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常规工作和创新工作汇报(精编5篇)
常规工作和创新工作汇报(精编5篇)【导读引言】网友为您整理收集的“常规工作和创新工作汇报(精编5篇)”精编多篇优质文档,以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工作汇报1淄博市农业综合开发科技创新与推广工作情况汇报(2010年5月13日)农业综合开发是党中央、国务院支持“三农”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财政投入农业的重要渠道之一,也是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综合开发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努力保障粮食安全和大宗农产品的有效供给;通过扶持农业龙头企业,进一步拉长产业链,带动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办将科技推广作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一项重要措施,全面融入于农发项目的整体建设之中,提高农业发展的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为全市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主要工作及成效(一)大力加强土地治理项目建设中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一是突出节水灌溉。项目区内新打机井和配套旧井全部安装了水锤消除器,铺设了方便实用的PVC地下防渗渠,节水、省工效果非常明显;配套安装的出水口坚固耐用,使用十分方便;农灌电缆由地上全部改为地下,避免了被盗现象。二是完善排涝体系。配合道路建设,开挖疏浚农田排水沟,合理设计1桥涵、林网,达到了林象一致,排水通畅,方便进地的良好效果。通过项目建设,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平原实现了沟渠路林桥涵闸机电井泵房管全面配套,形成了田成方、林成网、沟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山区实现了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配套,形成了路环山、水上山,蓄水、用水、保水相结合的高效生态系统。项目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大增强。“十一五”期间已建成的土地治理项目区年可新增粮食生产能力3800万公斤,新增优质果品生产能力3000万公斤,受益农民达到30余万人,年可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500-1000元。(二)不断提高新农村建设试点项目科技推广水平2007年,我们争取到一个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统筹支农资金支持新农村建设试点项目,安排在临淄区,全国仅22个项目。项目连续投资三年,现已全面完成。在建设过程中,为加强项目的引领示范作用,我们与当地政府合作,共同进行了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一是发展新品种。加大投入,以优质薄皮核桃和大樱桃为主要种植模式,结构调整有了历史性突破,改变了过去单一粮食作物种植格局,目前新农村示范区3000亩核桃基地,2000大樱桃基地已经形成。二是推广新技术。项目区内全部实行小麦统一供种、测土配方施肥,玉米秸秆全部实现深耕还田,大力发展循环农业。结合新型耕作制度改革,示范推广了10余项农业新技术、新成果,其中推广小麦起垄种植5000余亩,推广使用有机肥1000吨;承担国家院士级项目2项,新建试验田70余亩,承担有关试验12项。通过这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小麦每亩可增产15%以上,节约生产成本100元左右,带动农民依靠技术更新实现粮食增产增收。三是推广利用新能源。积极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鼓励沼气池建设,带动农村厨房、厕所、庭院卫生条件的改善。(三)加强科技推广,大力发展有机农业我办从2007年7月开始,按照刘书记的批示精神,利用农业综合开发的资金政策优势和项目平台,在淄川、博山、沂源自然生态环境良好的区域,加大科技推广力度,积极支持发展有机农业,建设有机农产品基地。一是加强与大专院校、农业科研机构的联系合作。聘请技术专家,全程指导基地建设,专家组分别与博山、淄川和沂源等三个重点区县签订了技术合作合同,制定了发展规划和技术方案,根据农时派出相关专家进行现场指导。二是加快有机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集中打造有机农业示范基地、种苗繁育基地、技术培训和研发基地,发挥好示范基地带动效应。联系中国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等院校组织实施了沂源县悦庄镇200亩有机韭菜物理防治韭蛆科研攻关项目,引进、试验、示范、推广新技术20余项,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1%。三是着力解决发展过程中的制约难题。在专家指导下,搞好秸秆、牲畜粪便等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利用,建设有机肥厂,逐步形成了一套较完善的循环农业体系;大力普及推广了配方施肥、沼渣沼液综合利用、无毒化栽培和杀虫灯、防虫网物理防治等实用技术,解决了制约有机农业发展的肥料、病虫害防治等关问题。四是全面实行标准化生产。制定完善了有机农业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加强全程监控,做到生产技术有规程、农产品有编号、最终产品有检测的产销对接机制,健全完善了基地生产资料专供、生产户登记备案、农业管理记录、质量安全检测等制度,形成了标准化生产体系。五是狠抓农民技术培训。2009年累计召开村民大会、座谈会150余次,走访农户2000余户。举办有机农业讲座、培训班70余个,培训人员15000余人次,编印发放《有机农业知识问答》5000册。通过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初步扭转了农业结构调整难、农民增收慢的局面,实现了基地上规模、产品上档次、农民增收益,传统农业开始向现代农业转变。(四)产业化经营优先扶持科技含量高的企业项目近年来,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从实际出发,以拉长产业链为重点,在选项立项上优先考虑科技含量高、规模较大、有发展潜力、市场前景好的项目,对高科技项目进行重点扶持。一批农业龙头企业通过扶持不断壮大,如得益乳业、十里香核桃油、淄川七河食用菌、高青优质黑牛、沂源山川果品、桓台梨花面粉等。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加强,每年直接带动万户农民受益,这些农民的年人均纯收入一般比项目实施前增加500元以上。二、两点建议(一)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没有现代化的农民,就没有现代化的农业。要实现农业科技进步,最终要靠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近几年,由于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农村人才不断流向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我市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呈下降趋势。因此,建议各级政府把培养新型农民作为一项基础工程来抓,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现代农业生产知识和技能培训,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劳动技能,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吸纳能力、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大力实施农业科技示范工程,加快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二)增加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科技投入虽然近几年中央对农业综合开发的投入逐年在加大,但主要是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则相对较少,我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没有专门的经费进行科技创新和推广。