透“由个别到一般”的认识观点,培养辩证思维。乙醇的结构和乙醇的化学性质结构模型、媒体、实验演示第9周期中复习71.烷烃、烯烃、炔烃的化学性质2.卤代烃的化学性质和醇的化学性质烃类的化学性质及两种衍生物的化学性质试卷、练习第10周期中测试试卷分析5试卷分析习题订正第11周第三节有机物分子式和结构式的确定51.了解确定有机物实验式、分子式的方法,掌握有关确定有机物分子式的计算。2.通过学习有机物分子式、结构式的确定方法,掌握科学学习的方法。有机物分子式确定的计算。媒体试卷练习第12周第四节苯酚41、了解酚类的定义,了解苯酚的物理性质及用途2、掌握苯酚的分子结构3、掌握苯酚的化学性质,能从苯酚的结构特点分析、解释苯酚的性质。能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1、苯酚的结构特点和苯酚的化学性质2、羟基与芳香环的相互影响引起的性质变化结构模型、媒体、实验演示第13周第五节乙醛醛类51、了解乙醛的物理性质和用途2、掌握乙醛的分子结构3、掌握乙醛与h2的加成反应,乙醛的氧化反应4、了解醛类和甲醛的性质和用途乙醛与h2的加成反应,乙醛的氧化反应乙醛与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的实质实验,媒体第14周2、理解酯化反应3、了解羧酸的分类、组成、性质4、了解酯的组成、结构、性质乙酸酸性、酯化反应原理、酯的水解反应实验第15周第六章的复习5各种官能团的性质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练习第16周第七章第一节葡萄糖蔗糖第二节淀粉纤维素51、了解糖类的组成和分类,掌握葡萄糖的结构式,了解葡萄糖的还原性2、了解食品添加剂和人体健康的一些知识3、了解淀粉、纤维素的重要性4、了解淀粉、纤维素主要用途以及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意义1、葡萄糖的结构,葡萄糖的银镜反应和酯化反应2、淀粉、纤维素的水解反应实验第17周第三节油脂第四节蛋白质51、了解油脂的组成和结构,了解油脂的化学性质和用途,了解肥皂和合成洗涤剂的性质及用途2、了解蛋白质的组成、性质及用途1、油脂的氢化反应和水解反应,油脂的组成和结构2、蛋白质的性质、组成第18周第八章合成材料6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和基本性质1、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方法2、根据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分析、判断单体的结构简式和形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类型媒体第19周有机化学复习5能根据结构判断物质的性质,并根据性质推断物质结构能用对比的方法进行分析、理解能形成知识链,有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各种有机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练习第20周期末考试高二化学教学工作计划篇2一、教学目的实验能为学学习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有利于学生理解学概念和原理,形成科学的思想和观念;能为学生提供练习和实践的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实验操作技能;能激发学生学习学的兴趣,增强学习动机,调动其学习积极性;能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应用、检验和巩固有关的知识、技能,继承前人积累的最基本的经验,形成自己的体验,是培养学生运用学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途径,实验在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其它任何方法都不可替代的。二、教学措施1.注重实验预习,培养自学习惯督促学生实验预习是搞好分组实验的保证。我们强调“磨刀不误砍柴工”,要求学生必须复习有关知识,理解实验原理,了解实验内容、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抓好实验预习,提高了学生的自学意识和计划性,减少了实验操作的忙乱现象,提高了实验效率。2.指导规范操作,培养实验技能分组实验教师少,学生多,时间紧。学生在操作中易犯一些常识性甚至危险的错误,教师要在学生动手之前,对重要的操作进行规范演示,对可能的安全隐患进行重点强调,同时要求学生之间自查互检、相互交流和配合。这样不仅保证了分组实验的顺利进行,还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协作精神。3.写好实验报告,培养科学品质实验报告是学生感性认识与理性思维相结合的产物,是知识升华为能力的途径。在实验中常有些同学忙于操作,没认真观察和分析现象,或“只观不察”缺乏记录,结果导致对实验过程印象模糊,写实验报告只好搬书照抄或凭空臆造,使实验的实践价值大打折扣。因此我们在实验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和记录,在实验后也给予学生充裕的时间整理记录,完成实验思考题,通过实验报告的撰写促进感性认识的飞跃。对实验失败的学生,我们允许他们在分析原因之后,利用课余时间补做实验,修改实验报告。强调实验报告的撰写,不仅培养了学生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也为今后社会实践活动中撰写社会实验报告奠定了基础。三、实验教学安排章节周次实验类型实验名称第一章氮族元素第一周演示氨的喷泉实验第一周演示氨与氯氢的反应第三周分组氨的制取和性质、铵离子的检验第二章学平衡第五周分组学反应速率和学平衡第三章电离平衡第七周分组电解质溶液第十周分组中和滴定第四章几种重要的金属第十二周演示铝箔的燃烧第十二周演示铝跟氢氧钠的反应第十三周演示镁条在二氧碳里燃烧第十五周分组镁、铝及其合物的性质第十五周演示铁与水蒸气的反应第十六周演示Fe3+的检验第十八周分组原电池原理、铁及其合物的性质第五章烃第十九周演示甲烷的稳定性第一周演示乙炔的制取和燃烧第二周演示苯、甲苯和二甲苯分别于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反应第六章烃的衍生物第五周演示溴乙烷的水解反应第六周演示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第九周演示苯酚与溴的反应,苯酚的显色反应第十周演示乙醛的银镜反应第十一周分组苯酚、乙醛的性质第十二周分组乙酸乙酯的制取,肥皂的制取第七章糖类油脂蛋白质第十三周演示葡萄糖的银镜反应第十三周演示葡萄糖与氢氧铜的反应第十五周分组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的性质第十六周演示蛋白质的盐析第十八周分组蛋白质的性高二化学教学工作计划篇3一、学生的知识、能力与非智力元素的基本分析。