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海洋环境保护朱庆林2011-08联系方式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207室电话:0532-66781511(o)15965553468E-mail:qinglinzhu@ouc.edu.cn初识海洋环境保护1.选学《海洋环境保护》的目的2.你所认识的海洋环境保护3.你对这门课的建议4.将来如何参与到这门课中来环境问题已经、正在、还将继续影响全球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海洋环境的保护与保全”沿海各国大力加强了海洋环境的治理与保护我国的海洋环境现状、对海洋资源和海洋环境的保护海洋环境保护1.海洋环境2.海洋环境污染及其危害3.海洋环境生态破坏现状4.海洋环境保护5.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6.海洋环境保护任务7.海洋环境保护技术1海洋环境1.1环境及海洋环境1.2全球环境的大背景1.3海洋环境的问题1.4挑战与人类的努力1.1.1环境环境:以人为主体,相对于人类其周围存在的一切自然的、社会的事物及其变化和表征的整体。“资源环境”说;“环境资源”说。讨论:环境与资源解决环境的根本必须从产生环境的根源入手,即资源的开发过程、技术、手段、方法、思想等方面和角度入手。讨论:污染与保护1.1.2海洋环境海洋环境是指以人类生存与发展为中心,相对其存在并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海洋自然和非自然的全部要素的整体。海洋自然要素,如:海洋水体及其物理,化学,生物要素,海洋现象等。海洋非自然要素,如:海洋污染,海洋次生灾害的等人为造成的因素。全球环境的大背景生态破坏全球气候变暖环境污染干早和半干早地区的沙漠化森林砍伐或其他因素的毁林土壤流失与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大气污染水源污染城市垃圾污染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降水变化气候带移动对工业、城镇和社会生活的影响海平面上升气候带移动全球气温上升,必然造成气候带分界的变动。据有关材料:–如若全球平均增温3.5℃,北半球温带的北界平均要向北推移5个纬度。降水变化气候变暖,蒸发量加大,空气中的水分含量也要随着增加,全球总的降水量会增多。地区的分布和季节的分配各地仍然有很大差异,并且同现在降水格局也不会相同。研究认为,低、高纬度地区的降水可能会减少。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增温过程及其结果,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增暖与二氧化碳的增加有关,二氧化碳的增加有利于农作物的增产。例如大豆、小麦、水稻等。–全球增温既能使热资源更加充沛,植物生长季节延长,又可得到更多的降水区域的变更,长期耕作的肥沃土地,有可能会被放弃等不利因素。对工业、城镇和社会生活的影响全球增温和伴同发生的水、热条件、种植区、森林植被等自然环境的变化,影响工业生产布局和生产项目的安排,影响城镇的分布和发展,影响人民群众生活和人群的流向等。海平面上升全球气温升高,两极冰盖与高山冰川消融,海平面就要上升。沿海地区会因海平面的变化而出现一系列的灾害。大气污染来自工业、生活燃料燃烧,有害物质挥发、蒸发,以及尘埃物质吹扬等的大气污染,是近代一直危害人类健康的环境痛疾。链接不足的淡水资源又有相当一部分受到污染,其用途大为缩小,于是更加重了淡水的危机。据联合国环境开发署报道,发展中国家水源污染相当普遍:–印度大约有70%的地表水已被污染;–中国的78条河流的水质监测,其中有54条被未经处理的污水和工业废水所污染;–马来西亚的40多条河流污染严重,以致鱼虾消失。水源污染2005年我国水污染无锡水污染事件再次敲响水安全警钟城市垃圾污染城市生活垃圾主要包括居民生活垃圾、商业垃圾、市政垃圾、建筑垃圾等。2007年有关报道:中国约有2/3的城市陷入“垃圾围城”的困境。我国仅“城市垃圾”的年产量就近1.5亿吨,这些城市垃圾绝大部分是露天堆放。城市垃圾污染的原因?城市垃圾,敢问路在何方?