因此希望省、市级财政能够拿出一部分资金专门用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科技创新和推广,促进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内高标准农业基础设施实效最大的效益。教学常规工作汇报2我们寨上小学以幽雅的环境,和谐的校园氛围,浓郁的校园文化座落在寨上村的最北端。学校共有教师7人。5个教学班。一年来,我校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以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努力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以小本特色建设为突破,切实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学校品味;以教育科研为引领,认真探索激励性评价体系;以高效、扎实的服务,办优质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努力创办社会满意的学校。一、“以人为本,以教为先’’的管理模式本学年初,学校在详细了解每位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自身特长的情况下,以发展每位教师的优势为根本,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主线,制定了行之有效的教学计划,使每位教师在接受教学任务时都感到了学校为自己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以愉悦的心情走上自己的工作岗位。同时,各教师又根据教学大纲、新课程标准要求制定了自己的学科教学计划,为教学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次,教研工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两年来,我校每周四晚的教研活动坚持不懈。教研会上各教师提问题、解疑难,取长补短,是教学中一系列难题迎刃而解。教师专业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一个个论文证、博客上的随笔、反思都是见证。一所可持续发展的学校,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必须的前提。因此,学校要求教师开齐开全课程,在课程设置上,任何教师不得随意调换课程。为此,我校的音、体、美、信息技术等课堂也是有声有色,学生的学习生活更是丰富多彩。我校的评价体系更为完善,学校在教师的评价上体现了人文性和全面性,教师的评价体系不单是以教学成绩为依据,而是根据各教师的综合能力、行为规范和学生的评价及家长的反应综合起来评价每位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也是如此,我校坚决抵制了以分数评价学生的制度,而是从学生的德、智、体、美、劳方面,从学生、老师、家长三方面的信息综合评价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学期末得到公正公平的评价。二、“勇于创新、稳步扎实”的常规管理常规工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我校的常规工作以“勇于创新、稳步扎实”为方针,切实的促进了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1、备课以“八项”内容为特色,以扩展课堂知识、丰富学生文化“为目标,每节课设计一到两分钟考核题,使课堂教学当堂验证。2、批改打破过去传统的“甲、乙、丙”的评价形式,而已“星级”符号为标准鼓励学生,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3、听课活动根据本校特点,采用“结队子”方法进行,各教师根据自己所带学科特点,和其余教师商定听课时间、学科。而讲课教师则必须至少将一到两节多媒体课,这样互听互讲,互评共改的办法,每位教师每学年听课达到了45节,达到了共同促进的教学效果。4、各教师每晚必须利用半个小时时间进行业务学习或者写出自己当天的教学随笔,必须做到有学习、有记录、有改进、有落实,学校则是每天必查必核实。每学年我们各教师的随笔达到了30篇。三、“多彩的手工、五彩的图画”特色我校在搞好各项工作的基础上,开展“手工制作”和绘画特色,使学生的身心得到了健康的发展,学生的学习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都得到了相应的锻炼和提高,进一步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发展。四、“奋斗与辉煌同行”近年来,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并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一致好评,我们在感到欣慰的同时,更要提醒自己“竞争无时不在,停止就是退步”,新世纪的教育事业还需要我们不断创新,不断完善自己,争取在新的学年,各项工作有突破性进展,继续探索属于我们自己的模式,全力打造一所优质的寨上小学。创新工作汇报3军民路社区创新工作汇报军民路社区根据社区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社区服务工作新方法,新路子,以求真务实之精神,努力为社区居民做好服务。建立健全了服务组织机构和各项规章制度,不断推进社区服务工作健康发展。以深入落实“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为抓手,以服务群众为重点,以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社区工作的标准,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和谐”的服务型社区。一、搭建活动载体,营造社区党建新的活力按照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着重以“争优创先”活动为抓手,不断丰富活动载体,开创了“党建社建双赢”的新局面。一是以“设岗定责”为载体,引导社区居民党员积极参与和谐社区建设。在社区党组织中通过开展社区无职务党员设岗定责活动,鼓励党员争当义务巡逻岗、帮扶岗、信息宣传岗、便民服务岗及爱护环境岗等,充分调动了广大党员服务社区的积极性。如近年来,在各种重要节假日维稳工作中,迎世博安保工作中,争创自治区文明城市工作中广大党员积极发挥岗位职能作用,保证了社区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二是以结对共建为载体,拉近社区与党政机关单位的联系。结合社区实际工作,与结对的区机关党组织携手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在“七一”前夕,我们与辖区单位党组织、社区党建单位共同举办丰富多彩的特色党日活动,如庆“七一”文艺汇演,走访社区的贫困党员、军烈属、贫困户等一系列活动。三是以两新组织为载体,扩大党的覆盖面。自3月份以来,社区党总支按照街道党工委的要求,完成了我辖1区非公经济规模以上单位成立党组织的工作目标。截止目前,社区成立“两新”党组织3家,共有党员9名,社区派党建指导员2名,以便更好的发挥“两新”组织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较好地为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提供了平台。二、壮大志愿服务队伍,加强志愿服务活动为充分发挥志愿者参与社区建设的作用,积极整合社区志愿者队伍,并根据个人身份
本文标题:常规工作和创新工作汇报(精编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1794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