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浅谈网络环境下几种新课程的教学模式
浅谈网络环境下几种新课程的教学模式【摘要】计算机的普及,互联网络的迅猛发展使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学习逐步成为现实。本文拟结合环翠区实施“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后出现的一系列可喜变化,探讨在网络环境下新课程的教学模式。【关键词】网络环境教学模式新课程计算机的普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学习逐步成为现实。随着新课程改革实验项目在环翠区的广泛实施,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已显得越来越普遍,新课程实验的实施加速了全区教育信息化的进程。网络环境的普遍应用,使得传统的教学模式远远的落后于时代潮流,我们迫切需要探索出几种适合网络环境的教学模式。本文拟结合环翠区实施“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后出现的一系列可喜变化,和大家共同交流几种网络环境下新课程的教学模式。1、网络环境下基于游戏的自主学习方式该模式是针对低年级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游戏方式开展的自主学习模式。由于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他们对游戏有着特别的爱好,在游戏环境中,他们能欢乐地进行学习而不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由于能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同时它还能提供图、文、声、像并茂的多种感官综合刺激,更有利于情景创设和大量知识的获取和生成,为营造低年级学生快乐的学习环境提供了理想的条件。但由于低年级学生自主选择能力和判断能力还不是很强,所以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给予必要的引导。该模式的特点是课前教师必须先做好课件的编制和组织工作。所以对教师有一定信息技术素质的要求。2、网络环境下基于任务的自主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并非“全权”下放,教师“袖手旁观”。利用网络环境,给学生提出学习任务,通过上网查询、人机交互等方式,学生在不断克服困难中完成任务,便是这一模式的具体做法。网络环境中有着海量的信息,教师与学生拥有信息的机会是均等的,更多的时候,学生了解掌握的信息可能比教师还要多。教师逐步失去以往占有教学信息资源的优势,不可能再依赖现成的教参把有限的知识和所谓的标准答案传授给学生。教师的任务将转变为如何引导学生在这信息的海洋中筛选、获取有用的信息。所以,教师可以将所学习的知识分解成若干小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过搜索引擎或相关的网站全方位、多角度地找出答案,完成任务。输入关键词通过搜索引擎检索到的相关网页资料可能会多达数百上千条,这是教参望尘莫及的。教师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开展教学,能冲破课本的束缚,在学生面前展开广阔的学习空间,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如钱金燕老师在执教《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一课,老师把调查内容分为若干板块,学生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通过动手操作以及必要的信息技术帮助进行自主分组探究,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能动性。教师作为引导者,先进行问题设置,明确任务,提前向学生呈现评价学习活动的量规,并在活动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在半节课后,让学生停止搜索,对各个小组找到并发表在论坛的进行筛选查阅,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通过这种网络创设、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够明确学习过程各阶段的学习目标,并通过自我努力分步实现、总体完成,而成功的反馈信息赋予了学生充分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最后让学生在回家后对这些资料进行总结撰写调查报告,可发EMAIL给老师。而且在这种探究中,会收获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该模式不仅重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也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3、网络环境下基于协作的自主学习方式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对社会磋商和对理解发生的评估而展开。社会交往有助于形成多种假设,用多种观点完整、全面地看待同一个问题。可见,建构主义特别提倡协作式学习。在传统的教学中,群体活动开展较少,新课改明确要求,要重视协作活动的开展,网络环境恰恰可以很方便地展开丰富多彩的群体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群体活动能力以及竞争和合作能力。学生之间可以不用直接面对,而是教师通过网络把分散在课堂中(家中)的学生链接成小组性的学习团体。他们利用网络来传递声音、文本、图象等各种符号,以此达到在有限的时间里同步传递信息,加强互相交流的目的。