意大利那不勒斯垃圾处理空间不足导致垃圾堆积如山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现状干早和半干早地区的沙漠化沙漠化——“干燥、半干燥和半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现象”。全世界沙漠化已影响到世界六分之一的人口,影响的土地约为2亿多公顷,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四分之一。我国沙漠和沙漠化的面积约为153.3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15.9%,超过全国耕地面积的总和。森林砍伐或其他因素的毁林世界热带雨林仅占据地球陆地面积的6%,却至少拥有地球物种数的一半以上,估计在500万~3000万种之间。森林和林地还起着调节气候、水土保持和资源蓄存的作用。热带森林过去曾有15亿~16亿公顷,目前只剩下约9亿公顷了。土壤流失与退化土壤流失与退化,在近几十年呈现加剧之势,例如至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的农田土坡大约有1/3的侵蚀速度超过了土壤的形成速度;加拿大为治理土壤的退化,每年投资约在10亿美元,印度农田土壤侵蚀的数量,大约要占耕地总面积的25%~30%。讨论:土壤流失等于人类走向死亡。生物多样性减少目前世界上存在的几百、几千万种生物,是过去大约5亿物种的幸存者。物种平均生存时间约持续500万年,在过去的2亿年间,由于自然原因,物种消亡的速度大概是每1.11年绝灭1种。现今源于人类活动影响,物种消亡的速度大大加快,可能要高出自然原因灭绝速度的几百倍,甚至有的估计在数千倍。无论是生物多样性的减少,还是上述的温室效应、污染、沙漠化、臭氧层破坏等等,都是20世纪乃至21世纪全球环境的重大变化和显著事件,它们必将对人类的未来发展产生极为深刻地影响。→1.3海洋环境的问题1.3.1沿海海平面上升1.3.2海岸侵蚀1.3.3海洋污染1.3.4海洋生态环境恶化1.3.5中国的海洋环境1.3.1沿海海平面上升海平面上升1米,无家可归人数将有1.5亿以上。洪涝和风暴潮灾害加剧,沿海低平原海湾和河口地区。海平面上升会使现有的市政排污、沟渠或管道排放困难,甚者会排不出去而至海水倒灌。港口功能减弱。如码头离水面高度,会因海面上升而降低,安全性随之降低等。还将伴随发生邻海土地盐演化、地下水盐化、生态环境变迁等问题。1.3.2海岸侵蚀海岸侵蚀监测结果表明,2003年4月~2006年5月间,江苏省连云港至射阳河口岸段沿岸海堤受侵蚀破坏严重的岸线长度为19.75公里,海岸侵蚀的总面积为5.29平方公里。年最大侵蚀宽度为37.8米,年平均侵蚀宽度16.8米。海岸侵蚀冲毁二洪盐场和振东乡对虾场数千亩盐田、养殖鱼塘和虾塘等,并对滩涂资源的开发造成很大的影响。(中国海洋报)2008年重点海域气溶胶中无机氮浓度的比较气溶胶凡分散介质为气体的胶体物系称为气溶胶。粒子大小约在100~10000纳米之间,属于粗分散物系。自然产生的气溶胶–天然气溶胶:云、雾、霭、烟、海盐等。–生物气溶胶:微粒中含有微生物或生物大分子等生物物质的称为生物气溶胶(bioaerosol),其中含有微生物的称为微生物气溶胶。人类产生的气溶胶–工业化气溶胶:有杀虫剂、消毒剂和卫生消毒剂、洗涤剂和清洁剂、蜡、油漆和发胶。–食用气溶胶:搅拌过的奶油。气溶胶对环境的影响–CFC(氯氟烃)对臭氧影响–烟雾对大气影响2010年7月20日早8时,大连输油管爆炸事故发生后,在辽宁省大连市大窑湾大连新港海面执行清理油污任务的两名消防战士坠海失踪,辽宁边防总队大窑湾边防检查站边防官兵在进行打捞搜救。1.3.4海洋生态环境恶化某些河口、海湾生态系统瓦解或消失。海岸带与近海生物资源量和生态多样性降低。生境恶化致使偶发灾害事故增多。近海海区富营养化,赤潮与赤潮现象频频发生。1.3.5中国的海洋环境(2008)全海域海水环境质量污染海域面积13810平方公里,约占渤海总面积的18%。黄海较清洁海域面积11630平方公里,比2007年增加2480平方公里。污染海域面积12030平方公里,比2007年减少7110平方公里。严重污染海域主要集中在胶州湾、海州湾、江苏洋口和启东近岸。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石油类和活性磷酸盐。污染海域面积32470平方公里,比2007年减少15780平方公里。