本届学生化学基础也比较弱,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还比较的差,学习气氛不够好,学习的信心不足,还需要耐心的给予引导和鼓励。二、教材内容的基本分析及删、补意见。《化学反应原理》内容是最基本的化学反应原理,包括反应速率、反应方向及限度等问题。从理论的高度认识酸、碱和盐的本质及其在溶液中的反应。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是以反应热与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的定量关系为主。化学能和电能的相互转化为基础的电化学过程和装置是富有时代气息和应用广泛的领域。三、教学任务与目标。化学这学期主要开设《化学反应原理》和《物质的结构》,学生通过学习初步认识基本的化学反应原理,并能运用原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四、主要措施和教学方法。1:运用直观教学手段,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如展示实物,采用图像、表格、多媒体课件、录象等进行教学。2: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习兴趣。如在讲“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主题中,可联系合成氨和工业制硫酸等化工生产条件的选择、催化剂的特点研究等内容。3:精心设计问题情景,发展学生探究能力。五、教学改革设想。针对学生基础薄弱的因素,教学中抓好基础教学,扎实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培养一定的化学尖子。六、教学进度安排。(见附表)高二化学教学工作计划篇4一、指导思想:本学期高二化学学科组工作,将紧紧围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个中心,狠抓教学常规的落实,全面提高本组教师素质和课堂教学水平,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制订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和复习方案,保证我校的化学必修学业水平测试一次性过关,力争圆满完成上级和学校下达的任务。二、情况分析:(一)教材分析:选修1《化学与生活》模块的教学内容主要有以下三部分组成,第一,洁净安全的生存环境,第二,营养均衡与人体健康,第三,丰富多彩的生活材料。从知识体系上看,《化学与生活》更多体现了化学与生活的角度展开教学,利用学生已有的化学知识和理论来解释生活中的很多生活问题:营养与健康,生活与材料,环境和生存等,知识点深入浅出,充满生活情趣,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在教学利用这一特点充分及时引学生对化学的重新认识,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信心和热情。由于化学是以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以及应用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改造原有物质创造新物质就成了化学研究的对象,本模块重点利用化学原理解释生活中诸多问题,也是学生最关心的话题,比如人类各种疾病(糖尿病,肥胖症,营养过剩或营养缺乏症等,化妆品及美容,材料和能源,药物制备和属性等),深受学生欢迎。基于以上情况,在化学教学中特别需要组织好学生讨论,总结、列举各种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及时对周围的生活现象和问题进行各种观察、同时结合化学实验等探究性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增加感性认识,克服对化学学习的重新认识,使学生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并习得相关的操作技能。突破学习难点。鼓励学生搜集有关细胞研究和应用方面的信息,进行交流,以丰富相关知识,加深对科学、技术、社会相互关系的认识。(二)学生情况分析:高二年级共有22个班,根据学生入学时的学习状况和兴趣爱好进行分班,只有少数学生选修化学。就化学而言,选修化学的学生要完成选修《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与性质》。该模块是在高一化学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化学的学习,但学生进入高二后由于化学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化学学习习惯和方法没有建立,对选修模块学习会有一定困难,教学中重基础,照顾大多数学生,难度要适当。高二化学教学要完成《化学与生活》模块的学习,这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更差,同样打好基础是关键。况且由于分班的原因,学生普遍认为学习化学是没有必要的,也就是说,相当一大部分学生学习化学的目的并不明确,学习积极性不高。基于这种情况,教师要及时纠正调整学生的化学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同时必要时对他们的基础知识进行必要的补充,对成绩稍微好的学生更要不断加强指导。教师需更快,更好地走近与了解学生,不断地给学生信心与鼓励,并认真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文标题:高二化学教学工作计划样例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1780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