这对于克服学生操作的自我中心性,促进学生的个体社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4、网络环境下基于个别化的自主学习方式我们认为,个别化自主学习是网络环境下最重要的学习方式,最能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意愿。其特点是:学习者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可以按照适合自己的特点选择学习方法,可以按照自己的时间安排学习的进度,可以按照自己的能力选择学习内容的深度。我们都清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背景知识、学习习惯和能力、认知风格都有很大的差异,而在传统的讲授式课堂教学中,教师普遍存在着无暇顾及学生接受能力存在差异的现象,往往按照“一刀切”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很难“让胃口小的吃饱,胃口大的吃好”,效果不尽人意。随着我区各校园网络的进一步普及,计算机的交互性为这一问题的解决带来了希望。我区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要求各学校在校园网、多媒体电化教室、多功能电子网络教室以及相应的制度建设的时候,必须充分考虑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当学生不满足于教师的课堂教学现状时,当教师应付不了学生大量的、集中的、同时的又是个别的学习需求时,当学生对课程以外的自然与社会、科技与生活产生了更多的兴趣与关注时,当学校管理制度的变革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时,学校应该提供必要的条件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来选择运用信息技术满足自身的学习需求。例如,可以调用教学资源库中的各种素材,如文本、动画、视频、图片等,以巩固学习的内容,解决学习的疑惑,了解不同的观点,掌握不同的方法。根据需要,教师也可以自己设计、制作课件,发到服务器终端共享以实施对学生面广量大的指导。由于主体的学习都能在交互中得到及时的反馈肯定,从而增强了学生完成任务的信心,有利于学生保持学习的兴趣。更由于这种学习模式重视认知过程的学生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因而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有利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而对学习能力较弱一些的学生来讲,既能免除公众之下怕出错的心理障碍,又能在自己选择的练习中建立自信心,哪怕是小小的成绩,也能使他们达成满意的自我提高。5、网络环境下基于课外拓展的自主学习方式新课程让课堂活了,但常常因为受到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很多内容要在课外自主学习完成。网络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想什么时候学,想怎么学,都可在老师在网上创设的环境中完成。如在《校园植物的种类和分布》的教学拓展中,教师可指导学生通过校园植物调查,了解校园生态环境。这堂课,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走出教室,亲眼去观察校园里那些植物分布。每个小组都专门有人负责记录,把看到的植物名称都记录下来。因为有些植物有属性的牌子挂着,有些没有,所以,老师也一起参与,用数码相机拍摄学生看到的植物。认识的植物在课堂研究完成,不认识的植物,作为作业,让学生和老师一起通过网络书籍共同来查。老师把拍到的照片放到论坛上,供学生自主浏览,并让学生在下面回复查到的植物的名称及特征。同时,课后还让学生对这些植物进行分类,进一步了解校园植物的种类和分布。新课程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肯定学生、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课堂上学生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的,在课后老师和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互相交流探讨,老师更多的是提供资源,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网络,让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不再只是45分钟和学校!当然,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化学习同样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学生对网络表现出的自控能力差、探究学习的目标不明确、学生之间的交流还不够等等。另外,现在互联网上的信息以惊人的速度膨胀,网络上有大量的对学生学习有价值的信息,但即使是经过分类整理,也不可能排除大量的无价值的垃圾信息。培养学生对网络信息的鉴别,批判能力尤为重要,否则,他们将会在庞大的信息资源面前束手无策。另外,目前网络上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如果不在教师和家长的指导下利用网络,有的学生可以会沉湎于不健康的网站而不能自拔。网络是一柄双刃剑,学生利用不好,有时反而会产生负面作用。同时网络的安全性也是一个问题,教学过程中已经有两次出现数据丢失,学生的成果也随之丢失了一部分。所以,网络不是万能的,利用网络开展学习固然有它的优势,但应考虑学生的差异性,不可忽视学生的个体特点,学生学习的良好个性、品格、态度、兴趣及良好的习惯单靠网络学习是不可能形成的,只有与传统的好的学习方法相结合才可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本文标题:浅谈网络环境下几种新课程的教学模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182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