污染海域面积13210平方公里,比2007年增加3650平方公里。近岸海域沉积物质量近岸海域沉积物质量状况总体良好,沉积物污染的综合潜在生态风险低。部分海域沉积物受到铜、镉、石油类和多氯联苯污染,个别站位石油类污染严重。近岸海域贝类体内污染物残留状况海洋大气环境质量与污染物沉降通量2008年重点海域气溶胶中无机氮浓度的比较入海排污口超标排放情况省(区、市)监测的排污口数量(个)超标的排污口数量(个)超标排污口所占比例(%)辽宁765471.1河北322165.6天津121191.7山东10510398.1江苏565496.4上海131076.9浙江302893.3福建696594.2广东867587.2广西262596.2海南201890.0合计52546488.4各海区不同功能区排污口超标率比较污水及污染物排海量陆源污染物排海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排污口邻近海域中,高达73%的排污口邻近海域水质不能满足海洋功能区要求,67%的排污口邻近海域水质为第四类和劣于第四类,27%的排污口邻近海域水质为第三类;近30%的排污口邻近海域沉积物质量不能满足海洋功能区要求,15%的排污口邻近海域沉积物质量为第三类和劣于第三类。海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近40%的排污口邻近海域生态环境质量处于差和极差状态。177亿吨污水排入渔业资源利用和养护区,携带了大量营养盐和有毒有害物质,使区内水体富营养化趋势加剧,生物质量降低。近岸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海洋赤潮2007~2008年全国各海区赤潮发生情况对比赤潮发生次数累计发生面积(平方公里)海区2007200820072008渤海7167230黄海5126551578东海6047978712070南海10849660合计82681161013738环境污染——人类的灾难.flv1.4挑战与人类的努力1.4.1环境意识空前高涨1.4.2核心问题是加强管理1.4.3关键问题是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循环使用1.4.1环境意识空前高涨80年代,人类的环境觉悟和观念更加高涨,不仅看到环境污染对人类当前生活的危害,而且预见到污染对资源、对大环境、对继续发展的深远影响,从而提出了更富高度、更富远见的环境见解,如大气污染引起的全球增温、臭氧层破坏、沿海海平面上升和生物多样性加速减少等;1.4.1环境意识空前高涨80年代已产生广泛影响的绿色和平组织;形成了以环境保护和环境问题为中心的环境外交和其他的国际合作关系;1.4.1环境意识空前高涨地区或国际间环境的调查、监测、研究、恢复治理、战略与预测以及环境建设等合作、协作、交流等;环境观念渗透到国家和国际的政治关系和政治生活之中。1.4.2核心问题是加强管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只有为了共同的利益,对公共资源的调查、开发和管理进行国际合作和达成协议,持续发展才能实现。……发展程度的不同取决于其合理管理程度。1.4.2核心问题是加强管理联合国海洋保护科学问题专家组:防止海洋环境污染,保护海洋环境质量,持续开发海洋资源是七、八十年代世界各国海洋开发的经验教训,也是90年代国际社会追求的目标,要能达到既保护海洋,又合理开发海洋资源的目的,必须使用正确的海洋管理方法。其中沿海和近海环境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海洋环境保护应实施的三条措施:–(1)海洋内在的统一性,要求一个有效的全球管理体制;–(2)许多区域海洋的公共资源的特征,要求成立区域管理组织;–(3)陆地活动对海洋构成的重大威胁,要求各国采取以国际合作为基础的有效的国家行动。关键问题是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循环使用思考题:1.海洋环境的含义是什么?2.全球环境有怎么样的背景?3.你认为当今海洋环境主要存在哪些问题?4.海洋环境保护应实施的措施是什么?5.试论述开发利用和保护环境二者的关系。
本文标题:海洋环境第一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18322 .html